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徐晶  李健  丁颂  张霖 《包装工程》2016,37(15):150-155
目的在印刷机放卷系统中,利用自抗扰控制(ADRC)技术,提出一种张力控制的新方法。方法根据放卷系统的工作机理,首先建立放卷张力系统的非线性数学模型,推导了系统阶数和输入系数。然后针对所建立的放卷张力系统数学模型,利用ADRC技术设计放卷系统的张力观测器和张力控制器。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所设计的张力控制器的内部鲁棒性和抗干扰性能。结果在ADRC控制下,张力T2不受辊筒1半径R1和辊筒2角速度ω2变化的影响,能够快速无超调地达到稳定值60 N;随着R1的减小和ω2的增大,ADRC控制下产生的误差无论从数值上还是持续时间上都比PID控制下产生的误差小得多。结论仿真和实验的结果表明,所设计的ADRC控制器较传统PID控制器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抗干扰性。  相似文献   

2.
印刷机械中的张力控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基于动力学原理,分析了印刷机械中的张力控制,并介绍了相应的张力控制系统,该系统精度高、控制简单合理。  相似文献   

3.
李坤全  文睿 《包装工程》2017,38(3):119-123
目的提高凹版印刷机放卷系统张力控制的稳定性。方法结合模糊控制和自抗扰控制提出一种放卷张力控制方法。根据放卷系统的工作原理,分别建立料带张力、摆辊动力学、辊筒动力学的数学模型,进而得到放卷系统的非线性数学模型。为了提高控制系统的解耦性能、抗干扰性和内部鲁棒性,基于自抗扰控制的同时引入模糊控制,设计一种模糊自抗扰控制器,并进行相关仿真研究和分析。结果与PID控制器相比,该模糊自抗扰控制器较好地实现了系统解耦,而且具有更好的抗干扰性和内部鲁棒性。结论文中方法可以实现凹版印刷机放卷系统的恒张力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解决FFS重包装膜在高速印刷过程中带卷过大所引起的卷膜中心处皱折和端面不齐等产品质量问题。方法提出一种双锥度张力控制方法,通过对收卷张力和辊筒压力分别采用锥度张力控制来有效控制卷膜内部张力的分布,令卷膜内部张力分布更加均匀。基于等效张力的概念,对卷膜中的单元体进行受力分析,得到卷膜受力和卷膜自身张力的变化规律。建立卷膜张力的数学模型,对双锥度控制方法的性能进行理论分析。结果通过集成到设计的平台上,对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使收卷张力更加稳定,可减少卷膜内层抓心变形,产品合格率提高至98%以上。结论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和研制装置的有效性,可有效解决产品出现的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5.
张志飞 《包装工程》2019,40(17):209-215
目的 为了改善软包装复合膜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复合皱折问题。方法 在现有薄膜收卷张力模型的基础上,对薄膜收卷的内张力进行分析,建立以卷径Ri=1.5R0为分界点的分段张力收卷模型。结果 按照该模型设置收卷张力可以很好地避免现有收卷张力模型存在的具有张力薄弱点和内部张力过大等问题,可以有效减小设备、材料等不稳定因素产生的影响,从而有效减少复合皱折问题。结论 利用这一优化的张力收卷模型,通过长期、大量的生产实践,统计出复合皱折损耗率从平均5%下降到低于1%,复合皱折问题得到明显的改善,给公司带来超过200万元/年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摩擦收卷中柔幅材料力学建模及张力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李钢  孙宇 《包装工程》2009,30(10):90-92,120
对柔幅材料在某新型高速摩擦收卷机收卷状态下力学行为进行研究,以张力为核心,将收卷状态下处于不同位段的幅材张力区分为工作张力和上卷张力两类,分别建立其力学模型,并提出对应的张力控制策略。为合理设计收卷机的结构,提高张力控制精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煤气混合蝶阀串联系统具有强耦合、不确定性、干扰因素多、非线性等特点,首先建立了煤气混合过程双蝶阀串联系统数学模型,应用自抗扰控制(ADRc)静态解耦和扩张状态观测器(ESO)动态解耦技术.给出一种适用于煤气混合蝶阀串联系统的ADRC解耦设计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不仅具有较好的跟踪性能、抗扰动能力,而且解耦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8.
张仕洋 《塑料包装》2012,(4):19-21,6
介绍了布鲁克纳收卷机的组成和功能,以及10多年运行以来出现各类收卷故障的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9.
分切机放卷张力控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文裕 《塑料包装》2002,12(3):41-43,49
本文主要对分切机如何进行放卷张力自动控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陈华泉  郝喜海 《包装工程》2002,23(Z1):15-15,58
基于水溶性薄膜的一系列特性及生产要求,对其进行张力分析,并介绍了相应的张力控制特点,以实现生产过程中张力稳定控制.  相似文献   

11.
龚修端  彭彪  王勇飞 《包装工程》2016,37(15):165-168
目的研究四辊无芯复卷技术应用的可行性及适用性。方法首先基于纸张张力原理推导四轴无芯机构复卷的条件,然后使用Recur Dyn软件进行仿真试验,最后设计生产设备并进行调试验证。结果在Recur Dyn软件的仿真分析中,0.1~0.25 mm厚度的纸张可以完成复卷,厚度0.05 mm和0.3 mm的纸张在改变张力后,可以完成复卷。在设备试机过程中,对不同定量纸张的样品进行了复卷试验,初始设计设备对于80~180 g/m2的纸张均成功复卷,250 g/m2的样品在设备改变齿比后成功复卷,不改变齿比时,60 g/m2的样品复卷失败。结论四轴无芯起卷技术可以应用在复卷机上完成无芯复卷作业,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13.
14.
孟治国 《包装工程》2013,34(15):139-141,145
为改造现有的自动化印制设备,采用静态多喷头阵列高速流水喷印技术,将多色彩油墨、金属导电油墨、特色工艺油墨的喷印阵列模组集成在一个智能平台上,实现薄膜开关一次性套打的精密工艺,设备提升了工业设备已有的制造工艺,置换出了生产过程中的丝网印刷机器、组件等配件,实现了现有设备再利用,符合行业实际需求,具有清洁、精密、高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16.
孙玉秋 《包装工程》2008,29(1):78-80
阐述卷筒纸印刷机纸带张力控制的重要性和张力不当产生的印刷问题;针对张力的重要作用阐明了张力控制中的张力检测问题,着重论述目前卷筒纸印刷机中采用的几种典型张力检测装置的原理和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Flexible transparent electrodes (FTEs) are core sections for wearable photoelectric devices. However, the inevitable poor mechanical stability and expensive cost limit that the indium tin oxide FTEs are ineligible for future devices. In this work, the shear force of slot‐die printing during roll‐to‐roll process is creatively applied to form thin layer of reduced graphene oxide (RGO) for fabricating oriented poly(3,4‐ethylenedioxythiophene):polystyrene sulfonate:RGO composite. The hydroiodic acid post‐treatment can remove insulating content of conductive polymer as well as reduce the graphene oxide to enhance the conductivity of FTEs to 1949 S cm−1 with a sheet resistance of 51 Ω □−1 and 82% transmittance. In addition, these FTEs demonstrate remarkable flexural endurance even under extreme bending situation. The FTEs possess a low cost of only 2.8 $ for per square meter due to the carbon materials and roll‐to‐roll technologies. Finally, the FTEs are faultlessly employed in polymer solar cells with a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8.32% based on 1.01 cm2 effective area.  相似文献   

18.
程常现 《包装工程》2005,26(5):62-64
论述了恒定张力和递减张力控制系统的特性,给出了不同材料复卷张力控制范围以及适用的卷绕方式,对复卷装置需用功率的确定进行了解析.为包装复卷设备的设计与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