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徐晶  李健  丁颂  张霖 《包装工程》2016,37(15):150-155
目的在印刷机放卷系统中,利用自抗扰控制(ADRC)技术,提出一种张力控制的新方法。方法根据放卷系统的工作机理,首先建立放卷张力系统的非线性数学模型,推导了系统阶数和输入系数。然后针对所建立的放卷张力系统数学模型,利用ADRC技术设计放卷系统的张力观测器和张力控制器。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所设计的张力控制器的内部鲁棒性和抗干扰性能。结果在ADRC控制下,张力T2不受辊筒1半径R1和辊筒2角速度ω2变化的影响,能够快速无超调地达到稳定值60 N;随着R1的减小和ω2的增大,ADRC控制下产生的误差无论从数值上还是持续时间上都比PID控制下产生的误差小得多。结论仿真和实验的结果表明,所设计的ADRC控制器较传统PID控制器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抗干扰性。  相似文献   

2.
李坤全  文睿 《包装工程》2017,38(3):119-123
目的提高凹版印刷机放卷系统张力控制的稳定性。方法结合模糊控制和自抗扰控制提出一种放卷张力控制方法。根据放卷系统的工作原理,分别建立料带张力、摆辊动力学、辊筒动力学的数学模型,进而得到放卷系统的非线性数学模型。为了提高控制系统的解耦性能、抗干扰性和内部鲁棒性,基于自抗扰控制的同时引入模糊控制,设计一种模糊自抗扰控制器,并进行相关仿真研究和分析。结果与PID控制器相比,该模糊自抗扰控制器较好地实现了系统解耦,而且具有更好的抗干扰性和内部鲁棒性。结论文中方法可以实现凹版印刷机放卷系统的恒张力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解决FFS重包装膜在高速印刷过程中带卷过大所引起的卷膜中心处皱折和端面不齐等产品质量问题。方法提出一种双锥度张力控制方法,通过对收卷张力和辊筒压力分别采用锥度张力控制来有效控制卷膜内部张力的分布,令卷膜内部张力分布更加均匀。基于等效张力的概念,对卷膜中的单元体进行受力分析,得到卷膜受力和卷膜自身张力的变化规律。建立卷膜张力的数学模型,对双锥度控制方法的性能进行理论分析。结果通过集成到设计的平台上,对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使收卷张力更加稳定,可减少卷膜内层抓心变形,产品合格率提高至98%以上。结论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和研制装置的有效性,可有效解决产品出现的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4.
印刷机械中的张力控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基于动力学原理,分析了印刷机械中的张力控制,并介绍了相应的张力控制系统,该系统精度高、控制简单合理。  相似文献   

5.
张志飞 《包装工程》2019,40(17):209-215
目的 为了改善软包装复合膜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复合皱折问题。方法 在现有薄膜收卷张力模型的基础上,对薄膜收卷的内张力进行分析,建立以卷径Ri=1.5R0为分界点的分段张力收卷模型。结果 按照该模型设置收卷张力可以很好地避免现有收卷张力模型存在的具有张力薄弱点和内部张力过大等问题,可以有效减小设备、材料等不稳定因素产生的影响,从而有效减少复合皱折问题。结论 利用这一优化的张力收卷模型,通过长期、大量的生产实践,统计出复合皱折损耗率从平均5%下降到低于1%,复合皱折问题得到明显的改善,给公司带来超过200万元/年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针对煤气混合蝶阀串联系统具有强耦合、不确定性、干扰因素多、非线性等特点,首先建立了煤气混合过程双蝶阀串联系统数学模型,应用自抗扰控制(ADRc)静态解耦和扩张状态观测器(ESO)动态解耦技术.给出一种适用于煤气混合蝶阀串联系统的ADRC解耦设计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不仅具有较好的跟踪性能、抗扰动能力,而且解耦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7.
摩擦收卷中柔幅材料力学建模及张力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李钢  孙宇 《包装工程》2009,30(10):90-92,120
对柔幅材料在某新型高速摩擦收卷机收卷状态下力学行为进行研究,以张力为核心,将收卷状态下处于不同位段的幅材张力区分为工作张力和上卷张力两类,分别建立其力学模型,并提出对应的张力控制策略。为合理设计收卷机的结构,提高张力控制精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张仕洋 《塑料包装》2012,(4):19-21,6
介绍了布鲁克纳收卷机的组成和功能,以及10多年运行以来出现各类收卷故障的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9.
陈华泉  郝喜海 《包装工程》2002,23(Z1):15-15,58
基于水溶性薄膜的一系列特性及生产要求,对其进行张力分析,并介绍了相应的张力控制特点,以实现生产过程中张力稳定控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介绍西门子S7-300控制系统及G120变频器在薄膜收卷机上的应用,包括PLC硬件组成,软件结构,收卷机,张力控制,变频力矩控制,以及profinet网络应用等,收卷机结构上主要由牵引辊,接触辊,中心动力辊等部件组成,中心动力组件通过电机与堵头连接驱动膜卷运转,传动部分均采用变频调速,结构如下图:收卷机电气控制主要由S7-300PLC,G120变频器,张力传感器,张力放大器,人机界面等组成,主控制器为CPU325-2PN/DP,采用ET200分布式I/O系统,系统使用PROFINET现场总线网络,将变频器,人机界面及PLC等连接在一起,实现实时控制与信息交换。  相似文献   

11.
孙玉秋 《包装工程》2008,29(1):78-80
阐述卷筒纸印刷机纸带张力控制的重要性和张力不当产生的印刷问题;针对张力的重要作用阐明了张力控制中的张力检测问题,着重论述目前卷筒纸印刷机中采用的几种典型张力检测装置的原理和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孟治国 《包装工程》2013,34(15):139-141,145
为改造现有的自动化印制设备,采用静态多喷头阵列高速流水喷印技术,将多色彩油墨、金属导电油墨、特色工艺油墨的喷印阵列模组集成在一个智能平台上,实现薄膜开关一次性套打的精密工艺,设备提升了工业设备已有的制造工艺,置换出了生产过程中的丝网印刷机器、组件等配件,实现了现有设备再利用,符合行业实际需求,具有清洁、精密、高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王庆  林茂海 《包装工程》2006,27(4):303-304,310
介绍了丝网印版张力控制的重要性,及印版张力与网距之间的关系.随后具体论述了因印版张力不足所导致的各种印刷质量问题.最后总结了如何从印前准备到印刷等各个阶段调控印版张力,使之得到最好的印品.  相似文献   

14.
基于知识的多变量非线性系统变结构解耦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的变结构解耦控制策略 ,并用于多变量非线性系统的控制 ,避免了传统解耦控制所必须的建模过程 ,特别是避免了相应的大量复杂的矩阵运算。阐述了其控制知识库中的一些模块 ,给出了其算法要点。提出的策略成功地用于一个 3× 3强耦合系统———三绕组加热标准温度源的恒温控制 ,得到了温度稳定性和温度均匀性都优于 1℃的效果 ,这是传统方法用于该系统所无法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龚修端  彭彪  王勇飞 《包装工程》2016,37(15):165-168
目的研究四辊无芯复卷技术应用的可行性及适用性。方法首先基于纸张张力原理推导四轴无芯机构复卷的条件,然后使用Recur Dyn软件进行仿真试验,最后设计生产设备并进行调试验证。结果在Recur Dyn软件的仿真分析中,0.1~0.25 mm厚度的纸张可以完成复卷,厚度0.05 mm和0.3 mm的纸张在改变张力后,可以完成复卷。在设备试机过程中,对不同定量纸张的样品进行了复卷试验,初始设计设备对于80~180 g/m2的纸张均成功复卷,250 g/m2的样品在设备改变齿比后成功复卷,不改变齿比时,60 g/m2的样品复卷失败。结论四轴无芯起卷技术可以应用在复卷机上完成无芯复卷作业,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无轴试验平台的张力控制系统数学建模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卷筒纸印刷机在印刷过程中张力变化的一般规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较符合实际情况的张力变化的一般规律数学模型,并用Matlab软件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基本符合实际工作状况.该仿真系统为实际控制系统的搭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印刷机张力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卷筒纸印刷中影响印刷速度和印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是纸带的张力,因此,要提高卷筒纸印刷质量,必须精确控制纸带张力,国外的卷筒纸印刷机全面控制系统发展较快,但国产印刷机张力控制的研究与国外相比有很大差距.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一套较完整的适用于各种印刷方式的张力控制理论和方法,对印刷机张力控制系统进行了建模与仿真实验.实验表明,设计的控制结构具有良好的可靠性能,对提高国产卷筒纸印刷机张力控制系统的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金城  罗坚  白明 《包装工程》2006,27(4):298-300
详细介绍了印刷控制条的控制原理、控制参数、控制具体印刷参数的方法;以传统印刷控制条为基础,着重分析了数字印刷控制条在控制方法、应用前景方面的优势和显著的实际应用价值.全面认识、深入理解印刷控制条对于印刷品质量控制的生产实践具有积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