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绿色建筑的发展情况,明确了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定义及计算方法。而后给出了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的比较依据,即基准方案成本,并针对不同的建筑情况,提出了2种不同的基准方案,为合理确定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提供了依据。最后,以某绿色建筑项目为例,采用前述计算方法和基准方案成本对其进行了绿色建筑技术增量的成本分析。  相似文献   

2.
明确了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定义及计算方法,通过对广西已获得绿色建筑设计标识项目绿建技术增量成本的统计分析,得出了广西地区不同建筑类型不同星级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范围。并以广西某绿色建筑项目为例,对其进行了绿色建筑技术增量的成本分析及投资回收期测算。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绿色建筑方案进行比选,构建了基于效费比理论的绿色建筑方案比选方法。界定了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和增量效益的内涵和范围,建立了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和增量效益的量化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绿色建筑效费比评价指标,总结了基于效费比理论的绿色建筑方案比选方法,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判断备选方案的可行性,而且可以科学地选出最优方案,为绿色建筑项目的投资决策和方案比选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政府和开发商对绿色建筑节水项目直接增量成本的概念、构成要素等理解差异较大,缺乏统一的计算方法的现状,提出了绿色建筑节水项目直接增量成本定义、计算原则、构成内容及其计算方法,并以西部某绿色建筑小区节水示范项目为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5.
绿色建筑高增量成本是当今社会对绿色建筑认识的误区之一。经过10余年发展,绿建技术不断进步,绿建增量成本也呈不断降低的趋势。研究收集了无锡市52个绿建项目的增量成本数据,提出无锡市绿建增量成本的计算方法,从建筑类型、标识星级及技术类别等方面展开分析,以期为夏热冬冷地区绿建增量成本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钢结构建筑的自重轻、材料回收利用率高等一系列优势,使其成为当今绿色建筑的最佳选择之一。但人们认为其前期成本较高,性价比低,导致了钢结构住宅认可度较低,所以有必要对绿色钢结构住宅增量成本和效益进行分析。首先阐述了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概念,并由概念得出了绿色钢结构建筑增量成本的计算方法;其次基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对绿色钢结构住宅的增量成本和增量效益进行具体分析,构建了增量成本效益模型;最后以某二星级绿色钢结构住宅为例,得出了此项目的增量效益费用比为1.35。表明从长远来看钢结构住宅性价比高,一方面有助于绿色钢结构住宅的推广;另一方面可为今后项目进行成本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能耗问题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而绿色建筑由于其有效利用能源和资源等特点,近年来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本文基于绿色建筑发展趋势,通过开展案例调研,分析了绿色建筑技术使用情况,讨论了相关技术的增量成本及其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要求下,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因项目情况各异,增量范围从20元/m2到500元/m2,增量成本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围护结构、空调、园林绿化等方面。此外,由于绿色建筑工程预算基准、建筑标准以及工程技术等存在一定的差异,使得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存在不确定性。因此,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应进行综合的考量和更深入的研究,才能实现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8.
开展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效益评价,有利于决策者合理选择技术方案和发展经济高效的绿色建筑。通过论述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效益测算方法,构建绿色建筑技术增量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并开展实证研究。实施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为决策者合理选择经济效益较高的绿色建筑技术方案提供直观帮助。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国家节能减排发展战略导向,各地区的绿色建筑数量大幅增加,而针对地区性绿色住宅适宜技术体系研究较少,为使得绿色住宅技术选用能更清晰、合理、高效,选取了长沙地区的绿色住宅作为研究对象,对已获得绿色建筑标识的住宅数量、星级进行统计;结合湖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49个已获得绿色建筑标识的住宅项目进行技术梳理,归纳出适宜长沙地区的绿色住宅技术体系,包括被动式技术与主动式技术分类;并根据技术投入的资金量的程度将技术分类为零增量成本技术、低增量成本技术和高增量成本技术。结合某个三星住宅项目对选用的绿色技术做出详细说明。所得结论拟为湖南省各地州市及地区性的绿色住宅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1种从最小投资增量的角度确定建筑节能目标的方法。笔者通过建立建筑能耗分析模型,对多种建筑节能措施进行收益和投资分析,并以年收益投资比(SIR,saving to investment ratio)为依据确定建筑节能技术应用的优先次序,依此顺序对基准建筑模型进行节能优化设计,计算得出建筑节能率与成本增量的对应关系,为从建筑节能投资增量的角度确定建筑节能目标提供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1.
结合广西常用绿色建筑技术措施,对GB/T 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节地和节能关键技术措施的增量成本进行了分析。通过相关数据分析,以期为广西绿色建筑的设计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实现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增量成本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既有建筑的绿色改造,对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环境友好性,转变城乡建设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通过对四川省首个既有公共建筑绿色改造三星级标识项目的技术措施和增量成本的介绍和分析,阐明了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的技术路径,并说明了绿色建筑的实际增量成本通常远低于统计数据。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将扭转大众对绿色建筑高增量成本的错误认知,为大量既有建筑的涅槃重生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参照。  相似文献   

13.
由于绿色节能技术的运用使得绿色建筑的初期成本高于普通建筑,这成为了绿色建筑推广过程中的制约因素。所以有必要对节能技术的增量成本和效益进行分析。对绿色建筑中常用的节能技术,并基于费用效益理论对节能技术产生的各部分增量成本和效益进行分析,构建增量成本与效益模型。在此基础上对节能技术产生的增量效益进行量化处理,得出增量效益和增量成本回收期的计算公式。为人们能够合理选择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该文分析了重庆市公共建筑项目在执行《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第7章"建筑环境设计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内容后的增量成本变化情况。文章根据重庆市公共建筑实际情况分别设定了6个分析样本,并根据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的《重庆市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专篇(公共建筑部分)》设定分析样本的绿色建筑技术方案,全面分析了其绿色建筑技术措施的增量成本情况。  相似文献   

15.
分析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研究现状和独立核算现状,结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和作业成本法,探讨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构成、成本分类和认定标准;并重点从增量成本计算、表现形式和会计核算科目的设置三个角度设计绿色成本可视化方法。在可视化的基础上,提出增量成本可视化在绿色技术方案比选、成本信息披露和成本考核等方面的应用策略,旨在加强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及投资回报的关系,从投资人角度对其进行了经济评价,并建立了投资决策模型,计算研究了绿色建筑项目的投资效益,有利于推动绿色建筑项目的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对绿色建筑理论进行深化。首先,将费用与效益划分为增量成本与增量收益;其次,构建绿色建筑全寿命效益模型,将增量成本化分为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环境和管理,增量效益划分为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并对其进行量化处理;最后,将费用效益模型与全寿命周期评价体系应用于新疆某地区绿色建筑项目,通过费用效益分析方法对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和效益进行评价分析验证项目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美国的LEED和中国的GBES两大绿色建筑认证体系在中国应用广泛的背景,研究了我国实现GBES和LEED各评价项的技术增量成本现状,及GBES和LEED各认证等级的增量成本,通过分析GBES和LEED(2.2版)两大认证体系,明确GBES与LEED各认证等级的近似关系,为绿色认证项目增量成本的现状分析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我国GBES的较多评价项需使用较高(高)增量成本技术实现,绿色认证项目的增量成本偏高,且GBES认证项目的准入增量成本高于LEED(2.2版)认证项目。提出了降低增量成本的建议:大力发展实现绿色建筑评价项的低增量成本绿色技术体系、选择低增量成本技术实现的评价项进行认证、进一步完善GBES的认证体系,研究成果可为新标准的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我国绿色建筑成本增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是当前中国的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目前对于开发绿色建筑普遍存有增加成本较多的顾虑。本文统计自2006年至2008年底国内绿色建筑数十项目,根据现有项目对其绿色建筑成本增量进行调查统计,讨论影响绿色建筑成本增量的重要因素和具体增量数据。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绿色建筑的政策制定和推广亟需现有绿色建筑项目的增量成本数据作为支撑。本文统计了典型项目的增量成本及其构成要素,结合福建省基础条件和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与现有统计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