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多井试井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淑芬  张同义 《石油仪器》2002,16(6):43-46,49
试井技术是认识油藏并进行油藏评价和生产动态监测管理的重要手段。随着油田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 ,测试工艺的改进 ,仪器、仪表的高精度电子化、数字化 ,使得多井试井 (干扰试井及脉冲试井 )技术在油田开发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应用。测试仪器从最初的选用地面直读式电子压力计测试发展到目前井下储存式高精度电子压力计测试 ,这一改变大大减轻了测试人员负荷。随着电子压力计精度的提高 ,要求的测试先决条件 (如激动量、时间等 )相应有所降低 ,促进了多井试井技术的应用范围。文章详述了大庆油田在开发过程中 ,多井试井技术在油田动态开发中的主要功能及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2.
不稳定试井能够定理地获取被测试地层和井有关参数,滚动勘探开发对象复杂,只有对油藏情况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切实的搞好下步部署和生产工作,通过对部分滚动区块井的测试资料系统解释,特别是对油藏的污染,边界情况的分析研究,提高了对油藏的认识程度和滚动勘探开发成效。  相似文献   

3.
存在邻井影响条件下的油井数值试井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根据油田开发特征,建立了圆形定压地层中考虑存在邻井影响条件下的油井不稳定试井的数值试井模型,提出存在邻井影响的测试资料分析方法,对邻井的性质和产注量对试井理论曲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讨论。该方法应用于油田实际井例对开发试井理论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致密砂岩油藏低渗透带动态识别方法及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低渗透油藏是目前我国油田开发类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低渗透带的精确识别直接影响油藏的高效开发。采用新兴的数值试井解释技术,通过对长庆油田吴410井区测试资料的综合分析评价,探讨了综合运用解析试井及最新的数值试井进行联合分析的方法,将测试动态成果和地质静态成果进行对比,相互验证、补充,实现了对油藏外部复杂边界形态的精细描述,落实了该油藏的边界情况,为该区块的下一步开发提供可靠依据,对此类油藏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运用试油、测试及电子压力计试井资料对位个渤海湾浅海埕岛油田北区的胜海区进行油藏描述和评价。以油藏地质研究为基础,应用油藏动态条件下的测试资料描述胜海地区油藏压力、温度特征,判别油藏渗透性与非均质性,搞清其流体性质及分布规律,分析其油藏产能特征及影响因素,确定油藏动态储量及边界距离,为今后本区的勘探和开发提供准确的油藏参数和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6.
脉冲试井典型实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脉冲试井是井组(至少两口井)间开展的一种试井技术,其测试的难度远高于常规、稳定或不稳定试井。进行脉冲试井必须对井组作详细论证,编写优质试井设计,合理高效的组织协调,配备高精度的资料录取系统,选择先进的资料处理方法及解释软件,充分结构油藏动态,获取正确的认识,为油田开发提供指导。陵16-24井组脉冲试井的成功就是基此而取得的。  相似文献   

7.
探边测试试井分析的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50年来探边测试试井分析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说明了探边测试试井分析是一个从简单油藏类型到复杂油藏类型的一个发展过程。指出了探边测试与常规测试的重要区别在于边界的性质、形状和大小的区别。给出了一个新的任意形状油藏,在不同边界条件下的数值试井模型。分析了不同边界性质对试井理论曲线的影响,以及边界距离的影响。明确指出探边测试的发展趋势必然是数值化求解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潜油电泵井试井工艺及分析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利用潜油电泵下端连接的压力计、潜油电缆、潜油电泵变频驱动系统进行试井分析的可行性。通过潜油电泵井下现有的在线直读式压力测试装置,通过变频驱动系统改变油井产量,同时记录油井的压力变化,利用文中提供的试井分析方法求取油藏的地层参数及地层压力。利用该方法可及时掌握油井的生产动态,采取合理增产措施,制定合理的工作制度,以达到最佳开发效果。通过多井次的现场实例证实了该方法工艺上可行、解释方法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9.
不稳定试井能够定重地获取被测试地层和井的有关参数.滚动勘探开发对象复杂,只有对油藏情况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切实的搞好下步部署和生产工作.通过对部分滚动区块井的测试资料系统解释,特别是对油藏的污染、边界情况的分析研究,提高了对油藏的认识程度和滚动勘探开发成效。  相似文献   

10.
林加恩 《油气井测试》2016,(4):38-40,43,76,77
油气井试井测试及解释是油藏工程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试井解释可以获得储层参数,了解开发现状,制定增产措施。然而目前业界对试井资料的重视和利用程度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价值,大部分的试井资料存在着解释率低、利用率低的问题,不能有效反应出地层及生产信息,造成资源和资金的浪费。在论述油气井试井测试工艺和试井资料解释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前提下,提出试井资料存在的问题及其应用,达到提高油气井试井资料利用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数值试井在白6-2井测试资料分析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值试井是在近来发展的一项新的试井解释技术,具有处理非均质,复杂边界油气藏问题的优点,弥补了常规解析试井技术的不足。运用数值试井解释技术,结合动、静态资料,通过对白6-1断块白6-2井测试资料的综合分析评价,确定了储层渗流参数,落实了该气藏的边界情况,为该断块下一步开发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多井系统试井分析软件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国内油田大多数开发井大批量试并资料处理的质量和效率,在解决了注水开发油藏多并系统中的试并解释问题的基础上,开发出多并系统试并分析软件。该软件的应用不但改善了已开发油藏中井的试井解释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而且通过引入求取单井注采比这一重要参数,使得油藏注采平衡管理由以往的区块规模,深入到了油藏基本单元——单井。通过应用检验,认为该软件能广泛用于油藏动态分析、压裂酸化及堵水等措施选并和效果评价上。  相似文献   

13.
在稳定试井解释时,通过数据预处理技术,可判断和筛选各个测试点的合理性,做指示曲线、确定指数式产能方程,计算该井潜产量和油藏各项参数。A井稳定试井不足之处在于压力计未下到油层中部,只是随泵深增加而增加,在统计流动压力时还需要折算,给试井解释带来困难。通过多次调取井的工作制度、泵挂深度取得资料,对抽油机生产井稳定试井是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14.
酸化是油、气、水井增产增注的重要措施,压力不稳定试井是评价酸化效果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针对磨溪嘉二气藏射孔后酸化情况,采用试井分析技术,对嘉二为目的层的井区试气工程资料进行了解释,评价了该层段井的酸化效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油藏精细化管理思路的推广,海上油田大量的油井安装了永久式测压装置,对井下压力监测数据的试井解释方法进行探索成为必要。利用变产量试井解释软件,结合油井生产历史、动液面数据、产液量数据,对井下压力监测数据的变产量试井解释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17.
不稳定试井是了解油藏信息、获取地层参数的重要监测技术。目前油田通常采用的压力恢复、压力降落不稳定试井方法要求有一定关井期,对生产影响较大,在高产油井、高注水井中尤为突出,因此探索对生产影响小又能获得油藏信息的新型不稳定试井技术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塔里木哈得油田未饱和砂岩油藏超深水平井“变流量不稳定试井”探索实例,证实该技术理论成熟、应用条件明确、实施效果良好,是对水平井试井分析技术的丰富与发展,能有效兼顾生产,为开发调整提供有力技术支持,对油田高产稳产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数值试井在描述油气藏复杂边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例探讨了综合运用解析试井及最新的数值试井进行联合分析的方法,将测试动态成果和地质静态成果进行对比,相互验证、补充,实现了对油、气藏外部复杂边界形态的精细描述。数值试井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评价解释技术,在油、气藏复杂边界形态描述方面发挥了解析试井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双坨子气田坨17井于1998年7月10日完井,到目前为止共进行了1次不稳定试井,1次修正等时试井。利用产能试井、压力恢复试井资料的解释获得了大量信息,采用双对数和半对数对该井外边界进行分析,提出在进行试井解释时,解释模型选用十分重要,一定要结合地质条件和试井曲线形态进行判断。利用该井修正等时试井资料确定真表皮系数为0,而压力恢复试井解释的S为34,说明该井配产太高紊流损失严重。确定产能试井无阻流量为108.582dam^3/d,用无阻流量的1/5确定合理产量为21.7dam^3/d。  相似文献   

20.
抽油井智能分层测试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井出砂、井况复杂及开发后期高水淹的影响,现有抽油井分层测试技术难以取得齐全有效的产液剖面资料。提出了常规产液剖面和广义产液剖面的概念,介绍利用一套智能分层测试组合管柱,配合地面测试,可以完整地录取油井分层产量、含水、分层压力、流体性质及储层参数的变化等资料。通过孤东10—13井的测试实例,介绍抽油井智能分层测试技术的应用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