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l_2O_3掺杂钼基合金混合粉末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二次还原工艺制备了Al2O3/Mo超细粉末,利用XRD、SEM、TEM对还原后粉末的相结构、形貌、粒度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成胶过程中相关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溶液pH2,柠檬酸与钼酸铵质量比为1.5时,所得粉末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2.
《中国钼业》2009,33(1)
-种制备钨和铝掺杂二硅化钼粉末的方法,属于难熔钨钼硅化物粉末的制备技术领域。工艺为:将0mol%-10mol%钨、0mol%~17mol%铝、23mol%~33mol%钼和50mol%-67mol%硅粉末混合均匀,然后装入密封的球磨罐中,接着把球磨罐抽真空到-0.1--0.001MPa,然后充入氩气,进行50~200min的球磨。将球磨后的粉末在600—1000qC、真空度为-0.1--0.001MPa条件下进行40~120min退火处理,得到钨和铝掺杂二硅化钼粉末。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球磨时间短,省时、节能、工艺简单。  相似文献   

3.
以硝酸铝、硝酸镧、硝酸锆和四钼酸铵为主要原材料,通过水热合成法、低温煅烧和两段还原工艺分别制备出Al2O3、La2O3、ZrO2三种氧化物掺杂钼粉.利用SEM、XRD、EDS等检测手段对各制备阶段下的粉末形貌和相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制备过程中,钼的演变过程为h-MoO3→-MoO3→MoO2→Mo,氧化物的掺杂对...  相似文献   

4.
掺杂氧化铈粉末的制备和烧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用氧化钇作为掺杂剂的氧化铈粉末的制备和烧结,并且论述了一些主要技术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均匀掺杂稀土钼粉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溶胶凝胶(Sol-Gd)和两步氢还原法,成功制备了掺杂复合RE2O3(RE2O3=La2O3 Y2O3)的稀土钼粉末,采用XRD,TEM分析手段对还原后的粉末成分、形貌、粒度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粉末中,Mo是以单质形式出现,RE元素以氧化物形式存在,稀土钼粉末粒径在70nm左右。采用放电等离子快速烧结方法(SPS)制备了致密样品,对样品表面和截面的稀土元素分布情况分析表明稀土元素分布非常均匀。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热合成法结合低温煅烧及两次还原工艺制备了Al2O3质量分数分别为0、0.25%、0.5%、0.75%、1.0%的钼合金粉末。通过SEM观察了混合钼合金粉末的形貌,采用XRD分析了钼合金粉末的相组成,研究了不同制备阶段Al2O3掺杂量对钼合金粉末的影响。结果表明:Al2O3掺杂量对钼合金粉末的均匀性、颗粒分布、粒径大小有一定影响,Al2O3掺杂量的增加对钼合金粉末的团聚有分散作用。经两次氢气还原,片状的MoO3颗粒完全被还原为球状的Mo颗粒,混合粉末主要由Mo和α-Al2O3相组成,不含其他相。α-Al2O3能细化还原后的Mo颗粒,且Al2O3掺杂量越大,Mo颗粒的细化效果越显著。  相似文献   

7.
采用偏钨酸铵、硝酸铜通过喷雾干燥、焙烧、球磨工艺制备纳米氧化钨铜复合粉末.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检测了复合粉末各个过程中的形貌、成分、组织.结果表明:采用喷雾干燥方法能制备出平均粒径20μm以下的中空结构的前驱体粉末,粉末为结晶体;经过焙烧、球磨破碎能获得平均粒径为80nm左右的复合氧化钨铜粉体.  相似文献   

8.
朱锋  苏晓  杨德武 《中国钼业》2010,34(5):47-51
论述了掺杂不同La2O3含量的48 mm钼镧合金钼棒,选择正确的工艺路线,确定合理的拉伸起点,通过调整退火点,优化退火工艺及加工工艺参数,研制不同用途的Mo-La2O3掺杂钼丝。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氧化物共还原—钼合金粉末的制备及其特性,分析了粉锻Fe—Mo合金粉制件的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10.
机械合金化制备W-Ni-Cu纳米复合粉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机械合金化(MA)制备W—Ni—Cu纳米复合粉末,对粉末的晶粒尺寸、粒度、松装密度、振实密度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研究了过程控制剂(PCA)对粉末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钼业》2009,33(1)
一种制备钼的硅化物粉末的方法,属于难熔钼硅化合物粉末的制备技术领域。工艺为:将25mol%~75mol%的铝粉和25mol%~75mol%的硅粉混合均匀,然后装入密封的球磨罐中,球磨罐先抽真空到-0.1--0.001MPa,然后充入氩气,进行40~200min的球磨。  相似文献   

12.
针对固液掺杂方式制备Mo-La粉末的NO2气体污染性问题,本文通过改变掺杂方式,研究了固-固掺杂、固-固+悬浊液掺杂、固-固+喷水雾掺杂3种掺镧方式对钼镧掺杂粉及其后续烧结与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掺杂方式所制备的钼粉表现出不同的烧结特性与加工性能。而采用固固+喷水雾掺杂所制备的钼镧合金粉具有与固-液掺杂几乎相近的粉末形貌与烧结特性。所制备的钼镧合金丝具有高的抗拉强度,对具有污染问题的固-液掺杂制备Mo-La合金粉末起到很好的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上对W-Cu复合材料的需求增加,对超细W-Cu复合粉末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介绍了近年来一些超细W-Cu复合粉末的制备方法,如机械合金化法、氧化物共还原法、机械热化学法、均相沉淀法、喷雾干燥法、溶胶-凝胶法等,并简单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4.
纳米级W-Ni-Fe复合粉末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喷雾干燥法制备的W—Ni—Fe复合氧化物粉末为原料,在700℃、保温90min的条件下进行还原,制得了纳米级90W-7Ni-3Fe复合粉末,并研究了不同稀土La含量对还原制备纳米级W—Ni-Fe复合粉末性能的影响;采用XRD及SEM分别对所制备的复合粉末进行了物相分析、晶粒尺寸测试和形貌观察;并对所制得复合粉末的Fsss粒度、比表面、氧含量、氮含量、碳含量等性能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加稀土La时所制得粉末的dBET为96.6nm、晶粒尺寸为26.1nm、Fsss为0.64μm、氧含量为0.23%、氮含量为0.17%、碳含量为0.028%,粉末颗粒为球形或近球形,还原粉末由W和γ-(Ni,Fe)两相组成;添加一定量的稀土La不仅可以有效地抑制晶粒的长大,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粉末的分散性;当La的质量分数在0—0.8%范围内(占90W-7Ni-3Fe复合粉末的质量百分数),随着La含量的增高,粉末晶粒尺寸和颗粒粒度逐渐减小;添加0.8%的La可以制得费氏粒度(Fsss)小于0.36μm,dBET小于60nm,晶粒尺寸小于22nm的纳米级90W-7Ni-3Fe复合粉末。  相似文献   

15.
将粗铜粉和石墨粉按不同配比混合后进行机械合金化,并对机械合金化粉末的物相、合金化特征以及粉末形貌和颗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球磨过程中,随球磨时间延长有越来越多的碳原子溶人铜的晶格,球磨24h时固溶度达到最大值,继续球磨,有部分碳析出.  相似文献   

16.
采用溶胶凝胶法、共沸蒸馏法和水热合成法制备了Al_2O_3掺杂W粉末,并经煅烧以及两段氢气还原过程制成W-Al_2O_3复合粉末。通过SEM形貌观察以及XRD物相分析可知,由3种方法制备的Al_2O_3掺杂W粉末经过煅烧均得到了稳态单斜相WO_3和非稳态六方相WO_3;其中水热合成法制得粉末形貌较为规则,为均匀的小球状;经过一段氢气还原,WO_3被还原为低价态的WO_2和不饱和价态的WO_3-x;二段氢气还原后得到了细小的W-Al_2O_3复合粉末。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W-Al_2O_3复合粉末,由于Al_2O_3包裹在W颗粒表面阻碍了后续被还原W原子的沉积,相较于其他两种方法细化作用更加明显,颗粒可达纳米级。  相似文献   

17.
掺杂复合稀土氧化物的钼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掺杂一种(以下简称:单元)或一种以上(以下简称:复合)稀土氧化物的钼粉、坯条及不同温度退火丝材的性能及组织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稀土同单元稀土一样,都能提高钼丝的再结晶温度,复合稀土钼丝表现出优异的高温退火强度,并具有比同含量的单元稀土钼丝更高的延伸率,具有更好的成型性和加工性。  相似文献   

18.
稀土掺杂氧化锆热障涂层广泛应用于燃气轮机和航空发动机中以满足其对使用性能和服役寿命的更高要求。本文利用稀土氧化物粉末和氧化锆粉末为原料,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了La_2O_3-Gd_2O_3-Yb_2O_3-Y_2O_3-ZrO_2粉末,利用大气等离子喷涂制备LaGYYSZ涂层,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激光拉曼光谱研究了粉末及涂层微观形貌、相结构。结果表明,所制备的La GYYZ粉末基本呈规则实心球,且球形度良好,粒径均匀,其分布范围为30~90μm,且流动性较好,具有良好的高温相稳定性,满足大气等离子喷涂工艺的要求。粉末和涂层均呈四方相/立方相结构,涂层孔隙率13%。在相同测试条件下,LaGYYSZ涂层的隔热性能更优异,较8YSZ涂层提高了18%。  相似文献   

19.
掺杂钼板材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慧芳 《中国钼业》1994,18(6):26-30
叙述了掺杂钼板材的室温及高温拉伸性能、弯曲塑-脆转变温度、室温反复弯曲性能,讨论了不同处理温度对其显微组织和性能影响。掺杂钼板材经腐温(1700~1800℃)退火1h后,具有拉长的互相联锁的组织结构,在纵向断口上呈现出排列整齐的细小钾泡列。1800℃退火试样的室温抗拉强度为495MPa,延伸率约为48%,弯曲塑-脆转变温度为-380℃-40℃,室温反复弯曲次数为6~7次。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纳米WC-Co复合粉末喷雾转化制备方法,该方法具有流程短、组元分布均匀、制造成本低等优点,被广泛、深入地研究,从而衍生出多种纳米WC-Co复合粉末制备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