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不同品种马铃薯的氨基酸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收集了国内广泛种植且产量较高的29个马铃薯品种,应用模糊识别法和氨基酸比值系数氨基酸比值系数分等指标全面评价了不同品种马铃薯氨基酸的营养价值,并利用系统聚类法对29个品种氨基酸营养价值进行分类,筛选出氨基酸营养价值最高的6个马铃薯品种,分别为LBr-25、青薯168、高原号、俄8、渝马铃薯1号和Shepody。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系统聚类结果可靠,对保证马铃薯营养价值全面发及品种的合理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22株螺旋藻(节旋藻)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对必需氨基酸含量进行变异性分析,并应用氨基酸评分(AAS)、氨基酸比值系数(RC)、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模糊识别法等手段对各藻株氨基酸营养价值进行评价,在该基础上采用系统聚类法对不同藻株的营养价值进行分类,筛选出氨基酸营养价值最高的藻株。结果表明:检测到的17种氨基酸中,胱氨酸的变异系数最大为28.7%,苏氨酸的变异系数最小为12.68%;不同藻株虽然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存在差异,但与FAO/WHO模式、全鸡蛋蛋白模式的贴近度均在0.9以上;系统聚类将22株螺旋藻(节旋藻)分为4类,其中氨基酸营养价值最高的6个藻株分别为:F-314、F-350、F-439、F-792、F-810和F-901;显著性分析表明系统聚类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3.
文中对绿豆芽萌发过程中氨基酸含量及其组成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应用模糊识别法和氨基酸比值系数法,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推荐的全鸡蛋蛋白为标准蛋白,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氨基酸模式为评价标准,对萌发6、24、42、53、64 h的绿豆芽蛋白与标准蛋白的贴近度、氨基酸比值、氨基酸比值系数、氨基酸比值系数分进行计算,进而全面分析评价不同萌发期的绿豆蛋白营养价值。结果表明:绿豆芽蛋白氨基酸种类丰富,至少含有17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40%左右,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半胱氨酸。发芽6 h时,绿豆芽蛋白与标准蛋白的贴近度最高;发芽42 h时,绿豆芽蛋白营养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7个云南地方核桃品种中17种氨基酸进行含量测定和比较分析。方法样品经酸水解法处理后,使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样品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在氨基酸含量值基础上,计算7个核桃品种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质量分数、氨基酸比值、氨基酸比值系数和比值系数分,对照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WHO/FAO)颁布的理想蛋白质必需氨基酸模式谱以及已报道的核桃氨基酸成分研究,对7个核桃品种氨基酸组成特征和营养品质进行分析。结果 7个云南地方核桃品种氨基酸总含量差异不大,最高和最低分别为漾濞大泡核桃(18.16 g/100 g)和娘青核桃(13.53 g/100 g),漾濞大泡核桃必需氨基酸比例则较低;17种氨基酸在7个品种中组成特征是:谷氨酸含量最高,蛋氨酸含量最低;7个品种苯丙氨酸+酪氨酸、亮氨酸含量均高于WHO/FAO模式谱,赖氨酸含量明显低于模式谱,蛋氨酸+半胱氨酸含量在其中5个品种只达模式谱一半;氨基酸比值系数显示,苯丙氨酸+酪氨酸、异亮氨酸在7个核桃品种中均为过剩,7个品种赖氨酸均表现为不足,除大姚三台核桃外,其余6个品种蛋氨酸+半胱氨酸含量不足;漾濞大泡核桃、华宁小紫瓤核桃、昌宁香茶核桃、永平核桃、娘青核桃5个核桃品种的第一限制氨基酸是蛋氨酸+半胱氨酸。综合比较后,昌宁大尖嘴核桃营养价值最高。结论 7个云南地方核桃品种口感优异,营养构成上具特色。  相似文献   

5.
新疆主栽核桃品种的营养品质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开发新疆丰富的核桃资源,本文对新疆温宿、叶城两个核桃主产区共7个主栽核桃品种的蛋白质脂肪含量、脂肪酸和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应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其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新疆主栽核桃蛋白质平均含量19.35%,脂肪平均含量60.91%,相比国内其他地区核桃,具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偏低的特点。脂肪酸组成为棕榈酸、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和硬脂酸,不饱和脂肪酸平均含量90.45%,多不饱和脂肪酸66.19%,亚油酸(ω-6)/α-亚麻酸(ω-3)比值符合WHO推荐值。氨基酸种类齐全,总含量高,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含量的27%~30%,SRC在68.85~78.40之间。核桃蛋白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赖氨酸。新疆主栽核桃油料和蛋白品质优秀,是优良的核桃品种。  相似文献   

6.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12):235-241
以4种双低油菜籽为原料,使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脱脂菜籽粕中菜籽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并应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和模糊识别法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4种双低菜籽蛋白中均可检测到19种氨基酸; 4种菜籽蛋白的总氨基酸含量在809. 99~855. 11 mg/g蛋白,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4. 4%~35. 5%,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之比为0. 524~0. 543; 4种双低菜籽蛋白的氨基酸比值系数为87. 71~90. 96,庆油3号菜籽蛋白的第一限制氨基酸为异亮氨酸,其他品种菜籽蛋白的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 4种双低菜籽蛋白与FAO/WHO模式的贴近度在0. 959~0. 975,与鸡蛋蛋白模式贴近度在0. 872~0. 894。该研究为菜籽蛋白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双低油菜育种提供更全面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以FAO/WHO必需氨基酸参考模式为标准模式,采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和模糊识别法对茶籽蛋白进行营养价值评价.结果表明:茶籽蛋白含有17种人体所需氨基酸,其中8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种类比较齐全;必需氨基酸占全部氨基酸的25.98%,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苏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异亮氨酸;氨基酸比值系数分为20.36,贴近度为0.767;色氨酸含量丰富,为标准模式的2.27倍.因此,茶籽蛋白可作为一种色氨酸营养强化剂应用到食品中.  相似文献   

8.
在对薏米及薏米糠氨基酸含量及组成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以全鸡蛋蛋白为标准蛋白,以WHO/FAO氨基酸参考模式为评价标准,对薏米及薏米糠中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并与其它高蛋白食物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薏米及薏米糠蛋白含量与鸡蛋、核桃相当,高于牛乳;氨基酸种类齐全,包括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各必需氨基酸含量和花生相当,高于核桃、大豆和鸡蛋;薏米中赖氨酸为第一限制级氨基酸,薏米糠中蛋氨酸+胱氨酸为第一限制级氨基酸;用必需氨基酸指数表征薏米为可用蛋白源,薏米糠为良好蛋白源;薏米氨基酸比值系数分为36.88,薏米糠氨基酸比值系数分为72.88,薏米糠中氨基酸较薏米中氨基酸更接近标准模式,营养价值更高,具有较大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9.
采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分别测定人乳、牛乳、羊乳氨基酸组成。应用模糊识别法和氨基酸比值系数、氨基酸比值系数分等指标全面评价3种乳乳清部分营养价值。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的酰胺Ⅰ带和酰胺Ⅲ带测定3种乳中乳清蛋白的天然二级构象。结果表明:羊乳乳清部分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比值为0.450,全鸡蛋蛋白贴近度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贴近度分别为0.919 7、0.925 0,2种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分别为68.47、76.56,在氨基酸营养评价上营养价值较高。羊乳乳清蛋白二级结构中的α-螺旋比例为20.26%,与人乳的27.37%更为接近,一定程度上更利于人体吸收。因此,羊乳是相比牛乳较好的婴幼儿功能性食品原料。  相似文献   

10.
为阐明红花苗的营养价值,分析了国内外30种红花苗的蛋白质、粗纤维、抗坏血酸、可溶性糖、氨基酸、矿质元素等主要营养成分,通过与油菜、白菜等6中常见蔬菜对比及氨基酸比值系数法,综合评价红花苗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红花苗的蛋白质、抗坏血酸含量均明显高于6中常见蔬菜,属于高钾高钙低钠食品。红花苗中含有18种氨基酸和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平均含量范围分别为17.49 g/100 g~20.03 g/100 g、6.650%~7.613%和10.483%~12.413%,变异系数分别为5.23%、6.40%和6.05%。30个参试品种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值(E/T)大多在36%~39%之间,略低于FAO/WHO理想蛋白标准;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E/N)大多在58%~62%之间,接近并略高于FAO/WHO理想蛋白标准。氨基酸比值系数分60.25~76.40,蛋白质相对于鸡蛋标准蛋白的贴近度为0.90~0.93。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值均接近1。属于优质蛋白源。His、Ala、Arg、Asp、Glu、Phe这6种氨基酸使得红花苗呈现出不同的风味。参试红花苗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为可食用的优质蛋白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桃胶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定量分析方法,并对不同产地桃胶的氨基酸营养价值进行评价。方法 利用凯氏定氮仪和氨基酸分析仪对不同产地桃胶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进行定量检测,通过对氨基酸测定的前处理过程的优化,最终确定为:称取0.5 g桃胶、2 mL水进行除酸;对桃胶中的氨基酸进行含量、成分及组成比例的分析,并通过氨基酸比值系数法评价不同产地桃胶的营养价值。结果 5个产地桃胶的蛋白质含量为0.34~0.46 g/100 g,均包含15种氨基酸,总氨基酸(total amino acid, TAA)含量为0.22~0.29 g/100 g;必需氨基酸(essentialaminoacid,EAA)/TAA比值范围为31.9%~34.7%,EAA/非必需氨基酸(nonessential aminoacids,NEAA)比值范围为48.0%~53.1%,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WorldHealth Organization/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WHO/FAO)提出的氨基酸理想模式较接近;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coreofratiocoe...  相似文献   

12.
对新疆阿克陶县玉麦乡引种栽植的5个果桑品种的成熟桑葚的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了不同品种间的氨基酸组成、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药用氨基酸及支链氨基酸含量的差异,采用RAA、RC、SRC等氨基酸评价指标进行了营养评价。结果表明:5个果桑品种的成熟桑葚中均含有16种氨基酸,总含量为0.802~1.323 g/100 g,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色氨酸和蛋氨酸含量最低,不同品种之间EAA/TAA差异不显著(P>0.05);8632的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药用氨基酸和支链氨基酸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它品种,红果2号次之;与FAO/WHO氨基酸模式谱比较得出,除蛋氨酸+胱氨酸之外,其它必需氨基酸接近或符合FAO/WHO氨基酸模式要求;氨基酸比值系数法评定可知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不同品种的SRC评分依次为红果2号>8632>台果>大10>果选2号,红果2号和8632的SRC分别为84.863和82.859。说明5个果桑品种中8632和红果2号的氨基酸营养价值高,作为新疆地区推广的果桑品种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测定不同产地金耳中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并评价其营养价值。方法 利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云南、陕西、福建、西藏和甘肃金耳中氨基酸的含量,比较不同产地金耳中氨基酸组成和含量之间的差异,并采用氨基酸评分(amino acid score, AAS)、氨基酸比值(amino acid ratio, RAA)、氨基酸比值系数(ratio coefficient of amino acid, RC)和氨基酸比值系数评分(score of RC, SRC)以及主成分分析等对不同产地金耳中氨基酸的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不同产地金耳中均检出17种氨基酸,其氨基酸总含量在9.25~19.50g/100g之间;必需氨基酸含量在2.72~6.07g/100g之间,占总氨基酸含量在26.6%~31.7%之间;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在6.33~13.43 g/100 g之间,占总氨基酸含量在68.3%~73.4%之间。5个产地金耳中4种呈味氨基酸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甜味氨基酸>鲜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而不同产地金耳中呈味氨基酸总含量由低到高依次为:陕西<云南<福建&l...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工厂化栽培金针菇的蛋白质营养,本研究测定6?种来自不同生产企业的市售金针菇样品中粗蛋白含量及氨基酸组成,分析其中呈味氨基酸的含量,并通过计算蛋白质的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和必需氨基酸指数,以及预测蛋白质校正氨基酸计分等非生物学指标,评价金针菇的蛋白质营养价值。结果表明,6?种金针菇样品均含有18?种水解氨基酸,其中呈味氨基酸含量比例为56.28%~57.37%。必需氨基酸含量接近WHO/FAO模式,其中蛋氨酸、赖氨酸含量丰富,限制氨基酸为缬氨酸和异亮氨酸。6?种市售金针菇的氨基酸比值系数分为72.61~82.07,必需氨基酸指数均高于90,与卵清蛋白接近。上述结果表明工厂化栽培的金针菇中呈味氨基酸含量丰富,含有利于人体吸收的优质蛋白,具有较大的风味食品开发潜力,适合与谷物、肉类等进行膳食搭配以促进人体对氨基酸的平衡摄取。  相似文献   

15.
7种云南野生食用菌的氨基酸组成比较分析及 营养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产自云南本地的7种野生食用菌中的17种氨基酸进行含量测定和营养评价。方法采用酸水解法处理样品后,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样品中的氨基酸含量。计算7种野生菌中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质量分数、氨基酸比值、氨基酸比值系数和比值系数分,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WHO/FAO)颁布的理想蛋白质必需氨基酸模式谱对7种野生食用菌中的氨基酸进行营养评价。结果 7种野生食用菌中氨基酸配比最为合理的是鸡枞和干巴菌,接近理想蛋白质的要求;虽然羊肚菌的各类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其他6种野生菌,但其必需氨基酸所占比例较低;除羊肚菌外,其他6种野生菌的鲜味氨基酸含量均高于20%,其中块菌的鲜味氨基酸含量最高,达28.65%;亮氨酸和异亮氨酸在7种野生食用菌中均相对不足,并且亮氨酸是其中5种野生菌的第一限制氨基酸;甲硫氨酸在除黑鸡枞以外的其他野生菌中均相对过剩;鸡枞的氨基酸比值系数分为85.9,氨基酸营养价值最高,羊肚菌的比值系数分仅为15.15;7种野生食用菌中赖氨酸的平均含量是WHO/FAO模式谱的1.40倍。结论各类野生食用菌中的氨基酸含量差异较大,有必要对更多种类、不同产地的食用菌的氨基酸配比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卢冉  王炳智  田英姿 《食品科学》2021,42(24):229-235
选取新疆种植的10 种杏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必需氨基酸指数(essential amino acid index,EAAI)和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core of ratio coefficient of amino acid,SRC)等化学指标对杏仁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系统分析;并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对10?种杏仁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杏仁总氨基酸质量分数在16.7%~23.12%之间,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比值在32.18%~33.75%之间,EAAI值>100,SRC值<100,且品种间差异较大,其中限制性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和赖氨酸。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0.295%,由每个主成分贡献率重新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较好地反映了杏仁蛋白质的综合信息,并将10?种杏仁按品质排名。聚类分析将10?种杏仁分为4?类,结果与主成分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不同产区苦杏仁营养成分进行测定,比较不同产区苦杏仁的营养和药用价值。结果表明:不同产区苦杏仁蛋白质含量为19.6%~25.7%,脂肪含量为40.0%~46.7%,总糖含量为3.2%~5.2%,粗纤维含量为9.1%~10.8%,苦杏仁苷含量为4.7%~5.0%;不同产区苦杏仁的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比值为28.0%~28.9%,氨基酸比值系数分从大到小依次为:辽西朝阳和内蒙古赤峰产区苦杏仁、西北甘肃和宁夏产区苦杏仁、内蒙古呼伦贝尔产区苦杏仁;不同产区苦杏仁的不饱和脂肪酸与总脂肪酸的比值为93.849%~95.034%。综合分析认为,辽西朝阳和内蒙古赤峰产区苦杏仁的蛋白营养价值更高,西北甘肃和宁夏产区苦杏仁的脂肪酸营养价值更高,辽西朝阳和内蒙古赤峰产区苦杏仁的苦杏仁苷药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闽产食用菌的氨基酸组成特征及其营养价值。方法 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食用菌氨基酸含量, 利用鸡蛋蛋白模式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推荐的理想蛋白模式系统评价各食用菌的氨基酸营养价值。结果 食用菌至少包含18种氨基酸, 包括8种成人必需氨基酸、2种儿童必需氨基酸。成人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酸味类氨基酸、甜味类氨基酸、苦味类氨基酸、儿童必需氨基酸、药用氨基酸、支链氨基酸、增香与着色氨基酸、伯胺基氨基酸含量等特殊功效氨基酸含量分别为3.19%~10.90%、4.51%~16.24%、1.73%~7.77%、2.09%~7.39%、3.03%~9.73%、0.55%~2.30%、4.84%~17.16%、1.30%~4.86%、2.90%~12.06%、3.94%~14.89%, 品种间含量差异明显。必需氨基酸与氨基酸总量的百分比、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百分比、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必需氨基酸指数和营养指数依次为40.86%~48.72%、69.10%~95.00%、46.19~88.18、58.37~83.43、7.12~24.53, 品种间营养价值差异明显。蛋氨酸+胱氨酸均相对过剩, 缬草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表现严重不足, 而苯丙氨酸+酪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各品种表现不一。通过聚类分析, 样品可分为3大类: 高、中、低品质蛋白组。结论 18种食用菌氨基酸组成及营养价值存在一定的差异, 具有不同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