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为探究不同极性的溶剂提取对刺梨物质含量变化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分别以水、甲醇、60%乙醇、无水乙醇、正丁醇和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通过测定提取物中抗坏血酸、总多酚、总黄酮、单宁和总三萜含量,采用体外抗氧化方法对刺梨不同溶剂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并采用抗氧化活性综合(antioxidant potency composite,APC)指数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60%乙醇提取物中总多酚、总黄酮、单宁和总三萜含量最高;水提取物中抗坏血酸含量最高;乙酸乙酯提取物中总多酚、总黄酮、抗坏血酸和总三萜含量最低;正丁醇提取物中单宁含量最低。对抗氧化活性而言,60%乙醇提取物清除DPPH 自由基与ABTS+自由基能力和还原力最强;甲醇提取物的羟基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乙酸乙酯提取物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最强。APC 指数显示,6 种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60%乙醇提取物>甲醇提取物>水提取物>无水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由于不同活性成分之间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且不同活性成分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因此不同溶剂提取对刺梨活性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了解新疆主要栽培品种梨生长发育期果实酚类物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规律,选取‘库尔勒香梨’‘早酥梨’及其杂交后代‘新梨7号’果实为试材,对其总酚、总黄酮、酚类物质含量以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 种梨果实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总体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花后50 d‘早酥梨’果实中总酚和总黄酮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高,分别达23.10、32.25 mg/g和29.12 μmol/g;花后80 d,‘早酥梨’果实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最高,达80.74 μmol/g。不同生长发育期同品种梨果实的酚类物质含量均存在明显差异,果实中的熊果苷、儿茶素、绿原酸、表儿茶素、槲皮葡萄糖苷、山柰酚-3-O-葡萄糖苷含量总体逐渐降低,其中熊果苷含量最高,平均值为5 797.82 μg/g,其次是绿原酸含量,平均值为1 781.02 μg/g。梨果实中总黄酮、总酚、熊果苷、儿茶素、绿原酸、表儿茶素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3 种梨幼果期(花后50 d)酚类物质及抗氧化能力较高,‘早酥梨’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均比‘库尔勒香梨’和‘新梨7号’高。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不同品种枣果发育过程中多酚类物质与抗氧化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对灰枣、鸡心枣、梨枣、赞皇枣、磨盘枣、葫芦枣6 个枣品种的不同发育期果实中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及组成和VC含量及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供试各品种枣果实中总酚、总黄酮、VC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均在采摘初期(幼果期)为最高,其后随着果实的发育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总酚、总黄酮含量在绿熟期前下降迅速,绿熟期以后变化趋缓,果实接近成熟时则趋于平稳,全红期果实可较采摘初期降低60%以上;VC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在白熟期前下降较快,白熟期后降幅变小。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结果显示,儿茶素、表儿茶素、芦丁是供试各品种枣果实中最主要的酚类物质,这些酚类物质含量在枣果实发育过程中也呈下降趋势,但在不同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供试枣果实抗氧化活性与其中的总酚、总黄酮、VC以及儿茶素、表儿茶素、芦丁等主要酚类物质的含量均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其中尤以芦丁、表儿茶素、儿茶素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较高,说明芦丁、表儿茶素、儿茶素等多酚类物质是枣果中最主要的抗氧化活性成分。磨盘枣、葫芦枣具有较高的多酚类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鸡心枣具有较高的VC含量,是功能性枣果及其加工制品生产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4.
研究5?种木槿花卉及其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的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鉴定其中的活性物质成分,以期为木槿深加工及其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5?个品种木槿花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木槿原种、粉紫重瓣木槿花、薰衣草薄绸木槿花、紫玉和雅致木槿,各品种木槿花的抗氧化活性排序与其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排序基本一致,其中木槿原种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达到了17.33?mg/g和12.68?mg/g,且抗氧化活性最强,其总还原能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为1.58?mmol/g和6.82、17.96?mg/g。木槿花的抗氧化活性与其总酚和总黄酮含量间有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与花青素含量相关性不显著(P>0.05)。木槿原种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正丁醇的总还原能力(6.16?mmol/g)最高,且对DPPH自由基(15.50?mg/g)和ABTS自由基(40.71?mg/g)清除效果最好。从木槿原种正丁醇萃取物中初步鉴定出8?种抗氧化物质,分别为山柰酚-O-六碳糖-C-六碳糖苷、芹菜素、山柰酚-O-六碳糖-C-六碳糖苷同分异构体、芹菜素-C-二糖苷、芹菜素-葡萄糖芹糖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芹菜素-7-O-芸香糖苷、矢车菊素-3-丙二酰葡萄糖苷。  相似文献   

5.
以刺梨果实与冰糖按3种比例(质量比1∶1,2∶1,4∶1)制作酵素,测定酵素及刺梨自然发酵后残余果实中维生素C(VC)、总酚、类黄酮、类胡萝卜素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同时采用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和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体系分析体外抗氧化活性,并比较抗氧化物质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果糖比1∶1制作的刺梨酵素中VC、总酚、SOD酶活性、·OH清除率与·O~(2-)清除率最高,分别达到1 519.31 mg/100mL、60.65 mg/mL、8 571.43 U/mL、78.69%和98.66%,且VC、总酚和SOD酶活性与·OH及·O~(2-)清除率呈显著到极显著正相关;果糖质量比4∶1自然发酵后残余果实中类胡萝卜素、类黄酮、总酚、·OH清除率与DPPH·清除率最高,分别为32.05 mg/100 g、13.55 mg/g、37.58 mg/g、62.42%和95.33%,且类胡萝卜素、类黄酮和总酚均与·OH及DPPH·清除率呈显著到极显著正相关。不论在刺梨酵素中,还是在刺梨自然发酵后的残余果实中,总酚与·OH清除率始终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金刺梨果实发育期间主要营养成分及其抗氧化能力的变化规律,分析不同发育期金刺梨果实纤维素、还原糖、抗坏血酸、可溶性蛋白质、总黄酮及总酚等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采用DPPH法、FRAP法和ABTS法分析其抗氧化能力,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其抗氧化活性营养成分。结果显示:金刺梨发育期各营养成分和抗氧化能力变化趋势存在差异。纤维素和蛋白质含量随果实发育呈先降后增趋势,还原糖、抗坏血酸含量与FRAP的变化趋势一致,随果实发育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即成熟果实中更高;总黄酮含量和DPPH在整个发育期均维持较高的水平;而总酚含量和ABTS则随着果实的发育呈先增后降的趋势。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显示:还原糖和抗坏血酸含量是金刺梨果实主要的抗氧化营养成分。整体而言,成熟的金刺梨果实具有较高的营养成分和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采后黄冠梨为试材,系统研究梨果实在贮藏期间抗氧化能力的变化和涂膜处理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CaCl2和普鲁兰多糖涂膜处理梨果实,主要对梨果实不同组织部位的VC含量、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进行显著性和相关性分析。结果:CaCl2和普鲁兰多糖涂膜处理均能有效延缓贮藏期间VC、总酚、总黄酮含量的下降,显著抑制SOD、CAT、抗氧化活性的下降速度及POD的活性(P<0.05)。梨果皮的各抗氧化指标均显著高于果肉。结论:涂膜处理能够显著抑制梨果实抗氧化成分的流失和抗氧化酶活性的下降,提高其抗氧化能力,保护抗氧化成分和流通品质。  相似文献   

8.
沈静  王敏  苟茜  冀晓龙  王猛  汪有科 《食品科学》2015,36(8):191-195
对不同成熟期(白绿、微红、大半红、全红)灵武长枣酚类成分组成、含量及其活性的差异进行研究,以期发现不同成熟期灵武长枣抗氧化功能品质的变化规律。以宁夏不同成熟期的灵武长枣为研究材料,比较总酚、总黄酮及酚类物质的组成及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抗亚油酸过氧化能力和总还原力)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4 个成熟期的灵武长枣总酚含量变化范围为2 996.60~5 801.84 μg/g(以没食子酸计),总黄酮含量变化范围为33.12~122.12 μg/g(以芦丁计),白绿期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两者随着果实的成熟逐渐下降。2)灵武长枣中检出的酚类物质主要有根皮苷、阿魏酸、肉桂酸、柚皮素和根皮素,各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微红期含量最高。3)灵武长枣抗氧化活性表现为白绿>微红>大半红>全红。抗氧化能力与总黄酮、总酚含量呈显著相关性(P<0.05),与检测出的5 种酚类物质相关性较弱(P>0.05),决定其抗氧化能力的酚类物质仍有待进一步确定。白绿期灵武长枣的抗氧化活性均比其他成熟期高,因此从该时期获取天然抗氧化活性物质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9.
以大果山楂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剂量短波紫外线(UV-C)辐照处理对采后山楂果实常温贮藏条件下总酚、总黄酮、总三萜酸、还原糖、可滴定酸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UV-C辐照能引起山楂处理后24 h内总酚、总黄酮、三萜酸等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提高,并且提高了其在室温贮藏期间的抗氧化能力,而不对果实品质造成损害。UV-C处理对山楂果实中多酚、三萜酸等生物活性物质合成的激发效应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且与处理剂量密切相关,高剂量处理有助于多酚、三萜酸等生物活性成分的合成与积累和抗氧化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发芽时间对糜子中酚类化合物含量、存在形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将经过表面灭菌的糜子种子放入25℃,相对湿度95%的人工气候箱中避光发芽6 d,每天取样,测定其中酚、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指标(DPPH、ABTS、FRAP、ORAC)的变化。结果显示,从发芽2 d起,酚、黄酮含量及各项抗氧化指标明显增高。发芽6 d后,内糜8号总酚、总黄酮含量分别为发芽前的5.9和1.9倍,西农10-04号则分别为发芽前的4.6和1.9倍,抗氧化能力均显著增强(p<0.05)。此外,发芽4 d后芽中总酚、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p<0.05)相应种子。总酚、总黄酮与抗氧化能力间均显示出极强的相关性,其中以总黄酮与FRAP相关性最高(r=0.985)。研究表明,发芽是一种有效提高糜子中酚类化合物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加工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成熟度及种植的海拔地区对刺梨果实营养活性成分的影响。方法收集不同成熟度及海拔地区的刺梨果实,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液相色谱法等测定样品主要营养活性成分含量,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样品品质差异。结果成熟刺梨果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黄酮、单宁、多酚、三萜类化合物等活性成分,含量分别为744.01~1260.93 mg/100g FW、35.86~52.11 mg/g DW、152.82~188.7 mg/g DW 、78.04~119.54 mg/g DW及22.56~32.32 mg/g DW。与成熟果实相比,刺梨五成熟果的可溶性糖、有机酸、氨基酸、多糖含量较低,而总黄酮、总单宁、总酚及总三萜含量均显著较高。成熟果实的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与海拔呈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刺梨五成熟果与成熟果的品质差异显著,而不同成熟果样品在品质上具有一定的差异但未随海拔地区呈现规律性变化。结论五成熟刺梨果实的活性成分含量显著高于成熟果实,而海拔地区对刺梨果实品质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以刺梨渣为原料,分别经酸水解、碱水解以及酶水解得到刺梨渣提取液,测定提取液中多酚含量组成及体外抗氧化能力,并比较酚类物质与抗氧化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刺梨渣提取液中游离多酚、游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84.44 mg RE/g和136.67 mg RE/g);碱水解得到的结合酚、结合黄酮含量最高(2.04 mg RE/g和5.89 mg RE/g)。抗氧化分析结果表明,游离酚抗氧化能力最强,对DPPH·、ABTS+·清除能力、还原铁离子和铜离子的能力分别达到854.87 μmol TE/g、995.35 μmol TE/g、336.24 μmol TE/g、1 212.08 μmol TE/g。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多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呈较强的正相关(P<0.05)。综上可知,刺梨渣富含酚类物质,且碱水解处理刺梨渣能释放更多的结合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梁芳  高霞  杨雪  廉勇  丁筑红 《食品科学》2011,32(23):53-57
以刺梨果汁为原料,探讨4种添加剂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和明胶对刺梨果汁中单宁、VC、黄酮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并探讨添加剂对刺梨果汁VC、黄酮、SOD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具有良好的脱单宁效果,0.4g/100mL壳聚糖溶液对单宁脱除率达到66.40%,0.4g/100mL羧甲基壳聚糖溶液对单宁脱除率达到52.40%,0.5g/100mL PVPP溶液对单宁脱除率达到61.30%,0.8g/100mL明胶溶液对单宁脱除率达到54.40%;且壳聚糖能提高VC和黄酮的保存率, 0.7g/100mL壳聚糖溶液的VC和黄酮保存率分别为96.86%、97.55%;对SOD活性无显著性影响(P>0.05)。在各添加剂的最优添加量下,在45℃处理6h组VC、黄酮保存率和SOD活性均高于45℃处理50h和100℃处理30min组,其中,45℃处理6h组羧甲基壳聚糖处理组VC保存效果较好,为72.88%(P<0.05);壳聚糖组黄酮保存率96.44%(P<0.05),壳聚糖和羧甲基壳聚糖处理组SOD活力保存率分别为78.26%和78.95% (P<0.05)。  相似文献   

14.
刺梨、金樱子、火棘果实的特性及营养成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系统分析和测定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金樱子(Rosa Laevigata Michx)、火棘(Pyracantha SPP)果实特性和主要营养物质含量。结果表明:刺梨、金樱子、火棘果实营养成份种类齐全,含量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刺梨、金樱子VC含量较高;含有18种氨基酸,包括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有5种脂肪酸和18种无机盐及微量元素;刺梨和火棘果实SOD活力强;金樱子果实糖含量特别高;刺梨、金樱子的种子也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比较安顺普定地区人工种植的刺梨与无籽刺梨基本营养成分及香气物质的差异,以当地种植的刺梨\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出贵州省较优刺梨品种、能为大规模种植、培育以及刺梨药食商品的加工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贵州省二十二个地区采摘的刺梨果实为原料,测定其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性、氨基酸含量等基本营养成分,对不同地区的刺梨进行综合品质对比分析。并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建立综合得分模型以及聚类分析方法对贵州省不同地区刺梨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地区之间的刺梨果实综合品质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维生素C含量差异很大;除SOD活性指标外,其余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仁怀地区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含量最高,印江地区的还原糖含量和SOD活性最高,望谟地区的氨基酸含量最高,德江地区的各综合品质指标含量均偏高;提取出了三个主成分(特征值1),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了75.162%;建立综合得分模型,得到刺梨品质从优到劣排序为:RHYJDJWMLDZADZPDHZLDCSLLDFBJZNKLFGASMJSNSCLZPZ;在欧式距离为20时,可对不同地区的刺梨综合品质按优劣划分成3类,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综上,可判断出德江、仁怀、印江和望谟这四个地区刺梨果实综合品质较好,且果实品质与海拔存在紧密联系,因此可考虑开发利用来自这些海拔地区的良好的刺梨资源。  相似文献   

17.
探讨采前水杨酸处理对树莓果实贮藏效果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树莓果实于采前用1mmol/L 水杨酸喷施1 次、2 次和3 次后,采摘并贮藏于1℃条件下,分别隔10、23d 统计好果率,同时测定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并研究总酚、总黄酮和花青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杨酸喷施2~3 次均能显著提高树莓采后贮藏期间的好果率,其中喷施2 次的效果最好。采前水杨酸处理可提高采摘时树莓果实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以及总抗氧化能力、羟自由基和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而显著降低过氧化氢含量,以喷施2 次效果最为明显。同时,水杨酸处理可提高树莓果实采后贮藏期间的过氧化氢、总黄酮含量和清除DPPH 自由基的能力,降低花青素和总酚含量、以及总抗氧化能力和清除羟自由基能力。采前水杨酸处理主要通过诱导次生代谢物质产生和增强清除DPPH 自由基能力来显著提高树莓果实采后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以刺梨为原料,通过自然发酵制成刺梨果酒,对其感官、理化性质(总酸、pH、还原糖、酒精度)、抗氧化成分、体外抗氧化活性和微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整个发酵过程中果酒的总酸含量从9.20 g/L上升至29.69 g/L,pH值从3.26上升至3.50,还原糖含量从24.43 g/L下降至9.17 g/L,酒精度为从5.72%vol上升至9.81%vol;同时总酚含量(以没食子酸计算)为0.90~ 5.48 mg/mL,总黄酮含量(以芦丁计算)为0.46~5.43 mg/mL,抗坏血酸含量为0.89~3.37 mg/mL。发酵23 d后的刺梨果酒色泽微黄,澄清透明、香气浓郁且口感清爽。体外抗氧化活性表明刺梨发酵过程中的抗氧化能力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先上升后降低,这一趋势与抗氧化成分变化趋势一致。抗氧化物质以及三种自由基清除率的变化表明刺梨发酵期间抗氧化活性的变化与总酚、总黄酮、抗坏血酸含量变化均显著相关。通过微生物多样性分析表明刺梨发酵中真菌主要为酿酒酵母,而细菌主要为乳酸片球菌和棘皮鞘氨醇单胞菌。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出贵州省较优刺梨品种、能为大规模种植、培育以及刺梨药食商品的加工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贵州省二十二个地区采摘的刺梨果实为原料,测定其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SOD酶活性、氨基酸含量等基本营养成分,对不同地区的刺梨进行综合品质对比分析。并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建立综合得分模型以及聚类分析方法对贵州省不同地区刺梨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地区之间的刺梨果实综合品质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维生素C含量差异很大;除SOD活性指标外,其余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仁怀地区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含量最高,印江地区的还原糖含量和SOD活性最高,望谟地区的氨基酸含量最高,德江地区的各综合品质指标含量均偏高;提取出了三个主成分(特征值1),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了75.162%;建立综合得分模型F综=0.468F_1+0.327F_2+0.205F_3,得到刺梨品质从优到劣排序为:RHYJDJWMLDZADZPDHZLDCSLLDFBJZNKLFGASMJSNSCLZPZ;在欧式距离为20时,可对不同地区的刺梨综合品质按优劣划分成3类,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合以上分析,可判断出德江、仁怀、印江和望谟这四个地区刺梨果实综合品质较好,且果实品质与海拔存在紧密联系,因此可考虑开发利用来自这些海拔地区的良好的刺梨资源。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跑台递增负荷运动建立过度训练大鼠模型,探究不同浓度的刺梨果粉对过度训练大鼠骨骼肌抗氧化应激损伤效果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C组)、运动组(HT组)、低浓度刺梨果粉+运动组(L-HT组)、高浓度刺梨果粉+运动组(H-HT组)。HT、L-HT、H-HT组分别进行6周递增负荷的跑台训练。训练期间L-HT、H-HT组分别以20、50 mg/mL的刺梨果粉溶液灌胃,剂量为20 mL·kg?1·d?1,C组和HT组采用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末次训练24 h取材,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测定骨骼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的含量;测定骨骼肌组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化酶-1(HO-1)、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的蛋白表达。结果:与HT组相比L-HT组CK活性下降(P<0.05),SOD活性升高(P<0.05),IL-1β、TNF-α、MDA含量降低(P<0.05),GSH浓度上升(P<0.05),Nrf2、HO-1、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5),Bax蛋白表达降低(P<0.05);H-HT组CK活性下降(P<0.01),SOD活性升高(P<0.01),IL-1β、TNF-α、MDA含量降低(P<0.01),GSH浓度上升(P<0.01),Nrf2、HO-1、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1),Bax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L-HT组相比,H-HT组CK活性下降(P<0.05),SOD活性升高(P<0.05),IL-1β、TNF-α、MDA含量降低(P<0.05),Nrf2、HO-1、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5),Bax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刺梨果粉对大鼠过度训练引起的氧化应激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且在一定的范围内,抗氧化应激损伤与刺梨果粉的剂量之间呈现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