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福建在建的四座超百米高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简要介绍福建在建的各具特色的四座超百米高坝——洪口水电站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尤溪街面水电站面板堆石坝、屏南金造桥水电站面板堆石坝、寿宁牛头山水电站常态混凝土薄拱坝。  相似文献   

2.
赵二峰  李波  朱延涛 《人民黄河》2021,43(3):135-139
在碾压混凝土坝(RCCD)长期服役过程中,变形是能够直观反映大坝工作性态的主要性能参数之一.为了有效监控大坝运行状态,有必要对坝体变形拟定监测控制值.为突破传统单一测点指标拟定的局限性,针对碾压混凝土坝变形空间结构关联分布特性,构建了多测点融合的坝体变形场模型,利用投影寻踪方法(PPA)确定各测点权重,在此基础上,利用...  相似文献   

3.
黄勇 《人民黄河》2018,(1):145-149
引入极值理论,提出了基于融合权重的POT混凝土拱坝变形监控模型。对于多测点原型观测数据,以融合权重法确定其综合权重,以信息熵理论构建多测点的变形熵,通过POT模型设置一定的阈值,选取变形熵的超限值作为建模对象,利用广义帕累托分布拟合超限数据子样,以失效概率给出大坝变形监控指标。将该方法用于雅砻江流域某混凝土拱坝,工程实例表明,该模型可以得出更加合理的结果,更能反映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4.
许艳琴  高德恒 《人民珠江》2023,(S1):100-104
某坝体共安装埋设了248个3类(变形、应力应变及渗流渗压)15种监测点/仪器,并定期开展监测。为了便于进一步分析判断坝体安全性态,得到可靠性高的安全评价结果,首先对这248个点/仪器的历史监测成果开展了初步分析,统计得到15个监测效应量的状态分布,作为概率赋值;然后根据其支持度和权重分配,求取融合系数,利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得到变形、应力应变、渗流渗压的概率赋值;最后应用D-S证据理论实现结果融合。融合结果表明:该坝体安全状态基本正常概率为0.884 7,不确定概率为0.037 7,这是一种动态赋值方法,适合结构体多传感器安全监测系统的实时/近实时融合分析,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回顾了西班牙坝工目前存在的某些主要问题、面临的挑战和取得的成就,包括在碾压混凝土坝施工、困难基础条件的处理和大坝安全监测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2009年,在小湾拱坝的安全监测中首次发现,部分无应力计的工作性态出现异常, 其测值反映的不全是坝体的自由变形,从而严重影响了应变观测成果的可靠性。针对无应力计的异常测值,从研究自生体积变形变化规律着手,结合统计分析方法,提出了判别异常数据的依据、标准和方法,建立了无应力计异常测值的修正方法,并对二滩拱坝部分无应力计观测成果进行了鉴别和修正处理。研究表明,提出的修正方法是有效的,修正后的成果反映了二滩坝体的实际应变。  相似文献   

7.
为提升大坝变形预测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PSO)优化支持向量机(SVM)的混凝土重力坝变形预测模型.通过粒子群算法对支持向量机惩罚函数C与核函数σ进行寻优,避免了拟合过程中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提高了模型的拟合精度.以新疆北疆某碾压混凝土坝2014年~ 2019年变形监测数据为例,建立了逐步回归、SVM、P...  相似文献   

8.
为更高效地对高拱坝的多测点变形数据进行分析,引入了核主成分分析(KPCA)算法重构误差以识别多测点序列中的异常值;为解决用于测点聚类的密度峰值聚类(CFSFDP)算法高维表现较差的问题,利用KPCA算法对其进行降维操作,并提出了自动选取聚类中心与截断距离的改进CFSFDP(ICFSFDP)算法;基于KPCA-ICFSFDP和多输出高斯过程(MOGP)算法,按分区建立了多测点变形MOGP回归模型。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对于簇内点数量较少的类,相较于不分区的MOGP模型,预测效果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同时在整体MOGP模型表现良好的测点,分区后仍然保持较高的预测精度,且与单输出高斯过程模型对比均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9.
水环境精细化管理对水资源质量评价的精度和时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在长期水环境监测体系建设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数据,迫切需要研究建立基于多源监测与数据融合的水质动态评价关键技术.系统论述了实施水质动态评价的支撑条件,总结了数据有效利用方面存在的数据孤岛现象较明显、数据共享不畅通、数据有机融合不充分等不足,梳理了多源数据融合...  相似文献   

10.
针对黄河流域含沙量检测的实际要求,研究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尤其是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数据融合技术,建立了基于物联网的黄河含沙量在线检测系统。系统将分散在物联网上的水温、深度和流速等传感器集成起来,综合考虑环境因素来测量黄河流域上的含沙量。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分布在物联网上的多传感器进行信息采集,并进行数据融合处理,能减小因环境因素带来的误差,提高含沙量检测的精度,增强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高拱坝泄流结构实测振动响应数据资料,针对泄流激励作用下不可避免混有各种噪声进而影响结构工作模态识别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小波阈值-经验模态分解(EMD)联合算法的滤波降噪方法。以拱坝泄流结构实测振动响应资料为基础,利用改进的小波阈值算法滤除大部分高频白噪声,降低EMD分解的边界积累效应,进行EMD分解,通过去趋势波动分析(DFA)方法进一步滤除白噪声及低频水流噪声。工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与小波分析、EMD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更好的降噪效果,能精确滤除泄流结构实测振动响应信号中的低频水流噪声及白噪声,最大程度地保留信号中有效特征信息,并且为拱坝泄流结构在噪声干扰下提取有效信息提供了捷径,为坝体结构的安全监控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混凝土坝风险率分析模型通常基于结构极限状态功能函数对单个监测点一维时间序列建模,未考虑变形监测点之间的相关性及多重共线性问题.基于原型监测资料,考虑各分区所有测点的相关性及不同分区变形之间的协同性,引入面板数据理论对特高拱坝监测点进行聚类分区,在拟定单测点风险率函数的基础上,提出计算特高拱坝变形分区单测点实时风险率的方...  相似文献   

13.
高拱坝泄洪振动水弹性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小湾工程为背景,通过水弹性模型实验,判断高拱坝泄洪所引起的振动和影响,采用自己研制的物理和力学性能优良的加重橡胶材料,在计算机的辅助下,建成了1:150比尺的水弹性实物模型,完善了对库水-地基-坝体-脉动荷载相互作用的模拟;采用先进的测试手段和分析软件包,对该模型的模态和多种工况泄水响应进行了全面的测试与分析,并采用计算机数值模拟与实验成果相结合的方法对坝身泄洪振动进行了结构动力分析及反分析和反  相似文献   

14.
高拱坝的枢纽布置与泄洪消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断面特征将高拱坝分为两类:高重力拱坝和高双曲拱坝,并从拱坝的坝型、泄洪要求、消能工选择等方面,结合工程实例对高拱坝的枢纽布置和泄洪消能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指出了各自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大坝安全监测中单效应量分析存在的不足,将数据融合理论中的D-S证据理论引入到高拱坝多效应量融合建模之中,并对证据理论组合规则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类适合于高拱坝融合评价的证据体权值运算公式,建立了基于改进型证据理论的高拱坝多效应量融合模型。工程示例分析表明,该方法是合理、可行的,为高拱坝多效应量综合评价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300m级高拱坝大流量泄洪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00m级高拱坝大流量泄洪关键技术研究专题主要结合小湾工程研究高拱坝增大坝身泄量,减少1条泄洪洞的泄量分配和泄洪消能布置,拱坝流激振动,泄泄雾化及防护措施,水垫塘体形优化和衬护结构稳定,大型导流洞改建为泄洪洞或放空洞等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优化的泄水建筑物及其消能防冲布置和结构设计方案。其中多项研究成果和建议已在小湾工程中采用,解决了该工程在泄洪消能布置和结构设计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7.
基于原型观测资料的拱坝及其基础的有限元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克勤  吴永平 《水利学报》2001,32(4):0062-0068
本文以石门拱坝为例,说明基于原观资料进行拱坝及其基础的综合分析的方法。内容包括:在反演拟合渗透系数和坝与基岩接触面的抗拉强度参数的基础上,进行坝址区三维渗流场分析、拱坝与基础的三维线弹性、弹塑性力学分析,并用多种方法探求了拱坝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拱坝预测预警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短时间内基于监测数据和全坝全过程仿真的混合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包含坝体变形和关键部位应力的预警指标体系,能够明确给出各部位变形和应力预警阈值。在小湾拱坝初次蓄水期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变形和应力预警指标的阈值设置比较合理,能够对异常情况给出警报,实用且合理有效。研究成果为高拱坝安全运行提供了有效的预测和预警思路。  相似文献   

19.
特高拱坝与一般高拱坝相比,其结构性态更加复杂,因此,其变形安全预报控制值必须进行 专门的研究。文中探讨了特高拱坝的定义与特点,分析了特高拱坝的变形特性,提出了特高拱坝一级 变形预报控制值建立的准则与方法。工程案例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二滩拱坝为例,研究了基于QR分解和MAC准则(模态置信度准则)的高拱坝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首先,基于有限元模态分析获取的可测点振型进行了QR分解,以确定传感器的初始位置;其次,通过逐步累积使MAC矩阵最大非对角元最小,以确定最优测点数量及位置;最后,提出了二滩拱坝原型动力测试的传感器优化布置。基于该传感器优化配置结果,开展了二滩拱坝泄洪振动原型动力测试和模态参数识别。结果表明,测点优化后的识别结果不仅能保证识别精度,而且识别出了更高阶次的模态参数。这种方法可为开展泄流条件下高拱坝动力测试与健康诊断的合理测点布置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