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果实粒径对‘美乐’和‘蛇龙珠’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实粒径普遍被认为是影响果实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本实验以宁夏玉泉营地区的‘美乐’和‘蛇龙珠’葡萄为实验材料,将‘美乐’果粒分为大于14 mm(大果粒)、12~14 mm(中等果粒)、小于12 mm(小果粒)3 个粒径等级;将‘蛇龙珠’果粒分为大于15 mm(大果粒)、14~15 mm(中等果粒)、小于14 mm(小果粒)3 个粒径等级,连续两年测定不同粒径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可滴定酸质量浓度、花色苷单体含量以及单体酚含量。结果表明:连续两年两个葡萄品种均表现为中等果粒所占比例较高;2014年‘美乐’和‘蛇龙珠’葡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随粒径的增大而降低,而2015年均表现为中等果粒较高;连续两年葡萄的种/果质量比和单果粒种子数均随粒径的减小而降低;2014、2015年酚类物质含量在‘美乐’中表现为小果粒和中等果粒较高,‘蛇龙珠’则为大果粒和中等果粒较高;‘美乐’中等果粒葡萄的花色苷单体总量最高,‘蛇龙珠’果实的花色苷单体含量受年份影响较大;单体酚总量以及黄酮醇类物质总量在‘美乐’葡萄中表现为在中等果粒中较高,‘蛇龙珠’葡萄则表现为在大果粒中较高。结论:中等果粒的‘美乐’葡萄和大果粒的‘蛇龙珠’葡萄酚类物质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2.
彭婧  任小彤  韩晓  王军  何非 《食品科学》2022,43(22):291-300
为明确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小产区划分的意义,以该产区4 个葡萄园的2 个酿酒葡萄品种成熟期果实为材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果实游离态和结合态香气物质进行测定,就地块差异对果实香气物质组成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 个地块的土壤都属于砂壤土类型,高家闸地块的土壤质地含有更多的黏土,志辉地块的土壤更靠近砂土,华西地块和金山地块的土壤质地介于两者之间;在‘霞多丽’葡萄果实中,志辉地块的果实百粒质量、百粒体积和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高于高家闸地块,在‘赤霞珠’葡萄果实中,不同地块果实百粒质量和百粒体积不存在显著差异,而金山地块的‘赤霞珠’葡萄果实中有更低含量的可溶性固形物和更高的可滴定酸;‘霞多丽’和‘赤霞珠’浆果中的香气物质种类和含量在不同地块中有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C6/C9、酯类、降异戊二烯类和萜烯类化合物。志辉地块的‘霞多丽’果实香气差异化合物中的游离态(E)-2-己烯醛、β-大马士酮以及结合态辛酸乙酯的含量更高,结合相应的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志辉地块的‘霞多丽’葡萄果实中有更加浓郁的生青味、花香和果香;金山地块的‘赤霞珠’葡萄果实香气差异化合物中有更高含量的游离态(E)-2-己烯醛和(Z)-3-己烯-1-醇,结合相应的OAV,其果实香气中有更多的生青味。总之,基于不同地块葡萄果实香气的差异分析,具有明确不同地块葡萄果实品质和葡萄酒风格的潜在价值,为小产区的划分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以白色酿酒葡萄品种‘霞多丽’‘爱格丽’‘雷司令’‘小芒森’和‘贵人香’为试材,在陕西省合阳县气候条件下探讨葡萄成熟过程中浆果的还原糖、总酸的变化趋势,并测定成熟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果皮中总酚和单宁含量。结果表明‘爱格丽’在8月中、下旬成熟;‘雷司令’‘贵人香’和‘霞多丽’在9月上旬成熟;‘小芒森’在9月中旬成熟。成熟时‘小芒森’的含糖量最高,‘爱格丽’次之,‘雷司令’较低;含酸量‘小芒森’最高,‘霞多丽’最低,5个品种的糖酸比均大于20。‘贵人香’和‘霞多丽’的总酚和单宁含量较高。综合来看,‘爱格丽’与‘小芒森’可作为合阳地区白色酿酒葡萄的主推品种,‘贵人香’与‘霞多丽’为次要栽植品种,研究结果将为合阳地区酿酒葡萄的种植示范和推广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产地酿酒葡萄浆果风味物质的差异性,以新疆石河子、山东蓬莱和宁夏银川3个产地成熟期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材,测定浆果品质指标及挥发性香气物质,并分析其差异。结果表明:3个产地间果实品质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果实含糖量表现为新疆产地最高,且花色苷含量表现为新疆宁夏山东;果实粒质量和可滴定酸含量均为宁夏产地最高,单宁和总酚含量均表现为山东宁夏新疆。3个产地果实中挥发性香气物质组成有显著差异,检出香气成分119种,其中共有成分11种。山东产地果实中醛类和萜烯类物质种类和相对含量最高,新疆产地果实中酯类物质的种类和相对含量最高,而宁夏产地果实中醇类物质种类和相对含量最高。因此,不同产地的风土条件及地域性导致同一酿酒葡萄品种果实风味物质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以‘马瑟兰’葡萄为试材,设置5种负载量处理,调查负载量对‘马瑟兰’果实及其葡萄酒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烟台产区‘马瑟兰’葡萄和葡萄酒生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保留新梢密度为每米13条19穗果的处理果实中还原糖、花色苷、总酚和单宁含量最高,且该处理葡萄酒中花色苷、总酚和单宁含量较高。试验说明合理的负载量可以显著提高‘马瑟兰’果实品质和葡萄酒质量。  相似文献   

6.
为减少多变量干扰,更好地揭示品种或营养系之间香气物质谱的差异,本文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麝香型品种‘小白玫瑰’(826和455),非麝香芳香型品种‘雷司令’(C49和1103P),非芳香型品种‘霞多丽’(76和277)转色前后葡萄果实香气物质的组成与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探究品种间差异,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研究营养系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小白玫瑰’的香气物质谱与‘雷司令’和‘霞多丽’有明显差异,萜烯是3个品种间最主要的差异组分。此外,‘小白玫瑰’直链醇含量最高,而直链醛含量最低,表明该品种有较高的醛-醇转化活性;‘雷司令’和‘霞多丽’随着果实的发育,香气物质谱的差异逐渐缩小。在各自营养系之间,‘小白玫瑰’2个营养系和‘霞多丽’2个营养系的主要判别成分均是己醛和(E)-2-己烯醛,其含量在‘小白玫瑰455’和‘霞多丽277’中相对较高;‘雷司令’2个营养系的主要差异组分是苯乙醛、橙花醚、葡萄螺烷、苯甲醛和β-大马士酮,它们在自根苗‘雷司令-C49’中的含量高于嫁接苗‘雷司令1103P’,但在‘雷司令C49’中未检测到香叶基丙酮,使得其降异戊二烯的总量不及嫁接苗中的一半。本研究从多元统计视角明确了3个品种及其营养系之间香气物质代谢谱的异同,为后续的推广应用和葡萄香气代谢遗传调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砧木对酿酒葡萄生长和结果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SO4、5BB两种砧木与宁夏主栽的赤霞珠、美乐、霞多丽进行绿枝嫁接,研究砧木对酿酒葡萄生长、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同一接穗品种,以5BB为砧木越冬保存率高,接穗与砧木增粗的速度接近,亲和性更好。SO4和5BB两种砧木显著增加赤霞珠葡萄的单粒质量,但对3个品种的穗质量没有明显影响。5BB做砧木提高霞多丽、赤霞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霞多丽、美乐可滴定酸含量;以SO4为砧木显著降低3个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赤霞珠酸含量。综合来看,以5BB为砧木可提高果实品质,而SO4为砧木降低果实品质或推迟成熟。  相似文献   

8.
‘香妃’葡萄具有早熟、硬肉、香味浓等优良特性,因而深受消费者喜欢;但也存在果穗小、果粒着生紧密、着色较差的缺点。引进郑州后,通过对其进行多年的试验观察,采用花序拉长、果粒膨大、果实着色、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显著提升了果品质量,穗质量达到500~750 g,粒质量8~10 g,果粒大小一致,着色均匀,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20%,实现了‘香妃’葡萄的优质栽培。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鲁中地区避雨栽培模式下行间生草对葡萄果实的影响,以‘摩尔多瓦’为试材,在棚架式避雨栽培模式下行间种植三叶草、紫花苜蓿、黑麦草和鼠茅草,以清耕为对照,研究不同生草种类对‘摩尔多瓦’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三叶草外,其他生草种类均降低葡萄可滴定酸含量,有助于葡萄果实品质的改善。与对照相比,黑麦草提高穗质量、粒质量及果粒纵横径;鼠茅草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及还原性糖含量。因此,鲁中地区避雨栽培模式下,黑麦草对葡萄果实的外观影响较大,鼠茅草对葡萄果实的内在品质影响较大。本研究为鲁中地区避雨栽培葡萄园生草种类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不同负载量对霞多丽葡萄生长发育及酿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不同负载量对葡萄及葡萄酒品质的影响,对8年生霞多丽进行了不同负载量试验。结果表明,合理降低负载量能提高葡萄品质,增加果实含糖量,葡萄酒感官品质也显著改善;以留穗数为10穗/株(产量700.3kg/667m2)和15穗/株(产量1028.9kg/667m2)处理较优,负载量过大表现较差。综合分析,霞多丽葡萄的适宜负载量为700~1000kg/667m2。  相似文献   

11.
葡萄酒中有机酸的组成及含量的平衡对酒的质量有重要的影响。沙城产区怀涿盆地作为国家葡萄酒原产地域,是我国最理想的葡萄原料基地之一,而该产区的赤霞珠、霞多丽葡萄种植面积相对较大,表现性状较佳,因此,通过对沙城产区赤霞珠、霞多丽葡萄发酵过程中的主要有机酸变化分析,找寻其变化规律和量变的幅度,  相似文献   

12.
为评价鲜食葡萄在高寒荒漠区延后栽培条件下的品质表现,以适应性较好的8个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葡萄感官品质、内在品质、功效成分和糖酸品质,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果实品质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红地球’和‘紫地球’单果质量10 g以上,果粒大,能够保持原有的大果特征;无核品种较有核品种果粒小;8个品种果实果形指数均> 1,呈长椭圆形,除绿色品种外,果实着色较深;果皮颜色越深的品种,果皮花青素、类黄酮、总酚含量越高。2个无核品种(‘红宝石无核’和‘紫甜无核’)和‘红地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在21%以上;糖酸组分及含量方面,果实中的糖分主要是果糖和葡萄糖,蔗糖未检出;酒石酸和苹果酸是主要有机酸,柠檬酸和草酸含量极微。酸甜风味方面,‘红宝石无核’口感最甜,其次为‘红地球’,‘瑞都香玉’和‘紫地球’口感较淡,‘摩尔多瓦’口感偏酸。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5个独立的主成分,累计贡献率87. 396%,以主成分为评价指标,对浆果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红宝石无核’、‘红地球’和‘玫瑰香’果实综合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3.
‘金之星’葡萄是从‘阳光玫瑰’与‘新郁’的杂交后代中选出的优良大粒红色葡萄新品种。果穗圆锥形,大穗,平均穗质量726.3 g。果粒红色,平均粒质量12.1 g,无核化栽培可达20.2 g;果粒椭圆形,皮薄无涩味,果肉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1.0%。在浙江金华地区8月下旬果实成熟,抗病性较强,适宜浙江及南方相似生态区设施种植。同时总结了其配套的"H"形架、高畦、大树冠整形、枝梢和花穗管理、肥水管理、地膜覆盖、病虫害防治等内容的栽培技术,以期为未来的生产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以‘希姆劳特’及其大粒早熟芽变‘津早无核’葡萄为试材,研究花后10 d使用赤霉素(GA3)、氯吡脲(CPPU)处理对其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GA3和CPPU浓度和配比组合。结果表明,花后10 d使用GA3和CPPU处理后的‘希姆劳特’和‘津早无核’葡萄果穗质量、粒质量、果粒纵横径提升显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可滴定酸和Vc含量增加,果实硬度和表皮穿刺强度提高。综合评价表明,花后10 d用50 mg·L-1 GA3+5 mg·L-1 CPPU处理,对‘希姆劳特’葡萄综合品质提升效果最好;花后10 d用25 mg·L-1GA3+5 mg·L-1 CPPU处理,对‘津早无核’葡萄综合品质提升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松散的果穗有利于鲜食葡萄果粒的膨大和品质形成,还可减少果粒相互挤压破裂。但人工疏花和疏粒费时费力,成本高。为此,以4年生‘夏黑’葡萄为试验材料,调查赤霉酸(GA3)拉长穗轴效果,并探讨GA3和噻苯隆(TDZ)的保果和膨大处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盛花前14 d用10~15 mg/L GA3溶液浸泡花穗可有效拉长花穗,满花时及花后10 d分别用25 mg/L GA3及25 mg/L GA3+3~5 mg/L TDZ溶液浸蘸拉长后的果穗,可提高坐果率和促进果粒膨大,增加粒质量、纵横径效果显著,但对果汁可溶性固形物积累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橡木提取液对霞多丽和赤霞珠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研究橡木提取液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欧亚种(Vitis vinifera L.)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和霞多 丽为实验材料,外源喷施橡木提取液后测定果实单宁、多酚、花色苷、单糖和有机酸单体含量及香气成分的质量 浓度。结果表明:橡木提取液对葡萄果实基本理化性质影响不显著,橡木提取液可提高霞多丽果实总酚和单宁含 量,其中体积分数25%美国橡木提取液处理组单宁含量比对照组(喷蒸馏水,下同)增加了33.2%;橡木提取液可 提高赤霞珠果实单宁和总花色苷含量,与对照组相比,体积分数25%美国橡木提取液处理后赤霞珠单宁含量增加 了40.7%,纯美国橡木提取液处理后花色苷含量增加了10.7%;纯橡木提取液可以提高霞多丽和赤霞珠果实果糖含 量;橡木提取液可以提高霞多丽和赤霞珠果实葡萄糖含量。橡木提取液对霞多丽和赤霞珠果实香气成分有很大影 响,都增加了果实香气成分的种类,尤其是酯类、醛类和醇类(如橡木内酯、四氢薰衣草醇),同时可增加果实香 气质量浓度,如体积分数25%美国橡木提取液可使6-甲氧基丁子香酚的质量浓度增加近8 倍。外源喷施橡木提取液 可改善葡萄果实品质,结果可为葡萄产业废弃物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酿酒葡萄果实品质是酿造葡萄酒风格与典型性的关键因素,以霞多丽4个营养系为试验材料,对4个营养系的果实不同时期不同部位酚类含量和成熟期香气物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果实完全成熟时,霞多丽277可溶性固形物、皮肉比显著高于其他3个营养系;霞多丽76固酸比、果形指数显著高于其他3个营养系。在盛花后40 d至果实成熟期,霞多丽96果皮中黄烷醇含量、总类黄酮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营养系;在果实成熟期,霞多丽96果皮和果肉中单宁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营养系,霞多丽277的果肉中总类黄酮含量、黄烷醇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营养系。霞多丽葡萄4个营养系在果实成熟期共检测出96种挥发性香气物质,霞多丽76果实中酯类香气种类最为丰富;霞多丽76果实中花香、水果香的香气活力值显著高于其他3个营养系。在黄土高原栽培条件下,霞多丽96和霞多丽277可作为高酚类霞多丽营养系,霞多丽76可作为高香气霞多丽营养系。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天山北麓产区‘马瑟兰’‘紫大夫’‘丹魄’和‘蒙特布查诺’4个葡萄品种的酿酒品质,2018年在新疆中信国安葡萄酒业公司进行发酵试验,对各发酵阶段的葡萄酒基本理化指标以及成品酒中酚类物质进行检测,并进行感官品尝。结果显示,‘紫大夫’酚类物质最丰富,所酿造葡萄酒感官品评得分较高;‘马瑟兰’中非花色苷酚类物质含量最高,果香浓郁优雅;‘蒙特布查诺’酚类物质丰富,但颜色较浅;‘丹魄’的酚类物质含量最低,且香气较弱。研究结果表明,‘紫大夫’‘马瑟兰’在该产区均具有良好表现,较适宜于优质干红葡萄酒的酿造;而‘蒙特布查诺’与‘丹魄’是否适宜于该产区干红葡萄酒的酿造仍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9.
对贺兰山东麓产区平吉堡和玉泉营两个区域露地越冬的‘北红’葡萄成年树体1年生成熟枝条的水分含量、芽眼萌发率、主芽坏死情况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两个区域的‘北红’葡萄一年生枝条总含水量和束缚水含量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1~5节枝条的萌芽率大于95%,芽眼萌芽率也保持在89%以上,表现出较高的耐寒旱特性。调查发现,不同节位和区域芽眼的萌发率不同,平吉堡高节位(4芽、5芽)芽的萌发率大于低节位芽,而玉泉营呈相反的趋势。两个区域的‘北红’主芽均出现坏死情况,推测枝条营养状况是导致玉泉营枝条主芽坏死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多维度地评价并筛选适宜设施延迟栽培的鲜食葡萄品种,基于综合评分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考量了果实品质、成熟期、晚采果实硬度、挂树时间、劳动强度、市场定位等11个因素,对32个品种进行分析评价。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共提取4个主成分,方差累积贡献率为73.302%,根据提取主成分的综合得分确定了品种排名,‘意大利’‘温克’‘新美人指’和‘红地球’得分较高,综合表现突出,‘白罗莎里奥’‘里扎马特’‘克瑞森无核’和‘红宝石无核’等综合表现良好,该结果可以为我国北方地区设施延迟栽培葡萄品种的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