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5 毫秒
1.
硼氮化改性菜籽油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菜籽油中引入硼、氮 ,合成了四种新型润滑油添加剂———硼氮化改性菜籽油润滑添加剂。通过四球试验机考察了它们在菜籽油和水中的抗磨性能与极压性能。结果表明 ,4种硼氮化改性菜籽油润滑添加剂均具有明显的减摩、抗磨和极压性能。其润滑作用机理是由于长链菜籽油分子的载体作用、硼的缺电子、氮的反应活性以及三者的协同作用与摩擦金属表面形成了一层高强度的吸附膜和 /或摩擦化学反应膜。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大豆油进行化学改性,合成了2种硼氮化添加剂BNS-1和BNS-2,研究了BNS-1和BNS-2对菜籽油生物降解性和润滑性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了磨损表面的形貌及元素组成。结果表明:BNS-1和BNS-2可提高菜籽油的极压性能,具有较好的抗磨减摩性能,BNS-2的减摩效果优于BNS-1,BNS-1的抗磨效果优于BNS-2;BNS-1和BNS-2对菜籽油的生物降解性影响较小。硼氮化添加剂的润滑机理是硼元素的缺电子性,氮的高反应活性,在摩擦高温条件下,硼与氮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化学反应膜,从而提高了基础油摩擦学性能。础油摩擦学性能。  相似文献   

3.
在蓖麻油(CO)中引入硼、氮,合成了新型润滑油添加剂——硼氮型改性蓖麻油添加剂,并利用红外光谱对其主要官能团进行了鉴定。通过四球机考察了它在菜籽油和水中的抗磨性能与极压性能,结果表明:硼氮型改性蓖麻油添加剂具有明显的减摩、抗磨和极压性能。其润滑作用机理是由于长链蓖麻油分子的载体作用、硼的缺电子、氮的反应活性以及三者的协同作用在摩擦金属表面形成了一层高强度的吸附膜和/或磨擦化学反应膜。  相似文献   

4.
硼氮型改性蓖麻油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蓖麻油中引入硼、氮、合成了新型润滑油添加剂--硼氮型改性蓖麻油润滑添加剂,并利用红外光谱对其主要官能进行了鉴定。通过四球试验机考察了它在菜籽油和水中的抗磨性能与极压性能,结果表明:硼氮型改性蓖麻油添加剂具有明显的减摩、抗磨和极压性能。其润滑作用机理是由于长链蓖麻油分子的载体作用、硼的缺电子、氮的反应活性以及三者的协同作用与摩擦金属表面形成了一层高强度的吸附膜和/或摩擦化学反应膜。  相似文献   

5.
通过环氧化处理、环氧基非对称亲核开环反应和酯化反应在油酸分子双键位置引入含氮硼酸基团,制备了一种油酸甲酯型含氮硼酸酯类化合物(BN),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表征了合成产物的化学结构。将BN添加于液体石蜡和菜籽油2种不同基础油中,采用四球摩擦试验机测定了其抗磨减摩特性。结果表明,油酸甲酯经硼氮化改性后,极压抗磨性能明显提高。与添加油酸甲酯的液体石蜡相比,添加BN的液体石蜡的PB值从470 N增加到696 N,提高4840%;PD值从1148 N增加到1569 N,提高3667%;磨斑直径从055 mm减小到044 mm,减少20%。与添加油酸甲酯的菜籽油相比,添加BN的菜籽油的PB值从539 N增加到921 N,提高7087%;PD值从1236 N增加到2452 N,提高9838%;磨斑直径从056 mm减小到044 mm,减少2143%。合成的硼氮化改性油酸甲酯可以作为菜籽油和液体石蜡等基础油优良的极压抗磨添加剂,且菜籽油对其感受性要好于液体石蜡。  相似文献   

6.
对油酸甲酯进行化学改性,研制了一种新型环境友好润滑添加剂-环氧油酸甲酯(EOME),用红外光谱对其主要官能团进行了鉴定。分别通过四球和SRV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以菜籽油为基础油,以EOME为添加剂时对钢-钢摩擦副和钢-铝摩擦副抗磨减摩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铝合金磨斑表面的形貌,同时通过对铝合金磨痕进行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扫描电子探针分析,探讨了环氧油酸甲酯润滑添加剂的抗磨减摩机理。结果表明:环氧油酸甲酯润滑添加剂在菜籽油中具有优良的极压抗磨和减摩性能;其润滑作用机理是由于长链脂肪酸酯极性分子在摩擦表面吸附或发生摩擦化学反应形成了摩擦聚酯膜、氧化物膜或金属皂共同组成的起抗磨作用的润滑膜。  相似文献   

7.
在菜籽油色拉油中引入磷、氮,合成了两种新型润滑油添加剂-磷氮化改性菜籽油添加剂,并利用红外光谱对其主要官能团进行了鉴定。通过四球试验机考察了它们在菜籽油和矿物油中的抗磨性能与极压性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磨斑表面的形貌。结果表明:两种磷氮化改性菜籽油添加剂能明显改善菜籽油的抗磨和减摩性能,但在矿物油中的作用不明显。其润滑作用机理是由于长链菜籽油分子的载体作用、磷和氮的高反应活性以及三者的协同作用与摩擦金属表面形成了一层高强度的吸附膜和/或摩擦化学反应膜。  相似文献   

8.
在蓖麻油(CO)中引入硼、氮,合成了新型润滑油添加剂--硼氮型改性蓖麻油添加剂,并利用红光谱对其主要官能团进行了鉴定。通过四球机考察了它在菜籽油和水中的抗磨性能与极压性能,结果表明:硼氮型性蓖麻油添加剂具有明显的减摩、抗磨和极压性能。其润滑作用机理是由于长链蓖麻油分子的载体作用、硼的缺电子、氮的反应活性以及三者的协同作用在摩擦金属表面形成了一层高强度的吸附膜和/或摩擦化学反应活性以及三者的协同作用在摩擦金属表面形成了一层高强度的吸附膜和/或摩擦化学反应膜。  相似文献   

9.
在脂肪酸分子中引入硼和氮,合成了一种环境友好水基润滑添加剂BNR,并利用红外光谱对其主要官能团进行了表征。通过四球试验机考察了BNR添加剂在水中的抗磨性能与极压性能,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磨痕表面元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该类添加剂的极压抗磨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硼氮化水基润滑添加剂BNR在水中具有优良的抗磨和减摩性能;其润滑作用机理是由于长链脂肪酸分子的载体作用、硼的缺电子性、氮的高反应活性以及三者的协同作用与摩擦金属表面形成了一层高强度的吸附膜和/或摩擦化学反应膜。  相似文献   

10.
《润滑油》2021,(1)
采用十六烷胺对氧化石墨烯进行改性处理,通过抽滤法、离心法和长期储存法研究改性氧化石墨烯在五种润滑油中的溶解性和分散稳定性,使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和梯姆肯试验机考察改性氧化石墨烯对油品抗磨、减摩和极压承载性能的影响,采用长时加热法考察了改性氧化石墨烯在各种润滑油中的热耐受性。结果表明,改性氧化石墨烯在添加剂含量较低的润滑油和矿物油型润滑油中加入少量可体现显著的抗磨减摩作用,改性氧化石墨烯在2500 N工况负荷以内能体现极压承载性能提升效果。改性氧化石墨烯在各类润滑油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分散稳定性和热耐受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系列四球摩擦实验,分析了绿色润滑油PAO-6和菜籽油中纳米WS2颗粒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在PAO-6或菜籽油中添加2.0%(w)纳米WS2颗粒,可以显著改善润滑油的极压、抗磨和减摩性能,而且在更宽的温度、载荷和转速范围内保持良好的抗磨减摩性能。  相似文献   

12.
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添加剂的研发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主要用于润滑油、润滑脂中,可以提高内燃发动机燃油经济性、持久性,是适应GF-4、GF-5汽油机油规格的节能、环保添加剂。文章叙述了兼具抗磨减摩、极压和抗氧化性能的润滑油添加剂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的合成技术,简述了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的润滑和热分解机理,对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的表征方法进行概括,并对我国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T400,T110,200DN 3种高中低环烷基油及MVI500,150BS,PAO8为基础油、超微化前后有机膨润土为稠化剂制备膨润土润滑脂,考察所制润滑脂的稠度、剪切安定性、胶体安定性、抗水淋性能和抗磨减磨性能。结果表明,超微化后膨润土制备的润滑脂的主要性能较传统膨润土润滑脂有明显改善,且不同基础油对超微化膨润土润滑脂的性能影响较大,以T110为基础油制备的超微化膨润土润滑脂具有较好的剪切安定性、抗水淋性能和抗磨性。  相似文献   

14.
用锂盐和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单丁基醚(PAG)通过原位法制备新型离子液体,作为添加剂加入到PAO40基础油中,以聚四氟乙烯(PTFE)为稠化剂,制得电力复合脂,研究了传统离子液体和新型离子液体作为润滑脂添加剂的导电性和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离子液体的加入大幅度降低润滑脂的电阻率,提高润滑脂的电导率,减小接触电阻,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够降低摩擦系数,减小磨痕宽度,体现了优良的减摩抗磨性能;在摩擦磨损过程中,离子液体中的阴离子能够在在接触表面同金属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化学反应膜,从而起到减摩抗磨的作用;与传统离子液体相比,新型离子液体在摩擦学性能和导电性方面相差不大,而其制备工艺简单,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选择两种不同结构的硫化烯烃润滑添加剂(T321和LZ5340),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其极压和抗磨性能,并对比了二者的抗铜片腐蚀性能。结果表明:两种硫化烯烃均能有效降低基础油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显著提高油品的极压性能;T321的减摩、抗磨以及抗腐蚀性能均优于LZ5340,但其极压性能略差于LZ5340。采用气相-质谱联用仪(GC-MS)、核磁共振波谱仪(NMR)、红外光谱仪(IR)及元素分析仪对添加剂的组成和结构进行分析,研究两种不同类型硫化烯烃的结构和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发现硫化烯烃的有效组分及活性硫含量的差异均对其性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两种含有双黄原酸酯结构的润滑油添加剂,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等技术手段表征了产物的结构,测定了合成产物的气味等级、油溶性、铜片腐蚀性能、极压抗磨性,以及试验钢球磨斑表面的元素组成与赋存状态。结果表明: 合成的两种黄原酸酯多硫化物均具有良好的油溶性、铜片腐蚀性能和极压抗磨性能,且气味较小;黄原酸酯多硫化物比黄原酸酯二硫化物的极压性能更优;两种黄原酸酯硫化物的极压抗磨性能均优于硫化异丁烯。  相似文献   

17.
The thermal degradation, under oxidative pyrolysis conditions, of two synthetic lubricating base oils, poly-α-olefin (PAO) and di-ester (DE), was investigated.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e study was to characterize their behavior in simulated “areo-engine” conditions, i.e. compared the thermal stability and identified the products of thermal decomposition as a function of exposure temperature. Detailed characterizations of products were performed with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ry (FTIR),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 (GC/MS), viscosity experiments and four-ball tes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AO had the lower thermal stability, being degraded at 200°C different from 300°C for DE. The degradation also effected the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lubricating oil. Several by-products were identified during the thermal degradation of two lubricants. The majority of PAO products consisted of alkanes and olefins, while more oxygen-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were detected in DE samples according to the observation of GC/MS analysis. The related reaction mechanisms were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相似文献   

18.
20号合成烃航空润滑油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荣江  杨青松 《润滑油》2003,18(4):57-60
对20号合成烃航空润滑油的使用性能,包括粘温性、氧化安定性、金属腐蚀性、金属磨损性以及高空起泡性等进行了研究,表明20号合成烃航空润滑油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聚α-烯烃生产航空润滑油是合理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现代直升机传动系统的使用要求,参照美军DOD-PRF-85734A规范,以多元醇酯作为基础油,合成低聚抗氧剂和极压抗磨剂,优化配方,研制了传动系统润滑油。研制油黏度、酸值、橡胶相容性、热氧化安定性等性能与国外参考油相当,在极压抗磨性能方面优于国外参考油。研制油通过台架试验和实机试飞试用试验,可用于先进型号的直升机。  相似文献   

20.
李红平  王伟 《润滑油》2020,35(2):27-31
分析PAO40可能产生腐蚀的原因,通过对比,发现PAO40基础油及其所使用添加剂对其腐蚀均未有影响,但不同工艺条件下所产出的PAO40基础油与添加剂的适用性上会有所不同,表现在其润滑油品内在性能上就是其腐蚀不合格,说明PAO40基础油内在组成上对润滑油有影响。通过分析PAO40基础油腐蚀可能产生的原因,确认唯一可产生腐蚀的是油品中含有的氯离子,因此通过对中和反应工艺条件的优化来降低氯离子含量,以最终实现PAO40调合而成的润滑油产品满足成品油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