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酸对腐败希瓦氏菌的抑菌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植酸对南美白对虾的保鲜,以虾体优势腐败菌-腐败希瓦氏菌为研究对象,利用植酸溶液处理后,通过对细菌的抑菌效果及最小抑菌浓度、细菌生长曲线、碱性磷酸酶(AKP)等的测定研究其抑菌机理。结果表明,植酸对腐败希瓦氏菌有较强的抑菌效果,最低抑菌浓度(体积分数)为0.2%。同对照组相比,植酸能够影响细菌的生长规律,使细胞破损。细胞壁和细胞膜遭到破坏,AKP及电导率均增大,初步阐述了植酸对腐败希瓦氏菌的抑菌机理。   相似文献   

2.
植物乳杆菌DL3对腐败希瓦氏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传统东北酸菜中分离的植物乳杆菌DL3对腐败希瓦氏菌的拮抗作用。通过分析腐败希瓦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生长曲线、细胞膜通透性、紫外吸收物质、蛋白质合成等指标,探究植物乳杆菌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抑菌机制。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DL3上清液对腐败希瓦氏菌的MIC为8.0 mg/mL。在腐败希瓦氏菌培养6 h后加入植物乳杆菌DL3上清液,受试菌稳定期的细胞量仅为对照组的一半,细胞数量下降1.16 lg(CFU/mL);培养20 h,添加植物乳杆菌DL3上清液的腐败希瓦氏菌电导率为34.3 ms/cm,对照组为33.1 ms/cm,且试验组OD260nm值比对照组高出11.95%,表明胞内核酸物质泄出。SDS-PAGE结果表明:经植物乳杆菌处理的腐败希瓦氏菌中蛋白质条带数量减少,颜色变浅。扫描电镜显示腐败希瓦氏菌细胞壁被破坏,细胞质泄露。植物乳杆菌DL3通过影响受试菌细胞膜的通透性,破坏细胞的完整性,导致胞内核酸外泄,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最终腐败希瓦氏菌菌体细胞破裂、死亡。  相似文献   

3.
研究超声(ultrasound,US)-微酸性电解水(slightly acidic electrolyzed water,SAEW)联合处理对腐败希瓦氏菌的作用机制。分别对腐败希瓦氏菌菌悬液进行US、SAEW、超声-微酸性电解水(US+SAEW)联合处理10 min,以无菌生理盐水处理腐败菌为对照(CK)组。通过减菌效果、细菌生长曲线、电导率、碘化丙啶摄入量、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与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力、紫外吸收物质泄漏量等指标测定菌体细胞膜及内环境变化,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处理前后的菌体微观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US+SAEW联合处理可使腐败希瓦氏菌菌落总数降低2.48(lg(CFU/mL));与CK组和单一处理组相比,US+SAEW联合处理使菌体细胞膜的完整性受到明显破坏,导致其细胞质泄漏,电导率、AKP与LDH活力显著升高(P<0.05)。同时,US+SAEW联合处理后,菌体塌陷明显、外膜出现断裂、细胞壁受损,内容物大量外泄。因此,US+SAEW联合处理能在US使腐败希瓦氏菌的细胞...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压力条件的超高压处理对水产品特定腐败菌——腐败希瓦氏菌的影响以及对细胞损伤、致死的机制,分别对腐败希瓦氏菌菌体进行压力条件为200,300与400 MPa,保压时间9 min的超高压处理,并以常压(0.1 MPa)处理为对照组。分别测定细菌存活数、细菌生长曲线、电导率、碘化丙啶摄入量、核酸和蛋白质吸收量与酶活力等指标,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综合评价不同压力条件对腐败希瓦氏菌菌体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经处理的菌体相比,腐败希瓦氏菌在不同压力的超高压处理后,其正常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菌体对数生长期相应延迟。300 MPa与400 MPa高压处理能完全杀灭细菌。电导率值与碘化丙啶摄入量与压力呈正相关,而细胞膜中Na+/K+-ATPase活性明显下降。细菌超微结构观察表明,随着压力的增大,腐败希瓦氏菌菌体扭曲变形,菌体表面粗糙,且有细胞内容物外渗,菌体细胞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最终导致细菌死亡。结论:超高压处理能够抑制腐败希瓦氏菌菌体生长,使其细胞膜受损,菌体活性受阻,最终导致其死亡。  相似文献   

5.
王明  张家涛  周斌  丁洁  徐赵萌  孙彤 《食品科学》2021,42(13):10-16
目的:探讨丁香酚复合保鲜剂对水产品优势腐败菌的抗菌性能和作用机制.方法:以腐败希瓦氏菌为抗菌对象,测定丁香酚、麝香草酚、乳酸、溶菌酶(食品级,18U/mg)、溶菌酶(生物级,20 000 U/mg)及丁香酚/麝香草酚、丁香酚/乳酸、丁香酚/溶菌酶(食品级)和丁香酚/溶菌酶(生物级)的抗菌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  相似文献   

6.
酚酸对水产品腐败希瓦氏菌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和绿原酸3种酚酸对腐败希瓦氏菌的抑制活性,并通过扫描电镜、流式细胞仪、细胞膜完整性和通透性测定等探讨了没食子酸对腐败希瓦氏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3种酚酸中没食子酸对腐败希瓦氏菌的抑制活性最强,其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1.25,2.50mg/mL。经最小抑菌浓度没食子酸处理后,腐败希瓦氏菌细胞形态改变,表面有明显凹陷;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核酸和蛋白泄漏增加,细胞膜完整性遭到破坏;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胞内电解质大量泄漏至培养液中。  相似文献   

7.
腐败希瓦氏菌是冷藏鱼类的特定腐败菌,具有较强的低温适应能力,在冷藏条件下仍能生长而引起鱼类腐败.冷激蛋白(CSP)是影响细菌低温适应能力的一种关键蛋白.本研究通过PCR扩增获得水产品腐败希瓦氏菌的3个CSP基因,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腐败希瓦氏菌冷激蛋白Csp1589和Csp1376与大...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等离子体活化水(plasma activated water,PAW)对水产品中常见的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的杀菌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本实验通过平板计数、荧光染色、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研究了PAW对Shewanella putrefaciens的杀菌作用以及对其细胞形态、细胞膜通透性、细胞膜电位和细胞内容物泄漏情况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PAW能显著降低Shewanella putrefaciens的数量(P<0.05),经等离子体放电120 s的活化水(PAW120)处理6.0 min后,菌落数对数值减少了7.44(lg(CFU/mL)),细菌形态发生皱缩和破裂,内膜和外膜通透性分别增加了989.31%和474.51%,胞内核酸、蛋白等大分子发生泄漏,电导率显著升高(P<0.05);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经PAW120处理后细菌细胞脂质和蛋白质结构发生变化。综上所述,PAW能够通过破坏细胞壁从而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大、细胞内蛋白和核酸流出,最终导致细胞死亡。本研究可为PAW在水产品保鲜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温度对鱼源腐败希瓦氏菌碳源利用的影响,利用多孔平板技术获得5、15、25?℃和33?℃条件下其生长动态,采用修正的Gompertz方程,构建动力学模型,获取动力学参数,结合孔平均颜色变化率及利用面积,探究其碳源利用效果。结果表明,25?℃时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最大,迟滞期(λ)最小,总体碳源利用能力和活性最强,15?℃时次之,5?℃时活性降至约25?℃的1/6,33?℃时最弱;5~25?℃范围内,温度和、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5~33?℃时糖类和羧酸类利用率较高,比例分别为30%、29%。糖类(糊精、D-麦芽糖、α-D-葡萄糖、D-阿拉伯醇、水苏糖)、羧酸类(L-苹果酸、L-乳酸、乙酰乙酸)、氨基酸类(L-丝氨酸、氨基乙酰-L-脯氨酸、L-天冬氨酸和L-谷氨酸)和胺/酰胺类、脂肪酸/脂类和其他类中(明胶、丙酮酸甲酯、吐温40、L-组胺)利用较好。通过对腐败希瓦氏菌碳源利用分析,通过对腐败希瓦氏菌碳源利用和动力学分析,可为深入其代谢活性与水产品营养相关性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超高压处理对牡蛎腐败菌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生鲜和腐败牡蛎的细菌群落结构,并以存活率、胞外碱性磷酸酶活力、胞外还原糖含量等为指标,结合电镜观察,探讨超高压处理对牡蛎中典型致腐菌株的致死机制。结果表明:新鲜牡蛎中菌群以弧菌属、希瓦氏菌属和交替假单胞菌属为主,而腐败时交替假单胞菌属和希瓦氏菌属比例较高。超高压处理改变了牡蛎冷藏过程中的菌群结构,腐败样本中嗜冷菌属占绝对优势,而交替假单胞菌属比例仅为0.8%,希瓦氏菌属比例小于0.1%。代表性菌株腐败希瓦氏菌经100 MPa以下的压力处理后,存活率无明显变化(P0.05),之后随处理压力的增大而迅速下降,用400 MPa及以上压力处理后未检出活菌。胞外碱性磷酸酶活力、还原糖含量均在较低压力处理条件(100 MPa)下发生显著变化,之后随着处理压力的增大变化趋于缓和。菌体经超高压处理,细胞发生相互黏连,出现聚集成簇的现象。随着处理压力的进一步增大,菌体细胞彼此间的界限已模糊不清,直至丧失原有形态,最终死亡。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ZnO薄膜微观形貌对腐败希瓦氏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和水热合成法在不锈钢片表面制备ZnO薄膜,并进行疏水性改善处理。研究了不锈钢片及ZnO薄膜对腐败希瓦氏菌生物被膜的抑制性能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ZnO为六方纤锌矿晶体,ZnO薄膜比不锈钢片的疏水性强,sol-gel法制备的ZnO薄膜由不规则形状的纳米颗粒堆积而成,水热合成法制备的ZnO薄膜由均匀的纵向排列纳米棒组成,且后者的疏水性更优。同期不同材料表面的生物被膜产生PIA的能力无差别,影响生物被膜粘附的主要因素是材料表面的疏水性。在生物被膜生长过程中,其合成EPS能力、蛋白含量及新陈代谢活性均逐渐增强,水热合成法制备的ZnO薄膜的抗菌作用显著抑制了被膜菌的代谢和生长,其抑制生物被膜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托盘包装鲟鱼中特定腐败菌腐败希瓦氏菌和总菌的生长规律,用不同的微生物生长模型进行拟合,以此为基础建立并评价了货架期预测模型。以修正的Gompertz方程为一级模型,平方根方程为二级模型,建立腐败希瓦氏菌和总菌在020℃的生长预测模型和货架期预测模型。进一步通过托盘包装鲟鱼片在8℃和波动温度下贮藏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腐败希瓦氏菌生长预测模型的准确度Af为1.28、1.35,偏差度Bf为0.91、1.08,货架期预测相对误差为5.23%、3.83%;而总菌的生长预测模型的Af为1.45、1.30,Bf为0.92、0.96,货架期预测相对误差为-4.40%、2.02%。以上结果表明根据两类微生物生长动力学建立的货架期预测模型对020℃贮藏的托盘包装鲟鱼货架期预测效果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假单胞菌是肉和肉制品的优势腐败菌,寻求安全高效的天然食品防腐剂对保障肉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肉桂精油对分离自鸡肉中的致腐菌假单胞菌CM2的最小抑菌浓度。通过测定细胞膜完整性、膜电位及胞内活性氧水平,揭示肉桂精油失活假单胞菌CM2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肉桂精油能够有效抑制假单胞菌CM2生长,其最小抑菌浓度为0.156μL/mL。与对照组相比,经0.156μL/mL的肉桂精油处理4 h后,假单胞菌CM2胞外核酸和蛋白含量分别升高了13.5倍和4.7倍(P<0.05);碘化丙啶和N-苯基-1-萘胺荧光强度分别升高了32.6%和51.9%(P<0.05);假单胞菌CM2细胞膜电位升高了2.8倍(P<0.05);胞内活性氧水平升高了45.0%(P<0.05)。综上表明,肉桂精油能够有效失活假单胞菌CM2,这可能与其破坏细胞膜结构及功能、诱导氧化损伤等有关。该研究为肉桂精油在肉品保鲜领域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滤纸片法和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了肉桂精油对成团泛菌及腐生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MIC)以及最小杀菌浓度(MBC)来评估肉桂精油对其的抑菌活性,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探究肉桂精油对成团泛菌和腐生葡萄球菌的形态影响,以及通过测定细胞膜的通透性、细胞膜的完整性和膜电位来共同阐释肉桂精油对两种菌活性抑制的机理。结果表明肉桂精油对成团泛菌和腐生葡萄球菌的生长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对腐生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明显强于成团泛菌的抑制作用;肉桂精油改变细胞的形态、增加膜的通透性、破坏了膜的完整性、并造成了细胞内容物的泄露、膜电位的降低,从而导致细菌的死亡。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食品贮藏加工材料表面对水产品腐败希瓦氏菌生物被膜的抗黏附性能,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成膜剂,以水热合成法制备的不同微观形貌的ZnO微纳米粒子为改性剂,采用流延法制备了ZnO-PDMS薄膜,并研究了薄膜对腐败希瓦氏菌生物被膜的抑制性能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改性ZnO微纳米粒子的微观形貌影响PDMS薄膜的疏水疏油性能,以绒球状和花状ZnO微纳米粒子为改性剂,可获得ZnO-PDMS超双疏薄膜,对水和油的接触角均大于150°。薄膜的抗菌黏附性能与疏水疏油性能呈正相关,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ZnO薄膜释放的Zn2+破坏了细菌细胞膜,并抑制胞内ATP酶和AKP酶活性,引起细菌代谢紊乱导致细菌死亡。相较于棒状和绒球状微纳米粒子改性的PDMS薄膜,花状ZnO-PDMS薄膜具有更强的抗黏附性能和抑菌效能。同时具有超双疏性能和抗菌性能的ZnO-PDMS薄膜可有效抑制腐败希瓦氏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和生长,研究旨在为抗生物被膜材料的研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腐败希瓦氏菌是水产品中的一种特定腐败菌,具有较强的低温适应性和致腐性。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TCSs)是细菌中重要的调控系统之一,在细菌对复杂环境的感知和响应中起重要的作用。为探究TCSs在腐败希瓦氏菌中的分布及功能,本文采用全基因组鉴定、多序列比对、系统进化树分析、蛋白结构预测以及互作蛋白分析等多种生物信息学方法,系统分析水产品腐败希瓦氏菌中TCSs的分布、分类、结构与功能。结果表明:水产品腐败希瓦氏菌WS13菌株中存在31个组氨酸激酶(HKs)、36个反应调节蛋白(RRs)、3个成对TCSs、3个融合HKs。HKs共有16种结构域组成形式,其中15种均含有HATPase_c激酶催化结构域。RRs具有10种结构域组成,均含有REC结构域。多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表明:不同结构域的HKs和RRs具有不同的进化关系,可能存在功能的多样性。3对TCSs和3个融合HKs的生物学功能主要参与响应信号刺激,调控细胞内的各种代谢过程以及物质的运输等。3个融合HKs均与三甲胺生成相关。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TCSs在水产品腐败希瓦氏菌中的功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鲤鱼中腐败希瓦氏菌生长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康  杨兆锞  刘书亮  韩新锋 《食品科学》2015,36(15):147-150
利用市售鲤鱼中分离鉴定得到的腐败希瓦氏菌进行了生长动力学模型的建立。通过预测微生物学的方法比较Logistic、Gompertz和Baranyi模型的生物学特性和应用特性,对3 种模型所得参数进而构建了二级模型并分别进行了内部和外部验证。结果表明:Logistic、Gompertz和Baranyi模型在内部验证中的r2分别为0.982 4、0.983 6和0.988 4,偏差因子(bias factor,Bf)分别为0.985 0、0.995 0和0.970 0;而外部验证Bf值分别为0.804、1.177和0.826。Baranyi模型在对微生物生长的预测性上不仅准确,而且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食品安全预警,在实际的农产品和食品领域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高莹  娄永江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7):88-91,95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根据中心旋转组合设计原理,考察了四种抑菌剂多糖、纳米银、茶多酚与ε-聚赖氨酸对腐败菌希瓦氏菌(Shewanella sp.)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复合抑菌剂最佳配比为0.23%R-多糖、0.83‰纳米银、0.16‰茶多酚与0.43‰ε-聚赖氨酸,在此条件下抑菌率实测可达90%以上,且希瓦氏菌对该复合抑菌剂极度敏感,抑菌圈直径达到28.36mm。  相似文献   

19.
希瓦氏菌与假单胞菌是鱼类的主要致腐菌.为探索酿酒黄水对鱼类的保鲜作用,测定了酿酒黄水对2种致腐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以及处理前后2种致腐菌的细胞膜完整性、通透性及碱性磷酸酶(alkline phosphatase,AKP)活性.研究结果显示,3.1...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冷链流通过程中温度波动对水产品腐败菌生长代谢的影响,分析了3种不同温度波动的模拟冷链流通条件下腐败希瓦氏菌在凡纳滨对虾汁中的生长情况及其代谢产物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pH值、总氨基酸含量、生物胺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0℃条件下接种腐败希瓦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