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了利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对糖类物质柱前衍生化的方法,优化了反应时间、衍生试剂PMP用量等衍生化条件,最终确立了衍生化的最佳条件为:底物与衍生化试剂加入体积比为1:3,反应时间120min,反应后样品稀释5倍.采用硅胶柱层析并结合薄层层析,最佳的分离条件为:硅胶柱的柱高为25cm(干硅胶的质量约为24.13g),80mL的洗脱液,加样量为1mL标准液,流速11~12d/min.三糖分离时间约为4.5h,四糖分离时间约为7h,五糖分离时间约为10h.  相似文献   

2.
研究建立一种柱前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衍生化液相色谱测定香菇多糖单糖组成的方法,色谱条件为ZORBAX Eclipse XDB-C18液相色谱柱;流动相为0.1 mol/L磷酸盐缓冲液-乙睛(体积比80:20);柱温30℃;检测器为紫外检测器(245 nm);流速为0.8 mL/min.方法学研究表...  相似文献   

3.
研究苯胺柱前衍生寡糖混合物麦芽糊精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分析方法。优化色谱及质谱分析的条件,采用反相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乙腈和乙酸铵溶液(pH4.5、10mmol/L)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239nm波长处检测,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对寡糖衍生物进行分析,建立苯胺衍生寡糖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分析、电喷雾质谱(ESI-MS)及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LC-ESI-MS)组分分析方法。在液质联用条件下,麦芽糊精衍生物分离效果良好。该方法衍生化产物稳定,后处理简单,在食品体系寡糖混合物分离分析方面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建立柱前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刺参多糖中糖醛酸、氨基糖和中性单糖的方法。刺参多糖用2mol/L三氟乙酸水解、PMP衍生化后,用反相HPLC检测,实现了糖醛酸,氨基糖和中性单糖的良好分离和测定。测定结果表明,刺参多糖含有甘露糖、半乳糖、岩藻糖、氨基葡萄糖、氨基半乳糖和葡萄糖醛酸6种单糖。该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重现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PLC-MS/MS)广泛应用于寡糖分析,但寡糖的复杂结构使寡糖的数据分析准确性存在诸多变数,衍生化效果的好坏对检测灵敏度与准确性至关重要。通过衍生化可以改变寡糖的疏水性或电荷性质,为提高质谱分析中多糖的电离效率和分析灵敏度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采用吉拉德试剂P(Girard’s Reagent P,GP)对母乳和羊乳寡糖的衍生化效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GP溶液质量浓度和体积的增加,寡糖原型显著减少,50 mg 2’-岩藻糖基乳糖(2’-FL)中加入0.1 mol/L GP溶液5 mL时,GP衍生化效率达到99%以上,羊乳寡糖衍生化后6种寡糖检测结果与2’-FL平行一致,表明该种衍生化方法效果良好,此法可为乳寡糖的精准检测分析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蔬菜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普遍采用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HPLC)进行测定,研究液相色谱- 质谱法(LC-MS/MS)测定蔬菜中7 种常用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并与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进行比较。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是经典方法,重现性好,但是检测周期长,衍生试剂价格昂贵且稳定性差;LC-MS/MS 法保留时间短,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实验过程快,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检测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利用紫外检测器对亚麻纤维果胶单糖组成进行测定分析。亚麻纤维果胶经三氟乙酸(TFA)水解,以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作为衍生化试剂进行柱前衍生。亚麻纤维果胶混合单糖衍生的最佳条件为:衍生时间30 min,衍生温度70℃,PMP与单糖物质的量比为5∶1,NaOH与单糖物质的量比为3∶1。在此条件下测定出亚麻纤维果胶由6种单糖组成,其物质的量比为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2.95∶4.18∶24.72∶3.87∶10.84∶6.48。  相似文献   

8.
将铁皮石斛粗多糖经DEAE-52纤维素柱分离得到了四个多糖组分(DO-1、DO-2、DO-3、DO-4),并将组分DO-1经Sephadex G-200柱纯化得到多糖DOP。采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化方法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分析结果得出,多糖DOP由D-甘露糖、L(+)-鼠李糖和D-葡萄糖三种单糖组成,通过外标法定量得知D-甘露糖∶L(+)-鼠李糖∶D-葡萄糖=1.936∶0.856∶0.691。测定了多糖DOP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其具有良好的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了建立可可粉掺假检测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提取可可粉中多糖组分,利用硫酸水解及柱前PMP(1-苯基-3-甲基-吡唑啉酮)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得到可可粉多糖组分的指纹图谱,根据共有特征峰的相对峰面积,应用系统聚类分析(HCA)法进行可可粉掺假鉴别试验。结果表明,掺入15%及以上可可壳的可可粉可以通过此方法予以鉴别。  相似文献   

10.
高效液相色谱法因操作简单、高效和灵敏度高成为单糖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文章介绍几种常用单糖分析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即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法、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PMP柱前衍生化检测法、对氨基苯甲酸柱前衍生法、邻氨苯甲酸衍生法、柱后衍生法,指出它们的优缺点,并从灵敏度、操作方法、精确度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1.
通过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析生物降解茯苓多糖的组分。选用黑曲霉HS-5液体发酵,生物降解茯苓多糖。粗多糖液经浓缩、Sevage法纯化、真空干燥处理得到多糖固体样品。利用红外光谱(IR)和紫外光谱(UV)分析鉴定多糖,采用PMP柱前衍生化HPLC法分析,通过与对照品的出峰时间比较,确定其分子中的单糖组成与含量分别为:甘露糖5.463%、鼠李糖8.970%、D-木糖52.809%。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微波消解-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1-phenyl-3-methyl-5-pyrazolone, PMP)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测定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s, LBPs)含量及组成的方法。方法 采用微波消解技术水解LBPs进行样品前处理,利用PMP进行柱前衍生,建立结合HPLC检测LBPs的方法,并利用该方法测定4个不同枸杞产地LBPs的含量及单糖组成。结果 经方法学评价,8种单糖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8;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4.95%~99.2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90%;检出限和定量限良好。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LBPs含量及组成的测定,分析表明LBPs主要由葡萄糖、阿拉伯糖、半乳糖、甘露糖、鼠李糖、木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组成,不同产地LBPs含量存在差异,其中甘肃玉门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3.
黄瓜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测定黄瓜中总糖含量,分离制备黄瓜多糖并测定其糖醛酸含量、单糖组成以及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黄瓜提取物中的总糖含量;用硫酸-咔唑法测定黄瓜多糖中的糖醛酸含量;采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单糖组成;并在体外抗氧化评价体系研究黄瓜多糖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和羟自由基( ·OH)的清除活性以及总还原力(TRP)。结果表明:黄瓜多糖的总糖含量为63.5%,糖醛酸含量为10.6%。HPLC分析表明:黄瓜多糖由D-甘露糖、L-鼠李糖、D-葡萄糖醛酸、D-半乳糖醛酸、D-葡萄糖、D-木糖、D-半乳糖、L-阿拉伯糖等8种单糖组成,物质的量比为4.08:2.78:1.00:5.82:6.07:2.78:8.48:6.58。黄瓜多糖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在质量浓度为20mg/mL时,对DPPH自由基、O2- ·、 ·OH的清除率分别为92.31%、83.57% 和77.59%,并发现其有明显的还原能力。结论:黄瓜多糖是一种典型的杂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鲁姣姣  艾春青  温成荣  徐鑫  张豹  宋爽 《食品科学》2016,37(16):112-116
为考察鲍鱼性腺硫酸多糖(abalone gonad sulfated polysaccharide,AGSP)在弱酸降解过程中产生的寡糖,对不同酸浓度的降解产物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1-phenyl-3-methyl-5-pyrazolone,PMP)衍生化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PLC-MSn)法检测。在AGSP的弱酸降解产物中发现了2 种二糖(disaccharides,DS1、DS2)和1 种四糖(tetrasaccharide,TS)。2 种二糖均是由己糖醛酸通过糖苷键连于己糖,其中DS2的结构确定为β-GlcA(1→2)-Man,而TS是由2 个DS2连接而成。在100 ℃加热1 h的条件下,在0.1~2.0 mol/L的三氟乙酸浓度范围内,这3 种寡糖的产率都随着酸浓度的增加呈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15.
采用酸水法从茶枝柑皮中提取多糖,经D-201阴离子交换树脂脱色、Sevag法脱蛋白,透析、冻干后得茶枝柑皮多糖,再用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柱层析及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分离得到组分CPA-Ⅰ。单糖经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衍生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多糖组成进行研究,凝胶分子排阻色谱法鉴定其纯度并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紫外、红外光谱法对结构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茶枝柑皮多糖CPA-Ⅰ不含蛋白,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96×104,主要由半乳糖醛酸和阿拉伯糖组成,是羧酸酯化的半乳糖醛酸多聚糖。  相似文献   

16.
柱前衍生化HPLC法分析真菌多糖的单糖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耀宏  郑岚  杨俊慧  杨艳  孟庆军 《食品科技》2012,(1):254-259,263
通过柱前衍生化HPLC法分析了6种真菌多糖的单糖组成。将6种真菌的胞外粗多糖及其菌体用1mol/L的硫酸水解成单糖,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衍生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单糖。结果表明,灵芝、树舌类真菌胞外多糖的产率均较高,胞外多糖产率在0.0921~0.1528g/100mL之间。胞外多糖主要以甘露糖为主,其次含有葡萄糖和半乳糖,并且一般含有少量的阿拉伯糖。胞内多糖中葡萄糖含量最高,其次含有甘露糖和半乳糖,个别菌种还含有少量的阿拉伯糖和葡萄糖醛酸。而虫草胞外多糖的组成依次为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和葡萄糖醛酸,胞内多糖同样是主要含有葡萄糖,其次含有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醛酸。  相似文献   

17.
柱前衍生化HPLC法分析牛奶中乳糖动态水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对牛奶中的糖类进行衍生化处理,将其转化成紫外光下具有强吸收的物质.从而能利用高效液相法快速准确地监测牛奶中乳糖酶的动态水解趋势。结果表明,乳糖酶水解牛奶乳糖的最佳时间为3—4h.并且发现该方法可以直接用于乳糖含量的分析,为低乳糖奶制品的研究开发和检测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RP-HPLC用于芦荟多糖的单糖组成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芦荟多糖,用三氟乙酸(TFA)水解,通过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衍生水解后的单糖,衍生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析,紫外检测,研究了三种常见芦荟多糖的单糖组成及摩尔比。结果表明:利用RP-HPLC研究芦荟多糖的单糖组成简便易行,并且芦荟多糖因品种不同存在单糖组成差异。从而建立了研究芦荟多糖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南海鸢乌贼墨汁中分离纯化多糖,并分析其多糖组分。方法:利用水提醇沉法得粗多糖,通过固相萃取层析法除色素对多糖进行纯化,纯化多糖依次经DEAE-52离子交换柱、Sephacryl HR-300凝胶柱分级纯化,按峰收集得单一组分,采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1-phenyl-3-methyl-5-pyrazolone,PMP)衍生化方法,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多糖组分。结果:粗多糖经DEAE-52离子交换柱、Sephacryl HR-300凝胶柱后收集得到3个糖组分,分别为SIP1、SIP2、SIP3;通过PMP衍生化方法分析单糖组成,得:SIP1是由D-甘露糖、D-葡萄糖、D-半乳糖3种单糖缩合而成;SIP2和SIP3分别是由D-甘露糖、鼠李糖、D-葡萄糖、D-半乳糖及L-(-)-岩藻糖5种单糖按照不同比例缩合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