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阿尔金曼特里克地区元古代盖里克片麻岩锆石U-Pb年龄为927.1±5.5 Ma。岩石SiO_2含量为62.02%~68.89%,Al_2O_3含量为14.08%~16.54%,TFe_2O_3含量为3.73%~7.44%,CaO含量为1.77%~3.81%,TiO_2、MnO、P_2O_5含量均小于1%;(Na_2O+K_2O)含量为5.32%~7.06%。岩石的碱度率指数AR为1.80~2.53,显示富铝的特征,岩石的Mg~#值为39.08~57.44,里特曼指数σ为1.13~1.87,说明盖里克片麻岩岩体具有钙碱性系列岩石的特征。岩石微量元素富集Rb、Th、K、Nd等元素,相较亏损高场强元素,如Zr、Hf、Nb、Ta等,显著亏损Ba、Sr、P、Ti等元素,说明该岩体具有大陆碰撞型花岗岩相应的元素丰度特征;稀土元素中岩石轻稀土分馏较明显,重稀土分馏表现相对较弱,显示LREE富集、HREE略显平坦的右倾型分布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盖里克片麻岩的岩浆主要来源于下地壳中角闪岩相基性岩类(变玄武岩)的部分熔融,形成于俯冲-同碰撞构造转折环境,结合年龄数据说明其可能是阿尔金南缘Rodinia超大陆碰撞事件的反应,为新元古代阿尔金造山带的构造演化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东升庙地区乌拉山岩群为一套角闪岩相变质岩系,岩石类型以黑云斜长角闪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及混合岩化黑云斜长片麻岩为主。该套岩石内SiO_2含量中等(52.06%~83.68%),Fe_2O_3T+MgO值(1.26~9.93)和K_2O/Na_2O值(0.18~2.90)含量变化较大;稀土总量较低(50.58×10~(-6)~168.60×10~(-6)),轻稀土富集,(La/Yb)N=11.32~56.63,δEu为0.47~1.60,δCe≈1。通过对矿物组构特征、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尼格里数据的比对和图解研究,该岩群为一套由杂砂岩、中酸性火山碎屑岩、玄武岩组成的火山-碎屑岩建造。  相似文献   

3.
福建湄洲岛的镁铁质岩墙群侵入于花岗岩中.镁铁质岩墙主要由斜长石(An=45~55.中-拉长石)、普通角闪石及少量辉石和石英等组成,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95±2)Ma.寄主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钾长石、斜长石(An=22~25,更长石)及少量的黑云母组成.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105±3)Ma.它们的形成时差约10 Ma.在岩石地球化学上,镁铁质岩墙群具有低CaO、MgO、TiO2而高Al2O3、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高场强元素亏损等特点.(87Sr/86Sr)i=0.705 2~0.705 4,εNd(t)=-0.03~1.57.与福建沿海同时代镁铁质岩墙群相似.寄主花岗岩与沿海高钾钙碱性花岗岩基本相同.都具有高硅、富碱的特点,它们的w(SiO2)>75%,A/CNK=1.05~1.12,w(K2O+Na2O)=7.68%~8.12%,w(K2O)>w(Na2O),(87Sr/86St)i=0.705 5,εNd(t)=-3.92.综合研究表明:湄洲岛寄主花岗岩是由受消减作用影响的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而产生的玄武岩浆底侵,并熔融中下地壳所产生的花岗岩浆形成;而镁铁质岩墙是底侵、滞留并经过结晶分异的玄武质岩浆,因地壳再次伸展,而沿花岗岩体中节理侵入形成.湄洲岛花岗岩与镁铁质岩墙群形成于伸展构造环境.对应福建沿海2次地壳伸展事件.湄洲岛花岗岩和镁铁质岩墙群的研究为沿海晚中生代构造一岩浆活动提供了一个新例证,同时为福建沿海晚中生代岩石圈伸展时限提供了制约.  相似文献   

4.
孙琦  任云生  李德新  杨群 《黄金》2016,(5):10-15
为了确定砂宝斯大型金矿床的成矿热液和成矿物质的来源,在矿床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选取金矿石中与金矿化密切相关的石英和黄铁矿分别进行了H、O和S、Pb同位素的测试工作。结果表明:石英中的δD变化范围为-138.3‰~-117.8‰,δ~(18)O_水变化范围为4.6‰~5.6‰,δD-δ~(18)O水图解上,6件样品落入以岩浆水为主体并混有大气降水的区域;矿石中黄铁矿的δ~(34)S值介于-9.6‰~-8.3‰,集中于0.2‰~5.6‰,表现出离散性较大的混合硫的特征;黄铁矿的~(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值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7.75~18.45、15.48~15.69和37.76~38.44,在铅同位素构造模式图解和Δβ-Δγ成因分类图解中,表现为岩浆作用所导致的上地壳地幔混合铅。综合分析认为,砂宝斯金矿床的成矿热液主要来自岩浆热液,并有天水加入,成矿物质具有以岩浆为主并混有地层物质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小池沟金矿床位于秦岭造山带熊耳山变质核杂岩构造中段。通过对该矿床主成矿阶段形成的蚀变岩型矿石中硫、铅同位素分析,获得矿床硫同位素δ~(34)S值为-3.05‰~10.93‰,多数位于陨石硫范围内,表明硫主要来源于地幔,并有地壳硫加入,反映了地幔硫遭受地壳物质混入后的硫同位素组成;铅同位素~(206)Pb/~(204)Pb值为17.09~17.53,~(207)Pb/~(204)Pb值为15.31~15.61,~(208)Pb/~(204)Pb值为37.20~38.10,变化范围均不大,属于正常铅范围。铅同位素特征参数及相关图解显示矿石铅具壳幔混合特征。硫、铅同位素组成表明,该矿床的成矿物质以幔源为主,为深部幔源物质混合了壳源物质。  相似文献   

6.
系统研究了英城子金矿区内花岗岩的地质、岩相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显示:该类花岗岩为富硅(ω(SiO2)=71.12%~75.66%)、高分异(DI=90.53~94.42)、钾质钙碱性岩(σ=2.37~3.94),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REE/HREE=11.20~14.62,ω(Rb)=(270.6~165.3)×10,Na2O/K2O=0.18~0.67,等),具负的铕异常,相对亏损Ba、Nb、Sr、P和Ti等元素.这种特征揭示该类花岗岩是准铝质、高分异I型花岗岩,它的母岩浆可能是I型花岗质岩浆,是母岩浆经以斜长石为主的矿物相分离结晶作用后产生的岩浆经结晶作用形成.结合锆石的年代学研究成果,进一步确立该花岗岩可能是在麻山期深变质作用过程中地壳深熔形成的岩浆经分离结晶作用形成,岩浆就位发生在麻山期陆内造山作用的挤压向伸展转换阶段,从发生到就位持续大约20 Ma.  相似文献   

7.
滇西上芒岗卡林型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岩石化学与微量元素研究表明 ,在强硅化泥质灰岩中 ,SiO2 和Au、As、Sb含量增高 ,CaO、CO2 和MgO含量降低 ;在强碳酸盐化泥质灰岩中 ,MgO和CO2 含量增高 ,SiO2含量降低 ;不同蚀变与矿化岩石的稀土含量和配分模式与未蚀变泥质灰岩基本一致。流体包裹体研究揭示 ,成矿溶液为富Cl- 型和富SO4 2 - 型 ,爆裂温度为 183~ 378℃。同位素研究指示 ,δ34S =(6 .4 71~ 2 1.96 5)× 10 - 3,δ18O =(9.3~ 11.6 )× 10 - 3,δD =(- 70~ - 77)× 10 - 3, 2 0 6 Pb/ 2 0 4 Pb =19.551~ 2 0 .0 5,2 0 7Pb/ 2 0 4 Pb =15.6 90~ 16 .2 4 0 ,2 0 8Pb/ 2 0 4 Pb =38.710~ 4 0 .137;成矿流体具有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相混合的特点 ,成矿物质具有壳 -幔混合特征  相似文献   

8.
沙溪斑岩铜矿是我国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一个典型的陆内斑岩型矿床,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矿区岩石地球化学、矿体微量元素等进行了进一步测试分析,研究表明:石英闪长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如下:w(SiO_2)为56.44%~62.69%,w(Al_2O_3)为13.98%~17.29%.岩石样品在K_2O-SiO_2图中落于钙碱性系列及高钾钙碱性系列范围内.样品A/CNK值为0.82~0.99,A/NK值为1.37~1.69,在A/CNK-A/NK图解中属于准铝质范围.沙溪斑岩Sr含量介于242×10~(-6)~1305×10~(-6),Y含量介于4.4×10~(-6)~27.8×10~(-6),Sr/Y比值为10.9~159.1.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沙溪斑岩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Sr表现出明显富集,高场强元素Zr,Ta,Nb、Ti亏损程度明显.稀土分配曲线显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稀土总量为31.2×10~(-6)~284.94×10~(-6),δEu=0.7~1.04,Eu弱异常.根据上述岩石地球化学初步认为,沙溪斑岩矿床属于壳幔型陆内斑岩矿床.石英闪长斑岩的形成与岩浆底侵作用和镁铁质下地壳的部分熔融有关.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火山灰沉积物分布广泛,为研究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形成机制,通过详细的岩心观察、薄片鉴定、X荧光光谱分析(XRF)、ICP-MS分析、扫描电镜(SEM)分析等手段,对延长组火山灰层进行了细致的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火山灰沉积物富含晶屑、玻屑等火山物质,整体蚀变强烈,可分为凝灰岩和斑脱岩,以伊利石、伊蒙混层等粘土矿物为主;主量元素SiO_2含量为50.29%~79.82%富钾,K_2O+Na_2O在3.20%~7.88%之间,SiO_2与Al_2O_3、TFe_2O_3 、MgO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负相互关系;ΣREE在(99.82~550.15)×10~(-6)之间变化,总体特征表现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曲线形态整体表现为右倾型,Eu负异常,δEu为0.147~0.837,没有明显的Ce异常;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Th呈正异常.在Nb/Y-Zr/TiO_2图解中,数据点主要落在安山岩一流纹岩之间,说明火山物质主体来源于中酸性岩.综合岩石地球化学和沉积学分析,认为延长组火山灰沉积物包括空降型和水携两种形成机制,大地构造环境判识图解反映了火山灰源于火山弧钙碱性岩浆原区,与晚三叠世秦岭造山带的演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马尼特地区位于东昆仑阿尼玛卿成矿带,为确定该区花岗闪长岩的形成时代,源区性质和构造背景,对其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同位素、及地球化学研究。本次测试的2件花岗闪长岩样品分别获得锆石LA-ICP-MS U-Pb加权平均年龄为:490. 9 Ma±7. 8 Ma(MSWK=0. 41)和475. 2 Ma±6. 2 Ma(MSWK=0. 18),分属晚寒武世和早奥陶世。岩石SiO_2含量为60. 98%~73. 20%,Na_2O、K_2O含量分别为3. 31%~4. 69%和1. 29%~3. 74%,全碱ALK=4. 64%~8. 18%,铝饱和指数A/CNK=0. 80~1. 45,属准铝质—过铝质系列岩石。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为轻稀土强烈富集,具弱负Eu异常。岩石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Nb、Ta、Ti、P等高场强元素相对亏损。推测其形成于早古生代早期与洋壳俯冲有关的早期陆缘弧或洋盆俯冲起始构造环境,该事件可能是原特提斯洋扩张演化在东昆仑地区的响应。  相似文献   

11.
《湿法冶金》2021,40(1)
研究了用高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工业氢氧化铝并重结晶制备高纯度氧化铝,考察了水质、分级过筛及洗涤、初始氢氧化铝浓度、种分时间和温度对产物中杂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用高纯水配制Na_2O和Al_2O_3初始质量浓度分别为170、184 g/L的铝酸钠溶液,并在30℃下种分60 h,所得氢氧化铝中SiO_2、Fe_2O_3杂质质量分数分别低于3.0×10~(-3)%和5.0×10~(-3)%,纯度相对较高,但仍需深度除钠;种分氢氧化铝产物用稀盐酸水热处理后进行焙烧,在超声波作用下,热稀酸中氧化铝晶体和晶间残留的Na_2O被脱除,最终所得Al_2O_3产物中Na_2O质量分数低至3.8×10~(-2)%,纯度在99.9%以上。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太行山南段西安里岩体角闪辉长岩的锆石U-Pb年代学、锆石Hf同位素以及岩石地球化学资料,以便对该类岩石的成因给予制约.西安里岩体主要由一套含橄榄石角闪辉长岩-角闪闪长岩-闪长岩构成.角闪辉长岩中的锆石自形程度较高,内部结构均匀,呈条痕状吸收,Th/U值介于1.44~2.85之间,表现出岩浆成因特征,其206Pb/238U年龄介于135~127 Ma间,15个点的加权平均年龄为131士1 Ma,即角闪辉长岩形成于早白垩世;锆石的εHf(t)值介于-23.5~-19.2之间.角闪辉长岩中SiO2=50.27%~50.89%,Mg#=0.76~0.78,Na2O/K2O=2.18~2.37,富含过渡族元素Sc(19.2~20.3)×10-6、Cr(939~1 050)×10-6、Co(54.6~58.2)×10-6、Ni(645~718)×10-6.同时角闪辉长岩相对富含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如Cs、Ba、Sr)和轻稀土元素(LREEs)、强烈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s,如Nb、Ta、Zr、Hf)和重稀土元素(HREES).结合角闪辉长岩中纯橄岩包体和橄榄石捕虏晶的矿物化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认为西安里角闪辉长岩是拆沉的陆壳物质熔融的熔体与地幔橄榄岩反应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金溪熊家山钼矿床是赣东北地区-武夷隆起带上近年来发现的又一具有大型找矿潜力的矿床。矿石中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δ34S=0.19~6.42‰,平均4.29‰;辉钼矿铅同位素组成:208Pb/204Pb=38.424~40.102,平均38.822; 207Pb/204Pb=15.585~15.611,平均15.596;206Pb/204Pb=17.975~18.432,平均18.128。通过与燕山期和加里东期花岗岩的铅同位素,及银山铅锌矿床和德兴铜矿床的硫和铅同位素对比,以及铅同位素构造图解判别,我们认为熊家山钼矿床的形成与燕山期花岗岩浆活动密切有关,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除此之外,上地壳岩石也可能提供了一部分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半沙山地区分布的侵入岩岩石组合为中细粒黑云母石英闪长岩、细粒闪长岩、中细粒英云闪长岩、中细粒花岗闪长岩、中细粒角闪闪长岩等。通过对花岗闪长岩的分析研究发现:Si O2含量为51. 3%~65. 29%,Al2O3含量为15. 69%~17. 82%,K2O含量为0. 82%~7. 73%,Na2O含量为3. 42%~4. 31%,CaO含量为3. 92%~9. 17%,里特曼指数σ为1. 4~12. 05,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花岗岩;稀土总量(∑REE)在60. 91×10-6~189. 73×10-6之间,轻重稀土比(LREE/HREE)在4. 96~10. 46之间,轻稀土元素强烈富集,δEu=0. 78~1. 37,Eu的亏损较为明显,具较强的负铕异常;岩石中Rb、Th、Ce、Zr富集,Ba、Nb、Sr、P、Ti不同程度的亏损。通过构造环境分析,认为半沙山地区分布的侵入岩为壳幔混合源成因,属陆内俯冲阶段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形成过程中有地幔物质的参与。  相似文献   

15.
柴达木山花岗斑岩具有高硅质量分数(62.11%~68.07%)、高铝质量分数(13.97%~15.48%)、高钾(ω(K2O)/ω(Na2O)比值为3.18~10.16)、过铝质(A/CNK值介于1.04~1.25)钙碱性系列花岗岩特征。对岩体进行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436.5±2.4 Ma。岩石成因研究表明,岩体物质来源于下地壳物质的熔融且经历了高度的分离结晶作用,属火山弧花岗岩和同碰撞花岗岩类型,形成于志留纪碰撞造山晚期,是寻找斑岩型或岩浆热液型铋钨多金属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南秦岭晚三叠世(~200 Ma)7个花岗岩类岩体的Sr、Nd、Pb同位素组成,包括白马山岩体在内的南秦岭花岗岩类以低放射成因Pb同位素组成为特征,初始87Sr/86Sr比值范围为0.70495~0.70908,εNd(t)值变化于-2.40~-8.55之间,Nd同位素模式年龄(TDM)变化于1.2~1.7 Ga之间,从东部到西部,呈现εNd(t)逐渐降低而TDM逐渐增高的变化规律。白马山岩体的初始87Sr/86Sr比值为0.70637,εNd(t)=-6.75,具有较高的TDM值(1.53 Ga),暗示其岩浆源区主要来自于南秦岭的大陆下地壳,岩浆源区以类似南秦岭耀岭河群基性火山岩为主,南秦岭较古老的地壳物质仅有少量参与。基性下地壳增厚,岩石圈地幔拆沉,软流圈上涌,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有利于铜、金成矿的白马山"C"型埃达克岩。  相似文献   

17.
对西藏那曲南措金铜矿区内与成矿关系密切的花岗闪长岩和花岗闪长斑岩运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与岩石地球化学的分析方法确定其形成时代、岩浆源区性质及成岩构造背景。结果显示,岩石样品的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59.2 Ma±0.69 Ma和161.5 Ma±1.5 Ma,形成于中—晚侏罗世。地球化学方面,岩石属于钙碱性系列,A/CNK介于0.83~0.98,Mg#值为53~59,具有高Sr(525×10~(-6)~901×10~(-6))、低Y(12.05×10~(-6)~13.72×10~(-6))、Yb(1.16×10~(-6)~1.44×10~(-6))、富Na(Na2O/K2O值为2.07~2.43)的特征,LREE富集,Eu弱正异常,判定岩石属于O型埃达克岩类。岩石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总体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Ba)和轻稀土元素(Sr、Zr、Hf),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Ta、Nb、Ti);无明显的Eu负异常,显示了与火山弧岩浆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性质的亲缘性。岩石的Nb/Ta值为10.45~18.79,Zr/Hf值为32.76~36.90,判定岩浆起源于洋壳部分熔融并有少量地幔物质混入。结合前人研究结果认为,岩石形成于班公湖—怒江洋盆板片向北俯冲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  相似文献   

18.
龙门店银铅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豫西熊耳山地体西段,是近年来新发现的构造蚀变岩型银铅矿床。通过对龙门店银铅矿床铅、硫同位素分析,获得该矿床主成矿阶段铅同位素~(206)Pb/~(204)Pb值为17.660~17.952,~(207)Pb/~(204)Pb值为15.388~15.566,~(208)Pb/~(204)Pb值为37.771~38.380,变化范围均不大,属于正常铅范围;硫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为-5.32‰~5.41‰,平均值-0.54‰。综合分析认为,矿石铅以幔源为主,具壳幔混合特征;硫主要来源地幔,并有地壳硫加入,具混合硫特征。铅、硫同位素组成表明,该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于造山过程中壳幔混合源,以幔源为主。  相似文献   

19.
Boko Songho-Mindouli成矿带是刚果(布)南部重要的铜多金属矿成矿远景区。以成矿带中Grande、Luangu、Mpassa和Moubiri 4个典型铜多金属矿床的矿石矿物黄铁矿、辉铜矿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硫、铅同位素组成,揭示该矿带成矿物质来源并探讨其成矿机制。结果表明:矿石矿物δ~(34)S值变化于-1.4‰~23.0‰,平均7.29‰,反映其兼有幔源岩浆成因和生物成因的特点;矿石矿物的~(206)Pb/~(204)Pb值的变化范围为17.810~18.046,~(207)Pb/~(204)Pb值的变化范围为15.592~15.651,~(208)Pb/~(204)Pb值的变化范围为37.719~38.066,其特征显示铅来源具有多源性,而以壳源为主,同时混有深源地幔铅。硫、铅的来源相同,具有相似的地质演化史,矿床属于沉积—热液改造型矿床,受地层和构造控制。  相似文献   

20.
寿王坟杂岩体为中生代复式岩体,是寿王坟铜矿的容矿围岩,与成矿关系十分密切。本文对杂岩体中石英二长岩进行了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成因矿物学和U-Pb年代学等方面的研究,讨论了岩石成因和源区。年代学结果显示,本区石英二长岩岩浆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33.48±0.53)Ma(MSWD=0.70),时代为早白垩世;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本区石英二长岩以低K2O / Na2O(0.74~0.89)、低磷(P2O5=0.09%~0.40%)和较高A/CNK(1.24~1.38)为特征,属亚碱过铝质岩石。稀土元素含量较高(262.14×10-6~279.83×10-6),富集轻稀土,∑LREE/∑HREE=12.12~17.41,配分曲线平缓右倾,Eu和Ce异常不明显(δEu=0.83~1.26,δCe=0.78~0.93),与上地壳稀土元素特征相似,是一种典型的壳源成因类型。综合分析认为,石英二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岩浆侵位年龄与成矿时代的耦合关系应代表华北东部中生代大规模岩浆演化与成矿作用在研究区的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