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新思路为指导,对照分析了我国农田水利发展的成就与问题,结合当前节水灌溉发展的困境,提出如下建议:加强节水技术和模式创新,是落实节水优先的根本途径;充分考虑水的属性,实施分层管理,实现空间均衡,完善水资源开发利用;以节水为中心,统筹协调解决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问题,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一步完善水市场,增添农田水利发展的后劲和动力。  相似文献   

2.
太湖流域治水实践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浩云  陆志华 《水利学报》2021,52(3):277-290
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是流域治理中至关重要的思想,是解决流域性水问题的有效方法论。太湖流域因湖得名、因水而兴,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流域治水始终围绕兴水利、除水害、保发展、惠民生,先驱们为之进行了长期艰苦的实践与探索,逐渐形成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的治水思想,并成为流域各地治水的重要遵循,未来也将不断传承与发展。新世纪以来,太湖流域防洪减灾、水资源配置、水生态环境改善三位一体的综合治理工程布局逐步完善,初步形成了流域的治理与管理框架,造就了江南水乡的繁荣昌盛。在气候变化与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太湖流域全方位水安全保障也不断面临新的压力与挑战。本文系统总结太湖流域治水历程、治水思想、治水现状,分析新时期流域治水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探讨未来流域治水方向,为进一步建设美丽幸福太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城市水系统是水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在城市空间的耦合,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和动态性等特征。梳理城市水系统概念内涵和国内外统筹治水工作进展,凝练新时期城市水系统治理理念。以系统方法解析城市水系统功能结构和内外部关系,从环境、系统、单元、要素和工作举措等多个层面入手,识别城市水系统内外部关联互动关键节点,构建包含系统内外统筹、系统内部统筹、功能单元内外统筹等在内的统筹治水理论方法。结合我国城镇水务重点领域工作,对统筹推进城市水系统治理提出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4.
邓铭江 《中国水利》2009,(21):32-34
在分析研究塔里木河的历史变迁、现实危机和未来治水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塔里木河流域治理新思路。围绕治水新思路,必须树立先进的治水理念和科学的治水思路,制定科学系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模式,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解决发展与保护中遇到的重大水问题,将“维持河流健康生命”和“构建和谐流域”作为流域治理目标,以效率一效益-可持续引领流域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关于太湖流域治水理念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人水和谐的水环境体系,必须更新长期以来形成的治水理念,确立系统的流域治理方略.在新的形势下,针对太湖流域的具体情况,要妥善解决好当前太湖流域存在的防洪、供水、污染和生态修复等方面的问题,要着眼于全流域的系统治理,统筹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从长远来看,必须确立系统、统筹的治水理念.  相似文献   

6.
黄河治理工作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大事,一部黄河治理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发展史。在介绍黄河流域基本概况及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黄河治理中存在的难点问题;理清了黄河治水的基本历史脉络,总结了黄河治水思想的演变过程及其代表性观点;分别以治理思想和治理目标为主线,系统梳理了黄河现代治水的相关研究进展。结合新时代特点及其对黄河治水的需求,提出了面向新时代需求的黄河现代治水方略,包括治水思想、治水战略和治水布局三方面,并对黄河现代治水研究作了展望。研究成果可为黄河流域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纵观东京湾等成功经验,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将成为高度城市化区域。高度城市化面临水环境承载能力降低和面污染负荷通量升高、产污布局不合理和不协调、涉水公共突发事件风险和损失加剧等问题。在研究世界高度城市化地区的发展历程、污染过程、修复路径的基础上,总结了水综合治理的一般性思路。结合我国发展特点和制度优势,通过政府主导、流域统筹、系统治理、公众参与,提出了覆盖水生态文明建设全要素的"十大策略"——水综合治理方法,并以此提出具体治水行动。作为高度城市化地区的典型区域,深圳在水的综合治理方面先行先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提供了水环境治理的深圳经验。  相似文献   

8.
善治国者必先治水,河长制作为水治理中的重要制度设计,在组织形式上以河长为中心,构建了网格化立体化的政府间协作格局,促使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流域管理机构共同参与河湖治理.河长制集中体现了从传统水治理向现代水治理的转型、水治理中的协同治理和社会公众参与.河长制因解决河湖治理问题而生,是在外部倒逼机制下形成的诱导性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9.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文循环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30,自引:6,他引:24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影响流域水文循环过程和水资源演变规律的两大驱动因素,所引起的水文效应已成为当前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焦点问题。水循环系统是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变化对水循环要素的影响必然导致流域水资源的时空变化。同时,人类活动对流域水循环的影响也日益显著,主要表现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等引起的流域下垫面条件变化,进而影响流域内的产汇流机制。针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循环要素的影响机制,从水文要素时空变化检测与归因的角度对主要研究结果进行回顾,探讨了变化环境下水循环要素变化的检测与归因分析研究方法,并总结了定量区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过程影响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未来需要重点加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要素变异的驱动机理及贡献分解研究、加强水循环要素时空变异特征的诊断以及模型评价技术和不确定性量化研究等。  相似文献   

10.
进入本世纪,广州开展了治水大会战和攻坚战,从治水理念和治水思路的转变到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治理。10年来的治水工作重点是加紧污水治理及河涌水环境的综合整治,将水安全、水景观、水环境、水生态和水文化有机地结合。在2010年在亚运会召开之际,市区水生态环境治理取得了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11.
以自然界水文循环为基础,以水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为主线,系统分析了水资源及水资源管理的内涵,揭示了水资源管理产生与发展历程,对我国目前存在的水资源管理深层次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思考,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相对完整的水资源管理模型。针对目前面临的水资源短缺状况,分析了水资源管理的模式与内容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杜贞栋 《水资源保护》2012,28(1):1-4,12
针对山东省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为不均,尤其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因素的交织作用下,其水资源供需矛盾及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更加突出的现实,按照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从可持续发展观的角度,探讨山东省各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与对策,以期为山东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基于ET控制的平原区县域水资源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水循环过程发生改变,单纯基于用水侧考虑已不能完整反映区域的水资源问题,必须从水资源物理成因角度开展用水控制。本文从水资源的自然属性出发,以水循环过程为基础,重点阐述了基于ET控制的水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针对平原区县域的特征,提出了基于ET控制的平原区县域水资源管理模型及计算方法,并以地下水超采典型区—滦南县为例进行了实例应用。模型以县域ET控制为手段,以消减ET实现为目标,从水资源的物理驱动过程入手,考虑了产业发展、种植结构、节水潜力以及地下水超采等县域发展的实际问题,使规划管理方案更贴近县域生产实际,控制超采更具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日本水资源的管理和实施由多个政府部门和组织共同完成,"治水与用水分离,多龙管水"是日本水资源管理体制的最大特点。国土交通省负责制定水资源开发与管理政策、水供求计划、库区开发及与其他相关省厅局及机构间的综合政策协调;厚生劳动省负责居民生活用水供应管理;农林水产省负责农业用水供应;经济产业省负责工业供水和水力发电;环境省负责水质与环境保护。日本存在缺水、供水稳定性下降和饮用水安全等问题,其妥善应对水问题的策略包括促进健全水循环、中水回用、现有水利设施的高效利用、复兴与培养水文化、虚拟水战略等。今后日本将更加关注伴随气候变化、全球变暖而来的极端少雨、降雪减少及融雪提前等现象。  相似文献   

15.
城市水资源管理工作重点必须从现有的以开发水资源为重点的供给管理转向以管理水资源为重点的需求管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管理、规划、合理使用水资源。文章系统分析了水资源需求管理研究和实施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对我国水资源需求管理现状及面临问题进行了归纳,给出了"大"水需求管理定义和措施分类方法,总结了重点研究方向的研究进展。最后针对存在问题,给出了我国水需求管理实施机理,以及政府管理、经济措施、技术支持、科学研究等4方面的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16.
松花江流域水污染特征及其调控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松花江流域日益突出的水问题,研究总结了流域水污染的五大特征,即:入河污水量大,点面源并重;有机污染严重,有机毒物突出;大城市排放集中;水污染趋势加重、冰封期问题突出;污染事故风险高。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流域水环境管理的现状,识别了松花江流域水污染调控的主要问题,即缺乏系统协调性。提出松花江流域构建基于"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过程的水质水量联合调控体系的思路,在自然水循环和社会水循环两大层面七个方面基础上建立完整的水量控制及水质保障系统,并提出进行综合管理的体制和机制保障措施以及注重水污染的风险管理与应急机制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Climate Change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Columbia River Basi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bstract

Scenarios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were examined to see what impacts they might have on transboundary water management in the Columbia River basin. Scenario changes in natural streamflow were estimated using a basin hydrology model. These scenarios tended to show earlier seasonal peaks, with possible reductions in total annual flow and lower minimum flows. Impacts and adaptation responses to the natural streamflow scenarios were determined through two exercises: (a) estimations of system reliability using a reservoir model with performance measures and (b) interviews with water managers and other stakeholders in the Canadian portion of the basin. Results from the two exercises were similar, suggesting a tendency towards reduced reliability to meet objectives for power production, fisheries, and agriculture. Reliability to meet flood control objectives would be relatively unchanged in some scenarios but reduced in others. This exercise suggests that despite the high level of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in the Columbia, vulnerabilities would still exist, and impacts could still occur in scenarios of natural streamflow changes caused by global climate change. Many of these would be indirect, reflecting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gion and its climate.  相似文献   

18.
姜兆雄 《人民长江》2005,36(10):18-19
通过分析长江水资源及其利用现状和问题,面对水资源的供求矛盾,重新审视我们对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及消费行为,指出过去我们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新的角度提出对水资源利用的要求及原则,并提出要调整和优化水资源利用方式,重视构建流域综合管理体系,认为实施综合管理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证,提出了当前建立综合管理方面知识创新机制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Problems of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severe in most countries of the developing world. Already from early in this century it was recognised, wherever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problems began to manifest themselves, that the most appropriate level upon which to study and confront these problems was the river basin. This paper reviews various approaches that have been taken to river basin management and the way in which these have surfaced from the particular range of problems and the political context from which they emerged. Since the end of the 1970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ailand has brought into focus the need for integrated resource management as a basis for overcoming increasingly severe problems of drought and flood. Deforestation is seen as a major cause of these problems and so it is in watershed management that the first initiatives are being taken. The paper describes in some detail the system which has been adopted and finally discusses the political and administrative problems facing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 199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20.
加强地下水管理与保护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乔世珊 《中国水利》2007,(15):19-21
分析了地下水资源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当前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概要介绍了国外地下水管理与保护的主要做法。针对当前地下水超采、水质恶化和地下水开发利用引发的生态和环境问题,结合国外地下水管理经验,提出以地下水管理单元为基础,按水量管理、水质保护和地下水生态治理与恢复三个方面开展地下水管理与保护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