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研究复合菌-荔枝多酚对小鼠抗腹泻效果、生长性能及抗氧化的影响,选用96只体重为1822 g的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8个处理组: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嗜酸乳杆菌组(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丁酸梭菌组(Clostridium butyricum)、荔枝多酚组、复合菌组(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和Clostridium butyricum)、复合菌-荔枝多酚组,实验周期为14 d。于实验第114 d分别进行预防性及治疗性给药(除正常组和模型组),定期测所有小鼠体重和采食量,实验第10 d利用蓖麻油灌胃法制备小鼠腹泻模型观察腹泻指标,实验第14 d,对各组小鼠血清的SOD和GSH-Px及CAT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造模当天,模型组的体重变化最明显,腹泻最严重,复合菌-荔枝多酚组抑制小鼠的腹泻效果最好;抗氧化指标显示,复合菌组和荔枝多酚组SOD、GSH-Px及CAT含量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而复合菌-荔枝多酚组GSH-Px及CAT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本研究表明,对小鼠蓖麻油腹泻模型,复合菌-荔枝多酚表现出明显的抗腹泻和抗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2.
荔枝皮多酚经人肠道菌群体外发酵,分别在发酵0,4,8,12,24,48h测定总酚含量、抗氧化活性,并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该过程中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0~48h发酵过程中,荔枝皮多酚含量显著降低,抗氧化活性呈下降趋势。48h时,其总酚含量、FRAP和ABTS抗氧化性分别降低为0h的79.06%(P0.05),92.19%,93.58%。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肠道菌群在科、属、种水平丰度呈增加趋势。48h时,梭杆菌属和脱硫弧菌属分别增加至0h的13.58,10.95倍,拟杆菌属和梭菌属分别降低至发酵前的57.16%,20.87%。肠球菌属与考拉杆菌属呈协同关系,脱硫弧菌属与双歧杆菌属呈竞争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荔枝皮多酚可以改变肠道菌群结构,肠道菌群可能在荔枝皮多酚生物活性作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人体肠道是一个复杂但稳定的微生态系统,其中肠道菌群对肠道及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健康的肠道中各菌间保持着微妙的平衡,但诸如膳食、年龄、药物、环境或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均会打破肠道菌群平衡,而肠道菌群失衡是人体多种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诱因。多酚是一类重要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如抗氧化、抗病毒、抗肿瘤、抗癌、抗菌、抗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大量研究报道证实,通过膳食补充多酚类物质对人类健康具有多种益处,特别是摄入膳食多酚对肠道健康和肠道菌群平衡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本文归纳了近年来膳食多酚对肠道菌群影响相关研究进展,为科学、充分地利用多酚预防和治疗肠道疾病、保护肠道健康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富硒菌C5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的益生菌制剂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将小鼠分为益生菌制剂组A组(三联活菌组)和B组(地衣芽孢杆菌+三联活菌组)、实验组C组(富硒菌C5组)和空白组D组,饲养4周后取小鼠粪便,PCR扩增细菌16S rRNA基因的V3-V4区,用Ⅰllummina HiSeq 2500进行高通量测序,利用QIIME2软件生成不同分类水平上的物种丰度表,对样品Alpha多样性指数进行评估和Beta多样性分析。富硒菌C5和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一样能调节小鼠肠道菌群丰度和多样性,Alpha多样性的ACE、Chao1和Shannon均有所升高(P<0.05);富硒菌C5能提高小鼠肠道菌群中Firmicutes(厚壁菌门)和Lactobacillus(乳杆菌属)的相对丰度;降低Staphylococcus(葡萄球菌属);提高Lachnospiraceae(毛螺菌科)中的Agathobacter(无杆菌属)的相对丰度(P<0.05)。富硒菌C5能够改善机体的肠道微生态,在微生物制剂改善肠道菌群健康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燕麦β-葡聚糖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研究了两个不同分子量的燕麦β-葡聚糖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用9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五组(对照组和1~4四个实验组),每组18只;实验1、2组灌胃给予分子量2.6×106的燕麦β-葡聚糖0.25g/kg·d和0.5g/kg·d,实验3、4组给予分子量为3.7×105的燕麦β-葡聚糖的相应剂量,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期28d。分别于实验的第14d、第28d和停止灌胃后一周(35d)分析各组小鼠结肠、盲肠、直肠和粪便菌群变化,并在实验结束时观察各组小鼠体重。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随着灌胃时间的延长,各实验组均可使小鼠肠道和粪便中的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增值,使大肠杆菌数量减少(p<0.05),相同剂量不同分子量组间差异不大(p>0.05),同一分子量高低剂量组有差异(p<0.05),灌胃28d可使实验组动物体重有所下降。说明燕麦β-葡聚糖具有调节小鼠肠道菌群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发芽绿豆多酚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效果以及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根据C57BL/6小鼠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T2DM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发芽绿豆多酚提取物低(50 mg/kg)、中(100 mg/kg)、高(150 mg/kg)剂量组,通过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灌胃5周后测定小鼠空腹血糖(FBG)、葡萄糖耐量、胰岛素(INS)以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收集小鼠粪便,应用16S rRNA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检测多酚提取物干预下糖尿病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发芽绿豆多酚提取物能够显著降低T2DM小鼠的空腹血糖值,提高葡萄糖耐量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显著降低IL-6、TNF-α、CPR的水平,升高IL-10水平,进而缓解糖尿病引起的炎症反应;修复小鼠肝脏组织细胞形态;调节菌群丰度及物种多样性,改善失调的肠道菌群。结论:发芽绿豆多酚提取物通过减轻炎症反应和调节肠道菌群的丰度来改善小鼠的2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陈皮对腹泻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盐酸洛哌丁胺, 0.67 mg/kg)和陈皮低、高剂量组(0.5和1.67 g/kg)。采用番泻叶诱导腹泻模型后灌胃给药。实验结束后, 观察和检测各组小鼠腹泻相关首次排便时间、稀便率、稀便级及小肠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淀粉酶(amylase, AMS)和脂肪酶(lipase, LPS)活性,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结肠内容物肠道菌群多样性及优势物种变化。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 模型组腹泻相关指标明显改变, 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数明显降低, 门及属水平优势物种丰度明显改变,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 陈皮组腹泻相关指标明显改善, 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数明显升高, 门及属水平优势物种丰度明显纠正,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陈皮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治疗腹泻。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复合益生菌剂量与动物肠道菌群及生理代谢之间的关系,选取6周龄BALB/C小鼠,每天按108(低)、109(中)、1010 CFU/mL(高)分别灌胃,持续6周,测定小鼠体重增加量、血清生化指标、脏器结构以及肠道菌群。结果表明,中、低剂量组小鼠的体重增加量和饲料利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能够增强小鼠肠道微生物的代谢功能,而血清总蛋白、白蛋白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但高剂量组小鼠的血清指标、肠道和肝肾脏器官结构发生变化。其中,高剂量组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分别为69.8±5.2和52.7±3.1,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中、低剂量组;肝脏组织周围有轻微纤维化,肾小球有轻微萎缩,表明高剂量组小鼠肝肾细胞受损;肠道菌群结构分析表明,高剂量组的厚壁菌门减少,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增加,且代谢功能丰度降低。研究表明,适量补充益生菌对机体健康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剂量过高可能会带来潜在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9.
以C57BL/6雄性小鼠建立高血脂模型,研究葡萄多酚干预下小鼠的体重、血脂等指标的变化,应用16S 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了多酚干预下高血脂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表明:葡萄皮渣多酚提取物(GPE)和葡萄原花青素(GSE)能显著抑制高脂饮食C57BL/6J小鼠的体重增加.GPE灌胃8周能显著降低LDL-c水平;GSE...  相似文献   

10.
多酚通过肠道菌群调节能量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酚是一类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人类膳食中,一般可分为3大类:酚酸类、聚合单宁类和黄酮类。多酚以及其被肠道菌群代谢的产物,能选择性调节肠道中易感微生物的生长,选择性的促进有益菌群(如乳酸菌)生长,抑制有害菌的增殖,也即引发肠道微生态的改变。这种改变对宿主产生重要影响,对宿主能量代谢的影响可能通过如下实现:1)肠道内微生物数量和种类的变化,改变微生物代谢及产酶的种类和数量;2)多酚代谢产物还可与细菌细胞表面作用,抑制酶的活性,从而影响能量代谢,减少脂肪沉积;3)多酚通过干预人体肠道菌群调整能量代谢,为预防和治疗肥胖及相关性疾病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本文对多酚调整肠道菌群从而影响肥胖发生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益生菌制剂对腹泻模型(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灌胃给予氨苄青霉素(22.4 g/kg),建立小鼠腹泻模型,空白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模型建立后,阳性组灌胃给予培菲康(8 g/kg)、益生菌制剂低、中、高剂量组(2.5×106、5×106、1×107 CFU)给予复合益生菌制剂,模型组和空白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14 d。观察益生菌制剂对小鼠体质量、稀便率、稀便级和腹泻指数的影响,测定小鼠IgA、IgG水平,肠道屏障功能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以及肠道菌群组成。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三个剂量组在给予益生菌第14天时小鼠稀便率、稀便级和腹泻指数显著降低,IgA水平分别提高13.30%、20.25%、25.83%,IgG水平分别提高6.84%、19.81%、29.64%,TLR4基因表达水平下调16.88%、20.78%、40.91%,NF-κB基因表达水平下调24.91%、37.19%、55.79%,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明显增加,产气荚膜梭菌、肠球菌、肠杆菌数量明显减少。综上所述,益生菌制剂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调节免疫球蛋白水平,发挥改善AAD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益生菌对冷食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喂等量的普通冰淇淋、107 cfu/m L益生菌液和107、108、109 cfu/m L的益生菌冰淇淋。连续灌喂15d,记录并计算小鼠的稀便率和腹泻指数,15 d后,收集各组小鼠粪便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发现食用冷食会导致部分小鼠腹泻,在剂量范围内,益生菌可以缓解冷凉性敏感小鼠的腹泻症状,高剂量组小鼠的稀便率降低了3.11%,腹泻指数(10-1)降低了0.33,抑制效果较其它各组最为明显。服用了益生菌的小鼠粪便菌群多样性较高(高剂量组ACE值为69987.29,Chao1值为27098.77),乳酸菌属、艾克曼氏菌属、Blautia等菌属占比增大,菌群结构发生改变。因此益生菌可以提高冷凉性腹泻敏感小鼠对冷食的接受度,冷冻载体下的益生菌可以在小鼠肠道中定植并对小鼠肠道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探究壳寡糖复合固体饮料(壳糖平)对糖尿病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变化的影响。将7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ormal feeding group,NFD)、模型组(Type 2 diabetes group,T2DM)、阿卡波糖组(Acarbose group,Acar)、壳寡糖组(Chitooligosaccharide group,COS)、壳糖平低剂量组(Ke Tang Ping low dose group,LKTP)、壳糖平中剂量组(Ke Tang Ping medium dose group,MKTP)、壳糖平高剂量组(Ke Tang Ping high dose group,HKTP),灌胃4周后,取结肠内容物进行肠道菌群分析。结果表明,各组的16S测序有效序列范围为130301~244496条,其长度范围在315~478 bp,OTU范围为1367~1835,物种覆盖率均大于0.99。韦恩图分析表明,有556个OTU是7组共有的,其中326(NFD组)、223(T2DM组)、237(Acar组)、118(COS组)、197(LKTP组)、142(MKTP组)、181(HKTP组)个特有的;PCoA图表明NFD、T2DM、Acar、COS、LKTP、MKTP和HKTP组组内样品具有良好的平行性和重复性;与T2DM组相比,COS组的处理效应弱,Acar、LKTP、MKTP和HKTP组处理效应强。与模型组相比,在门水平,灌服壳糖平可显著增加T2DM小鼠肠道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而降低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在科水平,灌服壳糖平可显著增加T2DM小鼠肠道Bacteroidales_S24-7_group、Prevotellaceae的相对丰度,而Lachnospiraceae和Desulfovibrionaceae的相对丰度显著下降,其中壳糖平中、高剂量组效果最显著。结论:壳糖平可以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多样性,并且促进有益菌的生长与定植,降低条件致病菌的相对丰度,从而促进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探讨了贻贝、牡蛎复合物对抗生素诱导小鼠便秘的干预作用,采用混合抗生素溶液灌胃C57BL/6雌性小鼠,构建肠道菌群紊乱型小鼠便秘模型(ME),以0.02 mL/g?bw贻贝、牡蛎复合物灌胃ME组小鼠为干预组(IC)。结合16s RNA基因测序技术,7 d后,测定小肠推进率、排便量、饲料消耗量、肠道菌群结构等指标,评估小鼠便秘模型及其贻贝、牡蛎复合物的干预作用。对比空白组,ME组小肠推进率下降22.89%(p<0.05),排便量降低41.00%(p<0.05),日平均饲料消耗量显著下降2.68 g/d(p<0.05),粪便含水率显著下降19.40%(p<0.05),同时,ME组肠道菌群有益菌多样性减少,表现为Prevotella-9、Lachnospiraceae、Enterobacter、Verrucomicrobia等有益菌菌群丰度降低;经贻贝、牡蛎复合物干预后,对比ME组,IC组小鼠小肠推进率提升70.00%(p<0.05),排便量提升52.00%(p<0.05),粪便含水率显著增加18.10%(p<0.05),IC组肠道菌群多样性增加,表现为Proteobacteria、Fusobacteria、Akkermansia、Bacteroidetes、Verrucomicrobia丰度增加,同时IC组肠道菌群结构恢复至与空白组小鼠相似。综上,贻贝、牡蛎复合物可显著改善由抗生素导致的便秘小鼠的小肠推进率等小肠蠕动功能,增加小鼠排便,并提高粪便含水率,同时调节便秘小鼠的肠道菌群结构及组成,增加Akkermansia等肠道有益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发菜藻粉对小鼠肠道菌群及免疫调节的影响。方法:对野生发菜藻粉和液体培养发菜藻粉进行化学组成的测定,用不同剂量的发菜藻粉(200、400 mg/kg mb)对小鼠进行灌胃,检测小鼠的体质量、免疫器官指数、免疫因子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质量浓度、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质量浓度、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质量浓度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SIgA)质量浓度以及免疫器官中免疫因子的表达量、肠道内容物的水分质量分数、pH值和短链脂肪酸含量,并评价发菜藻粉对小鼠肠道菌群及机体免疫的影响。结果:液体培养发菜藻粉营养价值更高,液体培养发菜藻粉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免疫调节效果更为明显,提高了小鼠的器官指数,增加血清中IFN-γ、TNF-α及肠液中SIgA的质量浓度;明显上调脾脏内IFN-γ、TNF-α及血清型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的mRNA表达,促进相关免疫因子的合成;降低肠液的pH值,提高盲肠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含量;提高小鼠肠道微生物的物种丰度和群落多样性,灌胃发菜藻粉使结肠与盲肠中拟杆菌门相对丰度降低,结肠中厚壁菌门相对丰度增加,另外,肠道中疣微菌门的相对丰度明显增加;与免疫相关的益生菌Akkermansia、Parabacteroides、Alistipes和Ruminiclostridium的相对丰度明显升高。结论:液体培养发菜藻粉对小鼠肠道菌群具有调节作用以及能够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刘雪姬  陈庆森  闫亚丽 《食品科学》2011,32(23):306-311
探讨高脂饮食对健康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正常对照组饲喂普通饲料,高脂组饲喂高脂饲料。实验期间每周利用传统培养法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对小鼠进行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信息的分析。结果表明:高脂组的小鼠体质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1),呈明显肥胖态;传统培养法与FISH技术得到的肠道菌群数量变化趋势一致,但FISH技术检测得到的菌落数要明显地高于传统培养法。高脂组小鼠肠道中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及肠球菌的数量显著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而肠道中肠杆菌的数量呈上升趋势,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 <0.05)。提示高脂饮食能显著改变健康小鼠肠道菌群的结构从而引发慢性低度炎症,并可能进一步诱导肥胖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元宝枫是我国特有树种,其籽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营养物质。本研究旨在探究元宝枫籽对小鼠肠道菌群组成结构的影响以及对有害菌的抑制作用。选取8周龄的昆明小鼠,元宝枫籽饲喂添加量为1.5 g/d,连续饲喂2周后采集直肠粪便进行肠道菌群的高通量测序分析,并且全程记录体质量变化。通过对小鼠肠道菌群分析后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通过β多样性分析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数据发生显著性分离(P<0.05)。通过对组间分类学水平数据对比发现: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中厚壁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增高而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下降;比较组间厚壁杆菌门和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比值的差异变化,发现实验组小鼠中的比值高于对照组(P=0.063)。通过线性判别分析效应量发现: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中Staphylococcus和Acinetobacter的丰度要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元宝枫籽对机会性致病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元宝枫籽可以影响小鼠肠道菌群的结构组成,同时对机会性致病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9.
蔓菁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蔓菁对小鼠粪样中肠道菌群和短链脂肪酸的影响。方法:选取BalB/C雄性小鼠(18~22 g)48只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4组,三个剂量组分别饲喂不同剂量(1、2、4 g/kg·BW·d)的蔓菁粉,对照组正常喂养,连续干预14 d,分别在干预第0 d、第7 d、第14 d称重并无菌收集新鲜粪样。采用平板计数法检测肠道菌群数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短链脂肪酸的含量,并用SPSS 21.0对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蔓菁可增加肠道益生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和中性菌肠杆菌的数量(p<0.05),减少中性菌肠球菌和致病菌产气荚膜梭菌的数量(p<0.05),中剂量(2 g/kg·BW·d)作用最为明显,且肠杆菌数量增加幅度低于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增加幅度。蔓菁还可增加肠道乙酸、丙酸、正丁酸、异丁酸的含量(p<0.05),提高短链脂肪酸总含量,高剂量(4 g/kg·BW·d)作用最为明显。结论:蔓菁可促进小鼠肠道有益菌的增殖,抑制致病菌的增殖;蔓菁可促进小鼠肠道短链脂肪酸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