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刊讯一种新型的“油炸食品换代锅”即将上市。该产品是日本早稻田大学发明的高科技专利产品,比传统的油炸设备具有优越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安全性,它使油炸食品彻底实现了更新换代,得到食品行业的专家、学者以及企业家的一致好评。据介绍,现在市场上销售的传统油炸锅为了将油炸食品加工成熟,必须将油炸食品投入高温的油炸锅内加工,高温油会渗透到油炸食品内部,同时会将食品中的水分、蛋白质等吸收到烹饪油中,这种油炸食品破坏了原有营养成分、含油量过多,长期食用会对健康带来危害。“油炸食品换代锅”从根本上改变了现今油炸锅的原理。在…  相似文献   

2.
油炸食品作为生活中的常见食品,无论是我国传统节日餐桌上的炸春卷、炸麻花、炸丸子,还是日常生活中的炸油条、炸酥饼,或者国外餐桌上的炸薯条、炸鸡块等,均属油炸食品之列。油炸食品以其酥香可口、品种多样深受人们喜爱,然而长期食用会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本文针对油炸食品的毒性成分、卫生安全、烹饪工艺、食用危害等方面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3.
油炸在提供加工、食用便利和美味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质量和安全问题。如何及时准确判废、甄别油脂真实性、减轻和控制煎炸过程中有害化合物超标,是当前煎炸用油主要的质量与安全问题。降低含油量、控制传统油炸食品的铝害、减少油炸食品原辅料在油炸加工和贮藏过程中的劣变,是中式油炸食品亟须解决的问题。在分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概述了相关解决方法和措施,包括新型检测技术、大数据技术、青少年科普、风险评估、管理与共享平台等。  相似文献   

4.
油炸是一种常用的食品加工方式,油炸食品因其独特的色香味受到消费者喜爱。淀粉基食品是油炸食品常用原料,薯条、油条、方便面等淀粉基油炸食品均为餐桌上的常见美食。但油炸过程可能会产生丙烯酰胺等危害物质,过量食用油炸食品会导致超重、肥胖和其他慢性疾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不利。因此,人们开发了新型油炸技术来提高油炸食品品质,真空油炸就是其中较为成熟的一种。本文重点介绍了真空油炸技术的原理、优点及与其它技术的联用,详细阐述了真空油炸技术对淀粉特性的影响及其在淀粉基食品中的应用,以期为真空油炸淀粉基食品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创造出更健康的淀粉基油炸食品,减少饮食相关慢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可使用微波炉重新加热的冷冻预油炸食品是目前最受消费者青睐的调理食品之一,但其加工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文章综述了预油炸食品在油炸、冷冻贮藏和微波复热三道工序中的品质控制以及改良措施,以期为可微波预油炸食品的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纷纷发文指出油炸食品对人们身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包括食用油炸食品会导致肥胖、糖尿病、冠心病及高血压等。数据显示,由油炸食品导致肥胖最后死亡的患者每年美国就有30万人之多。在中国,虽然人们对健康理念的日益关注,但油炸食品独特的口感和方便快捷的特点依然深深抓住了尤其是儿童和年轻人的心理。既然我们不能抵挡油炸食品的诱惑,那有没有更健康或者对身体危害性更小且依然保持香脆口感的油炸食品呢?答案是肯定的,使用甲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能够有效降低油炸食品的油脂含量,从而降少肥胖病及其带来的其他病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正>油炸食品的烹饪工艺非常简单,人们喜欢油炸食品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口感和味道上的酥香可口,但油炸食品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会严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因此,有必要了解油炸食品的营养成分及其相关的卫生安全知识,并严格掌握其烹饪工艺,控制其食用标准,使人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保证其身体健康。油炸食品的有毒物质及其有毒成分油炸食品中常含有一种丙烯酰胺的物质,这是一种小分子的有计划和  相似文献   

8.
作者主要介绍了调理食品的常压油炸技术和真空油炸技术。阐述了常压油炸、真空油炸技术、微波常压油炸技术在调理食品中的应用现状,详述了高效油炸设备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阐明了常压油炸和真空油炸技术在调理食品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一、即食油炸面条中的PERFECTAMYL从用塑料袋或碗包装的即食油炸面条是深受欢迎的食品(见图1)。通常这些面条是经过复水后食用,但也可以当作小食直接从袋里取出于吃。生产厂家总在想方设法提高品质,并使其产品与众不同。对消费者及生产厂家而言,最重要的是如何制造出品质上佳的即食油炸面条。图1即食油炸面条作为一种方便食品,即食油炸面条的好处是无需再煮,只要将它在热水中略泡数分钟即可食用。现在,消费者都希望烹任时间越短越好,除此之外,他们心目中的理想食品也应具有质感良好、口感舒适、外观引人的特点。PERFECTAM…  相似文献   

10.
随着健康饮食深入人心,消费者已经不再单单是为了果腹而选择食品。更多的是要美味与健康。说道健康的休闲食品,这让人多少有些摸不到头脑,这也难怪,毕竟一说到休闲食品,萦绕在大家脑内的只有多油炸,多糖等“不良形象”。甚至有些消费者尽可能避免购买食用休闲食品。一些是处于健康考虑,一些是自身原因不能食用多糖,油炸类的食品。  相似文献   

11.
浅谈油炸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油炸食品中的有害成分,提醒消费者降低食物中致癌物丙烯酰胺的摄入量,以减少对身体的危害;并针对油炸食品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提倡合理膳食,确保我们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2.
分析新疆大学生饮食行为及习惯的现状,提出改善措施,为提高新疆大学生的健康和营养水平提供基础资料。依据营养学和统计学的原理,设计出《大学生营养健康调查表》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针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饮食行为及习惯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中97.07%的学生有一项以上不良饮食行为,其中在饮食上不注重荤素搭配的学生占44.87%,有37.05%的学生不经常吃蔬菜水果,有18.48%的学生经常吃油炸食品,17.4%的学生不爱吃杂粮。通过进一步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的主食一般以大米、白面为主,品种较单一,同时缺少杂粮。新疆大学生饮食行为及习惯不够合理,应予以引导。  相似文献   

13.
戚岱莎  张清 《食品科学》2021,42(21):338-346
食物油炸过程中,来自食物和煎炸油的各种成分会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各种各样的化学产物,最终对油炸食物的食用品质和煎炸油的使用期限产生影响。在这些产物中也存在种类较多且含量不可忽视的有害成分,其中与食品成分相关的主要有丙烯酰胺和杂环胺等伴生危害物。这些有害成分的产生可以通过选择适宜的油炸条件,如煎炸油种类、油炸时间、油炸温度和添加外源抗氧化剂等措施来加以控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研究发现的食物油炸过程中丙烯酰胺和杂环胺的形成途径、危害及控制方法,旨在为寻找抑制食物油炸过程中伴生危害物产生的新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大学生饮食习惯与营养健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安徽省大学生的饮食习惯与营养健康状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结合访谈,分别从营养饮食、饮食习惯等方面对安徽省大学生营养情况进行概述和总结,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有效的900份调查问卷中,男生485人、女生415人,平均年龄为20.81±2.0;55。大学生的不良饮食习惯问题较严重,常吃方便面、油炸食物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5.1%;男女生对于营养搭配的重视程度类似(P〉O.05);饮食搭配的关注度、早餐的认知度是发生饮食不规律的危险因素(0R〉1),而城市类型、每月饮食消费水平是发生饮食不规律的保护因素(OR〈1)。结论:对此次饮食习惯的研究后,大学生应加强对营养、健康的关注和意识。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并分析北京某高职院校女生的饮食习惯和肥胖问题,为科学指导合理膳食和调控体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150名高职女生,进行膳食调查与人体测量,对高职女生的体质指数、减肥行为、饮食习惯等进行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职女生肥胖的检出率较高,对自我体重评价的正确率低,普遍具有减肥的意愿,减肥方法不科学;绝大多数高职女生有吃夜宵的习惯,而且夜宵食物的选择不科学;经常吃洋快餐、油炸食物,经常喝酒、喝饮料,进食速度快的高职女生所占比例较高。结论:高职女生肥胖检出率较高,需要进行体重调控;高职女生存在不良的减肥行为和饮食习惯,应有针对性地开展积极有效的营养健康教育,以纠正和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科学调控体重。  相似文献   

16.
油炸食品因其独特的风味和诱人色泽,深受消费者喜爱。但高温油炸过程产生的2A级致癌物丙烯酰胺(Acrylamide,AA ),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油炸食品是一种深受消费者喜爱的食品,在食品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而AA在富含淀粉的油炸食品中含量较高,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伴随美拉德反应途径或丙烯醛途径生成,不同的食品原料、食品预处理方法、加工工艺条件都会对其生产有影响。由于消费者和食品工业对丙烯酰胺关注度的增加,关于丙烯酰胺检测方法的相关研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除了使用常用的方法检测油炸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外,近年来还出现了许多新型检测方法。本文从油炸食品中的丙烯酰胺生成途径与机制出发,总结探究其系列毒性,归纳近年来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检测的传统与新兴方法,以期为油炸食品的生产加工提供科学依据,为控制油炸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形成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油炸食品作为我国传统主食之一,其安全标准影响着全民身体健康与营养水平。本文综述了油炸食品安全标准法治化建设进展。首先,在强调食品安全标准法治化重要性的基础上,对我国油炸食品安全治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从油炸食品安全控制的科学性本质、标准体系、治理模式及法律规范框架等方面介绍了当前法治化研究与实践进展。最后,对如何推进油炸食品安全标准法治化建设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杨琴  范柳萍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6):138-140,144
研究了真空油炸莲子、真空油炸胡萝卜脆片、常压油炸胡萝卜脆片、常压油炸土豆脆片4种高脂食品的吸湿等温曲线。根据常用的5种等温吸附模型对4种物料的吸湿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比较了其拟合程度(R2)。结果表明,25℃条件下,4种高脂物料最适合的等温吸附模型都是Peleg模型,且拟合程度依次为真空油炸胡萝卜脆片、常压油炸胡萝卜脆片、真空油炸莲子、常压油炸土豆脆片。  相似文献   

19.
油炸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几种油炸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进行研究,采用氯仿-甲醇提取脂肪,甲醇钠甲基化脂肪酸,再通过薄层层析纯化甲酯,用气相色谱检测其中脂肪酸的含量。实验发现,油炸后食品中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含量比油炸前食品中含量有升高,而油炸后食品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和顺式脂肪酸含量比油炸前食品中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0.
丙烯酰胺属于对人可能致癌物质,其主要产生于食品加工过程中的Maillard反应。目前,关于丙烯酰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油炸食品,但关于焙烤食品如面包、饼干、蛋糕等方面的研究较少,而且由于工艺的不同,油炸食品中可行的方法并不能直接应用于焙烤食品。使用低分子添加剂是目前较为新兴的抑制丙烯酰胺的方法,其在油炸食品及焙烤食品中均具有良好的效果,且对产品风味的影响较小。本文总结了近些年学者们通过使用低分子添加剂降低焙烤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的实践及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