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的经济、政治制度进一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高等教育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高教改革无疑是为了适应现行的经济、政治制度,与私有化接轨,与市场经济接轨,逐步纳入西方高等教育体系,同时也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和教育发展的需要,也反映了高等教育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大力发展校办产业,强化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增强学校自我发展能力的需要,也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人类刚刚跨人2l世纪,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决于全民素质的提高和高级人才的培养,取决于知识的创造和创新水平。新世纪的到来,不仅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机遇,预示着未来教育的深刻变革,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此,高等教育必须积极准备,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处在世纪之交的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时代新旧交替的挑战,高等教育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革。探索面向21世纪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革,是实现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提,也是教育工作者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及培养跨世纪人才首先解决的问题。教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是一个以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2002年是我国全面实施“十五”计划、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要一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迅速发展,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新时期高等教育必须以创新教育的理念为指导,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使大学成为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基地,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6.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的最高层次,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结合国情,把教育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联系起来,把教育与国民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等问题综合考虑,站在21世纪世界及中国的发展战略高度上看待中国的高等教育。科教兴国,关键在于人才,而高等学校就是担负着为国家四个现代化和经济建设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冶金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石,是冶金工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体现。高等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首先要使人才的规格符合社会的要求;同时,一个国家要使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必须依靠合理的人才结构,而人才结构是受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制约的。可以说,专业设置是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建设接轨的切入点。因此,进一步调整专业设置,对于提高办学效益、增强学校和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能力和活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等学校肩负着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它培养的人才的质量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而作为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的教育路线的高校干部队伍,能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中掌握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规律,使高等教育真正实现“三个面向”,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入探讨和研究干部队伍建设这一重大政治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10.
一、树立因材施教的多样化质量观是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思想观念的与时俱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客观趋势,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必然伴随着高等教育结构的多样化、多层次化。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的现代化、社会生活的现代化必然需要多种多样的人才;另一方面,青年对学习知识的需求也是多样的,要满足他们多样化的需求,必然要求高等学校也要多样化。  相似文献   

11.
改造专业调整结构适应新形势需要张平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高等专业性教育,专业性乃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之一。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新形势下,高等教育也面临着改造老专业,调整专业结构的新任务。本文主要介绍...  相似文献   

12.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邓小平同志在一九八三年十月写给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短短的十六个字为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明确方向,它是邓小平同志教育思想的精髓和核心。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首先是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培养出能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的人才。其次,就是要实现教育本身的现代化,也即要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一切落后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把社会发展的需要与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二者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决定设置的“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是国家为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社会的进步和国民经济快速增长、迎接21世纪挑战的一项跨世纪教育工程。笔者认为,“211工程”重在建设,学科建设是其三大建设内容之一,而学科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学科队伍是以学科为基础。高等学校学科队伍的主体是教师和其他专职研究人员,队伍的组成是以稳定的学术方向和研究项目为依托。努力建设一支能够适应“211工程”建设需要的学科队伍,是保证我国高等教育上层次、上质量、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重视和加强素质教育已成为国际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素质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的环境条件下,按照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规律,使人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的社会影响相结合,开发受教育者的身心潜能,促使其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产生于80年代末,是针对中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而提出的。近年来,高等教育界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内涵已经扩展,它不是以眼前的升学和就业为目标,而是面向未来,面向21世纪,  相似文献   

15.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以下简称“两课”)教学是在与时俱进,不断改革中向前发展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紧密结合国际形势的新变化,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新情况,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结合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新要求,结合高校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政治状况的新特点,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统筹城乡发展,调整发展格局,高等教育则为这种格局创造境界.高等教育提供智力支持,需要着力解决教与学的矛盾;创造教育境界,则要提高研究的层次.二者形成高等教育质量的衡量基准.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文化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明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战略方向,是迎接未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总对策,是造就新型人才的战略思想。三个面向互为一体,面向现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在《面向 2 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 :“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是提高国民科技文化素质、推迟就业以及发展国民经济的迫切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适应就业市场实际需要 ,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 ,真正办出特色”。为此 ,抓经济必须抓职教 ,抓职教就是抓经济已成为我们的共识。一、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必然性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 :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 ,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优势 ,关系 2 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我们的经济工作正在实现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在这种新形势下 ,我们的教育工作必须进一步解决好两个重要问题 :一是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是教育要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所以 ,我们培养人才既要立足于现实 ,又要着眼于未来 ,统筹考虑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江总书记的指示阐明了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 :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应该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 ,服务于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不仅应该培养研究型人才 ,还要培养大量地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较强的...  相似文献   

19.
全面实施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高校素质教育,培养大批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并且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这是我国2l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浅谈高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教育正在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过去在精英教育形势下确立的衡量学生质量高低的观念和做法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重视本科教育,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