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前言随着我国纺织工业在高支、高密和轻薄织物技术上的迅速发展,我国引进和自行开发研制了大量高、中档新型织机,如创杆织机、喷水织机、喷气织机和片梭织机。现代新型高效织机,只有在高品位织造器材很好配套的前提下才能发挥效能。而我国关键织造器材之一的钢箱生产状态极为落后,多为低档织机配套。近年来我国先后引进了价格昂贵的原西德舒伯力克(却aleck)公司、日本木地金属布制作所和日本高山钢箱公司的钢箱生产设备,虽然在钢籍制造上填补了一部分空白,但在充分地利用引进设备的功能方面,由于诸多原因效能发挥不理想。我所1992… 相似文献
2.
3.
根据引进的西德Spaleck—AB型编术机在编扎双层筘时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原有的机身上增设一个定轴轮系来改变轮系的传动比.以满足编扎双道扎丝的需要,生产实践证明,改造后编扎双层筘的规格齐全,质量提高.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无梭织机钢筘的编制质量,我厂在1986年引进德国斯伯力克(spleck)公司生产的AB型编筘机。1992年,我厂与天津纺织机械器材研究所合作,对AB编筘进行了消化吸收,由天津设计制造了AKB-110型编筘机。从各用户单位反馈的信息来看,该型编筘机基本上能替代进口,大大提高了钢筘的编制质量;但同时也反映了一个相同的问题,即在该机新安装及维修之后,各个编制动作的协调验校比较困难,往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且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实践,提供一种快速校车法,以供同行参考。编筘机在编制过程中,要在主机一周运动… 相似文献
5.
化纤及丝绸织物对钢筘总齿数要求严格,而国产编筘机采用机械式计数盘计数,计数范围小,容易误读;因机械磨损、松动常出现误差;无自动停车装置。成品检测发现多齿或少齿后返修相当困难。改用电子控制的计数器后,除可直观显示编扎中的筘齿数外,还可预置编扎筘齿总数,到数后自动停车。该计数器具有电路简单,容易调试,可靠性高等特点。文章详细介绍了电路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6.
7.
我厂于1987年从西德Spaleck公司引进AB型编箱机,在使用中由于其结构所限,挂轮齿数为17~60齿;在Spaleck公司提供的挂轮表中,有一些箱号的齿轮将重复使用.或有箱号超差的问题,因而有必要改变其传动比重新换算挂轮,使其扩大编织钢箱的箱号范围。AB型编辆机的传动示意总图如下。根据传动示意图列关系式:编箱机的变换齿轮为:A、B、C拖板的移动方程式:n,因为丝杆的螺距为.5mm,即主轴每转一周,拖板的移动距离为:S。;又因为箱齿节距是保证箱号的主要参数。主轴旋转一周时拖板的移动距离应等于1个轮齿节距,S,一会盲,即J。一…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随着我国纺织工业在高支、高密和轻薄织物技术上的迅速发展,我国引进和自行开发研制了大量高、中档新型织机,如剑杆织机、喷水织机、喷气织机和片梭织机。现代无梭织机,只有在高质量纺织器材配套的前提下才能发挥效能。近年来我国先后引进了价格昂贵的德国舒伯力克(SPALECK)公司,日本木地金属筘制作所和高山钢筘公司制造的钢筘生产设备,虽然在钢筘制造上填补了部分空白,但由于大量的外汇支付,设备折旧,贷款利息使企业无法承受,妨碍了纺织器材行业的发展。国内现有的编筘机生产厂家制造的编筘机自动化程度和技术水… 相似文献
9.
在国产AKB-4000型全自动高密平筘编筘机上,采用日产C40P型可编程序控制器实现程序控制,并采用日产FVR0.75E9S-4JE型变频调速器调速,可靠性,灵活性和扩展性大为增强,是实现新型织机用筘国产化的换代机型。 相似文献
10.
经编机连杆机构计算机辅助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对Z303经编机连杆机构进行结构设计优化分析。利用C语言编程,建立设计计算程序并进行数据分析,得到一个合理的数据库。以此为核心,建立与AUTOCAD图形编辑软件的接口文件,调用该文件进行自动绘图和运动模拟,实现经编机连杆机构的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1.
根据经编机的工作特殊性和干扰的多样性,文章主要从电气角度多方位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抗干扰措施。从而可以较好地提高经编机的整体抗干扰能力,使系统具有高可靠性,能满足高档经编机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改善经编复合灯箱布横向模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导致经编复合灯箱布的衬纬纱屈曲的原因,通过改变骨架织物结构和与PVC热粘合过程提高灯箱布的横向模量,从而改善国产灯箱布的使用质量。 相似文献
16.
采用涤纶长丝、低弹丝的经编布作底布的服装用粘合衬日益受到欢迎。本文介绍了较为先进的经编布前处理工艺 :经编衬纬布用平幅收缩和浸轴染色工艺 ;机织弹力衬用平幅精练退浆收缩和浸轴染色工艺。 相似文献
17.
双轴向经编针织物的几何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一个适合于双轴向经编针织物的几何模型,由此推导出单位送经量公式,并计算了几种衬经衬纬编的每横列送经量和每腊克送经量。然后,将理论计算出的送经量与实际情况进行了比较,验证了几何模型和送经量公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