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过筛选配方与工艺优化,采用湿颗粒法研制桔梗口含片。结果表明:桔梗浸膏粉、蔗糖、柠檬酸、甜味剂用量等因素对口含片的质量有较大影响。当以90%乙醇做润湿剂,以15%桔梗浸膏粉、45%蔗糖、33%葡萄糖、3%柠檬酸、1%三氯蔗糖为材料,再添加上述混合料总量的0.1%薄荷脑、0.3%甜橙香料、2%硬脂酸镁,可制得口感好、有桔梗特有风味、表面光滑美观、色泽均一、硬度好、含化性良好、具有保健功能的桔梗口含片。  相似文献   

2.
《中国涂料》2016,(2):39-46
环境友好型干粉空气净化涂料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涂料,能够主动吸附分解空气中的污染物。通过实验,优化了干粉空气净化涂料的基本配方,选择合作开发的H还原法制备的纳米Ti O2(H-Ti O2)为主要的功能粉体,粉体添加量为2%~5%(质量分数),最终确定的配方1.5 h对甲醛的总去除率为100%。  相似文献   

3.
采用冷磨法提取甜橙皮精油,研究了浸泡液质量浓度、浸泡时间、果皮破碎度、破乳剂添加量等因素对甜橙皮精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浸泡液石灰水的质量分数为3%,浸泡时间为2h,果皮破碎度为0.3cm,破乳剂NaCl添加量为1mg/mL时,甜橙精油提取率为0.57%,GC-MS分析甜橙皮精油主要化学成分为d-苧烯。  相似文献   

4.
应用纤维素分解菌降解香蕉杆生成可发酵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纤维素分解菌对香蕉杆进行快速降解并转化可发酵糖研究,对影响纤维素水解效率的各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最优的水解糖化条件为香蕉杆与麸皮按6∶2的质量比添加,1.4%质量分数的KNO3为氮源,料水质量比1∶3,起始培养基pH值5,培养时间96 h,以0.05%质量分数的吐温-20为添加剂,每克干料中微量元素添加量为MnSO4.H2O 0.98μg、浓盐酸1μL、ZnSO40.98μg和FeCl32.67μg,每天翻动一次堆料。香蕉杆水解后葡萄糖产率达19%,相当于香蕉杆中约42%的纤维素水解并转化成葡萄糖。  相似文献   

5.
西番莲酿酒工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西番莲的酿酒工艺,通过不同配方比的组合,测定其理化指标,最后采用感官评定及单因素的方差分析确定产品的最佳制作方案。通过各种理化指标,感官评定及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西番莲果汁的独立酿酒中,15%的西番莲果汁酿成的酒相对比较理想。而加入甜橙汁后,果汁含量为30%,甜橙占75%的时候,酿出的酒评价更高。通过前人的试验,已确定了发酵温度,混合果汁的p H值,糖质量浓度以及亚硫酸的添加量。因此,本实验是通过调整果汁比例,由经过基本专业培训的评定人员对产品进行感官评分,并对其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最后得出方案。而最终结果显示产品最优方案为果汁比为30%,其中西番莲汁25%,甜橙汁占75%,发酵温度为20℃,发酵前混合果汁的p H值为3.8,可溶性固形物为22%,亚硫酸的添加量为80 mg/L。  相似文献   

6.
以刺梨为主要原料,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刺梨果冻的配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刺梨果汁20.2%、白砂糖15.0%、柠檬酸0.15%、卡拉胶0.90%(均为质量比)的配方生产制得的果冻色泽纯正、口感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大肠杆菌重组人成骨蛋白 1的非诱导表达特性。方法 通过水质、起始pH、接种量、葡萄糖添加量、甘油添加量、装液量、转速等实验研究不同营养条件和培养条件对OP 1非诱导表达的影响。通过传代实验 ,考察该系统OP 1表达的稳定性。结果 水质对OP 1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 ,2 %~ 4 %的接种量有利于OP 1的表达 ,起始pH以 6 0为宜。葡萄糖对OP 1的表达有较大影响 ,2 %~ 4 %的葡萄糖添加量可以获得较高表达。甘油的添加能明显促进OP 1的表达 ,最适添加量为 0 3% ,较对照提高表达 81 7%。该表达系统对溶氧的需求不大 ,装液量和转速分别以 12 5~ 15 0ml和 15 0r min为宜。在优化条件下 ,最适表达时间为 2 4~ 2 6h ,OP 1的表达量可达到菌体蛋白的 4 0 %。优化的营养条件和培养条件对本系统OP 1的表达和质粒的稳定有利 ,10次传代可保持 90 %表达。结论 建立了非诱导表达的摇瓶发酵工艺 ,对其非诱导表达特性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为进一步放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刘洪泉  刘谋盛  邓恩  王敏 《应用化工》2009,38(9):1279-1282
以雪莲果叶提取物的浸膏粉为主药,通过对比实验选择合适的辅料、配方及生产工艺制备雪莲果叶提取物降血糖含片,并对产品进行质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配方组合为:浸膏干粉50%、硬脂酸镁4‰、1∶1的甘露醇乳糖混合物48%、8%的淀粉浆适量、薄荷脑适量;最佳的工艺条件为:16目筛制粒,55℃干燥20 m in,16与18目筛整粒。在此配方及工艺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各项指标均符合药典要求。  相似文献   

9.
以磷矿脱镁副产物氢氧化镁为原料,进行提纯和改性以得到高质量的阻燃用氢氧化镁。研究确定脱硫剂为氢氧化钠,其最优添加量为氢氧化镁干粉质量的6%,提纯后的氢氧化镁纯度为98.11%,反应条件为温度60℃、反应时间1 h。在改性实验中,通过疏水性实验确定了改性剂硬脂酸钠的最佳添加量为氢氧化镁质量的4%,并对改性后的氢氧化镁进行了吸油量、沉降速度、红外光谱表征及力学性能等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氢氧化镁各项指标均优于未改性的氢氧化镁,可以作为阻燃添加剂使用。  相似文献   

10.
对影响烷基多苷组成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二步法合成烷基多苷 ,在反应温度为 10 0~ 130℃、催化剂用量为葡萄糖质量的 0 .6 %~ 4.4%、n(正丁醇 )∶n(葡萄糖 ) =(4~12 )∶1和n(十二醇)∶n(葡萄糖 ) =(2~ 6 )∶1时 ,烷基多苷的平均聚合度随十二醇与葡萄糖的质量比和温度的增加而减小 ,而催化剂和正丁醇的用量对其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采用简单的离心分离进行预处理,开展了添加芬顿试剂结合磷化铝处置残渣进行COD的去除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废水经离心15 min预处理后过滤,在pH为3~4,芬顿试剂(硫酸亚铁质量∶双氧水质量=1∶2)加入量为5%~10%,氧化时间为120 min,磷化铝处置残渣加入量为10%~15%,0.1%PAM加入1%~2%的条件下,废水中COD从1380 mg/L降至165.6 mg/L,去除率达88%。处理后的废水中COD含量小于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COD(200 mg/L)的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
研究保健食品褪黑素维生素B6片的成型工艺。采用原辅料总混压片法,探究单因素硬脂酸镁添加量、羧甲基淀粉钠添加量、微晶纤维素与麦芽糊精用量比例、混合方式、混合时间、包衣剂对片剂成型的影响,结合脆碎度、硬度、片重差异、片剂外观等指标选出符合片剂成型质量要求的成型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成型工艺为微晶纤维素:麦芽糊精比例为3∶1,硬脂酸镁添加量为0.1%,羧甲基淀粉钠添加量为5.0%,包衣液固含量为12%,混合时间为40 min,褪黑素与维生素B6先分别稀释再混合,所得片剂外观性状良好,硬度、脆碎度、崩解时间等指标均符合要求,工艺稳定可靠,适合大规模产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李军刚  董明  杨贺卫 《广州化工》2011,39(19):71-74,104
在选择硅酸盐钻井液中硅酸钠的模数的基础上,实验评价了各种添加剂对硅酸盐水基钻井液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各种添加剂最佳加量范围:硅酸钠添加量6%;膨润土添加量4%~6%;XC添加量0.10%~0.20%;SJ添加量0.5%~0.6%;单宁添加量为0.50%。实验研究了硅酸盐和处理剂在钻井液中加入顺序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确定合理的添加顺序:在硅酸盐钻井液应用时务必先加硅酸盐,再加其它处理剂。从而给出四种硅酸盐钻井液基本配方。在室温以及120℃下热滚16 h后,钻井液仍具有良好的流变性、滤失性、抗温性和抑制性,可抗6%的岩屑。  相似文献   

14.
孟洪君 《耐火材料》2008,42(1):60-62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骨料颗粒级配、细粉添加量、超微粉添加量、水泥加入量、分散剂添加量和加水量对高铝质超低水泥浇注料流动性的影响,探讨了高铝质超低水泥浇注料自流施工的可行性及适宜条件。研究表明:1)高铝质超低水泥浇注料在一定的配比组成范围内具有适合自流施工的流动性能;2)骨料颗粒级配、细粉添加量、超微粉添加量、分散剂添加量和加水量5个因素为浇注料流动性的显著影响因素;3)各因素影响的主次顺序及显著性大小顺序均为:加水量、超微粉加入量、分散剂加入量、骨料级配、细粉加入量、水泥添加量;4)兼顾浇注料的强度和成本,高铝质超低水泥自流浇注料的最优配方为:骨料中粗颗粒、中颗粒、细颗粒的质量比为50∶10∶40,细粉、超微粉、水泥、分散剂和水的添加量分别为34%、5%、1.5%、0.1%和6.0%;其自流流动度达74%。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制皂工艺的基础上,以皂体的水分和挥发物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香皂中活性成分的添加质量比为m(甜橙精油)∶m(苦参碱)∶m(丹参提取物)=1∶150∶66.7。经测试,所得皂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82.1%,对8种临床菌的最小抑菌浓度范围是6.25~50.00 mg/mL,具有较为广泛的抗菌谱;经对大鼠的皮肤和眼睛测试,结果显示均无明显刺激性,生物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在无害化处置装置中,通过机械搅拌和添加碱性药剂的方法来破坏磷化铝残渣外部的包裹层,使磷化铝进行水解释放,再添加氧化剂(双氧水),使残余磷化铝水解释放完全。结果表明:当磷化铝残渣与水质量比为1∶3,生石灰加入量为磷化铝残渣量的40%,双氧水加入量为磷化铝残渣量的6%,机械搅拌180 min时,能将磷化铝残渣中磷化铝含量降至小于0.01%;当磷化铝残渣与余热锅炉排污废水或者循环碱液质量比为1∶2~1∶3,双氧水加入量为磷化铝残渣量的6%,机械搅拌180 min时,能将磷化铝残渣中磷化铝含量降至小于0.01%;当磷化铝残渣与混合液质量比为1∶3,余热锅炉排污废水与循环碱液质量比按2∶1混合,双氧水加入量为磷化铝残渣量的6%,机械搅拌60 min时,就能将磷化铝残渣中磷化铝含量降至小于0.01%;当磷化铝残渣与混合液质量比为1∶3,余热锅炉排污废水与循环碱液质量比按2∶1混合,双氧水加入量为磷化铝残渣量的6%,温度为85℃,pH值为12,机械搅拌30 min时,就能将磷化铝残渣中磷化铝含量降至小于0.01%。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界面材料的导热性能,采用不同工艺对界面材料用导热氧化铝填料进行改性研究,通过考察导热氧化铝填料的形貌、添加量、复配比例对界面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选取导热氧化铝填料最佳性价比配方和改性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当导热氧化铝填料以45 μm球形、45 μm类球形、5 μm角形按2∶3∶2质量比进行复配并进行干法-湿法联合改性时,其添加量可以达到95%(占有机硅油体系的质量分数),导热系数可以达到4.25 W/(m·K)。  相似文献   

18.
刘国伟  崔亮  王辉 《应用化工》2023,(9):2593-2595+2600
采用热降解处理工业固废脲醛树脂,研究处理条件对树脂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强酸性(pH≤3)处理环境下,控制甲醛溶液和固废脲醛树脂质量比为4∶1,热处理温度为70~85℃,渗透剂添加量为3%时,树脂的降解率可达99%。继续将其用于脲醛树脂合成用起始原料,在本实验工艺条件下,添加量为甲醛溶液质量5%时,工业试验生产的7层胶合板胶合强度、甲醛释放量等指标可满足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19.
添加氧化锌晶须的聚丙烯腈纤维抗静电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聚丙烯腈纺丝原液中添加四针状氧化锌晶须对聚丙烯腈纤维抗静电性具有改善作用。研究表明:氯化锌晶须添加量为1%(相对于聚丙烯腈干粉质量)就可以使聚丙烯腈纤维达到抗静电要求,体积比电阻率为5.4×1010赘·cm。  相似文献   

20.
以新疆库尔勒煤为煤样,研究了在以萘磺酸盐为添加剂的情况下,采用粒度级配方法制备水煤浆的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①萘磺酸盐的添加量宜为0.3%(以干基煤为标准);②1#煤样粗细粒度宜按6∶4级配,2#煤样粗细粒度宜按5∶5级配;③1#煤样可制得质量分数约为59%的水煤浆,2#煤样可制得质量分数约为62%的水煤浆,且均表现出一定的屈服假塑性,可以满足水煤浆气化技术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