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夯法是土质改良加固地基的一种方法,本文介绍了强夯法的路基加固机理和一些影响强夯法的因素。强夯法的加固效果受到本身的单夯能量、夯点间距、夯点布置的影响,还与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土体的结构以及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有关。本文结合具体项目背景,阐述了强夯法在路基加固工程中试验效果,分析并指导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2.
《安徽建筑》2021,(1):116-117
纤维加筋固化土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岩土工程中有效且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土体加固改良技术之一。从土体加固的实际需要出发,归纳总结了现有纤维加筋固化土在动力特性方面的研究成果。探究了影响纤维加筋固化土加固效果的因素,针对目前纤维加筋固化土研究的不足提出了该领域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旨在不断拓展纤维加筋固化土在土体加固领域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膨胀土由于具有不良的胀缩性质往往需要对其进行改良。膨胀土改良从作用机理的角度可以分为物理改良和化学改良。本文根据向膨胀土加入的材料和施工工艺,对物理改良进行分类,并分析了其特点、加固机理以及效果;阐述了化学加固机理以及加固效果。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对膨胀土改良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研究方法进行了展望,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纤维加筋非饱和黏性土的剪切强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维加筋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土质改良技术,系统掌握纤维加筋土的力学性质对评价纤维加筋土工程的稳定性和进一步推广该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了解纤维加筋的剪切强度特性,以非饱和黏性土为研究对象,以聚丙烯纤维为加筋材料,在控制含水率和干密度条件下开展了一系列直剪试验。借助扫描电镜,从微观的角度探讨了纤维的增强机理,并对相关宏观力学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纤维加筋能有效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且抗剪强度随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对于内摩擦角,纤维对黏聚力的增强效果要明显得多;纤维加筋土的抗剪强度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随干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总体上,低含水率和高密实度条件有利于发挥纤维的拉筋效果,提高纤维对强度的贡献。此外,纤维加筋在提高土体峰值剪切强度的同时,还能增加土体破坏时对应的应变及破坏后的残余强度,改善土体的破坏韧性。由扫描电镜分析可知,单根纤维一维拉筋作用和纤维网三维拉筋作用是纤维加筋土的主要增强机理,增强效果则取决于纤维-土界面力大小;剪切面上的纤维在剪切过程中呈现拔出和拉断两种失效模式。  相似文献   

5.
滑坡是房屋及道路中典型的不良地质之一,了解滑坡产生的机理,明晰边坡粘聚力、内摩擦角等参数对边坡稳定性分析的3种极限平衡法计算结果的影响规律,掌握含水量对土体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走向,对边坡土体改良的加固效果至关重要。研究成果对边坡加固的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6.
上海港罗泾港区地基处理工程,对地基承载力要求高,工期要求紧。结合实际工程情况,针对吹填细砂与下卧软黏土的工程性质,对强夯-降水联合法在此类地基条件下的适用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对加固过程以及加固后的土体变形、超静孔压变化、加固效果和加固后土体的时间效应以及强夯的加固机理进行了分析。在试验的基础上,确定了强夯施工工艺的施工参数,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诱导方解石沉积(MICP)技术是一种新型土体加固措施,大量的研究表明,土体加固强化的同时也使得土体破坏呈现明显脆性。为了改善微生物固化紫色土的脆性破坏模式,采用纤维加筋与微生物固化相结合的加固方法,将质量分数为0.4%、0.6%、0.8%的纤维与紫色土混合,然后采用巨大芽孢杆菌和钙盐溶液对土样进行不同灌浆次数的固化试验(3次、5次、7次、9次)。通过无侧限压缩试验测定试样抗压强度,洗酸法试验测定试样碳酸钙含量,烘干法测定试样干密度,结果表明:(1)在微生物固化紫色土中掺入纤维,能显著提高试样固化后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峰值强度对应的轴向应变,改善了土体破坏时的韧性;(2)纤维掺量影响微生物固化紫色土的力学性质,其强度随纤维掺量总体上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最优纤维掺量为0.6%;(3)随着固化时间增加,试样的碳酸钙生成量和干密度逐级增加,强度与碳酸钙生成量呈正相关且有效碳酸钙沉积越来越少,强度趋于稳定;(4)纤维加筋可以提高碳酸钙沉积的效率和产量,土样内生成的碳酸钙对纤维加筋效果具有强化作用。研究成果可以为纤维加筋与MICP固化相结合的土体加固技术应用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艳  李军世 《岩土工程界》2009,12(10):42-46
文章在浦东机场第三跑道真空预压处理地基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现场监测数据,研究了真空预压作用下土体的固结特性和变形机理,对真空预压加固区内地表沉降、分层沉降,孔压、水位、等变化及加固前后土体性质变化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总结了真空预压现场试验监测成果和现场十字板剪切试验与静力触探试验成果,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比较,说明真空预压对机场软粘土地基的处理能取得很好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9.
对高压注浆预应力锚固技术加固失稳挡土墙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压注浆预应力锚固技术既能改善土体的力学性质,提高土体的整体稳定性,又能大大提高锚杆的预应力,增强挡土墙的承受外荷载的能力。通过在旧桥失稳挡土墙的加固实践,表明该技术加固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真空预压处理软土地基的加固机理进行了分析,系统介绍了真空预压处理海相软土地基的试验研究工作,通过对水平位移、表层沉降、孔隙水压力、分层沉降等现场试验监测,对加固前后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对比和现场加固效果的检验,证明了真空预压的加固效果,并对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在软土层的开挖工程中,为减小开挖引起的土体位移和围护结构的内力,或增加基坑稳定性,有时需对基坑底挡墙附近的局部区域内进行土体改良,改良方法有压密注浆、深层搅拌法、高压旋喷等。工程实践表明,采用坑底土体加固法对控制基坑土体位移和减小支护结构的配筋和插入深底是一种颇有效的方法。但对加固区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软土层的开挖工程中,为减小开挖引起的土体位移和围护结构的内力,或增加基坑稳定性,有时需对基坑底挡墙附近的局部区域内进行土体改良,改良方法有压密注浆、深层搅拌法、高压旋喷等。工程实践表明,采用坑底土体加固法对控制基坑土体位移和减小支护结构的配筋和插入深底是一种颇有效的方法。但对加固区的作用效果,一般很难作出定量的评价,实际  相似文献   

13.
西北地区赋存的生土建筑与遗址病害严重,急需进行加固。从微细观的角度深入认识土体加固时内部的胶结质量和强度问题,对构成嘉峪关关城及哈密烽燧的土样从不同土体结构层次上分析了土块的工程性质及土体微粒的组成和微细结构性能,探索了生土材料的强度失效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纳米SiO_2溶液及与其配合使用的无机粉状复合加固剂加固生土建筑的技术。并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加固土体的工艺措施及相关材料性能指标要求,使得从材料设计到加固措施实施等问题得以相对规范化。  相似文献   

14.
朱艳 《市政技术》2010,28(1):131-133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建设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对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处理而言,真空预压法是比较理想的软基加固方法。分析了真空预压法的加固机理,并通过对加固后的土工试验和原位测试的结果进行对比,说明真空预压法可以较好地改善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加固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结合某古建筑地基加固工程实例,探讨了固结灌浆的机理,并提出了治理思路和治理方案。通过监测结果及实践运营,验证了固结灌浆在松散土体层中的加固效果,为类似方面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参考,显示在实践中的古建筑文物地基加固处理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堆载预压与真空预压加固软土地基机理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有效应力原理,从土体应力路径的角度研究了堆载预压与真空预压加固软土地基的机理。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堆载预压时土体应力状态介于K0与Kf线之间而真空预压时土体的应力状态介于p轴与K0线之间。应力路径的差别表明:为防止堆载预压引起土体破坏,必须控制加载大小和速率,而真空预压加固时不会引起土体破坏。堆载预压时土体变形表现为垂直向收缩而水平向伸长的剪切变形,真空预压时土体变形主要是收缩变形并且垂直向收缩量大于水平向收缩量。在有效大主应力相同的条件下,真空预压比堆载预压的加固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在介绍了强夯法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其能量传递方式和加固机理。继而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论证了强夯法加固软粘土地基能大大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量,改善地基土体各项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使土体强度得到显著提高,且它可以节省投资,缩短工期,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地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吕波 《建筑技术》2009,40(3):215-218
北京地铁光华路车站采用单跨三洞分离岛式结构,车站中洞与侧洞最小间距仅4.5m。为改善车站结构各硐室的整体受力性能,确保群洞施工安全,需要对洞间土体进行注浆加固。根据不同地层条件,提出土体注浆加固的机理和方法,并作了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19.
由于高分子材料固化土结构稳定、耐久性好,且加固过程不会对土体产生负面影响,其在土遗址保护加固中已取得了初步的应用。新型水溶性高分子材料SH作为固化剂在固沙以及黄土改良处理上应用广泛,前人对其加固机理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将SH溶液与遗址土按一定水土比拌合,并对SH-C浆液结石体进行物理、水理等工程性质试验,探讨SH作为遗址土灌浆加固材料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SH-C结石体相比遗址土而言,颗粒粒径发生变化,主要为粘粒凝聚转化为粉粒;其界限含水率和塑性指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大;渗透性随着SH浓度增大而降低;结石体的收缩率很小,而水稳定性较强。基于SH固土机制,遗址土拌合SH后物理性质产生了一定变化,而其力学性质、水稳定性等方面有了改善,在土遗址灌浆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张灏 《建筑知识》2014,(9):462-463
对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基的机理进行研究,分析了采用这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基的加固效果和土体变形的特点,通过某工程实例,对现场的实测数据进行分析,进一步分析加固效果,得到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