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北京、上海、广州地铁换乘车站设计现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今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简要阐述了人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设计的联系,提出了改善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现状的建议,从而使城市轨道交通真正发挥其功能。  相似文献   

2.
谭希 《室内设计》2011,(6):20-24
边本文通过介绍对重庆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换乘现状的调研,引出重庆轨道交通换乘站存在的换乘距离过长、路程复杂、流线交叉、环节冗繁、缺乏无障碍设施等现状问题;通过分析其原因,从换乘站点的整体规划、结合实际情况布置换乘空间、贯彻人性化设计理念等方面提出对换乘站点设计的建议,以期帮助城市轨道交通换乘实现高效化。  相似文献   

3.
成晋 《云南建筑》2009,(3):87-90
以深圳地铁2号线(蛇口线)东延线市民中心站为例.介绍地铁车站换乘方式.对不同换乘方式从功能、投资、工法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对地铁车站换乘模式进行探讨。同时提出了对昆明市城市轨道交通换乘车站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不断建设,线路交叉形成许多换乘车站。根据GB 50157—2017《地铁设计规范》,除通道换乘车站外,其他形式的换乘车站消防给水系统宜共用。然而,许多换乘车站建设时序往往不同,造成后期建设车站共用先期建设车站消防给水系统时,既有消防水泵控制柜、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等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造。论文以郑州地铁1号线与14号线换乘站铁炉站、1号线与5号线换乘站郑州东站为例,对先期建设车站消防水泵控制柜预留条件以及后期建设车站FAS系统互联互通方案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建议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香港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为研究对象,总结了香港城市轨道交通换乘车站站厅层的三种布局形式:楼层复合式站厅、地下线上式站厅与地面线下式站厅。进一步分析站厅层内中庭的空间布局形式以及商业空间布局形式,为国内轨道交通换乘站站厅层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通讯管理技术更新以及火车的提速,铁路在高速、安全、舒适度等方面体现出了自身独特的优势,这使得铁路在长途运输中成为了人们的首选.随着时间的发展,机场、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汽车客运等逐步开始向站点一体化发展,促使了多功能的综合性换乘站的初步成型,这一类换乘站本身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提供了相互之间换乘的需求,形成了城市交通换乘枢纽,而交通换乘枢纽有效地连接了换乘中心内部以及室外地面广场、地下步行空间等,集交通换乘、购物、餐饮、休闲等空间于一体,进而形成了交通换乘与多种形式的商业相结合的交通换乘枢纽,由于换乘枢纽的功能特殊性和地域特殊性,其产生的辐射效应和规模效应逐渐带动周边区域形成以换乘枢纽为中心的小规模商圈.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换乘时间视为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部乘客换乘效率的深层含义,对影响乘客换乘效率的因素进行了文献调查和分析,发现轨道交通车站内部的影响因素多与车站内部的换乘设施、环境质量、空间设计等方面密切相关。并在乘客换乘效率影响因素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乘客换乘效率研究的不足,对北京市轨道交通车站内部乘客换乘效率及空间设计问题分别进行了现场调研、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最后指出乘客因车站换乘空间构型和环境质量不同所表现出的不同换乘状态对其换乘效率影响的量化研究依然有所不足,在因乘客自身主观特性影响换乘效率的科学量化研究层面仍需继续深入。  相似文献   

8.
随着苏州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换乘车站作为线路间联络的节点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线网各处。合理选择换乘车站的换乘方式,提高换乘效率是近期苏州轨道交通建设重要的工作之一。本文以苏州轨道交通5号线工程(以下统称为苏州5号线)为背景,通过分析苏州轨道交通线线网近、远期的客流数据,结合车站外部条件对换乘车站进行研究,对车站换乘方式的选择提出系统性建议,为后续线路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结合换乘原则及平行换乘方式,以A市两条轨道交通线路换乘站的设计为例,从换乘距离、线路条件、对周边环境影响等多方面进行了比较优化,尽量减小工程难度,以保证工程可实施性,为城市轨道交通换乘车站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虎继兴 《低温建筑技术》2021,43(3):20-22,32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体系的快速发展,部分城市已经进入轨道交通网络化时代.换乘车站将是轨道交通网络化的重要节点,工程建设中新建车站与既有车站换乘节点衔接已经是轨道交通建设的重点工程.由于部分车站前期预留接口、换乘通道等无法满足远期客流需求的问题,亟需通过对既有车站预留接口进行改造,以满足换乘站近远期功能需求.深圳市地铁10号...  相似文献   

11.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多线换乘枢纽客流构成复杂、客运组织难度大的问题,在车站设计阶段借助行人仿真模拟对车站布局和客流组织进行了动态分析,并依据设计中的薄弱环节,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导向标识系统在轨道交通车站中负责为乘客快速、准确的传达信息,并且在客流的引导和组织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为发挥快速轨道交通的运输能力,必须依靠设置科学合理、设计简洁、准确的标识系统。本文以香港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为研究对象,从标志的内容和形式探求香港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的标识系统设计,从而为我国内地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标识系统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中几种常用的同站台换乘形式与一般的节点换乘方式进行分析比较,重点对两层双岛四线换乘、3层叠岛同向换乘、3层叠岛反向换乘、双站双向同站台换乘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性进行研究,并为换乘站设计提供借鉴。同站台平行换乘车站是地铁车站设计中换乘最为便捷的方式,两条线的换乘客流在同1个站台层可以实现换乘。在同站台平行换乘车站几种方案中,不同的同台换乘形式各有优缺点和适用条件。通过比较分析,对一般同站台换乘车站,建议采用3层叠岛同站台换乘;对换乘客流量较大的线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采用双站双向同站台换乘方案,让两条地铁线路同方向和反方向的换乘客流在相邻的两个车站完成,使不同方向的换乘客流都得到照顾。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换乘衔接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乘客换乘时间模型,列举出了减少换乘时间的相应对策,为确定换乘站的设施规划以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聚集在城市里工作、生活,在繁忙的工作之后,越来越渴望找一个舒适的人居环境来调节身心,响应人们对生态住宅的向往,房地产开发商更加注重居住区的园林绿化,使人与自然更加接近,园林绿化在发挥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使开发商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基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车站的换乘接驳和客流集散两方面特性,论述城市轨道交通换乘车站选址规划的重要性,并对城市轨道交通换乘车站选址规划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付玲玲  贺红 《城市建筑》2014,(9):323-323
本文对城市轨道交通中三条线路平行换乘车站进行了分析比较。常规的三侧6线这种车站不太适应其中一条市域线路客流不是很高的情况。非常规的三侧5线式这种车站使用方便,投资少,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7.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建设规划,常常存在近、远期线路交织的换乘站,近期车站实施后预留远期车站的换乘接驳条件。通过对近、远期车站站位、车站形式、站位周边条件的研究,近期就基本确定了换乘站的设置形式。但在近期站施工中以及后期开通运营后,常出现受站位周边环境不断变化的影响,调整未实施的远期站站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在复杂的地下换乘车站,乘客的方向定位、空间辨认度大大降低,通过分析梳理地铁换乘站的建筑形式类型,了解换乘站换乘节点结构特征,结合目前车站换乘节点导向性设计包括标识系统设计、空间导向性设计的现状,乘客的心理特征及空间识别方法,提出车站空间整体导向性设计的想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地铁线网越来越密集,换乘站的型式也越来越多。今针对浙江省东部软土地区带联络线及大三角区的换乘站围护结构设计方面的问题,以宁波地铁5号线某换乘车站为例,从换乘节点围护结构设计、联络线与三角区坑中坑围护结构设计、承压水处理、对周边环境影响数值分析等方面,对该类型的换乘车站围护结构设计要点进行分析研究。此研究对国内类似环境下地铁车站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换乘地铁车站结构由于其显著的空间效应以及其在地下交通线网中的重要性,其抗震性能值得关注。基于某十字换乘车站结构,建立其三维计算分析模型。其中将其简化为两方向相同长度和结构形式的地下框架结构,采用等价线性化模型Davidenkov模型考虑土体非线性。计算分析了不同地震动类型和幅值作用下换乘车站结构的地震响应规律。同时,将换乘站地震响应与典型的单体车站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其空间效应及抗震性能。基于本文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文中计算分析案例而言,由于换乘站端墙的影响,其空间效应比单体车站强,层间相对变形较小,因此其整体抗震性能优于单体车站。另外,由于换乘站平面尺寸相对较大,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地震波的传播,因而换乘站降低了土体地表响应,而单体车站则放大了土体地表响应。论文研究成果对换乘车站的抗震设计与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