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MAPGIS的地理信息系统在矿山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APGIS在矿山中的应用体现在资源管理、工程地质、矿山规划与设计以及矿山管理等方面。可对矿山资源与环境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处理,建立矿区数据库,具有实现对信息的查询检索、综合分析、动态预测和评价、信息输出等功能,从而为矿区环境工程和矿产资源开发管理进行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GIS在矿山中的应用体现在资源管理、工程地质、矿山规划与设计以及矿山管理等方面。可以对矿山资源与环境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处理,建立矿区数据库,实现对信息的查询检索、综合分析、动态预测和评价、信息输出等功能,从而为矿区环境工程和矿产资源开发管理进行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常建国  王韬 《中国煤炭》2023,(S1):84-87
介绍了黑岱沟露天煤矿在建设绿色矿山实践中,注重规划、实施资源开发与生产加工全过程环境保护的典型经验,同时黑岱沟露天煤矿还较为注重矿区环境管理与监测,加强矿山资源综合利用与智能化建设,在实现矿区生态修复治理和环境保护基础上,有效提升了煤炭资源及其伴生资源的安全高效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4.
划定非能源重要矿产重点开采区是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中资源优化配置和勘查开发合理布局的重要手段之一,以规划保障年限、大中型矿山比例、开采集中度、矿区面积占比、矿山与重点开采区符合率为指标,对179个重点开采区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51个重点开采区可延续使用,部分重点开采区需要进行调整或取消。在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过程中,省级矿产资源规划可将部分重点开采区继续划定为重点矿区,并提出相应管理政策。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的矿区土地管理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兆军  顾和和  朱恒力 《采矿技术》2006,6(3):491-492,498
基于GIS建立矿区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可以进行矿山空间利用信息、土地与环境信息、土地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研究.通过对信息的数据采集深加工,可以在信息系统中,利用模拟仿真和虚拟现实等一系列的技术措施进行矿山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促进矿山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为可持续发展作出最优决策.  相似文献   

6.
以金川集团有限公司二矿区为例,详细分析了该矿区绿色矿山建设规划方案。在详细分析矿区建设条件的基础上,分别从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管理、节能减排以及社区和谐等方面提出了绿色矿山建设规划目标,并着重探讨了各建设领域的具体任务,供类似金属矿的绿色矿山建设规划参考。  相似文献   

7.
绿色矿山建设规划是绿色矿山建设的纲领和指南。分析了恒辉铁矿建设条件,提出建设目标,规划了资源综合利用、环境治理、科技攻关、和谐矿区建设等重点工程,为全国同类绿色矿山建设规划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借助国际矿业软件Surpac建立了羊拉铜矿的地质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矿区地表、断层、矿体和巷道的三维实体模型以及品位块体模型,使矿山工作者能更直观、准确地进行矿山规划和开采设计,同时辅助矿山进行阶段性资源评估等工作。  相似文献   

9.
借助国际矿业软件Surpac建立了羊拉铜矿的地质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矿区地表、断层、矿体和巷道的三维实体模型以及品位块体模型,使矿山工作者能更直观、准确地进行矿山规划和开采设计,同时辅助矿山进行阶段性资源评估等工作。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江西省星子县瓷土矿各主要矿区资源与开发现状,因开发而产生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体和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以及对旅游资源的破坏和引发地质灾害等影响区域整体发展的问题;并从区域管理、开发规划、开采方式和政策法规等方面提出了减轻矿业开发对土地和环境负面影响的对策措施,倡导土地和矿产资源的统一管理以加强矿山环境保护工作,实现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由于开发方式、管理水平及其他诸多原因,产生许多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造成矿区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影响矿区及周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文中以一煤矿为案例,开展了一系列应用研究。其中包括:矿山地质环境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流程研究;二维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管理系统建设;三维地形的建立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展示,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对矿区及附近区域进行地表与地下三维建模;信息数据库建设,包含重点地区的矢量信息、属性信息和地标信息等内容;矿山地质环境综合管理系统开发等。  相似文献   

12.
平果铝土矿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发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秀光 《矿冶》2001,10(1):7-10,6
分析了平果铝土矿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制约因素和发展潜力 ,对矿山土地复垦、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和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进行规划 ,提出了矿区生态建设的四个重点工程  相似文献   

13.
三山岛金矿数字矿山建设中的信息资源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山岛金矿在数字矿山建设过程中信息资源具有数据量大、来源广泛、形式多样、逐级集成、关联度高等特点.基于上述特点,对信息资源进行梳理和分析,建立该矿信息资源的层次结构,并对三山岛金矿信息资源进行了总体集成规划,确保该矿信息存储的高效、安全,同时也保证了数字矿山建设中各个系统的实用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4.
宋海萍  张锦  王爱爱  张明媚 《山西煤炭》2011,31(5):51-53,72
结合矿山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建立矿山GIS工程管理系统,把矿山工程数据经过转换、加工、处理和组织等形式进行管理。叠加DEM、高分辩率卫星影像形式来显示矿山工程建设状况,实现了矿山工程信息的管理、查询、入库和分析等功能,为矿区生产安全决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铜山口铜矿资源开发形势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并分析了铜山口铜矿资源开发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矿山可持续发展对策,包括加强资源开发规划与管理、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资源减量化消耗与废石减量化排放、资源综合利用、废石和尾矿资源化、矿山生态环境恢复等,对矿山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煤矿开采》2013,(5):80-82
我国绝大多数的矿山土地复垦规划还处于二维阶段,受传统二维矿山复垦规划图单一信息表达方式,以及昂贵商用软件的限制,亟需一款能快速展示土地复垦规划三维效果的软件。提出了采用Sketchup软件进行矿区土地复垦规划三维可视化的技术。对Sketchup实践应用表明,该软件易于上手操作,是解决目前土地复垦规划快速三维可视化方案的较好选择。在建立矿区土地复垦规划三维模型过程中,还可进行地下采矿工作面、巷道模型的建立,能形成矿区井上下对照的整体效果。利用Sketchup建立的三维模型还可与ArcGIS体系中的ArcScene完美结合,实现基于GIS的空间信息-属性查询、三维可视化展示与应用发布,使公众能看懂复垦规划,参与规划。  相似文献   

17.
矿区资源循环绿色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一鑫  苏海洋 《矿冶工程》2021,41(2):138-142
为发展矿区资源循环利用联动体系、构建层级产业集成模式、实现绿色生态矿山建设,基于代谢、集成和生态学理论,建成了符合矿区资源流动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层级绿色循环体系。结果表明,把握资源间关系,合理对资源集成规划,能减少废弃资源的利用成本,并加大资源利用效率; 提高资源循环再利用意识,对促进矿区产业联动、提高矿区生态质量、增加产业收入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18.
矿业城市在长期开发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矿山环境问题。探讨矿山闭坑后矿山环境问题修复与生态环境正效应资源开发利用,对矿业城市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抚顺矿山环境问题现状的掌握,厘定了井工矿与露天矿地下空间与土地开发利用目标,讨论了矿山生态环境正效应资源开发类型。以抚顺西露天矿为例,剖析了露天煤矿闭坑后正效应资源开发利用条件与优势,围绕矿区环境安全、城市规划、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3方面,阐述了西露天矿生态环境正效应资源开发利用的具体治理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9.
建筑石料对于建筑业至关重要,建立相应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有利于实现建筑石料矿山可持续发展;在分析建筑石料矿山对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安全等因素影响的基础上,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该指标体系对瑞安市建筑石料矿山可持续发展度进行了计算,并采用原因度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认为影响建筑石料矿山布局的主要因素包括:石料资源储量、矿山占地面积、剥离物体积、矿山区位优势、矿区单位面积产出、地质灾害区域等级等;最后,提出科学设置约束性目标、预期性目标和导向性目标三种规划目标的建议,来实现瑞安市建筑石料矿产资源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基于GIS在矿区资源环境中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GIS建立矿区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可进行矿区空间利用信息、资源与环境信息、土地与环境信息、土地开发复垦利用以及生态平衡等各方面的研究,通过对信息的数据采集深加工,可以在信息系统中利用模拟仿真和虚拟现实等一系列的技术措施进行矿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的分析评价、区域规划及可持续发展做出最优决策。文中结合GPS系统在矿区资源环境中的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