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验证无人机多模态飞行控制律设计的正确性,采用Simulink/Stateflow建模仿真方法;以某小型无人机为研究对象,首先在小扰动线性化模型基础上,设计了纵向和侧向多模态控制系统结构,并给出了相应的控制律,然后根据传统的频域和根轨迹的方法确定了各个控制器参数,最后通过Simulink/Stateflow完成整个飞行剖面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直观简洁地实现多模态之间切换的控制逻辑,模态控制误差均满足国军标要求,验证了所设计的多模态控制系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3.
4.
5.
6.
人脸反欺骗技术可以准确判断捕获的人脸图像是真实人脸还是虚假人脸,是人脸识别系统安全的重要保障.传统的人脸反欺骗方法主要是利用手工设计的特征,如LBP、HoG、SIFT、SURF和DoG来刻画真实人脸和虚假人脸之间的不同特征分布,但人工设计的特征难以适应无约束环境下(如光照、背景的变化)的人脸反欺骗问题.鉴于此,该文提出... 相似文献
7.
在多模态深度学习发展前期总结当前多模态深度学习,发现在不同多模态组合和学习目标下,多模态深度学习实现过程中的共有问题,并对共有问题进行分类,叙述解决各类问题的方法。具体来说,从涉及自然语言、视觉、听觉的多模态学习中考虑了语言翻译、事件探测、信息描述、情绪识别、声音识别和合成以及多媒体检索等方面研究,将多模态深度学习实现过程中的共有问题分为模态表示、模态传译、模态融合和模态对齐四类,并对各类问题进行子分类和论述,同时列举了为解决各类问题产生的神经网络模型。最后论述了实际多模态系统、多模态深度学习研究中常用的数据集和评判标准,并展望了多模态深度学习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尽管深度学习因为强大的非线性表示能力已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多源异构模态数据间结构和语义上的鸿沟严重阻碍了后续深度学习模型的应用。虽然已经有许多学者提出了大量的表示学习方法以探索不同模态间的相关性和互补性,并提高深度学习预测和泛化性能。然而,多模态表示学习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依然存在许多科学问题尚需解决。迄今为止,多模态表示学习仍缺乏统一的认知,多模态表示学习研究的体系结构和评价指标尚不完全明确。根据不同模态的特征结构、语义信息和表示能力,从表示融合和表示对齐两个角度研究和分析了深度多模态表示学习的进展,并对现有研究工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科学的分类。同时,解析了代表性框架和模型的基本结构、应用场景和关键问题,分析了深度多模态表示学习的理论基础和最新发展,并且指出了多模态表示学习研究当前面临的挑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以进一步推动深度多模态表示学习的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模态是指人接收信息的方式,包括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方式。多模态学习是指通过利用多模态之间的互补性,剔除模态间的冗余性,从而学习到更好的特征表示。多模态学习的目的是建立能够处理和关联来自多种模式信息的模型,它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多学科领域,具有日益重要和巨大的潜力。目前比较热门的研究方向是图像、视频、音频、文本之间的多模态学习。着重介绍了多模态在视听语音识别、图文情感分析、协同标注等实际层面的应用,以及在匹配和分类、对齐表示学习等核心层面的应用,并针对多模态学习的核心问题:匹配和分类、对齐表示学习方面给出了说明。对多模态学习中常用的数据集进行了介绍,并展望了未来多模态学习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设备维修是工业企业的一项复杂工作,提高设备维修的效率对减少维修周期、节省企业成本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计划评审技术(PERT)在设备维修过程工期计算和关键路线分析等方面的局限,提出了基于Stateflow的设备维修过程仿真方法,进行了实例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基于Stateflow的仿真分析方法能够有效评估设备维修过程的完工时间和关键线路的分布情况,具有可视化、流程化和层次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针对乌鸦搜索算法(CSA)的不足,提出采用多模式飞行的乌鸦搜索算法(MFCSA)。算法基于觅食能力的强弱,将群体分成觅食能力较强和较弱两个组,觅食能力较强者采用尾随跟踪当前群体最优目标策略,在群体信息指引下飞到群体当前最优位置附近开展搜索活动,增强了算法的局部开发能力; 觅食能力较弱者采用观察和学习强者的觅食方法、遇到危险迅速飞离两种策略,前者可提升算法的全局探索能力,后者可保持种群的多样性。通过15个基准测试函数和两个工程应用问题的数值实验仿真结果表明,MFCSA在优化精度、收敛速度等方面有更好的表现,增强了规避陷入局部最优的能力,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介绍飞行控制系统仿真实验平台研制基础上,重点讨论其核心部分实时仿真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考虑到实时仿真系统要求高可靠性、高稳定性、高实时性,本文选用MATLAB为工具,完成对实时仿真系统各个模块的分析与设计。最后通过实时仿真系统独立试验以及整个仿真实验平台的联合试验,证明此实时仿真系统满足飞行控制系统半实物仿真实验平台的要求,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15.
物联网以及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对形式化建模提出了新的挑战, 引入了实时系统规范语言STeC, 为刻画实时系统的时空一致性提供了规范语言。针对STeC语言建立STeC至Stateflow自动转换系统, 提出一种基于STeC至Stateflow转换的仿真及验证方法, 该方法使用STeC语言对实时系统进行形式化建模, 再建立实时监控的Simulink仿真模型, 并使用Checkmate对系统进行安全性验证。通过对京沪高铁运行的实例研究, 表明该方法对高铁运行系统实时仿真的有效性, 并能够验证高铁运行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Stateflow的触摸屏液晶显示器控制软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tateflow工具对触摸屏液晶显示器的控制软件进行开发设计,提高了开发速度和软件的可靠性.显示器控制电路采用μPD78F0495微控制器芯片,触摸屏液晶显示器选用的型号是LJD-ZN-1040T.实现了显示界面切换、信息显示、数据修改等功能. 相似文献
17.
某出口型号交流电力机车牵引控制系统要求变流器控制逻辑具备接触器控制、牵引系统数据交互、变流器故障保护、变流器启动自检等功能。针对以上功能,基于MATLAB中的Simulink/Stateflow可视化编程工具进行牵引控制模型的搭建,遵循模块化编程理念,采用较少的程序代码编写实现复杂的逻辑控制模型,生成逻辑清晰的控制功能流程图,进行半实物仿真测试,增强控制模型的可靠性。通过该变流器产品型式试验检验,验证变流器控制逻辑的功能可以满足控制系统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针对基于非结构网格方法的飞行器多体分离数值模拟中的局部网格重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元相邻关系的重构区域构造方法。首先,根据单元半径比检查网格质量并标记重构单元;其次,通过网格单元的相邻关系对重构区域进行扩展;最后,通过标记非二边流形边的周围单元保证重构区域边界定义满足二边流形准则。基于该方法的某分离物投放数值实验中,成功进行了16次网格局部重构操作,重构后总体网格单元半径比的平均值达到0.71以上。计算结果和风洞实验数据的比较分析表明,数值实验精确地计算出分离物的运动轨迹和运动姿态,验证了非结构动网格重构过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半实物仿真飞行平台在飞行科目评估、平台寿命研究及操作标准规范的制定等诸多领域缺乏完整原始数据支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LabVIEW的通用型飞行参数测试系统.通过模拟座舱操控输入信息,如飞行摇杆、油门杆、开关控制面板和飞行脚舵等模拟指令,实现了与项目相关方的三维视景仿真软件的系统联试.多次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对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