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录音机机芯的开门推板外形零件为不规则的多向弯曲件且弯曲精度要求高,零件折弯高度大.折弯变形后,条料在向下一工位送进时,折弯部分受到模具结构的干涉,模具结构设计难度大.在综合考虑零件加工的工艺方案后,确定采用整体式加必要镶件的组合凹模,两件对排10工位级进模生产,设计出有容料槽的加强型卸料板.本文在模具结构上解决了条料折弯后送进的干涉问题,并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导轨形零件两侧同步翻边成形的模具结构.该模具结构能够一次性完成零件从平板料片到导轨形零件的加工.利用这种模具结构可以使翻边刀块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做一定弧度的旋转,从而在一序模具上完成零件成形加工内容,降低了模具的成本以及零件的生产成本,同时能够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3.
田军 《模具工业》2008,34(2):19-21
分析了蒸发器右管板零件成形工艺,确定了排样设计方案、冲压工艺流程、条料的送进与导料方式,介绍了模具结构、工作过程和模具主要零件设计。  相似文献   

4.
根据顶罩零件的结构特点及生产类型,确定采用冲压加工方法。通过对顶罩零件加工工艺分析,提出了采用复合模具生产该零件。对该复合模具的主要零部件包括冲孔凸模、落料凹模、拉深凸模和凸凹模进行了设计,完成了该复合模具的组装。结果能为同类零件的冲压复合模具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车厢侧板零件通风窗冲压加工的工艺特点,设计了一副针对该零件加工的切口拉伸复合模。生产实践表明:使用该模具加工的零件质量稳定可靠,没有工艺缺陷。  相似文献   

6.
以实际模具零件加工为例,分析了五轴加工技术在模具零件加工中的应用,与三轴加工技术相比较,五轴加工技术提高了零件质量和加工效率,减少了电极数量,缩短了模具生产周期,在模具制造业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尽管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技术都已成熟,但经验化设计和制造仍占主导作用,特别是模具的配作加工对装配工人的技术要求非常高。对现存模具刃口尺寸和公差计算方法进行优化,结合"入体原则"和孔类、轴类尺寸偏差特点,建立了针对一般性冲压模具刃口尺寸和公差的分开加工计算方法。针对重要工作零件进行ANSYS有限元应力分析,校核其强度。对于整套模具通过理论设计、三维建模和零件加工工艺概述,分析其设计和装配的合理性。利用该计算方法完成了电机定子硅钢片冲压模具刃口的计算,从理论设计上实现了降低装配工人技术要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赵宏 《模具技术》2009,(5):53-57
面对现代模具生产型面复杂、交货期短的发展趋势,通过对多种典型模具成形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介绍了利于高效数控加工的模具成形零件的结构优化设计,阐述了体现模具结构特点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简化和去除不必要的加工工序,实现了模具成形零件经济且高效的数控加工。  相似文献   

9.
张俊  周波 《模具制造》2006,6(11):24-26
介绍了熔体片冲孔模结构及主要零件的设计,设计了符合冲压工艺的多品种模具结构,分析了模具关键零件的设计和制造,并考虑了模具的镶拼结构及模具中使用反推杆结构,保证了细小凸模的刚度不受影响,提高了整副模具的使用寿命,同时设计了送进和取出熔体片的工位器具,获得了满意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模具技术》1994,(5):39-50
为保证模具在装配后达到所需的加工精度和正常运转,必须对每只零件规定加工精度,其中包括尺寸精度、形位精度及表面粗糙度等。对加工完毕的模具零件进行测量是确认各零件是否达到精度要求的主要手段。1 模具零件的一般测量方法(1)模具零件的测量时机通常,在模具零件加工完毕后由检验人员对模具零件进行测量。但在这时发现模具零件不符合要求则为时过晚,重新加工模具零件就会拖延整副模具的生产计划。所以,旨在保证模具零件达到精度要求的测量应在加工过程中进行,加工完毕后的测量只能作出合格品或废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一种锂电池铝合金外壳端口冲裁生产工艺,并设计了一套完成它的级进冲裁模具。该模具结构较为简单,加工质量好,生产率高,对同类产品乃至相同工艺的各种电子电器产品的加工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刘军 《模具工业》2004,(4):25-27
介绍了一种锂电池不锈钢外壳的生产工艺,并设计了1副模具完成它的成形工序。该模具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只需更换模具中少数零件即可制造出尺寸不同的各种电池外壳。  相似文献   

13.
针对微形电机机壳采用板料卷圆生产的工艺要求,设计了一种7工位连续冲裁、6工位连续弯曲冲裁、单工位落料的16工步的360°卷圆成形连续级进模。模具整体工序包括连续冲裁、连续弯曲冲裁和冲裁落料3道工序。针对壳件的成形特征,采用1个工位冲出定位孔,6个工位对壳体上的9个特征进行连续冲裁成形及倒角成形;针对壳件的弯曲成形,采用6个工位对冲裁壳体进行连续弯曲成形,工步中设置了3个弯曲成形机构,分别为仿形凹模机构、楔紧块驱动的双侧滑块挤压弯曲机构及接口压入成形机构,来实现壳件的360°卷圆成形;为保证后续弯曲工步载料及内圆成形,将内圆成形件设计成一种可以跟随弯曲凹模做小距离的向上浮动的成形构件。最终成形的壳件由单冲头落料,并由气缸驱动的接件圆柱进行接料转移。模具结构整体布局设计简单合理,机构设置巧妙,可为同类壳件的生产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铝合金薄壁壳体件是航空航天及兵器工业上广泛采用的零件,但其制造工艺却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文章采用Anycasting和DEFORM-3D软件,分别对充型阶段的凝固和塑性变形阶段进行了计算,并通过复合加载保证了零件使用性能上的要求。结果表明,模具和浇注温度越高,则凝固时间越长,且模具温度的影响要大于浇注温度的影响;在保证铝液完全充填型腔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和铝合金熔化温度的要求,进行了模具温度和浇注温度的优化;采用复合加载来代替简单加载可以有效地提高制件密度,使零件性能趋于均匀化。  相似文献   

15.
针对弹壳引深工序中盂子断裂的问题,根据经典的单模引深理论推导了多模引深应力计算理论模型,结合Deform软件对枪弹弹壳多模连续引深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弹壳引深过程中影响盂子毛坯断裂处应力变化的参数及其应力变化曲线,分析了盂子毛坯口部的材料流动情况。结果表明,弹壳引深工序中盂子毛坯断裂的原因是下模定径部盂子材料富集,增大了下模变薄比与材料变形抗力。将引深下模的锥角减小后,口部富余体积变小。对比引深过程中应力的实验测量数据与数值模拟数据,吻合度较好,验证了模拟的可靠性,为弹壳引深工序中模具设计及其参数优化、提高材料利用率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半球形壳体类零件旋压成形过程进行分析,提出了半球形壳体两模法旋压工艺路线,通过制作模具,最终旋压获得了满足尺寸要求的半球形壳体。对钢、钛、紫铜、纯银等材料半球形壳体进行旋压验证并获得成功。结果表明:两模法用于半球形、偏心半球、椭球形等薄壁壳体类零件的旋压,能减少壳体口部金属旋压变形次数,减小加工硬化,有利于提高壳体最终尺寸精度。采用预制冲压板坯结合尾顶的合理使用,当芯模转速为150~250 r·min-1,旋轮进给比为1~3 mm·r-1时能获得较好的旋压件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17.
王绪芳 《锻压技术》2008,33(1):85-88
采用拉深工艺可以制成各种形状的开口空心零件.由于板料在拉深过程中,毛坯各部分的受力十分复杂,对复杂拉深件进行拉深工艺计算时,很难准确地分析出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针对复杂拉深件底部形状不能一次拉深成形的难点,通过工艺分析和试模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了汽车真空助力器壳底拉深成形模的结构,并给出了壳底中心各次拉深示意图.该模具投入生产后,产品完全达到技术要求,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油箱壳体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昌棋 《模具工业》2011,37(5):29-33
针对油箱上下壳体的形状结构特点和生产要求,分析了油箱上下壳体的冲压成形工艺,制定了适合该油箱壳体生产要求的冲压工艺方案,介绍了油箱上下壳体冲压过程所使用的3副组合冲模的结构设计和工作过程。经生产验证:该油箱壳体采用的冲压工艺方案是有效而可靠的,对类似产品的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射孔弹壳体预挤压组合凹模,以降低凹模内壁最大等效应力为优化目标,对组合凹模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得到了最佳径向直径比和过盈系数,为组合凹模的设计提供了定量优化的依据.采用拉丁超立方方法,对组合凹模的径向直径比和过盈系数进行抽样,结合数值模拟试验,建立等效应力与组合凹模结构参数的Kriging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Kriging模型结合粒子群算法,在结构参数的变量空间内进行全局寻优,得到优化的组合凹模结构尺寸.  相似文献   

20.
对裙边油底壳进行了工艺性分析、模具设计。介绍了裙边油底壳拉伸模结构.裙边油底壳周边需在凹模和压边圈拉伸成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