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本文结合研究区有限的取芯资料,通过砂体的沉积特征、测井相特征及砂体的空间分布对北汉庄油田三垛组一段进行了系统的沉积微相研究。结果表明,三垛组一段为河流相沉积,主要发育边滩、决口扇、泛滥平原、心滩、河道间5个微相。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单井剖面和井间剖面对比分析,研究沉积微相在垂向上和平面上的变化规律,并综合砂体厚度展布特征和地层厚度特征,编制了研究区内不同砂层组沉积时期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结果表明,三垛组一段底部辫状河河道沉积微相沉积的VIII砂体在研究区是最好的储层。这种对储层的详细解释以及对其沉积微相的精细描述有助于优质储层的鉴别和分布预测。  相似文献   

2.
中生界上三叠统延长组长4+5油层组是鄂尔多斯盆地重要的含油层位之一,N212井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偏南。结合取心井资料、测井资料对研究区的沉积相特征以及砂体展布规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N212井区长4+52油层组主要为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主要的沉积微相为分流河道和河道间。在顺物源方向上,砂体连通性较好,以切割叠置和水平水平搭接砂体为主;在垂直物源方向上,侧向连通相对较差,以孤立砂体和垂向叠置砂体为主。在平面上,结合沉积相平面图与砂体厚度平面图得出研究区长4+52发育4条分流河道,分流河道主要位于研究区的中部,长4+521沉积微相展布与长4+522有较好的继承性。砂体厚度展布规律受沉积相的控制,砂体展布也表现为4条带状展布。  相似文献   

3.
根据研究区140余口井的测井、录井及大量分析化验资料,结合各种相标志,利用沉积相综合研究方法系统划分了本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的沉积微相类型,分析了沉积微相与油气分布的规律.研究表明:本区长6油层组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1],微相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以及分流间湾等.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垂向叠加,厚度较大,为油气富集的主要场所;通过对砂体展布特征的研究,为下一步的勘探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王萌  高万朝  杨玉东 《辽宁化工》2020,49(9):1155-1158,1161
通过对岩石类型、颜色、沉积构造、粒度特征的研究,结合区域沉积背景、单井沉积微相、连井剖面等综合分析,确定了定边油田贾崾岘油区长2~1油层组沉积相类型及其沉积微相划分,并进行小层沉积微相及砂体平面展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贾崾岘油区长2~1油层组属于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主要发育水上分流河道和河道间微相,总体来看砂体的发育完全受控于沉积微相的展布,均呈北东—南西方向条带状展布。  相似文献   

5.
长6油层组为鄂尔多斯盆地重要油气勘探的有利发育层位之一,为了能更好的预测甘谷驿油田北部油层组剩余油的优质储层,对该研究区长6油层组的沉积相带演化与砂体展布特征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区域沉积背景的分析,岩心和测井资料的整合,对取芯井资料展开研究,并对沉积微相进行了详细的判断识别和标明。研究表明:甘谷驿研究区长6油层组为延长组主要产层,长6油层组厚度约100~150m,分为四个油层段,从下至上分别为长64、长63、长62和长61;有利储集砂层主要沉积于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环境,储集砂体展布特征受沉积相带展布控制,主要以呈NE-SW向条带状分布,砂体具有厚度大、分布广、连片性好等特征,其中长61亚层的分流河道砂体最为发育。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高效合理地开发中山涧地区延9油藏,以沉积物成分粒度和大量的测井、录井资料为基础,结合岩心观察描述,对各种沉积相标志进行分析,研究了靖边东坑中山涧油藏沉积微相类型及其特征。结果表明:该区为河流沉积,主要沉积微相为曲流河河道、点砂坝、天然提、决口扇、洪泛盆地占主导地位的骨架砂体。在小层划分、对比基础上结合单井微相分析和小层砂体分布图,掌握了沉积微相在平面上的展布特点及纵向上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野外露头剖面、岩心观察和测井曲线资料,确定了陕北富县探区长6油层组的沉积微相特征,利用测井资料建立测井相,利用多种沉积相的识别标志及特征,进行长6油层组沉积相、沉积微相的划分,并进行各小层沉积微相及砂体平面展布规律研究。依据测井曲线综合解释、岩性特征及试油、试采资料,分析石油富集规律。通过以上综合研究,分析沉积微相与石油富集之间的关系,从而对有利含油砂体进行预测。长6油层组沉积属于三角洲相和湖泊相,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微相以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为主,骨架砂体为水下分流河道,以北东物源方向为主,总体来看砂体的发育完全受控于沉积微相的展布,均呈北东—南西方向条带状展布。长6油层组油藏主要分布在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主要受岩性控制,分布不均匀,属岩性油藏,通过生、储、盖组合综合评价,认为骨架砂体水下分流河道为有利沉积相带。  相似文献   

8.
为了搞清江桥地区江75区块SⅡ+Ⅲ2层(主力层)砂体展布特征,指导油藏开发。本文在前人区域沉积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江75区块沉积环境和沉积体系;通过岩电对比,应用录井相标定测井相,建立测井相解释标准;综合单井相、剖面相和三维地震预测成果,编制SⅡ+Ⅲ2层沉积微相平面图。结果表明:江75区块SⅡ+Ⅲ2层沉积体系为齐齐哈尔物源沉积,沉积环境为三角洲前缘;发育沉积微相类型有4种: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和分流间湾。沉积砂体以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为主。沉积微相在平面上由南向北发育三支河道,以中间一支河道为主,纵贯南北;在工区中南部各类砂体展开沉积。结合构造特征,江75区块主要发育断背斜构造背景下的构造-岩性油藏。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塔中地区东河砂岩段的岩石类型及其组合、沉积构造、砂岩粒度分布特征及砂体形态的研究,确定了区内东河砂岩段的沉积相类型,微相组成以及主要沉积微相的特征。并在小层划分、对比的基础上分析了小层沉积微相的特点和平面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10.
大安地区扶余油层作为主力的产油层系,多年以来一直都是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层位。通过岩心观察、钻井和测井、录井资料、普通薄片和前人研究等,在对研究区红75-9-1等五口取心井观察研究基础上,明确了沉积微相类型,建立了研究区测井相模式,绘制了各时间单元沉积微相图,分析扶余油层砂体展布特征和垂向演化规律。研究认为:大安油田扶余油层是受西北物源控制的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研究区早期是三角洲分流平原亚相沉积,晚期是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进一步可以识别出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天然堤、溢岸砂等沉积微相,砂体总体呈北西—南东相展布,垂向上研究区总体是水进湖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又经历了两个次一级的"水退—水进"。分流河道砂体在研究区广泛发育,连片性好,砂体厚度大,物性较好,是主要的储层。  相似文献   

11.
韩华峰  刘鹏虎  乔力 《辽宁化工》2014,(9):1171-1172,1175
靖边青高(青阳岔-高家沟)油区位于靖边油田东南部,长2、长6油层为该区域的主力油层,以构造-岩性油藏为主,通过对该区域沉积相的研究,可以较好的预测砂体展布方向,为储层预测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可以基于此开展对区域古环境的研究,对于研究古水动力及物源研究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岩心、测井资料为基础,通过对沉积相各种标志的分析,认为陕北松新区长6储层属三角洲沉积体系,长61为三角洲平原沉积,长62为三角洲前缘沉积。探讨了沉积特征与油气分布的关系,认为该区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和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本区主要含油砂体。控油规律分析表明,沉积相对该区油藏的形成和油水分布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云南化工》2020,(2):128-130
Karakuduk油田的沉积微相研究处于空白,针对其地质特点,以区域沉积环境为基础,通综合岩心观察和岩心分析化验资料等多种资料,基于区域沉积体系研究,明确Karakuduk油田沉积体系类型、沉积微相类型和沉积模式。综合分析岩石类型、岩相类型、测井相特征、砂岩厚度特征,平面展布特征,确定了油田的沉积环境特征、各层沉积相带展布特征及纵向上演化规律,形成的一套海陆过渡相研究技术路线。建立相控剩余油分布模式,提出相对应的合理的挖潜对策,并在实际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原理,依据岩心、测井及地震资料,开展杏南地区S23-P1油层组各层段砂体分布规律。本项研究的成果将为油田中后期的剩余油的勘探和开发,目的区块的优选,目的层位的确定,起到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艳  冯辉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36(23):145-148
本文通过野外露头剖面、岩心观察和测井曲线资料,确定了陕北何家集探区长4+5-长6油层组的沉积微相特征,利用测井资料建立测井相,利用多种沉积相的识别标志及特征,进行长4+5-长6油层组沉积相、沉积微相的划分,并进行各小层沉积微相及砂体平面展布规律研究。依据测井曲线综合解释、岩性特征及试油、试采资料,分析石油富集规律。通过以上综合研究,分析沉积微相与石油富集之间的关系,从而对有利含油砂体进行预测。长4+5-长6油层组沉积属于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微相以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为主,骨架砂体为水下分流河道,以北东物源方向为主,总体来看砂体的发育完全受控于沉积微相的展布,均呈北东—南西方向条带状展布。长4+5-长6油层组油藏主要分布在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主要受岩性控制,分布不均匀,属岩性油藏,通过生、储、盖组合综合评价,认为骨架砂体水下分流河道为有利沉积相带。  相似文献   

16.
秦明  马世忠  秦旗 《当代化工》2014,(6):1087-1089
徐30区块位于榆树林油田西南部,葡萄花油层是其主要目的层。通过分析取心井的岩心资料和测井相要素,并结合研究区沉积特征,探讨了榆树林油田徐30区块葡萄花油层的沉积微相类型。结果表明,本研究区目的层段具有明显的水下分流河道特征,为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席主体、席状砂、席内缘、席外缘5种微相。进一步分析研究区沉积特征,建立测井微相模式,绘制出9个时间单元平面沉积微相展布图,为徐30区块葡萄花油层的开发提供重要的地质依据,为油水分布规律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聚类分析是研究样本(或变量)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通过分析各样本或变量间自寺相似性逐步归类。本文以古龙油田为例,运用了聚类分析中的Q型分层聚类法,研究了古龙油田葡萄花油层组沉积成岩相的类型,并对样品进行归类,得出沉积成岩相的空间展布规律。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储层评价中的应用是可行的,具有较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赵进义  孙明  刘玲  李浩  代振龙 《辽宁化工》2012,41(10):1046-1049
结合鄂尔多斯盆地烟雾峁区域的构造背景及沉积演化历史,综合利用钻井取心、录井、测井等资料确定沉积相标志,通过测井相分析及沉积微相剖面、平面的展布特征,认识烟雾峁区块长6储层沉积微相的时空演化规律.通过研究认为烟雾峁区域长6储层主要发育有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侧翼、水下分流间湾三种沉积微相.此外沉积微相的分布控制着储层的发育,油气成藏和油藏类型明显受沉积相的影响,厚度大、连片性好的水下分流河道砂岩为其主要储集层.因此对本区的沉积微相研究清楚对认识烟雾峁区域的长6油气富集规律、指导下一步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火焰山油田属于吐哈盆地的火焰山构造带,通过测井、录井、岩心等资料,结合三工河组区域上的沉积特征和沉积相演化规律,认为火焰山油田三工河组为三角洲沉积环境,岩性主要为深灰色-灰色泥岩、泥质粉砂岩,灰白色砂砾岩、含砾砂岩和细砂岩;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坝、席状砂沉积微相;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砂体连通性好,构成研究区内最主要的含油层系。通过对沉积微相的研究,为研究区油田的高效开发奠定地质基础,进而为下一步勘探部署工作做好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