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浅谈抗旱措施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旱灾是农业生产中发生频率最高也是损失较大的一种自然灾害。因为旱灾在作物的每一个生长过程中都有发生的可能,所以熟悉和运用抗旱措施对每一个农业生产者有着重要的意义。抗旱措施一般分为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2大类。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互补很强,各地区在抗旱过程中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积极采取工程措施同时。应指导农户大胆使用非工程措施来服务于抗旱工作,切实做好抗旱保种工作。  相似文献   

2.
《中国防汛抗旱》2010,20(4):74-74
简介 《中国防汛抗旱》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水利学会主办、国家防办业务指导的以防汛抗旱减灾为主题的综合类刊物,旨在及时报道党和国家在防汛抗旱方面的方针政策、交流推广防汛抗旱系统的先进经验技术、探讨减轻水旱灾害的对策及措施、介绍防汛抗旱及相关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研究成果,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水患意识、促进防汛抗旱工作。  相似文献   

3.
《山西水利》2006,22(2):I0008-I0008
晋城市城区抗旱服务队正式成立于1995年,现拥有固定资产82万元。为了加强抗旱减灾,在“立支柱、建网络、学科技、促服务”的思想指导下,城区抗旱服务队以指导全区农村抗旱为职责,直接服务于基层农村,积极推广抗旱节水新技术,并建立了以镇、办为依托的4个抗旱服务分队和以村为单  相似文献   

4.
《中国防汛抗旱》2014,(2):58-58
《中国防汛抗旱》是我国唯一以防汛抗旱减灾为主题的公开发行刊物。双月刊,全年共6期。 《中国防汛抗旱》以提高全社会水患意识、促进防汛抗旱工作为宗旨,以宣传党和国家防汛抗旱方针政策、交流推广防汛抗旱先进经验技术、研讨减轻水旱灾害对策措施、反映防汛抗旱工作成就及信息动态、开展防汛抗旱方面的学术讨论和专题研究等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在去冬今春的大旱中,南乐县遭受的旱灾也非常严重,为了做好抗旱救灾工作,文章从南乐县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这次抗旱救灾中所出现的问题和原因,在防范旱情、确保丰收的措施上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防汛抗旱》2021,(4):53-53
《中国防汛抗旱》杂志创办于1990年,是我国唯一以防洪抗旱减灾为主题公开发行的刊物。以“及时报道党和国家在防洪抗旱方面的方针政策、交流推广防洪抗旱系统的先进经验技术、探讨减轻水旱灾害的对策及措施、介绍防洪抗旱及相关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研究成果,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水患意识、促进防洪抗旱工作”为宗旨,是我国从事防洪抗旱工作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的重要参考,也是防洪抗旱领域专家学者沟通的重要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7.
《中国防汛抗旱》杂志创办于1990年,是我国唯一以防洪抗旱减灾为主题公开发行的刊物。以“及时报道党和国家在防洪抗旱方面的方针政策、交流推广防洪抗旱系统的先进经验技术、探讨减轻水旱灾害的对策及措施、介绍防洪抗旱及相关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研究成果,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水患意识、促进防洪抗旱工作”为宗旨,是我国从事防洪抗旱工作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的重要参考,也是防洪抗旱领域专家学者沟通的重要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非工程抗旱措施”?顾名思义即采取抗旱新技术、新产品、推广耐旱农作物新品种等措施来缓解乃至解决干旱的威胁。提起抗旱,人们的印象还停留在人工灌溉上,需要建设大批水利设施,然而目前的国力是难以承受的。即使建起了水利设施在一些地区也面临着无水可引的尴尬。很多地区已出现江河断流、地下水位下降严重的状况。面对严峻的抗旱形势,国内外专家和有识之士提出了“非工程抗旱措施”。旱灾对种子播种出苗和苗期生长具有严重威胁,双禹牌抗旱种衣剂就是针对这种情况研制成功的抗旱新技术。该技术是东北农业大学王树禹教授经过多年…  相似文献   

9.
依托规划全面提升抗旱减灾综合能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介绍了《全国抗旱规划》编制背景和基本情况,分析了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旱情监测预警系统、抗旱服务组织等抗旱规划主要建设内容的建设管理现状和发挥的抗旱作用,探讨了抗旱规划组织实施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推进《全国抗旱规划》实施的政策建议和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0.
窦冰 《山东水利》2023,(4):50-51
为加强自然灾害的预报预警工作,进一步提高防汛抗旱水平,水文情报预报信息为相关部门做好防汛抗旱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为此,本文分析了水文情报预报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作用和价值,提出了加强水文情报预报技术应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抗旱规划编制 多年来,我国制定了许多水利发展规划,但始终没有一个完整的抗旱规划来指导抗旱工作。2005年国家防办立项组织开展《全国抗旱减灾“十一五”规划》编制。 该规划于2005年底完成,包含以下内容:①我国抗旱减灾基本情况以及面临的形势分析;②规划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③抗旱减灾目标:⑥应急抗旱减灾工程总体布局和主要任务:⑤抗旱减灾管理及主要任务;⑥应急抗旱重点项目;⑦投资测算与规划效果分析以及保障措施等。  相似文献   

12.
《河北水利》2001,(2):32-33
针对当前严峻的旱情,河北省水利厅着眼全省,采取有力措施,组织全省实施抗旱;各地分别根据各自情况,开展抗旱工作,现通报如下:一是对全省的抗旱工作进行了发动和部署。在3月初召开的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上,对抗旱形势进行了分析,制定了抗旱工作的“四保”目标,即一保农村人畜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期间,在加大松辽流域防洪工程建设力度的基础上,松辽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松辽委)加强了防洪抗旱管理工作,效果显著,成绩突出。5年来,在松辽委党组的领导下,不断践行防汛抗旱“两个转变”重要思想,防洪抗旱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基础工作和科研合作,对当前的防洪抗旱管理进行了强化和探索,取得了一些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4.
张旭  冯琳  李云鹤 《中国水利》2011,(13):21-24
2011年春季,我国冬麦主产区一度发生严重干旱,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多项强农惠农政策,各级各部门和旱区广大干部群众全力投入抗旱减灾,最终夺取了冬麦区抗旱工作的重大胜利,为冬小麦再夺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虽然在做好抗旱工作方面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但也暴露出了一些突出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反思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中国防汛抗旱》是我国唯一以防汛抗旱减灾为主题的公开发行刊物。双月刊,全年共6期。《中国防汛抗旱》以提高全社会水患意识、促进防汛抗旱工作为宗旨,以宣传党和国家防汛抗旱方针政策、交流推广防汛抗旱先进经验技术、研讨减轻水旱灾害对策措施、反映防汛抗旱工作成就及信息动态、开展防汛抗旱方面的学术讨论和专题研究等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中国防汛抗旱》是我国唯一以防汛抗旱减灾为主题的公开发行刊物。双月刊,全年共6期。《中国防汛抗旱》以提高全社会水患意识、促进防汛抗旱工作为宗旨,以宣传党和国家防汛抗旱方针政策、交流推广防汛抗旱先进经验技术、研讨减轻水旱灾害对策措施、反映防汛抗旱工作成就及信息动态、开展防汛抗旱方面的学术讨论和专题研究等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易晓琳 《四川水利》2007,28(4):66-66
一是狠抓忧患意识,全面落实抗旱防洪任务。在系统上下大力开展水患教育,广泛宣传防汛抗旱知识,高度统一广大干部群众防大汛、排大涝、抗大旱的思想。上半年以来,旺苍县降雨较去年同期偏少60%。全县26个乡镇20万人受旱,面对严重的旱情。县水利局集中力量深入一线指导抗旱工作,切实抓好工程调水、堵溪扎挡,微水泵提和调解用水纠纷。并在做好抗旱的同时抓好防汛保平安工作,切实加大河道清障和汛前检查的力度,  相似文献   

18.
平子 《中国水利》2005,(24):I0028-I0029
2003年,国家防总提出了防汛抗旱工作“两个转变”的新思路,即“坚持防讯抗早并举,防汛要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抗旱要从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2年来,各地防汛抗旱指挥部门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积极探索和实践“两个转变”,开创了防汛抗旱工作新局面。要实现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要在防洪安全的前提下,规范人类社会活动,实施风险管理,充分利用洪水资源。浙江省2005年在“麦莎”台风来临前,实施“换水”措施,排放水量达1.4亿m3,台风后水位抬高了60多cm,增加了1.8亿m3蓄水,有效地改善了水质:北京市通过潮白河橡胶坝,凉风灌渠、通惠灌渠…  相似文献   

19.
抗旱动态     
《中国水利》2009,(4):I0005-I0005
去冬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多次对抗旱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着力抓好当前抗旱保苗、保夏粮生产工作,千方百计减轻卑情损失。国家防总、水利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抗旱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和黑龙江省《全省抗旱服务组织建设工作试点方案》的要求,我市从1994年开始着手进行县级抗旱服务组织建设的试点。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我市各级抗旱服务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显著成绩。各级抗旱服务组织面向基层,优质服务,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特别是在抗旱和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等方面做出较大贡献。一、抗旱服务组织建设基本情况大庆属黑龙江省西部重点干旱区,“十年九春旱”。多年来,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在抗旱工作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自觉性,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