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关于鉴别芝麻油掺伪检验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先根据不同油脂的某些物理特性,用感观检验方法大概确定出是纯芝麻油,还是掺入哪种油,再进行定量分析,最后用《GB5539——85》国家标准方法确定掺入何种油。该方法能快速准确检验出芝麻油的掺伪含量和品种。  相似文献   

2.
散装芝麻油品质检测及掺伪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20种市售散装芝麻油(抽样于郑州各大菜市场)为原料,进行了气味、滋味、透明度、酸值、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和全氧化值的测定以衡量它们的质量现状。结果表明,20种芝麻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均符合国家卫生指标要求,40%的芝麻油气味不符合国家标准,25%的芝麻油透明度不符合国家标准;采用气相色谱分析了它们的脂肪酸组成,结果发现:70%的散装芝麻油脂肪酸组成不在国家标准范围内,可以定性为掺假。所掺油主要是豆油,且掺入量大约为20%~80%。  相似文献   

3.
4.
在广泛收集不同产地芝麻油纯正样品基础上,用气相色谱进行分析,得到纯芝麻油的特征脂肪酸组成,以此作为实际样品鉴别的基础,并对人为掺入大豆油、葵花籽油、玉米油等植物油的模拟样品进行脂肪酸组成分析,经统计分析形成具有代表性的方程式和图表,作为芝麻油掺伪定性和定量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集了32个芝麻油掺菜籽油、豆油、葵花油和花生油的样品,根据主成分分析实验原理,选择折光率、酸价、色泽、水分及挥发物、皂化值和碘价等6个常规理化指标作为变量并进行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对数据矩阵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经处理后,样品的前三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2.66%,其中主成分1占总方差贡献率的40.64%,主成分2占33.57%,主成分3占18.45%,这三个主成分己含样本的大部分信息量。碘价、酸价和折光指数在主成分1中起决定作用,色泽和水分及挥发物对主成分2贡献显著,皂化值在主成分3中起主要作用。从二维得分图(PC1-PC2)和前三个主成分构成的三维得分图(PC1-PC2-PC3)均可发现,32个油样直观清楚地分辨成四组,即芝麻油掺菜籽油、豆油、葵花油、花生油,只有一个芝麻油掺葵花油样品出现误判。   相似文献   

6.
芝麻油脂肪酸的组成及其掺伪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本文分析了我国不同产地,不同皮色27个芝麻样品的脂肪酸,结果为C_(14∶0)0.013%±0.003%,C_(16∶0)8.77%±0.44%,C_(16∶1)0.15%±0.02%,C_(18∶0)5.30%±0.29%,C_(18∶1)39.70%±1.1%,C_(18∶2)44.69%±1.2%,C_(18∶3)0.96%±0.05%,C_(20∶1)0.19%±0.04%,C_(22∶0)0.10%±0.04%。经数理分析产地与皮色不同的芝麻,主要脂肪酸(>1%)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根据这一结果,对掺混菜籽油等六种植物油的芝麻油的掺伪油种与掺伪数量的鉴定技术进行研究,所建立的工作曲线法与计算法均能定量的回答掺伪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芝麻油中掺棉籽油的分光光度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麻油的掺假情况,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准确度高等特点,可以定量测定芝麻油的纯度。并对4种掺假芝麻油样品进行了检验验证,其变异系数均小于5%。  相似文献   

8.
电子鼻在芝麻油及芝麻油香精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电子鼻时芝麻油、芝麻油香精和其他油脂样品进行了分析.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判别因子分析(Discriminant Factor Analysis,DFA)和统计质量控制分析(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SQC),结果表明:电子鼻能够有效识别芝麻油、芝麻油香精和其他油脂,且电子鼻对芝麻油和其他油脂的识别比对芝麻油和芝麻油香精的识别效果更好;2号芝麻油香精和芝麻油样品的香气较为相似,其香气的模拟比较成功;电子鼻能够识别不同储存时间的芝麻油样品,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样品在PCA图中呈现规律性的变化,这可能与芝麻油在储存过程中发生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基于电子鼻山茶油芝麻油掺假的检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海铮  王俊 《中国粮油学报》2006,21(3):192-197
本文采用电子鼻系统对山茶油、芝麻油的掺假(大豆油)作了检测.通过对传感器信号进行方差分析可知,三种油脂的传感器响应有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PCA)对山茶油与大豆油及其混合物检测效果较差,对芝麻油、大豆油及两者混合物取得了较好的检测效果;而线性判别式分析(LDA)对山茶油和芝麻油的掺假都有较好的检测效果,并优于PCA方法.运用BP神经网络拟对混合油脂进行定量预测,对山茶油掺假的定量预测效果较差,对芝麻油掺假的预测效果略好于山茶油,但最大绝对误差已达0.134,还不能取得较为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冷榨芝麻油与浸出精炼芝麻油品质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冷榨芝麻油和浸出精炼芝麻油样品的特征指标、质量指标、芝麻素含量、芝麻酚含量、VE含量及氧化诱导时间的测定,分析比较冷榨芝麻油与浸出精炼芝麻油的品质差别.结果表明:冷榨芝麻油与浸出精炼芝麻油在特征指标上的最大差别是不皂化物含量和反式脂肪酸含量,冷榨芝麻油中不皂化物含量约为浸出精炼芝麻油的2.5倍,冷榨芝麻油未检出反式脂肪酸,浸出精炼芝麻油检出反式脂肪酸,其含量为0.88%,其中反式油酸含量0.34%,反式亚油酸含量0.54%;冷榨芝麻油与浸出精炼芝麻油在质量指标上的主要差别是过氧化值,浸出精炼芝麻油的过氧化值高出冷榨芝麻油2倍多,其风味也明显逊色于冷榨芝麻油;冷榨芝麻油中芝麻素、芝麻酚及VE含量都高于浸出精炼芝麻油,冷榨芝麻油中芝麻素含量约是浸出精炼芝麻油的2.14倍,VE含量约是其3.41倍,冷榨芝麻油中芝麻酚含量约为0.2 mg/100 g,浸出精炼芝麻油中未检出芝麻酚;冷榨芝麻油与浸出精炼芝麻油氧化诱导时间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1.
电子鼻在芝麻油掺芝麻油香精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电子鼻对芝麻油中掺入芝麻油香精进行识别.通过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判别因子分析(Discriminant Factor Analysis,DFA)、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Partial Least-squares Analysis,PLS)和统计质量控制分析(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SQC).结果表明:不同样品在电子鼻传感器上有不同的特征性响应图谱,电子鼻能够有效识别不同掺入比例的芝麻油样品;DFA方法的区分效果比PCA方法更好;SQC模型对于掺入芝麻油香精超过50%的芝麻油能明显区分;采用PLS对数据进行处理,电子鼻响应信号和芝麻油香精掺入比例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92 1),PLS方法能有效识别掺入比例为0%~ 100%的试验样品.试验证明电子鼻可用于芝麻油掺假的识别.  相似文献   

12.
现有的传统技术一般难以区分压榨芝麻油和精炼芝麻油。本研究以氧化甘油三酯聚合物为内源性指标依据,通过对多个不同品牌的正常压榨芝麻油和多个不同来源的精炼芝麻油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正常的压榨芝麻油和精炼芝麻油在氧化甘油三酯聚合物的含量上有极显著性差异(ρ<0.01),压榨芝麻油中氧化甘油三酯聚合物的含量一般均小于0.5%,其中氧化甘油三酯寡聚物均小于或等于0.1%,而精炼芝麻油中的氧化甘油三酯聚合物的含量均大于0.8%,其中氧化甘油三酯寡聚物均大于0.1%。用氧化甘油三酯聚合物的含量来鉴别压榨芝麻油和精炼芝麻油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芝麻品种和制油工艺对芝麻油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以黑、白芝麻为原料,采用水代法、螺旋压榨法、液压压榨法工艺所得芝麻油的理化指标、脂肪酸组成、芝麻油中VE、芝麻素、芝麻酚含量和氧化稳定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水代法所得芝麻油的酸值(KOH)和磷脂含量最低,而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最高;所有芝麻油样品均含有丰富的抗氧化成分芝麻素、芝麻酚和VE;所有芝麻油样品的脂肪酸组成接近,其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高达83.4%;白芝麻油氧化稳定性明显优于黑芝麻油,水代法所得芝麻油氧化稳定性最好,液压压榨芝麻油次之,螺旋压榨芝麻油最差。  相似文献   

14.
探索了HPLC-ELSD测定油脂甘三酯的方法,并测定了纯芝麻油与不同掺入比例的大豆油-芝麻油,葵花籽油-芝麻油的甘三酯指纹图谱,建立了纯芝麻油的甘三酯指纹图谱数据库。通过计算掺混油脂和纯芝麻油数据库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对掺混油脂进行检验。当大豆、葵花籽油的掺入量达到3%时,即可做出是否为掺混油脂的准确判定。  相似文献   

15.
为了确定高芝麻酚芝麻油的最适微波预处理条件,将芝麻水分含量调节为5个梯度,在不同微波预处理时间下制得芝麻油样品,对其芝麻木酚素含量、酸值、茴香胺值、氧化诱导时间、脂肪酸组成、生育酚含量、有害物质(多环芳烃和杂环胺)含量及感官品质进行了分析,探究芝麻水分含量和微波预处理时间对芝麻油中芝麻木酚素含量及油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预处理时间6 min、芝麻水分含量7%条件下制得的芝麻油芝麻酚含量较高,芝麻油酸值符合国家标准限定要求,氧化稳定性较强,有害物质杂环胺和多环芳烃含量处于适当的可控水平,同时兼顾了芝麻油的固有风味,消费者的喜爱度较高。综上,高芝麻酚芝麻油的最适微波预处理条件为微波预处理时间6 min,芝麻水分含量7%。  相似文献   

16.
香油含量检验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婷允 《中国调味品》2001,(5):34-35,23
本文综述了当前的各类香油含量的检验手段,在分析各类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实验室常用的Boudouin法的改进方案,即通过数学处理把检验数据置于分光光度计高灵敏度区段,从而克服常规方法误差较大的弊端。实验数据证明了改进方案的效果,该方法为香油检验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快速鉴别掺伪芝麻油的拉曼光谱-聚类分析方法。方法以不同产地、不同品牌的多批次芝麻油、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精炼棕榈油、精炼棉籽油及精炼地沟油为样品,在780 nm和532 nm激光光源下,扫描和比较其普通、扩展及导数拉曼光谱的形态。结果在532 nm激光光源的扩展光谱及一阶导数光谱中,芝麻油与低价植物油及精炼地沟油光谱的信息量最大,样品间光谱形态的差异显著。基于此全波段光谱信息和形态建立的多步聚类分析模型对芝麻油、低价植物油、仿冒芝麻油和精炼地沟油的判别正确率均为100%;对5%、10%、20%、30%和50%掺假芝麻油的判别正确率分别为72%、92%、100%、100%和100%;对5%、10%和20%掺杂芝麻油的判别正确率分别为97%、100%和100%;对5%、10%和20%掺杂植物油的判别正确率分别为94%、100%和100%。样品测量时无需制备样品及消耗化学试剂,测量和分析一份样品仅耗时5 min左右。结论所建立的拉曼光谱-聚类分析模型既可准确鉴定芝麻油,还可准确鉴定各种类型的掺伪芝麻油,可实现对掺伪芝麻油的快速、无损和准确鉴别。  相似文献   

18.
电子鼻对芝麻油掺假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磊庆  唐琳  詹歌  梁晨曦  谢一平  屠康 《食品科学》2010,31(20):318-321
使用电子鼻系统PEN3 对芝麻油中掺入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进行检测分析,分别对芝麻油中不同量的掺假进行辨别,用主成分分析(PCA)和线性判别式分析(LDA)两种方法分析。结果表明:电子鼻能够较好的识别芝麻油掺假不同比例的大豆油、玉米油和葵花籽油,而且LDA 方法比PCA 方法的效果好。PCA 方法对掺入大豆油、玉米油超过50% 和葵花籽油超过70% 的芝麻油能明显区分,而LDA 方法对芝麻油中掺入不同量的大豆油、玉米油和葵花籽油均能明显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