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主要研究了蔗糖晶体周围的流体力学条件对晶体生长的影响问题。作者通过许多科学实验,获得各种结晶条件下晶液相对运动速率与蔗糖晶体生长速率的关系数据。经过计算机分析处理后,作者不仅认为 Sherwood 准数方程不适宜于描述蔗糖晶体的生长过程,而且还建立了蔗糖晶体在纯净糖液中生长时的综合性数学模型。此外,作者利用高倍电子显微镜扫描了在不同晶液相对运动速度下生长的蔗糖晶体生长表面,经分析发现,在蔗糖晶体生长过程中,具有一定厚度的浓度边界层对晶面台阶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前人两相流硫酸钙结垢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蔗糖水溶液三相流条件下结垢速率的数学模型。探讨晶液比和糖膏浓度对积垢形成速率的影响,无晶体存在时积垢率是合有晶体条件的20倍以上。当晶液比达到25%时,没有检测到积垢现象。模型拟合呈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L-鸟氨酸发酵液经膜分离、离子交换处理,再加入苯乙酸进行反应,制备结晶型L-鸟氨酸苯乙酸盐(OP)。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晶种加入时机、晶种投加量、乙醇滴加速率及搅拌速率等因素对所得平均粒径及纯度的影响。确定起始质量浓度为800 g/L结晶液的较优结晶工艺条件为:乙醇与起始结晶液体积比为0.4时投加4wt%晶种,乙醇滴加速率0.8 m L/min,搅拌速率200 r/min。所得OP晶体平均粒径为614.7μm,纯度为98.3%,总收率为72%;将其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与文献图谱比对,确定所制备的晶体为OP晶体。  相似文献   

4.
在谷氨酸变晶生产过程中,变晶收率、谷氨酸产品质量直接影响生产成本,而变晶效果因料液配料调酸、变晶过程、设备搅拌速率、拉冷速率、分离温度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本文总结实际生产过程经验,分析了影响变晶工艺的因素,对变晶工艺调整具有一定参考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结合晶体成晶过程和生产试验数据,分析多效真空制盐生产中主蒸汽压力和料液固液比对盐结晶粒度的影响,提出生产粒度均匀、纯度高的成品盐应控制的主蒸汽压力和固液比的较佳控制范围。  相似文献   

6.
孟校宇 《中国油脂》2020,45(11):40-45
以椰子油作为模型,利用结晶动力学方程、X-射线衍射(XRD)分析、热力学分析以及偏振光显微镜(PLM)观察等方法研究了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L-AP)对椰子油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L-AP提高了椰子油的结晶速率,改变了晶体成核和生长机制;L-AP以“晶种”的方式诱导椰子油的结晶,对其结晶过程产生了促进作用; L-AP没有改变椰子油晶体的晶型以及堆积方式,却增加了晶体纳米片层的厚度;随着L-AP添加量的增加,晶体结构更加致密有序。  相似文献   

7.
石膏型卤水体系真空蒸发制备NaCl过程中,CaSO4.2H2O对NaCl产品的纯度影响较大。研究了石膏型卤水体系中CaSO4.2H2O的结晶过程。实验研究了搅拌速率、停留时间、晶种量、温度等条件对石膏型卤水体系二水硫酸钙结晶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晶体的粒度开始随搅拌速率的增大不断增大,当搅拌速率达250 r/min时,晶体粒度达到最大值77.24μm;晶体粒度同样开始时随停留时间的增大而增大,当停留时间为120 min时达到最大值,此时平均粒径为70.39μm。CaSO4.2H2O晶体粒度随晶种量的增加而减小;在40℃~70℃范围内,晶体粒度开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60℃时达到最大值,此时晶体的平均粒径为70.39μm,随后随温度的升高晶体的粒度逐渐降低。采用正交实验确定了石膏型卤水体系对二水硫酸钙生长影响的最佳实验条件为:温度为70℃、搅拌速率为250 r/min,停留时间为120 min,晶种量为3 g。此时的晶体的线生长速率为2.508×10-9 m/s。  相似文献   

8.
悬浮状态下氯化钠晶体二次成核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利用60 L流化结晶装置,研究了悬浮状态下晶种粒度、流体循环速率以及循环时间对碰撞成核速率特征、规律及晶核粒度分布的影响.发现二次成核过程中,破碎机理占主导作用,碰撞后的晶体碎片具有连续分布;母晶粒度和循环速率不仅影响颗粒的碰撞能,而且对颗粒的悬浮状态及分布状况有明显作用;成核速率随晶种粒度及流体速度的增大而增加,循环时间对粒度较大晶体颗粒的二次成核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9.
六水氯化锶结晶过程分析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提高晶体粒度角度出发,使用间歇冷却过程,在夹套式结晶器内研究了六水氯化锶结晶过程,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影响氯化锶晶体粒度的因素和最佳结晶工艺条件.主要影响因素为降温速率、养晶时间、搅拌速度,最佳条件:降温速率5℃/h,养晶时间20 min,搅拌速率200 r/min,在该条件下氯化锶的粒度可以达到657.3 μm.  相似文献   

10.
结晶是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单元操作,结晶过程控制多以获得高质量和适宜粒度的产品为目的.实验研究了平面蒸发方法制备氯化钠再制盐过程中的蒸发速率、停留时间及搅拌频率对产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沸腾蒸发条件下,晶体成核速率较快,再制盐多为立方体晶习.当蒸发速率为14 mm/h时,再制盐平均粒径为800 μm,晶体产品粒径均匀.停留时间对再制盐片晶厚度影响较大,停留时间越长,片晶越厚.搅拌频率越大,晶体产品平均粒径越小,且在高搅拌频率下再制盐易形成立方体晶习.无搅拌的条件下,停留时间为10 h时,再制盐平均粒径为827.0 μm,堆积密度为0.749 g/mL,粒度分布较均匀,为500μm~ 1500 μm.  相似文献   

11.
探索通过电导率仪在线调控结晶过程的可行性,考察添加晶种、消晶水对晶体晶形及晶体平均粒径的影响.实验发现:可以根据电导率的变化趋势比较直观地了解结晶速率的变化情况,进而可以对结晶过程进行调控.5min时加2%的晶种,晶种平均粒径为134.59μm,结晶时间4h,最终得到晶体产品纯度99%,收率86.3%,粒径270.6μm.  相似文献   

12.
齐涛  于才渊 《食品科学》1995,16(3):15-22
在间歇式流化喷雾造粒床内,研究豆粉流化造粒的颗粒生长机理和规律。考察了床层温度、过剩流化气速、料液的粘度和流率、晶种尺寸、晶种量和晶种的类别等操作条件对颗粒生长速率的影响,寻找到较好的工艺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植物甾醇结晶过程原理的分析,提出以晶种法提升植物甾醇产品收率的工艺路线.这种方法主要考察加入晶种的温度、晶种的量、降温速率和搅拌速率等因素,从而达到控制晶核数量和提高晶体粒径目的,最终实现提升产品的收率.研究结果表明,加入晶种的温度为57℃、晶种的量为1%、降温速率为1℃/h、搅拌速率为5 r/min的条件下,植物甾醇的收率可以提高到97%,这对实际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中重点研究了活性炭对谷氨酸在等电点转晶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供试的7种活性炭均能有效缩短转晶时间,以木制活性炭ZK-200型号最佳,在添加量为1.2%时,转晶时间从31 min缩短为19 min,转晶后谷氨酸的色价仅为0.003,透光率达83.9%,脱色率高达94.6%。进一步研究了代表性杂质丙氨酸在转晶过程中对β型晶核的成核速率及转晶时间的影响规律,阐明了添加活性炭加快转晶速率的机理。添加活性炭实现等电点原位转晶,不仅避免了Na+的引入,还有利于改善转晶后谷氨酸晶体质量。  相似文献   

15.
宋炜  王瑶 《甘蔗糖业》2005,(4):39-42
本文研究了在α-型谷氨酸转晶生产上处理末次味精母液的工艺,pH4,6、谷氨酸含量为45%的α-型谷氨酸晶体、末次味精母液与水的混和悬液升温至70℃,并恒温搅拌38min可完成α-型谷氨酸转晶过程,经过滤及60℃左右的水洗涤可得到洁白的β-型谷氨酸晶体,其一次转晶收率达到83%,转晶母液再经一系列处理进行循环回收,达到有效去除因发酵过程中添加糖蜜带来的色素和母液因温度升高增加的色素,提高结晶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晶浆黏度对谷氨酸结晶晶习及粒度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制备不同黏度梯度的溶液,考察了黏度对谷氨酸结晶晶习及粒度分布的影响,并通过测定不同黏度条件下谷氨酸结晶诱导期时间及生长速率的变化,探寻了黏度对谷氨酸结晶的影响机理。实验表明,在实验所测的黏度范围(1.00~10.30mP·s)内,黏度对谷氨酸的晶习基本没有影响,在相同过饱和度下,黏度增加,谷氨酸结晶诱导期时间延长,结晶成核速率减小,谷氨酸晶体的生长速率减小,使得谷氨酸晶体的颗粒直径减小,但晶体粒度分布均匀性略有增加。在工业生产上可以适当地提高结晶温度,以降低溶液的黏度,缩短结晶的诱导期时间,提高晶体的生长速率,使其更有利于谷氨酸的结晶。  相似文献   

17.
氨基酸组成和调酸速率对谷氨酸结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工段谷氨酸发酵液及多次结晶母液的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 ,并探讨了谷氨酸浓度和调酸速率对谷氨酸结晶的影响。结果表明 ,正常形成α型结晶和结晶异常———出现β型结晶的谷氨酸发酵液、超滤液和四效浓缩液中的氨基酸摩尔组分无显著性差异。脯氨酸极易掺入到α型晶体中。谷氨酸浓度和调酸速率是影响晶型的主要因素 ,适当降低浓缩液流加结晶和调酸速率可有效防止 β型晶体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张东明  马美湖 《食品科学》2012,33(14):78-84
为使猪油在常温下可呈液态,采用两次干法分提的方法对结晶温度、冷却速率、养晶时间分别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将猪油加热平衡后以一定的速率冷却至一定的温度,在晶核形成后经过特定的时间进行养晶使晶体形成,最后通过离心法使固液相分离;同时探讨搅拌方式和一次干法分提的平衡温度对分提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分提最佳条件为结晶温度21℃、冷却速率2℃/h、养晶时间14h;二次分提最佳条件为结晶温度16℃、冷却速率0.5℃/h、养晶时间30h;一次分提液化猪油的得率可达81.59%,二次分提液化猪油的得率可达79.93%。经二次干法分提得到的猪油在室温下可呈液态。  相似文献   

19.
搅拌操作对L—谷氨酸结晶晶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搅拌强度对L-谷氨酸结晶的α和β晶型的比例有明显的影响。在不太大的搅拌强度下,提高搅拌强度能明显提高α晶型的相对含量。其机制是搅拌强度增大能显著提高α晶型的成核频率因子和二次成核速率。而搅拌强度超过一定限度则会使β的含量有所提高。同时,还发现挡板对α的生成也有促进作用。在不加晶种的结晶操作中,先采用较高的搅拌强度起晶后再采用较低的搅拌强度育晶有利于得到粗大,均匀的α晶体。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瓷土分散液在低剪切速率下的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在低剪切速率下,分散液以胶体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为主,流体动力学作用很弱,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关系与herscgel-Bulkley方程吻合,分散液不表现触变性,有屈服应力值,分散液粘度是浓度的指数函数。实验证明温度对分散液表观粘度也有一定影响,其关系符合Andrade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