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安全监测设计的总结,阐述了在堤防安全监测设计方面的一些思路及设计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旨在为今后的堤防安全监测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长江重要堤防安全监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重要堤防安全监测工程中,对主要穿堤建筑物、重要堤段都布置了安全监测设施。两年多来的监测过程中,获得了大量的监测资料和信息,为评价防渗墙的渗控效果及穿堤建筑物的运行状况提供了科学依据。防渗墙是堤防加固和防渗处理的主要工程措施之一,通过监测资料分析,防渗墙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堤身、堤基的渗流状态,不同结构形式的防渗墙所起的截渗效果是不一样的。穿堤建筑物内部监测由渗压计、测缝计、位错计和界面土压力计组成,为穿堤建筑物安全运行状况和施工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堤防安全监测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拓展了传统的安全监测领域,先进的安全监测技术在堤防工程建设中将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长江重要堤防老水闸改造加固过程中的安全监测设计,并以樊口大闸及牛皮坳闸作为典型实例,阐述了如何进行设计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国堤防水闸的安全监测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长江重要堤防老水闸改造加固过程中的安全监测设计 ,并以樊口大闸及牛皮坳闸作为典型实例 ,阐述了如何进行设计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国堤防水闸的安全监测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5.
长江重要堤防安全监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重要堤防安全监测工程中,对主要穿堤建筑物、重要堤段都布置了安全监测设施.两年多来的监测过程中,获得了大量的监测资料和信息,为评价防渗墙的渗控效果及穿堤建筑物的运行状况提供了科学依据.防渗墙是堤防加固和防渗处理的主要工程措施之一,通过监测资料分析,防渗墙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堤身、堤基的渗流状态,不同结构形式的防渗墙所起的截渗效果是不一样的.穿堤建筑物内部监测由渗压计、测缝计、位错计和界面土压力计组成,为穿堤建筑物安全运行状况和施工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堤防安全监测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拓展了传统的安全监测领域,先进的安全监测技术在堤防工程建设中将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7.
8.
钢板桩用于长江堤防基础截渗,属国内首创。为了解钢板桩的实际截渗效果、变形情况以及钢板桩施工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等,在长江堤防洪湖燕窝堤段进行了渗流、变形及振动监测。监测成果表明:钢板桩防渗墙起到了较明显的阻渗作用,防渗墙的两端部位存在较明显的绕渗作用;钢板桩水平位移很小,振动影响控制在设计允许范围内,施工区内的建筑物是稳定而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10.
11.
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建设中的防渗处理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介绍了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建设的规模及堤防地基的地质条件和险情 ,着重就防渗处理的垂直防渗墙方案设计中考虑的一些主要问题 ,防渗墙施工的深搅法、置换法、挤压法和高喷法四种方法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最后 ,对改进防渗工程的施工设备、施工方法和环境保护 ,完善施工质量检测手段以及降低施工单价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施工期安全监测及其工程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工程施工期的施工过程和首次蓄水过程中安全监测的特点和难点,指出了施工期安全监测和实时分析评估以及加强施工期安全监测技术研究的重要性,提出了重视施工期安全监测的技术投入和经费支持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14.
长江下游岸边取排水工程大多采用顶管施工工艺穿越长江大堤,顶管施工对地基土的强烈扰动严重威胁大堤的完整性、稳定性和安全性.为了确保大堤安全,必须开展顶管施工期间和工后的长江大堤安全监测.文中在分析了顶管施工对大堤安全影响的基础上,针对此类工程的特点,系统地阐述了大堤安全监测技术的内容和方法,并结合某电厂一期工程介绍长江大堤安全监测技术的应用.实践证明,文中阐述的理论和方法是正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结合建设项目进度及质量控制理论,从施工方案、进度计划、施工组织及劳动力计划、材料及施工设备、质量保证及安全生产等方面论述了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对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缩短工期、节约投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苏只水电站工程安全监测项目及监测方法,并对首次蓄水期主要观测资料进行了初步分析。苏只水电站工程安全监测项目设立全面,监测方法简单可靠,可以系统地反映建筑物的运行状态;观测资料表明,枢纽各主要建筑物运行正常。 相似文献
18.
19.
20.
从分析安全监测自动化的目的和对自动化监测系统的要求入手,从监测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到运行管理全过程,对新建大坝和运行期大坝实现监测系统自动化进行了对比分析,强调了在实现新建大坝监测自动化时,要注意测点布置、充分考虑到新建和运行期测点仪器的统一、借鉴相关工程经验和避免施工干扰;而运行期大坝监测自动化要建立在对原有监测设施鉴定和对运行资料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