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蓄冷可以通过利用峰谷电价差,使空调系统更加经济,还可以作为一种间接蓄电措施,在峰电时段释放冷量,减少空调系统耗电,实现削减用电峰值功率的功能。对工业园区内需要24 h供冷的、包含基载的蓄冷空调系统的控制进行优化建模,在满足供冷及削峰需求条件下,以经济最优化为目标,分别针对非削峰日、2类削峰日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并以工业园区某一水蓄冷空调系统的控制为例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蓄冷空调在削峰时具有削峰幅度大、削峰时间长的优势。另外,当该日冷负荷需求越大时,2类削峰日对蓄冷空调系统运行费用的影响越大,此时可能需要增加削峰补贴电价。  相似文献   

2.
冰蓄冷空调在高峰谷负荷差地区应用的经济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蓄冷空调采用冰作为储能介质,使用大型空调机组在供电低谷期制冰蓄冷,在供电高峰期释冷以满足冷负荷需求,对电网起到削峰填谷的效果。以深圳地区作为对象,针对当地的电价政策进行调研,通过对商用办公建筑的冷负荷需求预测数据分析,完成冰蓄冷空调的典型设备方案和造价确定,基于不同的运行策略、年用电量预测和电价政策,完成投资收益及经济性指标计算。研究表明,冰蓄冷技术在深圳的应用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大规模推广后,其削峰填谷的效果将对深圳电网的健康运行和有序发展起到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3.
水蓄冷槽是空调水蓄冷系统中的核心设备之一。本文根据日本最近的资料,主要就蓄冷槽及其关连部分在设计中的一些问题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4.
有蓄冷器的联供系统优化运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布式供能系统的应用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及环保性,但同时需要对系统的运行进行精心设计,以保证能量的长期供需平衡。该文在"分时电价"的政策下,研究了一个由联合循环机组、吸收式制冷机、压缩式制冷机、蓄冷器组成的冷电联供系统的运行优化问题。采用外推近似法对优化问题进行求解,以日综合运行经济效益最高为目标函数,在满足给定冷负荷的基础上,确定优化的运行模式,并对蓄冷器的使用对系统的运行策略和经济性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算例计算结果表明,在"分时电价"的政策下,蓄冷器的使用增加了系统的运行灵活性,能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计算也验证了优化运行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水蓄冷空调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蓄冷空调是蓄冷空调中的一种,适合于常规空调的改造,具有初投资和运行费用低、操作简单等特点。文章介绍了水蓄冷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优点及使用条件,分析了在上海以EMC模式推行的第一家水蓄冷系统的构成、运行模式和方案,并进行了经济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水蓄冷(热)空调在能效电厂建设中的作用,根据水蓄冷(热)空调的特点,分析了水蓄冷(热)空调系统提高电力削峰能力的途径与减少水蓄冷(热)空调运行电能消耗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2蓄冷空调技术2.1基本原理及类型简介所谓蓄冷空调,即是在晚间电力谷荷阶段,利用电动制冷机制冷,把冷量按显热或潜热的形式存于某种介质中,到白天用电高峰期,把储存的冷量释放出来,以满足建筑物空调等的需要。这样制冷系统的大部分耗电发生在夜间用电低谷期,白天只有部分或辅助设备在运行,从而实现电网负荷的移峰填谷。目前,蓄能系统种类按储存冷量的方式可分为显热和潜热蓄冷;按蓄冷介质可分为水蓄冷、冰蓄冷及共晶盐蓄冷。显热蓄冷是通过降低介质的温度实现的,常用的介质有水和盐水;潜热蓄冷则是利用介质的物态变化进行的…  相似文献   

8.
《上海电力》2005,18(4):439-439
上海市南节电公司促成的上海市首例水蓄冷空调投用即显效应,当月节约电费近7万元,达到了供电、用电和投资方三方其赢的良好效应。该设备于2005年5月投用。据悉,通过冻水机组在晚上将3400m^3的水充冷,降至5℃左右,用来供门天高峰时段4台空调机组的冷量。通过合理利用峰谷差电价,达到了节约电费的目的。在5月份不完全运行的情况下,就节约电费6.9万元,预计年节约电费可达到110万元左右。据悉,相比已广泛采用的冰蓄冷技术,水蓄冷技术更适合于原有空调机组的改造,为广大已有空调机组的单位采用蓄冷技术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水蓄冷技术将夜间电网多余的谷段电力与水的显热相结合来蓄冷,并在白天用电高峰时段使用蓄藏的低温冷冻水提供空调用冷。苏州吴江泰金宝电子有限公司通过制冷系统的水蓄冷改造,获得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随着空调的普及和推广,针对夏季空调负荷的需求侧响应和管理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水蓄冷空调技术作为一种高效清洁循环利用的供冷技术,具备优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总结水蓄冷空调系统经济性研究的基础上,对水蓄冷空调系统和单纯空调制冷系统的经济性进行量化建模,并选择河北某办公区域项目的水蓄冷空调系统进行了实证分析测算,结果表明,水蓄冷空调系统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以降低电价为纽带的电力产业价格链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电价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竞争力和居民生活水平.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电价结构将由单一的销售电价逐渐发展成为包括上网电价、输配电电价和零售电价在内的多元化价格链.研究了我国的电力价格链及电价形成机制.指出电力设备折旧年限、发输配电价格比例关系和需求侧响应是影响我国电价水平的主要因素,制定合适的电力设备折旧政策,确定价格链中上网电价和输配电价的合理比例,完善电力市场竞争结构,削弱市场力的实施,综合优化设计多元化零售电价体系是完善我国电力产业价格链形成机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以价格为控制变量的交易计划和阻塞管理算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刘晨虎  夏清  郭琳  康重庆 《电网技术》2006,30(16):77-83
交易计划及阻塞管理是电力市场安全经济运营的重要问题。但现有的交易计划及阻塞管理算法都是基于复杂的数学推导、并以不断调整机组出力为引导迭代的关键步骤,缺乏足够的市场特征。本文深入分析了电力市场中各种价格的含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以价格为控制变量的交易计划和阻塞管理算法。算法在无约束交易计划的基础上,通过判断和调整阻塞线路的价格、相关发电机节点的价格,来引导系统达到新的价格平衡,进而改变机组出力和线路潮流而消除阻塞。这种算法体现了价格对资源稀缺程度和供需关系的衡量效果,整个计算过程经济意义和物理意义非常明确,突出了价格对资源优化配置的导向性作用。IEEE-14系统的计算结果表明了该算法具有快速、准确、迅速收敛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两部制电价与发电容量投资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自由竞争的电力市场中,两部制电价和发电容量投资间的作用效果,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从系统和反馈的角度出发,构建了一个由电力供给、电力需求、容量电价和新容量投资4个模块组成的电力市场价格模型。通过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自由竞争条件下固定的容量电价机制将导致投资过热,而国家发改委颁布的计及供求状况的两部制电价实施方案能较快地实现发电侧区域市场供需平衡,不易造成容量投资波动,并且市场竞争形成的两部制电价构成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4.
对电厂安装脱硫装置所导致的电价上涨进行了预测,深入分析了电价上涨后对各行业及产业结构的影响.重点分析了8类高耗能行业对电价上涨的敏感程度,从经济角度提出总量分配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5G通信)的迅速发展,5G基站数量不断增加,5G通信耗电量大、用电成本高的问题日益突出。为此,提出了考虑光伏和储能接入的5G基站光储系统优化配置方法,以提高5G基站运行的经济性。首先,考虑5G基站负荷情况和配电网分时电价,建立了5G基站光储系统的经济调度模型;然后,通过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计算典型日内5G基站光储系统的最小综合成本,以此确定光伏和储能的最优接入容量;最后,通过算例证明合理配置光伏和储能容量可以提高5G基站系统的经济性。光伏和储能容量的配置受储能成本和峰谷电价差的影响较大,且光储系统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随峰谷电价差的增大和储能成本的降低而增大。  相似文献   

16.
建立合理、有效的微电网电力市场交易机制来激励分布式清洁能源并网,是实现微电网运营多方共赢、经济环保的重要途径.针对微电网交易环境中的现有问题,提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力交易模式以改进微电网电力市场.介绍了微电网电力交易模式及其数学模型,以量化区块链技术对交易主体决策的影响.由于系统内部主体存在产权独立性,且市场中电价、电量竞标存在先后行动次序,应用Stackelberg博弈理论求解市场各主体在追求目标最优时电价和电量的交互策略.仿真结果表明:微电网基于区块链技术整合利用了分布式资源和设备,促进能源结构清洁化转型;供需双方都作为独立节点参与电力市场,区块链交易平台信息的公开透明提高了参与主体用电决策的精准性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基于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影响我国电耗的主要因素,着重考虑电价、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并对1979-2006年各影响因素与电耗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国内生产总值与电耗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工业所占比重变化与电耗变化之间没有显著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而电价与电耗之间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和协整关系,且脉冲响应检验显示,电价对电耗的影响将逐渐加大,随着电价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其影响会更加明显。对中国降低电耗水平,科学制定电价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作为工业大国,工业用电占我国电力消费的60%以上,为进一步优化工业用户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以工业用户历史用电数据为数据源,结合现有云平台系统Spark内存批处理的大数据处理框架,建立工业用户电力运营成本分析优化模型。分析工业用户历史负荷情况,依据算法预测出其未来一年的负荷,将现有电价规则训练为电价分析模型,代入工业用户未来一年的负荷情况,可得到该工业用户最优的变压器配置和电价策略。科学分析工业用户电力运营成本,制定优化方案,可切实帮助用户降低企业用电成本,解决企业受电成本虚高问题,实现由被动服务向主动优质服务转变。  相似文献   

19.
考虑电价不确定性的负荷价-量曲线聚合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电力市场的发展,需求侧逐渐参与电力市场报价。报价曲线需要反映需求侧的真实价格响应特征。然而,需求侧的负荷资源具有数量多、单个容量小的性质。大量用户聚合上报的价-量曲线尽量准确地反映需求侧特征,有利于售电侧准确掌握聚合用电特性,维护电力市场经济信号准确性。针对此,提出一种考虑电价不确定性的需求侧用户价-量曲线聚合方法,该方法可有效保留各负荷的价格响应特性,并为大量需求侧用户参与市场出清提供技术支撑。首先,该文考虑电价预测的不确定性,基于后验误差与核密度估计,建立适应多种电价预测模型的电价概率分布生成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需求侧用户价-量曲线的最优聚合模型,能在预测电价附近展现良好的聚合精度,且适用于不同出清模式的电力市场。针对所提模型具有的分段非线性特性,该文采用启发式算法-粒子群算法求解该模型。最后,基于真实电价数据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