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叙述从空载到满载,维持同步电动机在1功率因数(或最小线电流),以保证最高效率的技术。这种概念起源于由国家宇航局马歇尔宇航中心最近研制的获得专利的感应电动机节能功率因数控制器。其原理在《中小型电机》1983年第3期第62页上曾作过介绍。把这种方法应用于同步电动机,不断自动地调节三相同步机的直流磁场,以使得交流线电流总是运行在“V”形曲线的最小点。这种调节是负载在它的全部运行范围内变化时实现的。磁场电流小于最小线电流  相似文献   

2.
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第6.2.4规定:当短路保护电器为断路器时,被保护线路末端的短路电流不应小于低压断路器瞬时或短延时过电流脱扣器整定电流的1.3倍。GB50054—2011第5.2.8条还规定:TN系统中配电线路的间接接触防护电器的动作特性,应符合下式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四、四端功率表(或相位表)的附加干扰量功率表(或相位表)有电流和电压回路各一。若两回路有一个公共端,则共有三个端。该功率表(或相位表)将仅能反映电压和电流的作用。但许多情况下功率(相位)表不得不按四端线路处理,这时将有第三个干扰量作用于功率(相位)表而引起示值误差。一种情况是功率(相位)表内部电压回路和电流回路已相接,而且四个端的电位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4.
10kV中性点小电阻接地系统零序电流保护整定值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振旗 《供用电》1996,13(6):24-26
在电容电流较大的10kV系统改为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后,单相接地就要同相间故障一样,按阶梯原则切除.增加一套零序电流元件是简单易行的办法.最常见的单母线分段接线,第1时限跳馈线(如果馈线是城网开关站或用户专用配电所,那么110kV变电站内的馈线就成为第2时限),第2时限跳母线分段,  相似文献   

5.
检验双侧差动保护结线的正确与否,可以分别测定各侧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电流的向量进行比较判断.若二者大小相等而方向互差180°则证明结线正确;否则证明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或组别结线有错.由于测验出的各侧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三相电流向量和给定的三相(或三线)电压向量在同一时刻分别处在六个不同的相位角度,故称为“六角图”。“角图”的测定,一般采用瓦特表法(参见四川省电力局中心试验所编《继电器检验规程》第728页).此法的缺点是不太直观,经验不足有时会造成错误判断。而差保  相似文献   

6.
500千伏电网的继电保护多选用带有暂态特性的电流互感器,例如:TPS、TPX、TPY或TPZ级,其暂态量大小的决定是人们关心的问题。本文是国际电工委员会第38互感器枝术委员会第14工作组提出的,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IEC60947-22003年第三版中新增加的附录M内容.该附录主要规定剩余电流装置模块(无内部电流分断装置)的特性、要求和试验方法.剩余电流装置模块本身不装设分断装置,因为没有触头灭弧系统,但模块有输出讯号,或用作指示漏电,或用于和某种适合的断路器配合使用,就成为剩余电流保护断路器.剩余电流装置模块有传感器(互感器)和处理器(电子电路)两部分,有二者分离的模块,也有二者合一的模块,可根据用户的需要选用.  相似文献   

8.
读者来信     
<正> 编辑同志: 读贵刊1996年第二期(总第88期)“关于变压器原、付绕组电流方向的论辨”一文(下称“论辨”)后,对该文作者勇于从实践中探求真理的精神表示佩服,但文中有些观点值得商榷。1 在电工理论中为了更清楚、全面地表达电压、电流和电动势等电路变量,毫无例外地采用了参考方向(或正方向),因此,电路图中电流i或(i)的箭头表示该电流的参考方向,电压u(或U)的“+”“-”极性(或箭头方向)表示该电压的参考极性(或参考方向)。并不表示真实方向或真实极性。2 参考方向(极性)原则上可以任意规定,因此,图  相似文献   

9.
为了保证避雷器即使发生故障也不会损坏其他设备或者影响人身安全,短路试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试验。由于试验回路电压或容量的关系,在有些短路试验中,避雷器的短路电流第一个峰值达不到要求的试验电流有效值的1.7-2.5倍,通过短路电流的时间往往也不足0.2秒。如果所进行的试验不符合这一要求,将不能真正考验避雷器压力释放装置是否能够起到防爆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开展大规模风电场并网送出电网继电保护实时数字仿真(RTDS)试验,指出现有风电场送出电网继电保护存在的问题,给出风电场送出电网保护配置建议:110 kV送出线路的主保护采用分相电流差动保护,后备保护采用解微分方程算法的距离Ⅰ段,或将相量距离Ⅰ段保护延时0.15 s动作,同时配置常规距离II、III段及零序电流保护;送出变压器主保护采用差动保护,励磁涌流判据采用间断角鉴别、时差法等方法,后备保护配置复合过电流保护及零序电流方向保护;330 kV送出线路主保护配置2套独立工作的分相电流差动保护,采用电压突变量选相元件及基于零序分量的方向元件,后备保护配置与110 kV送出线路相同。(详见2013年第33卷第7期)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高压全范围限流熔断器在国外发展的情况,阐述了我国正在研究开发的一种创新的大容量高压真空式全范围限流熔断器。该真空式熔断器主要是利用了真空熔断器具有十分稳定的开断小过负荷电流的特点和石英砂填料熔断器具有显开断短路电流的限流作用,使其互相配合而成的新型全范围熔断器。它具有许多特点,如对于任何预期电流,在熔体熔化起弧后的第1次电流过零或第2次电流过零时就能灭弧,且无过电压,功率损耗小等。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保证避雷器即使发生故障也不会损坏其他设备或者影响人身安全,短路试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试验。由于试验回路电压或容量的关系,在有些短路试验中,避雷器的短路电流第一个峰值达不到要求的试验电流有效值的1.7-2.5倍,通过短路电流的时间往往也不足0.2秒。如果所进行的试验不符合这一要求,将不能真正考验避雷器压力释放装置是否能够起到防爆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由于缺乏经验、工作不细心或原绕组损坏严重等原因,在小型异步电机更换绕组时,常发生以下错误: 一、原始数据搞错 1)并联支路数搞错。 2)并绕根数搞错。 3)将内部△形接法的绕组误认为两路并联。以上三种错误,通过空载试验中空载电流的异常情况就可以发现。一般小型异步电机的空载电流大约为电机额定电流的20-50%左右。二极电机空载电流小,多极电极的空载电流稍大。如果电机空载电流大小和这个范围相差较远,而且三相电流基本平衡,则可能是发生了上述错误。如果空载电流很小(低于15%In),则往往是把多路并联接法的绕组误接成一路,或把多根并绕的绕组误接为单根;若空载电流过大,电机很易发热,则是相反的错误或第3)种错误。为避兔以上错误,最好在绕线前对所测数据进行一些简单而又必要的校核。 1.校核导线的电流密度  相似文献   

14.
美国在NASA工作的工程师SamGasque宣称发明了一种LRC线圈 ,可防止雷击对电力电缆、信号电缆、电缆附件及电器装置造成的破坏。LRC线圈的结构是由两个绕在电力电缆或信号电缆上但绕制方向相反的线圈所组成的 ,线圈的末端相互连接。第一个线圈的作用如同扼流圈 ,对由雷击形成的浪涌电流呈现出高阻抗 ,以防止该浪涌电流进入电缆的内部芯线。第二个线圈的作用类似于屏蔽罩 ,产生一个与第一个线圈数值相等、方向相反的电磁场 ,以抵消第一个线圈的变化 ,相当于利用法拉弟笼将雷击浪涌电流产生的磁场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整个装…  相似文献   

15.
一、试验方法临界动作电流 I_o 是这样一种电流,当热继电器通以略小于该电流的电流 I_o~-=I_o-ε(ε为任意小的电流值)时,无论通电多久,热继电器都不会动作;反之,当热继电器通以略大于该电流的电流 I_o~+=I_o+ε时,热继电器一定会动作。简单地说,临界动作电流 I_o 即是热继电器动作或不动作的分界电流值。《低压电器基本试验方法》(GB998—67)第21条规定,测定热保护元件的临界动作电流时,试验电流系采取在通以额定电流至发热稳定后,再逐渐增大的办法。我们发现,对某  相似文献   

16.
3/2接线为500kV变电站的主要接线形式。针对某500kV变电站第2串中间的断路器在合闸运行后该串3组电流互感器(TA)均产生电流不平衡的问题,构建了电路模型并结合实际回路电阻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产生三相电流不平衡的原因为站内或电源至站内的三相阻抗不平衡所致,针对不平衡电流造成的影响等因素,提出了运维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研究表明,近代高性能混合式步进电动机,由于旋转电压系数大,运行频域宽,出现旋转电压相当大。对绕组电流波形产生显著影响的新问题,使得原有的概念不能适应。由于旋转电压的影响,在高频运行时电流上升阶段中可出现电流下降区,使得电流上升阶段结束时电流的值减小,甚至为零或反方向值,文中研究了相对续流时间随频率变化的规律,首次指出第二、第三临界续流电流为零的频率的存在,并给出它们的计算公式,还给出续流时间等于零的频率的计算公式;研究了续流过程不同对电路拓扑结构以及绕组端电压的影响,首次提出了相电压波形随频率改变发生相位移动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开展大规模风电场并网送出电网继电保护实时数字仿真(RTDS)试验,指出现有风电场送出电网继电保护存在的问题,给出风电场送出电网保护配置建议:110 kV送出线路的主保护采用分相电流差动保护,后备保护采用解微分方程算法的距离Ⅰ段,或将相量距离Ⅰ段保护延时0.15 s动作,同时配置常规距离II、III段及零序电流保护;送出变压器主保护采用差动保护,励磁涌流判据采用间断角鉴别、时差法等方法,后备保护配置复合过电流保护及零序电流方向保护;330 kV送出线路主保护配置2套独立工作的分相电流差动保护,采用电压突变量选相元件及基于零序分量的方向元件,后备保护配置与110 kV送出线路相同。(详见2013年第33卷第7期)  相似文献   

19.
开展大规模风电场并网送出电网继电保护实时数字仿真(RTDS)试验,指出现有风电场送出电网继电保护存在的问题,给出风电场送出电网保护配置建议:110 kV送出线路的主保护采用分相电流差动保护,后备保护采用解微分方程算法的距离Ⅰ段,或将相量距离Ⅰ段保护延时0.15 s动作,同时配置常规距离II、III段及零序电流保护;送出变压器主保护采用差动保护,励磁涌流判据采用间断角鉴别、时差法等方法,后备保护配置复合过电流保护及零序电流方向保护;330 kV送出线路主保护配置2套独立工作的分相电流差动保护,采用电压突变量选相元件及基于零序分量的方向元件,后备保护配置与110 kV送出线路相同。(详见2013年第33卷第7期)  相似文献   

20.
开展大规模风电场并网送出电网继电保护实时数字仿真(RTDS)试验,指出现有风电场送出电网继电保护存在的问题,给出风电场送出电网保护配置建议:110 kV送出线路的主保护采用分相电流差动保护,后备保护采用解微分方程算法的距离Ⅰ段,或将相量距离Ⅰ段保护延时0.15 s动作,同时配置常规距离II、III段及零序电流保护;送出变压器主保护采用差动保护,励磁涌流判据采用间断角鉴别、时差法等方法,后备保护配置复合过电流保护及零序电流方向保护;330 kV送出线路主保护配置2套独立工作的分相电流差动保护,采用电压突变量选相元件及基于零序分量的方向元件,后备保护配置与110 kV送出线路相同。(详见2013年第33卷第7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