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DC-DC变换器显式模型预测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v分解方法建立了DC-DC变换器的离散时间混杂模型,并将其转换为分段仿射(PWA)形式,把DC-DC变换器的控制问题转化为分段仿射系统的约束优化控制问题。针对带状态和输入约束的离散时间分段仿射系统动态变化快的特点,应用显式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并基于多参数二次规划算法得到了关于状态变量的分段线性显式最优控制律,从而进一步得到DC-DC变换器显式模型预测控制系统。数值仿真计算表明:DC-DC变换器的显式模型预测控制是有效的,系统控制的动态性能是优越的。  相似文献   

2.
针对具有凸多面体不确定性的离散时滞系统,研究了状态反馈鲁棒H_∞控制问题.将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条件转化为线性矩阵不等式的求解问题,可采用较为有效的闪点方法进行求解。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分段线性分类器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红外化学遥感监测领域应用的概况,探讨了单边式分段线性分类器应用于红外光谱鉴别的可能性.建立了一个二维数据样本集对这种分类器的判别特性进行了评价,然后用一个甲基膦二甲酯(DMMP)光谱数据样本集对这种分类器的性能进行了检验.二维数据的训练结果表明,单边式分段线性分类器对真实类界面的逼近程度高于传统的树状分段线性分类器.DMMP光谱样本的训练和预测结果表明,一个由4维判别矢量构成的单边式分段线性分类器其性能优于线性分类器和由3步7维判别矢量构成的树状分段线性分类器.  相似文献   

4.
针对数瓦级的LED照明应用,分段式线性驱动电路比传统开关式驱动电路具有更高的性价比。分段式线性LED照明驱动电路因结构组成不同,性能也会存在差异。对两种典型的分段式线性LED照明驱动电路进行了比较研究。宽电压范围输入的实验样机均采用了输入电压自适应以及输入电压静态和动态滞回区域相结合的电流控制策略,实验结果表明:当满足相同的电气要求时,多电流源型分段式线性LED照明驱动电路主电路效率更高、成本较低,而单电流源型分段式LED照明驱动电路输入电流谐波表现更优、电路段数更易扩展以及控制程序较容易编写。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石油闪点测量的常用方法并加以比较。在采用CPLD技术测量石油闪点方面做了充分详细的讨论和分析,同时提供了相应的实验数据,为文中所讨论的测试方法的可行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不确定离散时滞系统的鲁棒H∞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具有凸多面体不确定性的离散时滞系统,研究了状态反馈鲁捧H∞控制问题.将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条件转化为线性矩阵不等式的求解问题,可采用较为有效的闪点方法进行求解.  相似文献   

7.
基于分段线性的飞翼布局飞机控制分配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飞翼布局多舵面飞机的非线性控制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线性函数的控制分配方法.这一方法基于舵效的分段线性假设,将非线性控制分配问题简化为分段线性规划问题来处理,再通过将其转化为混合整形线性规划问题来求解.针对某飞翼无人机的非线性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基于舵效线性假设的控制分配方法相比,基于分段线性函数的控制分配方法可以明显地提高控制响应精度.在故障条件下,与传统方法相比其实际控制力矩与期望值之间的误差减小了近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用TP—801单板机控制可控硅的控温系统。通常采用PID算式进行控制,需要整定积分、微分、比例系数,使调试、操作很不方便,而本系统采用简化的扩充临界比例度法,在控制过程中只整定比例系数一个参数。另外采用数字触发,使系统成本降低,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工作可靠性。本系统具有控制精度较高,升温和降温的线性度好,操作十分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通过用分段线性符号函数替换统一混沌系统中部分二次项,得到一个新分段连续的自治系统(称为统一混沌系统修改模型).对该系统性质做定性分析,验证其动力学性态为混沌,运用反馈控制和自适应控制方法,证明两个统一混沌系统的修改模型为同步,数值模拟计算验证了所提同步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切换系统优化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一类特殊的混杂系统-切换系统的优化控制问题,提出了分段梯度下降优化方法,它是连续系统优化控制梯度下降法的推广,对分段线性切换系统,通过一定变换,可以把切换系统转化成关于特定变量的连续系统,证明了切换系统整体优化控制目标等价于各子模态连续系统的优化目标之和,从而得到切换系统最优控制的梯度下降优化算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得出切换系统优化控制的局部最优解。给出了具体示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机炉协调控制系统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对协调控制系统设定值的多目标优化可提高控制系统品质,协调控制中控制变量阈值范围的确定是实现设定值多目标优化的基础。以160 MW燃油锅炉汽轮发电机组动态模型为例,给出了确定各负荷下不同控制变量输出阈值的迭代算法,为研究多目标机炉协调控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凝点、倾点都是以温度表示的条件性指标,是原油物理状态发生转变的温度分界点。我国一直将凝点视为衡量原油低温流动性及控制原油输送温度的一个重要参数,为了深入认识含蜡原油的微观结构,有必要对含蜡原油凝点/倾点与原油微观结构及组成间的关系进行细致的研究。对大庆6种典型含蜡原油进行凝点实验,总结了实验规律,并用灰色系统理论定向分析了蜡晶形态/结构及原油组成对凝点/倾点的影响规律,为改善原油在长距离输送过程中的流动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一种能对各类被试液压元件实行液压驱动、液压调速和液压加载的综合式液压试验台。其结构合理、布置紧凑、技术先进、性能可靠。为了节省能源,试验台的液压系统采用负载传感控制。通过计算机数字仿真和台架试验,对试验台负载传感回路的静、动态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负载传感控制的节能效果显著,能有效地减少液压系统中的热负荷。从而可以大大缩减油箱容积并提高试验质量。所设计的负载传感阀具有满意的工作性能且构造简单,适用于液压试验台及其他液压机械的定量系统。  相似文献   

14.
高温超高压釜加热过程的预测模型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温超高压釜是油田射孔器检测装置的主要设备,由于其超高压的特殊工艺条件以及多层介质的复合传热,使得釜内油温的控制变得十分复杂,为此建立了高温超高压釜体到腔内液压油的非稳态传热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了其温度场的分布状况,为油温的高精度控制方案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当前变压器等电力设备中广泛应用的绝缘油均属于矿物油,但其闪点相对较低,生物降解性差.因此,以植物绝缘油替代矿物油成为国内外研究的新热点.论述了以花生油为原料炼制绝缘油的研究过程,并针对其电气性能与矿物绝缘油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其主要性能指标较矿物绝缘油更好,极具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将异丙醇与糠醛配成双溶剂,分别采用糠醛单溶剂及异丙醇与糠醛的双溶剂对工业废润滑油进行溶剂精制,对回收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双溶剂精制的效果优于糠醛单溶剂精制的效果。其最佳工艺条件是:精制温度为75℃,异丙醇与糠醛的体积比为1∶1,剂油体积比为1.5∶1。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所回收油品的粘度指数为119.5,折光率为1.476 6,色度为1.0,凝点为-15.8℃,闪点为218.4℃,硫质量分数为0.026%,油品的总收率为72.5%。  相似文献   

17.
船用燃料油的调和技术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渣油、乙烯焦油、页岩油为研究对象调和制备船用燃料油。考察了调和比、温度、不同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及复配表面活性剂对调和油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渣油)/m(乙烯焦油) =1∶1.25和m(渣油)/m(页岩油)=1∶1.00时,得到的调和油不但黏度指标达到180#船舶燃料油产品要求,而且闪点和稳定性均符合国家标准;当添加HLB值为12且以阴离子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的表面活性剂时,调和油的黏度显著降低。复配表面活性剂添加质量分数为0.3%时, 黏度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一个基于BP(Back—Propagation)算法的多层前馈网络模型,用于预测有机物闪点.以有机物沸点作为网络的输人参数,闪点作为输出.取24类共210种有机物作为实验样本,并随机取其中150种作为训练集,另外30种作为预测集.结果表明:闪点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符合良好,绝对平均相对误差为3.39%.  相似文献   

19.
关节轴承中微凸体的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关节轴承内外圈摩擦副上微凸体在相对滑动过程中的摩擦热问题,建立半球状微凸体相对光滑平面滑动的模型,对点热源导致的温升进行积分,计算关节轴承内外圈在微凸体接触面处的稳态温升分布. 分别计算微凸体在弹性接触与塑性接触状态下接触面的稳态温升分布,并研究了在不同角速度和载荷下接触面沿速度方向的温升变化. 给定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载荷及速度,分别计算绘制出了两种不同型号关节轴承中的微凸体在接触区的最大闪温图. 计算结果表明:内圈微凸体在接触区的温升是对称分布的,最大温升位于接触面的中心点,外圈接触区后沿的温升大于前沿的温升,最大温升出现在中心点偏后沿的位置. 轴承角速度或微凸体载荷越大,接触区的温升越大. 在低速重载工况下,微凸体的最大闪温值较小;而在高速情况下,微凸体的最大闪温值较大. 关节轴承在工作时应注意载荷和角速度的控制,防止因微凸体摩擦生热过多从而造成轴承使用性能受损.  相似文献   

20.
裸露管线温降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裸露原油管线停输后,由于管道中油的热容量要比周围土壤的热容量小得多,所以冷却速度要比埋地管道快得多,成为限制允许停输时间的关键。根据裸露热油管道的热力及水力特征,建立了管道停输后的温降数学模型。将模型简化后采用有限差分方法,把热传导偏微分方程转化为线性方程组后,用迭代法求解。编制了停输温降温度场的程序框图,以实际管道为例计算出不同停输时间管道内的温度分布值。将管线停输后管中心、1/2半径及管壁处温度进行比较,制定出可行的管线间歇输送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