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酶法液化技术制备高品质的南瓜汁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采用果胶酶制剂、纤维素酶制剂及复合酶系制取南瓜汁 ,大大提高了南瓜的出汁率和南瓜汁的稳定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南瓜果肉细胞的超微结构 ,显示出使用单一果胶酶制剂或纤维素酶制剂对南瓜果肉细胞壁的破壁作用远不如复合酶系。经复合酶系作用后 ,不仅使南瓜汁的出汁率提高了 2 0 % ,而且还提高了南瓜汁的混浊稳定性和色泽稳定性。同时探讨了由复合酶系产生的协同作用 ,高活力的果胶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等共同降解了南瓜果肉细胞壁中胞间层和初生壁的果胶、纤维素、半纤维素的破壁机理  相似文献   

2.
肌球蛋白与κ-卡拉胶混合胶凝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研究pH、离子强度和钾离子对肌球蛋白与卡拉胶混合溶液粘弹性的影响,揭示了肌球蛋白与κ-卡拉胶混合胶凝的机理。肌球蛋白与卡拉胶混合胶凝的过程是肌球蛋白在加热过程中首先胶凝,然后卡拉胶在降温过程中胶凝并使体系胶凝能力增强,卡拉胶的作用一般处于次要地位。较高pH可导致肌球蛋白与卡拉胶混合凝胶能力下降;低离子强度使肌球蛋白与卡拉胶混合胶凝能力明显增强;钾离子促进了卡拉胶的凝胶作用,在肌球蛋白与卡拉胶混合胶凝过程中占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卡拉胶(carrageenan)是一种从海洋红藻细胞壁中提取出来的多糖物质,通过1,3-β-D-吡喃半乳糖和1,4-α-D -吡喃半乳糖交替连接作为基本骨架形成的线性硫酸多糖。研究表明,卡拉胶及其分子修饰后获得的衍生物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凝血、增强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力等多方面生物活性。卡拉胶酶属于糖苷水解酶,通过使β-1,4糖苷键断裂来降解卡拉胶。卡拉胶硫酸酯酶又被称作卡拉胶硫酸化酶,是一种作用于卡拉胶寡糖的硫酸基使之游离出无机硫酸的酶。经研究证实,这两种酶对于卡拉胶多糖的降解具有协同作用。然而由于卡拉胶多糖结构的复杂性,人们对于卡拉胶的降解及分子修饰大多数尚未探索。现如今,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卡拉胶多糖生物活性的多样性,卡拉胶多糖的分子修饰引起了相关研究者的持续关注。作者概括了近年来卡拉胶多糖的分子修饰,重点介绍了卡拉胶酶和硫酸化酶的研究进展,进一步阐述了其修饰后的生理活性变化。  相似文献   

4.
复合酶液化香蕉浆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复合酶制剂液化香蕉浆的机理。发现复合酶能降低香蕉浆粘度,利于果浆固液分离。经Sepharose CL-6B凝胶过滤色谱分析,发现液化过程中香蕉浆中醇不溶性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不断减小,表明复合酶对果浆多糖具明显降解作用。成分分析表明,液化后香蕉浆中果胶、淀粉和醇不溶物含量均明显减少,说明复合酶可降解香蕉细胞壁中果胶质、半纤维素及淀粉。对不同加工阶段香蕉果肉超微结构进行比较,揭示液化处理可彻底降解香蕉浆中多糖组分,使香蕉细胞壁完全破碎,细胞间粘连消失,果汁得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肌球蛋白与k-卡拉胶混合胶凝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pH、离子强度和钾离子对肌球蛋白与卡拉胶混合溶液粘弹性的影响,揭示了肌球蛋白与k-卡拉胶混合胶凝的机理。肌球蛋白与卡拉胶混合胶凝的过程是肌球蛋白在加热过程中首先胶凝,然后卡拉胶在降温过程中胶凝并使体系胶凝能力增强,卡拉胶的作用一般处于次要地位。较高pH可导致肌球蛋白与卡拉胶混合凝胶能力下降;低离子强度使肌球蛋白与卡拉胶混合胶凝能力明显增强;钾离子促进了卡拉胶的凝胶作用,在肌球蛋白与卡拉胶混合胶凝过程中占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微波法降解得到的不同分子量角叉菜λ- 卡拉胶的免疫活性。方法:以离子交换纤维素色谱DE52 柱对微波降解所得λ- 卡拉胶PC2(product of carrageenan 2)进行分级;从实验动物体内获取免疫细胞,采取体外与多糖共同培养的方式,通过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增殖实验,中性红吞噬实验以及NO 释放实验评价其免疫活性。结果:纯化得到三个硫酸基含量和分子量依次增大的均一多糖分级组分CF1(carrageenan fraction 1)、CF2(carrageenan fraction 2)、CF3 (carrageenan fraction 3)。实验结果表明,CF1、CF2、CF3 组分均能显著的促进巨噬细胞和ConA 诱导的脾细胞增殖,并能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和NO 的释放。结论:在体外培养研究条件下,λ-卡拉胶降解组分对正常小鼠的免疫能力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木聚糖复合酶对亚麻脱胶及脱胶纤维的特性的影响,分别采用木聚糖酶(E1)与果胶裂解酶(E2)、酸性聚半乳糖醛酸酶(E3)和碱性聚半乳糖醛酸酶(E4)的复合酶液进行亚麻脱胶,以单独采用各果胶酶脱胶作对比,研究复合酶对亚麻脱胶的作用,并对复合酶脱胶后亚麻纤维热学性能及纤维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对脱胶过程中亚麻纤维的分离度及脱胶后纤维中胶质含量研究显示,复合酶脱胶40 h与相对应的单酶脱胶69 h Fried评分和胶质含量相当;复合酶脱胶后纤维的热性能有所改善,纤维素热分解温度升高,纤维素结晶度提高;复合酶脱胶40 h的亚麻纤维光学显微镜观察显示,E12脱胶所得纤维分散良好,表面光洁。木聚糖复合酶能够有效促进亚麻脱胶,但对脱胶纤维中半纤维素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选氧化降解卡拉胶的工艺。方法:以降解卡拉胶得率、降解卡拉胶DPPH·清除率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对双氧水降解卡拉胶的工艺进行优选。结果:优化工艺为待温度升至90℃,卡拉胶溶解后,立即加入20%的双氧水,然后调溶液pH至8,保持90℃降解2h,降解卡拉胶得率、降解卡拉胶DPPH·清除率分别为75.94%和95.78%。结论:该工艺合理,降解卡拉胶得率较高且DPPH·清除率高,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以产牛生产后1~3d的混合牛乳为原料,采用在牛初乳混合样中添加不同剂量的磷酸氢二钠、瓜尔胶、CMC(羧甲基纤维素)、卡拉胶、乳糖的方法,通过热凝固时间法(HcT)来测定牛初乳的热稳定状况,从而判定各稳定剂在牛初乳中的使用效果,为进行牛初乳鲜奶的研制奠定基础。研究表明:磷酸氢二钠、CMC(羧甲基纤维素)、乳糖的添加使用,对提高牛初乳的热稳定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嗜碱性木素降解菌降解能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比较不同嗜碱细菌对麦草中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率, 并比较不同菌株的产酶及酶活情况, 筛选出了木素降解能力较强, 而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能力相对较弱的嗜碱性木素降解菌。在pH≈10-4的条件下培养8d 后, 菌株6 降解了32-37% 的麦草木素, 而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分别降解了21-48% 和22-69% 。这与其产酶情况基本一致, 该菌株的酶活最高, 分别为MnP271-30U/L和LiP41-94U/L。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浓度κ-卡拉胶(0、0.025%、0.05%w/w)对相分离体系下的羧甲基纤维素(CMC)/乳蛋白/蔗糖食品乳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及流体特性,探索了κ-卡拉胶改善相分离现象的内在机理。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不同混合体系的微观结构具有明显差异,κ-卡拉胶的添加能有效地分散发生聚集的乳蛋白,保持体系的稳定性;流变学特性结果表明κ-卡拉胶能显著增强体系的假塑性及动态模量随频率变化的稳定性,κ-卡拉胶与CMC协同作用于酪蛋白,使得溶液的触变性增强;粒度分布的研究显示,随着κ-卡拉胶浓度的增加,溶液中大粒径颗粒的百分比数量明显增多,说明体系κ-卡拉胶凝胶网络结构的形成以及κ-卡拉胶与CMC协同作用均是维持混合体系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羊毛中植物性杂质的成分,探讨了经纤维素复合酶作用后植物性杂质的去除效果。试验表明,经纤维素复合酶处理的羊毛,其植物性杂质容易去除,羊毛纤维强力损伤小。同时研究了纤维素复合酶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3.
对κ-卡拉胶进行氧化降解,得到两种卡拉胶寡糖(L-O-KC和H-O-KC);对κ-卡拉胶进行酸降解,得到两种卡拉胶寡糖(L-H-KC和H-H-KC);对产物进行IR表征,并对其抗氧化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酸降解得到的卡è拉胶寡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及过氧化氢的清除能力强于氧化降解得到的卡拉胶寡糖.  相似文献   

14.
混种固态发酵大曲酒糟生产蛋白饲料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大曲酒糟为原料,采用同化淀粉能力强的热带假丝酵母Y20-1和有降解纤维素和关纤维素能力的绿色木霉T2混合发酵,生产刷蛋白饲料。确立了固体发酵培养基最佳配比、营养盐的组成、初始含水量、初始pH值及发酵时间。对发酵产品的分析表明:粗蛋白增幅50.73%,真蛋白增幅43.40%,粗纤维降解率达20.10%,淀粉降解率高达61.81%,产品出率为90.56%。  相似文献   

15.
卡拉胶的复配特性及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拉胶主要是从红藻的角叉菜属、麒麟菜属、杉藻属及沙菜属等品种海藻中获得,这些红藻生长于世界上不同的海洋区域,由于提取时品种来源不一,所得到的卡拉胶类型和品种也不同。即使同一品种来源,不同的工艺提取条件也会导致不同的分子量降解,产品性质也有差异。因此卡拉胶只是一  相似文献   

16.
混种固态发酵大曲酒糟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大曲酒糟为原料,采用有同化淀粉能力强的热带假丝酵母Y20-1和有降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能力的绿色木霉T2混合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确立了固体发酵培养基最佳配比、营养盐的组成、初始含水量、初始pH值及发酵时间。对发酵产品的分析表明:粗蛋白增幅50.73%;真蛋白增幅43.40%,粗纤维降解率达20.10%,淀粉降解率高达61.81%。产品出率为90.56%。  相似文献   

17.
纤维素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不同来源的纤维素酶具有各自的特点。本研究以浓香型酒醅为材料筛选产纤维素酶微生物,以期望用于酒糟纤维素的降解和利用。研究以羧甲基纤维素钠刚果红培养基对产酶菌株进行筛选,获得一株高产纤维素酶菌株XWS-1,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属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在含1%CMC-Na液体培养基中,对该菌株的产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产酶条件为温度35℃,培养基初始pH5.5,培养时间72 h;进一步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粗酶液最适反应温度是40℃,最适反应pH为5.5。综上所述,XWS-1所产的纤维素酶为中温酸性纤维素酶,较适合用于酒糟等酸性纤维素原料的降解,从而为进一步酒糟纤维素的降解奠定了一定基础,也为重组降解酒糟的纤维素复合酶提供了基因材料。  相似文献   

18.
不同细胞破壁酶提取米糠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纤维素酶、Vicozyme、复合酶(粉齐、水剂)等4种细胞破壁酶对米糠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认为:纤维素酶可获得高的提取率,而单独使用纤维素酶的最佳用量为2%,复合酶(粉剂)为1%,单独采用纤维素的使用效果优于复合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了κ-卡拉胶的高温高压降解法制备水溶性卡拉胶的工艺和降解产物的寡糖指纹谱图,探究κ-卡拉胶的高温高压降解机制。方法: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高效凝胶排阻色谱法分析温高压降解的水溶性κ-卡拉胶的分子量和得率。利用亲水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HILIC-HRMS),分析比较不同pH值时降解产物的寡糖指纹谱图。结果: 研究发现,采用醋酸溶液调节溶液的pH值在4.0-6.0之间,高分子量κ-卡拉胶在100℃-120℃ 加热30-90 min后迅速降解,可以获得不同分子量的水溶性卡拉胶。我们发现pH和温度对卡拉胶的高温高压降解产物的分子量和得率有很大的影响。HILIC-MS分析降解产物的寡糖指纹谱图发现,高温高压降解获得的卡拉胶寡糖产物主要是聚合度2-8的卡拉胶偶数糖和少量的奇数糖,还有20%左右的聚合度1-8的硫酸半乳寡糖。不同硫酸化的寡糖的存在证明,κ-卡拉胶的糖链中存在不同硫酸化的半乳糖-3,6内醚半乳糖二糖和半乳寡糖片段。结论:通过控制溶液的pH值、降解温度和时间,高温高压法可以快速、高效的制备水溶性卡拉胶和寡糖,产物中的寡糖组成主要是不同硫酸化的卡拉胶偶数寡糖和半乳寡糖。  相似文献   

20.
为提升烟梗品质,降低烟梗中大分子蛋白质、果胶和纤维素含量,发展了烟梗的酸性蛋白酶-果胶酶-纤维素酶的复合酶水解方法,并采用全局搜索方法对复合酶的水解条件进行了优化和验证。结果表明:不同酶对不同参数的响应不同,3个酶对p H均很敏感,尤以酸性蛋白酶最为敏感,作用区间较窄,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对温度较为敏感,酸性蛋白酶受温度影响较小。整体上,3个酶在限定范围内达到最优水解率时的作用参数均不相同;参数优化后的复合酶对烟梗中的大分子物质具有较好的水解效果,总水解效率达28.34%,且感官品质较好;复合酶处理后的烟梗,其品质提升较为明显;结合工业生产特点,感官品质需求,及烟梗中蛋白、果胶和纤维素含量特点,可以有目的的在限定条件下优化烟梗水解效率及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