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材料品种繁多、性能各异,价格也相差悬殊,现今大部分工程建筑造价建筑材料费占总造价的50%以上,建筑材料的选用,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坚固性、实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要求。作为建筑师,应对各种建筑材料性能充分了解,以便正确选择和使用。1了解建筑材料的基本特征建筑材料的特性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定义:形式、强度、耐久性和可加工性。形式:材料形式有线性的、片状的和块状的。材料的断面形式或简单或复杂;形式或清晰或模糊。建筑材料通过它本身在构造、连接、表面与边缘的表现,表现出材料形式的本质特征。强度:材料的强度表现出材料抵抗压力…  相似文献   

2.
用于建造以及装饰建筑物的各种材料统称为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中的物质基础,对于建筑的质量、造价以及耐久性等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加强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严格把控建筑材料的质量关,对于从整体上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分析了从多个方面分析了材料检测的重要性,常用建筑材料的检测以及建筑材料检测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提高建筑材料检测质量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 GRC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具有得天独厚的建筑特点。用它可以制作具有各种建筑物理功能的构件,而且富有现代建筑感。作为GRC应用的代表,就是建筑物正立面的墙板。它们必须具有精选的质地和形象化的造型,可以使建筑物的轮廓或简洁明快,或流畅律动,在建筑艺术效果上,富有浓烈的审美韵味。但是,比这些更为重要的是,对所用的GRC材料,必须提出很高的要求。怎样才能有效和经济地使用GRC材料和构件呢?这主要取决于设计者对该种材料的性能、制造工艺和安装,以及它伴随时间的延续而发生性能变化的了解程度。设计者一方面要  相似文献   

4.
李红 《四川建材》2013,39(1):92-93,96
建筑立面设计是建筑功能、建筑构造和建筑美学的统一体,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我国建筑材料发展很快,选择适当的建筑装饰材料对建筑物表面进行装饰,不仅能对建筑物起到良好的装饰功能,且能有效的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降低维修费用。  相似文献   

5.
绿色建筑是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绿色建筑选用绿色建材是业内共识,可以延长建筑材料的耐久性和建筑的寿命,降低建筑材料生产、使用过程的资源消耗和碳排放,从而实现资源和能源高效利用。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绿色建材承载着诸如节约资源、能源消耗、保障室内空气质量,对材料的选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的"绿色"程度。  相似文献   

6.
正从我国当前现代化建筑物的工程造价中可以看出:建筑材料费用占总建筑费用的50%左右,建筑材料质量和品质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质量。近年来,随着建筑风格的改变和建筑功能的完善,建筑材料也完成了一个全新的转变,总体上可以用四大类进行概括:新型墙体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以及建筑装修材料。相比较传统的建筑材料,新型建筑材料在材质上和功能的划分上都有着很大的提高。从功能  相似文献   

7.
《门窗》2016,(12)
建筑材料是一切建筑工程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经济及文明的发展,建筑材料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其类型不断丰富、特点也各不相同。各种材料经过合理的设计及精心施工造就各种建筑物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但由于建筑材料的品种、规格和质量不同,则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工程质量、耐久性及美观度,因此相关部门及建筑企业越来越重视对建筑材料进行质量检测,以期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促进建筑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发展新型建筑材料并力求使其达到较高的耐久性方面,用聚合物对水硬性胶凝材料进行改性已获得公认。除了在新建筑物上使用外,这种建筑材料特别适用于房屋、工业建筑、道路、地下和水工构筑物等易受损结构部位的防护和修复,在此最备受关注的是使用时利用其较高化学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
控制工程造价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措施,也是降低造价成本的有效途径.在民建筑结构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有重要地位,是对建筑物造价进行有效控制的关键环节.建筑结构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途径很多,可以通过材料的设计选用降低造价成本,也可以通过对结构的合理设计和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达到降低造价成本的目的.无论采取何种措施和方法,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建筑物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10.
在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的选择十分重要,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建筑结构的耐久性以及安全性,建筑项目的相关单位需要对建筑工程中所采用的钢筋实施检测或者是鉴定,进而可以提升建筑材料的可靠性,同时也充分保障建筑结构安全性,对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有重要意义。下文重点对钢筋材料的检测情况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今后实施钢筋检测工作带来的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杨东 《门窗》2013,(7):185+187
建筑装修材料是建筑装修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装修材料选用要充分利用材料的质感、线型和色彩对建筑造型、功能、用途、艺术需求等方面的影响,只有选好材料才能更好地体现出设计者的艺术风格、审美情趣和使用者的舒适性、安全性和耐久性。本文基于材料选择的重要性,着重研究如何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使用者的角度选择合理的装修材料,对建筑装修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欣  程敏 《建筑》2005,(7):53-54
把握工程量清单编制的主动权 1、利用造价平台。当一个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完成之后,大到工程规模、结构形式以及建筑标准,小到钢筋、水泥、木材等建筑材料和水、暖、通等设备的种类型号、数量等都已基本确定。因此,建设单位或投资方应在设计阶段根据造价平台设置一个合理的造价控制目标,控制好投资成本。  相似文献   

13.
论述建筑评价标准对建材的要求,并分析绿色建筑对大宗绿色建材的要求。在此基础上以混凝土、砂浆、保温材料、涂料、平板玻璃等5类大宗建材为对象,从绿色建筑的节材、节能、建筑室内环境改善3个角度出发,提出大宗建材的选型指南。其中节材选型主要考虑选用高强度结构材料、高耐久性材料和利废建筑材料,节能选型主要考虑选用高效保温隔热材料、低生产能耗建材,建筑室内环境改善主要考虑选用无污染、无毒害的建筑涂料。这些选材技术可为绿色建筑建造过程中建材方面的绿色度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四川建筑科学研究》由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是专门报道建筑科研成果及其推广运用的学术期刊。本刊曾多次入选"中文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1992版、2004版、2008版、2014版),亦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四川省优秀期刊。大16开,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2018年1期开始栏目调整为:建筑物鉴定、加固与耐久性,建筑抗震,建筑结构,地基与基础,建筑材料,绿色建筑;建筑设计,建筑施工。调整后,前半部分栏目(建筑物鉴定、加固与耐久性,建筑抗震,建筑结构,地基与基础,建筑材料,绿色建筑)为常设栏目,后半部分(建筑设计,建筑施工)为非常设栏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西安碑林博物馆历史建筑砖砌体的耐久性现状调查,以及砖表面物质的X-ray衍射分析,发现这些历史建筑普遍存在砖砌体耐久性劣化现象,并且随环境条件和建筑材料的不同,劣化程度出现明显差异。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历史建筑砖砌体耐久性劣化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这些建筑物的砖砌体耐久性修复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易庆睦  吴成明 《砖瓦》2007,(11):7-11
中国是世界烧结砖瓦的发祥地.到现在已有近6000年的历史.烧结砖瓦经过风雨侵蚀和漫长的时间考验.证明具有优异的耐久性。二十世纪的砖瓦工业经过现代科技的武装.正显示出勃勃的发展生机。烧结砖瓦这种古老而又充满发展潜力的材料.可以满足现代建筑物所需要的任一形式和式样.是一种综合物理、生物、建筑和美学性能的最佳建筑材料。  相似文献   

17.
工程材料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物质量等级、结构安全、外部造型和建成后的使用功能等。在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占建筑造价的60~70%,因此要保证工程质量首先要加强建筑材料的管理,把加强建筑材料控制与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本文中,笔者分析了影响工程现场建筑材料质量的主要因素,对现场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要点和取样检验原则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总结出材料现场质量控制的一些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建筑渣土在市政道路路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城市中旧城区的改造整治产生大量建筑渣土,有资料表明,拆除1m^2建筑物产生0.5~1m^3建筑渣土,每1万m^2建筑施工过程会产生500~600t建筑渣土,目前国内外主要利用建筑渣土作为再生建筑材料和地基处理材料。利用建筑渣土作为市政道路路基填筑材料,不但可减少建筑渣土排放污染且可降低造价,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新型建筑材料的现状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所用的建筑材料,从构成建筑物的主体材料来说,主要是水泥、钢材、木材三大材料,和长期沿用的砖、瓦、灰、砂、石等传统材料;从装修配套材料来说,主要是平板玻璃、建筑陶瓷、卫生陶瓷、防水油毡、建筑小五金等。无论在产量、质量方面,或在花色品种方面,都不适应基本建设和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正> 现代建筑设计从建筑美学的角度,要求更多一些新型的建筑材料来满足设计使用的需要。门窗作为围护结构和建筑功能的两个部分,直接关系到立面造型、采光通风、色调选配、造价高低等因素。现代建筑不仅只满足采光、通风的基本要求,还进一步要求其通透、豁亮、遮光等功能。这样,木门窗往往在耐久性和形式上不适应目前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