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10年来,对于基因组不稳定性和旁效应的研究已成为生物学和放射生物学领域的一个热点。随着对辐射损伤研究的深入,电离辐射引起的非靶效应(如基因组不稳定性、旁效应等)将对与辐射照射有关的危险评价提出新的挑战。本文就体内、外电离辐射诱发的基因组不稳定性,体内、外旁效应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做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2.
DNA是生物体中一类最基本的大分子,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也是电离辐射引致细胞杀伤或转化的主要靶分子。电离辐射可引起多种类型的损伤,如碱基变化、糖基损伤、单链和双链断裂(DSB)以及DNA和蛋白质的交联等。其中DSB是辐射所致生物效应中最重要的原初损伤,非重接性的DSB则被认为是细胞杀伤效应的最重要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DNA是生物体中一类最基本的大分子,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也是电离辐射引致细胞杀伤或转化的主要靶分子。电离辐射可引起多种类型的损伤,如碱基变化、糖基损伤、单链和双链断裂(DSB)以及DNA和蛋白质的交联等。其中DSB是辐射所致生物效应中最重要的原初损伤,非重接性的DSB则被认为是  相似文献   

4.
脱氧核糖核酸(DNA)是生物体中一类重要的大分子。它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也是辐射生物学效应的最重要的靶分子。电离辐射可引起DNA多种类型的损伤,其中双链断裂(DSB)是辐射所致生物效应中最重要的原初损伤。此实验旨在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重离子辐射诱发的DNA双链断裂。  相似文献   

5.
电离辐射也是一种射线,它与其它射线(如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线等)的区别在于它有更高的能量,当它与物质作用时能够引起物质的电离和激发,因而造成伤害。 电离辐射对受照射者本身所引起的躯体效应可分为早期效应和晚期效应。晚期效应指的是受照后三个月至终生所发生的慢性效应。引起癌症是最重要的晚期效应,而在电离辐射诱  相似文献   

6.
《辐射防护通讯》2004,24(3):41-41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工作、生产、生活中接触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的机会越来越多。为了合理地利用它们为人类的建设服务,并为从事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研究、卫生防护、临床应用、产品开发和环境保护的科技工作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舞  相似文献   

7.
电离辐射诱发的非靶效应及其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辐射诱发的非靶效应包括基因组不稳定性、旁效应、断裂因子以及亲代受照射后的遗传效应。非靶效应在辐射致癌、辐射防护、放射治疗、辐射危险评估以及细胞衰老等方面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本文主要从辐射诱发的基因组不稳定性和旁效应两方面介绍辐射诱发的非靶效应及其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在细胞遗传学水平、免疫水平及分子水平上小剂量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研究的新进展及小剂量电离辐射刺激效应产生的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电离辐射作用于体内水分子可产生自由基,引起脂质过氧化等物理化学反应。因而,清除自由基可以对电离辐射引起的机体损伤起到很大的防护作用,很多辐射保护剂剂具有较好的清除自由基效应从而发挥其辐射防护作用。本工作围绕近年来研究较多的几类重要抗氧化剂的自由基清除效应作一概述,主要包括了多糖类、酚类物质、激素类、维生素类等等。  相似文献   

10.
低剂量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剂量电离辐射(Low—dose ionizing radiation)已经成为辐射生物效应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随着研究的深入,关于低剂量电离辐射的有害效应、适应性效应和兴奋性效应的理论不断完善。低剂量电离辐射的有害效应与非有害效应同时并存,机制仍然难以定论。过去关于低剂量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多是通过高剂量效应曲线进行反推的,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对电离辐射的线性无阈模型的正确性提出了质疑。本文从有害效应、适应性效应和兴奋性效应3方面对低剂量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的发生及其机理等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利用变温辐照方法模拟了低剂量率辐照,研究了双极电压比较器LM2903的电离总剂量(TID)-单粒子瞬态(SET)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高电平工作状态偏置时,TID对LM2903的SET具有抑制作用;低电平工作状态偏置时,TID对LM2903的SET具有促进作用。电离辐照诱发的界面态缺陷电荷是TID-SET协同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级结构导致了偏置状态对TID-SET协同效应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CMOS SRAM器件在7种不同的偏置条件(包括静态偏置和动态读写偏置)下进行电离辐射总剂量效应的研究,获得了不同偏置条件下SRAM器件功耗电流和功能出错数随累积剂量的响应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偏置条件对SRAM器件辐射损伤情况有较大影响,相对5种静态偏置,动态读写偏置所受辐射损伤较不敏感,其功能失效阈值也较大;SRAM总剂量效应存在印记现象,辐照时器件存储状态对辐照损伤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辐射对脑海马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脑海马动力学,辐射对脑海马神经元细胞,对脑海马生化,酶,递质及突触,对脑海马电生理及脑海马受照后对神经行为的影响等5个方面综述了辐射地脑海马的影响,为阐明辐射对脑海马作用的机制及保护人类健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利用正交设计法设计了实验方案,可通过较少的实验获得满意的实验结果。在“强光一号”上对BiMOS工艺运算放大器CA3140进行了瞬时电离辐射效应实验,研究了不同因素对CA3140输出端瞬时电离辐射扰动恢复时间的影响,得到不同因素对恢复时间产生影响的主次顺序和显著水平,以及运算放大器在瞬时电离辐射环境下的最劣偏置条件。  相似文献   

15.
由理论公式推导出辐照偏压影响MOS器件总剂量效应宏观电学参数的解析表达,并给出器件仿真结果加以验证。在总剂量效应未达到饱和的情况下,截止态漏电流由辐照偏压和累积剂量的关系式唯一确定。引入等效累积剂量的概念,用于将MOS器件实际工作中的各类偏置映射为最劣偏置状况,进而利用实测数据求取对应的电学响应。所得单管解析表达式应用到电路仿真中能反映电路在不同偏置情况下的总剂量效应,可用于甄别电路的最劣辐照偏置状态。  相似文献   

16.
采用流式细胞术和Northern blot检测X射线全身照射后小鼠骨髓细胞CDK4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2GyX射线全身照射后4-48h CDK4 mRNA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0.5-6Gy X射线全身照射后12h CDK4 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亦呈降低改变。结果提示,CDK4在电离辐射诱导的小鼠骨髓细胞G1期阻滞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盐诱导激酶2(salt-inducible kinase 2, SIK2)对电离辐射引起的自噬与凋亡的影响,以期为肿瘤的放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以慢病毒颗粒LV-GFP和LV-SIK2体外转染HeLa细胞,48 h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是否成功,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细胞SIK2的干扰效果。通过Western blot检测SIK2低表达对8 Gy 60Co γ射线照射下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LC3-Ⅱ 和P62表达的影响来观察自噬的变化;利用流式细胞术来检测SIK2低表达对8 Gy 60Co γ射线照射下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SIK2低表达的稳转细胞系被成功构建;8 Gy γ射线照射后,SIK2低表达细胞系LC3-Ⅱ表达下调,P62表达上调,表明自噬被减弱;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SIK2低表达细胞系在照后12 h FITC+PI-细胞比例就显著增加,表明SIK2低表达增加了细胞凋亡。因此,SIK2低表达会导致电离辐射引起的细胞自噬大大减弱,凋亡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8.
1 Introduction Ionizing irradiation has been widely reported to damage organism by attacking proteins, nucleic acid and lipids in cells.[1,2] However, irradiation hormesis after low dose irradiation has been becoming the focus of research in radiobiology in recent years.[3,4] Many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low dose ionizing irradiation can produce stimulating effects on the immune sys-tems and induce adaptative response to harmful ef-fects of subsequent high-dose radiation exposure.[3,5-7] Furth…  相似文献   

19.
邱俊  吴翠萍  王明明 《辐射防护》2012,32(3):165-170
微管和微丝的动态变化是正常细胞迁移的主要动力。电离辐射引发机体组织和细胞的生物效应与细胞骨架的改变密切相关,辐射引起微丝解聚微管聚合障碍,使神经细胞无法进入迁移模式或迁移异常。本文综述了辐射所致细胞骨架改变对神经细胞迁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辐射损伤防治药物发展历史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辐射损伤防治药物主要包括含硫化合物、激素类、植物药和细胞因子类,以及基于辐射损伤机制研究的新型药物等,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受到外照射的人员,以减轻放射反应和正常组织的辐射损伤。本文分类介绍了辐射损伤防治药物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新型的辐射损伤防治药物主要是基于辐射损伤的机制而发现的,不同作用途径的药物组合进行辐射损伤防治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