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外鞋业》2001,(8):82-82
据外刊报道,智利制鞋工业协会最近向政府提出建议,要求进口鞋大幅提高关税,即对本国制鞋业实行3年的产业保护政策,如果仍不见效,要求将保护期再顺延3年。据透露,智利议会中小企业委员会下属的专门委员会对此建议正在进行讨论研究,估计不久以后即将作出裁决。 智利制鞋工业协会在建议报告中说,1998年智利的鞋类进口量不足100万双;1999年突破了2440万双;2000年截止到8月底,进口量已达2300万双,比上一年同期猛增了35%。在几年前,智利全国的鞋类市场经营的鞋为4300万双,其中智利自产的为170…  相似文献   

2.
资讯     
《中国皮革》2013,(16):41-45
美国零售协会呼吁取消儿童鞋进口税费大多美国人不了解美国政府对儿童鞋的征收的隐含税费,这使得儿童鞋的售价远远超出了鞋本身应有的销售价格。美国零售商协会是美国最早的和最大的鞋业贸易协会,该协会带头呼吁议会终止此项对儿童鞋实施的不合理税收。针对这项不合理税收,协会提出的廉价鞋议案。  相似文献   

3.
一九八五年意大利制鞋业经济状况 1985年意大利鞋类产量为5.25亿双,比1984年增长5.7%,产值为95907亿里拉(约合64亿美元),比1984年增长12.1%,用意大利商标的鞋,平均出厂价每双18285里拉,比1984年降低5.9%。按鞋类种类划分,1985年与1984年相比,运动鞋增长24.3%,布鞋增长1.2%,胶鞋增长7.1,皮鞋(皮帮皮底)增长3.7%,  相似文献   

4.
日前从国家经贸委反倾销反补贴办公室获悉,近期,泰国鞋业公会与泰国商业部外贸厅进行了会谈。泰国鞋业公会认为,中国向泰国出口的鞋,如运动鞋、胶鞋、塑料鞋及凉鞋在泰国国内的销售价格很低,使泰国鞋类生产者受到损失,中国鞋可能在泰遭遇反倾销。根据泰国商业部的统计,近年来,中国一直是泰国最大的鞋类进口国。1997~2000年,泰国从中国进口鞋类分别为1500万美元、1040万美元、800万美元以及1440万美元,分别占泰国鞋类进口总额的22.6%、20.75%、19.58%和26.95%。2001年1~5月…  相似文献   

5.
美国总统里根在1985年否决了一项有关限制鞋类进口的议案。这项议案原由美国制鞋厂商和政府的国际贸易委员会于当年六月间提出的。1984年时,美国鞋类进口增长了25%,销售量已占市场总消费的71%。有关限制鞋类进口的议案被否决后,美国鞋类进口剧增。1985年10月份进口达6281.2万双,比上年同期的4874万双增长28.9%。预计1985年进口量可达8亿双的历史最高水平。皮鞋是美国皮革制品进口中的大类商品。美国国内皮鞋生产连续减产,而国内的  相似文献   

6.
海外快递     
△欧共体国家鞋进口税率下调 据有关报道,欧共体国家将纺织品鞋和组合帮面鞋的进口关税下调了17%,该决定已从1999年1月开始实施。该决定还指出,女性皮鞋的进口税率下调5%,其它帮面鞋仍维持在8%的线上没动。另外,鞋帮件和牛皮革的进口税率也分别下调了3%和6%。  相似文献   

7.
2003年,中国相关皮革制品(鞋类,皮革机械及皮革化工商品)进品关税继续下调,平均进品税率为13.7%,比上年下降了0.4个百分点。其中进口关税下降幅度最大的是皮帽类,平均进口税率为13%,比上年下降了3个百分点;其次为鞋靴零件及类似品,平均进口税率为17%,  相似文献   

8.
印度尼西亚是亚洲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鞋类出口国。出口鞋中皮鞋占一半以上,其余为布鞋和橡胶塑料鞋。为发展制鞋业,印尼政府一方面积极培训人才,另一方面制订许多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目前,韩国、中国台湾和香港是该国最大的投资者。近10年来,印尼制鞋业逐年增长。下表列出了近年来印尼鞋类的出口情况。  相似文献   

9.
面临巴西鞋类大量占据市场及来自亚洲国家的强敌,巴拉圭业者一致认为唯有朝向中、高级真皮鞋类的生产路线方能在国际市场竞争。阿根廷40%的制鞋业劳工来自巴拉圭,说明巴拉圭高素质劳工是制鞋业竞争的最大优势。此外,巴拉圭亦自产品质不错的皮革可供利用,并有出口至墨西哥、巴西、台湾及意大利的纪录。巴拉圭制鞋业者未来将积极强调两大宣传目标,一是可与阿根廷高品质的鞋类媲美,另一则是可与巴西大量生产的模式等同齐观;前项目标巴拉圭业者已具备相当基础,为达成第二项目标,巴拉圭制鞋业者当务之急为引进制鞋机械,尤其是产鞋量…  相似文献   

10.
一、全球鞋业结构的变革 1.传统的制鞋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达国家制鞋业因鞋类生产占用劳力多、人工成本不断升高,利润逐渐减少等原因,难以在国内生存下去,转而向海外开拓新的生产加工基地,同时也将先进的生产技术移至海外。从全球看,自八十年代开始,世界鞋业的重心正从欧洲和北美转向远东,这种趋势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将会更加明显。从地区内部看在欧洲,鞋类生产由北欧转向南欧,而在远东则正从韩国、台湾转向中国大陆、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越南,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亦正在兴起。目前远东地区的鞋产量约占全球50%,预计到本世纪末可达80%。中国和泰国,将会赶上目前台湾、韩国的水平,而日本、台湾、韩国将会赶上欧美目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台湾制鞋业将实施提高产品附加价值的“台湾鞋类皮制品标志”,以区别于价格较低的大陆皮鞋,也有别于意大利高级进口鞋;这项“真皮标志”明年将先在台湾做内销的50家自创品牌鞋品亮相。  相似文献   

12.
据国际经贸消息 ,中、美两国将于近日就美有意取消鞋类产品关税进行磋商。美国是世界最大鞋类进口国 ,年进口量超过 1 2亿双。鞋类进口税收占美国进口关税比例极小。实行“零关税”对美关税收入影响不大 ,却可以让本国批发商、零售商同时获益 ,使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中国是世界最大鞋类生产国和出口国 ,实行“零关税”有利于中国制鞋业扩大对美出口。但是 ,实行“零关税”以后 ,进口鞋类价格将下降 ,国际知名品牌在国内鞋类市场上的占有率将提高 ,这对国内制鞋业正在发展的自有品牌将形成冲击。目前“阿迪达斯”、“耐克”和“锐步”三个国…  相似文献   

13.
张军 《西部皮革》2004,26(11):19-20
制鞋业是福建省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制鞋基地之一,已形成了从婴童到成人鞋,从运动鞋、拖鞋到皮鞋,形成了品种较为齐全的鞋类产品格局。2003年福建省制鞋行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672家,产值314亿元,出口交货值197亿元,从业人员33.5万人,出口额连续几年居全省单项商品前列。  相似文献   

14.
重拾自信     
2004年在经济领域最能吸引中国读者眼球的有两件事,其中一件就是西班牙埃尔切发生了“焚烧中国鞋”事件。埃尔切事件发生后,中国制鞋业的有识之士们开始思考中国制鞋业应该怎样才能摆脱竞相压价的恶性循环,应该怎样才能提高出口鞋类产品的科技含量及打造中国鞋类品牌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1.先进制鞋工业国家的升级与转型过去的几十年,美国是全世界最大的鞋类市场。国外进口鞋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从1967年的18%,1977年的二分之一,1987年的78%,到1997年的90%已几乎取代了美国本土制造的鞋类。由于在美国市场进口鞋类的竞争相当...  相似文献   

16.
一向以世界高级鞋类著称的意大利制鞋业,目前有14家真皮鞋制造商赴台举办鞋展,希望打入台湾市场。目前在意大利的中、小型真皮鞋厂商高达八千余家。由于台湾鞋类消费水平逐渐提高,意大利这14家鞋厂特别将台湾列入亚洲促销的重点之一。意大利鞋类在台湾的发展空间极大,去年一年从意大利进口的鞋类就高达一百万双,难怪意大利鞋商会在台湾寻求新的贸易市场。  相似文献   

17.
泰国2001年1-4月的整体出口虽比2000年同期减少2.74%,但泰国鞋业公会主席预估泰国2001年鞋业出口总值将比2000年增长约2%至3%,达400亿秦铢,主要是因泰国鞋类出口竞争对手国家——印尼及菲律宾存在国内政治不稳定问题,加以中国的鞋类商品获得客户的信任程度比泰方低,致使泰方有机会增加出口。 虽然2001年鞋类出口率增长可望达2%至3%,但与发生经济危机前的增长5%至10%相比仍然偏低,  相似文献   

18.
胡忠平 《西部皮革》2006,28(1):39-39
据土耳其《世界报》报道,土将对自我国进口的鞋类实行配额限制。报道称,近年来土耳其对鞋类的进口不断增长,鞋类贸易逆差不断扩大,2005年1-8月土进口鞋类金额比上年同期增长521%,达2.9亿美元,而出口金额仅增长17%。年产量达55亿双鞋的中国对其它国家的制鞋商形成了威胁,  相似文献   

19.
欧洲鞋的零售贸易步入“秋季”瑞士、法国、奥地利。德国的鞋市不容乐观,1997年上半年瑞士的零售贸易额下降了3.l%,奥地利零售收入多年来一直在下降、法国的制鞋业一直被连销店主宰,零售业寄希望于较人的消费群的联合上。法国的鞋类零售业前景也十对暗淡。目前仍没有迹象表明有和风吹来。不过在这灰蒙蒙的天空小袒露出点点阳光,那就是荷兰和斯堪地那维亚国家的零售业展现厂生机。挪威的消费者们对服装和鞋表现出了较高的兴趣,据报导1997年上半年其准销售增长了10.8%。GDS——皮革、鞋配件展将首次亮相GDS国际鞋展的主办者近日宣…  相似文献   

20.
委内瑞拉鞋业商会主席莫斯卡指出,本国货币币值高估,国内原料供应不足和海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国内制鞋业的发展,导致近9年来国内的制鞋工厂从925家锐减到315家,提供的就业机会从1994年的9.4亿个下降到目前3.5万个。莫斯卡主席表示,每年委内瑞拉国内市场上销售的4800万双鞋中,有1800万双是国内企业制造的,1100万双是进口鞋,其余的都是以非法途径进入市场的走私鞋。近年来鞋类的进口日益增加,而委国货币币值过于高估,本国产品在市场上丧失了价格优势,迫使许多制鞋业转向进口。一些进口商甚至开始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