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Ⅰ)--表面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临界胶束浓度(cmc)、最低表面张力(γcmc)、表面吸附(Γ)、表面膜强度和表面润湿等,介绍了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溶液的表面活性。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溶液,消除了同电荷之间的斥力,形成了正、负电荷间的引力,十分有利于两种表面活性剂离子间的缔合,同时还增加了疏水性。因此,在适宜条件下,可以使胶团更容易形成,表面(或界面)上吸附量增加,使得复配溶液具有很低的表面和界面张力,提高表面活性。不仅等摩尔比的混合溶液的cmc和γcmc显著下降,非等摩尔混合也使cmc减小、γcmc降低。等摩尔混合溶液表面吸附层分子摩尔比近于1∶1,其他不同比例时,表(界)面层摩尔比在大多数情形中仍接近1∶1。吸咐层呈等比组成时达到最大电性吸引,表(界)面吸附量趋于饱和。与此同时,由于吸附层中分子间静电吸引力的较强相互作用,还使得表面膜机械强度增加,并表现出良好的润湿性能。 相似文献
3.
两性表面活性剂(二)两性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和胶体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两性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和胶体性质,给出了浓度与表面活性剂团簇结构之间的关系。指出了两性表面活性剂,特别是含弱碱性氮的两性表面生剂的表面活性和临界胶束浓度(cmc)随体系PH不同而变化。当体系PH等于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等电点时,两性活性剂在表面上的排列最紧密、cmc达到最低值。还讨论了其他影响cmc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正> 文章综述了题示表面活性剂国内外研究及发展概况以及结构、命名、合成方法。指出该类表面活性剂是近30年以来发展起来的,已应用於许多行业;我国近10年才起步,品种与应用均尚待开发。 相似文献
5.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表面性能,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其最重要的特点是无毒,可完全降解,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目前用于生物表面活性剂合成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微生物法和酶催化法。文章一一介绍了微生物法中的生长细胞法、代谢控制细胞生长法、休止细胞法、加入前体法和用酶催化合成单酰化甘油脂类、糖脂类、氨基酸类、磷脂类和烷基糖苷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上期)如前所述,糖脂是一类非常重要的非离子型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表面性能。例如,多糖脂Emulsan的乳化性能非常好,能使原油和水的乳化液保持稳定,这对重油运输和油水乳化后作为燃料以节省能源有着重要意义。若以传统的化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8.
9.
10.
随着洗涤剂工业的发展,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开发已较深入,几条大的合成路线和工艺也日趋成熟。近年来,国外对配方的研究十分活跃,在科学上和方法上发展都很迅速。我国在表面活性剂的原料和合成上也作了不少工作,产量和品种有了很大发展。为了利用物理化学、胶体化学、表面化学、化学结构等基础知识,加深对表面活性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表面活性溶液的性质,表面活性剂与无机电解质和有机极性物间的关系、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间的协同作用,以及上述各因素对洗涤剂配方的影响等的认识,从而在科学的基础上深入研究配方,充分发挥活性剂及助剂的最大效用,尽快配制出性能优良、成本低兼的各种产品,我站特邀请了北京大学朱(王步)瑶教授专门撰写了此“知识讲座”。旨在尽快提高我国日化行业此方面的科学知识和研究水平,以改善我国目前配方工作中的落后局面。希望同行的同志们对该讲座以予极大重视,也希望大家能及时提出要求和建议,以便朱教授能更有针对性的传授这一方面的知识,并通过讲座达到提高我国配方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13.
<正> 国外洗涤剂用表面活性剂主要有烷基聚氧乙烯醚醋酸盐,它具有非离子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特性,可通过改变pH值进行调节,可作为洗净剂、分散剂、染色助剂。α-磺化脂肪酸酯生物降解性、耐硬水性及去污力好,可作为洗涤剂活性物原料。三甲基胺内酯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几乎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性能相同,去污力好,可用于洗发香波。 相似文献
14.
15.
新型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其表面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新型表面活性剂——N-长链脂肪酰基-L-天门冬氨酸及其盐的制备,测定了它们的克拉夫特点、pH值、表面张力、润湿力、乳化力等。实验表明,该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pH值范围接近于皮肤的pH值。在硬水中也可使用,对皮肤刺激小,适用于洗发香波、护肤霜等的配制。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全球表面活性剂的消费情况及新世纪初消费量的预测 ,指出我国表面活性剂工业与国外的差距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值得重点研究和开发项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表面活性剂的吸附等温线四个不同阶段,对各种参数,如分子结构、温度、盐的浓度对于表面活性剂吸附性的影响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正> 近年来,日本学者通过分析咪唑啉衍生物的水解组成,证明咪唑啉衍生的两性表面活性剂一般为复杂的线性结构的混合物。并且以仲酰胺合成的两性化产物是咪唑啉两性化产物的主要成份,而仲酰胺两性化所引入-CH_2COONa的个数和结构,在文献中没有得到明确的证实。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