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提高生产量,往往会在种植农产品和生产农产品的过程中,违规超量超标使用化学药剂等,严重降低了农产品的安全性。为了充分保障人们可以买到安全的农产品,就必须对农产品农药残留检验检测方法进行研究,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农产品环境。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健康意识正在逐步加强,对于食品的需求也不只是温饱,而是对其健康和安全的问题越发关注。诸多安全隐患存在于食品中,如农药残留、添加剂超标、毒性化学物品等,而对其的检测则需要技术人员遵循一定的标准,逐一对各项需要检测的指标进行有效的检测,从而确保其安全性,即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在色谱法检测中,气相色谱法应用最为广泛,我们通常称之为GC检测法,其方法是以惰性气体(如氮气或氦气等)为载体,样品在其中,利用气体的特性,对样品进行分析。气相色谱法主要被用于化学检测以及分析过程中,其特点是精确度高,同时对化学成分的还原度也很高。  相似文献   

3.
<正>食品的安全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应当注重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但是近些年三鹿奶粉等一些列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都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食品安全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为了保证食品的安全,在今后一定要注重对食品的检验,其中气  相似文献   

4.
正一般情况下,在进行检测时,冰浴是十分重要的。在正常的室温条件下,当正己烷的提取液放置一个小时之后,工作人员会发现,甜蜜素的峰值有所下降,下降值可以达到40.0%。所以说,环己醇亚硝酸醋有着易挥发以及低沸点的特点,也是因为这样,工作人员需要在发生衍生化现象之前把反应试管放置于冰浴之中,在经过冷却处理以后在加入试剂,而且在进行标液以及样品的处理工作时,需要在冰浴中进行,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处理完成以后溶液  相似文献   

5.
气相色谱法检测皮革中IPBC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皮革中防腐剂IPBC的检测方法。通过试验各主要技术参数确定为:石油醚作为提取溶剂,在35℃的条件下,用超声提取的方式,对阳性样品进行萃取的效果最好。在80℃保持1 min,以10℃/min的速率升至110℃,保持1min,以20℃/min的速率升至220℃,保持1 min,后运行280℃,保持5 min的升温程序下,碘代丙炔基氨基甲酸丁酯(IPBC)能得到较好响应时间及面积。当标样的质量浓度为0.5-2.0 mg/L时,线性相关系数≥0.999,检出限为1.0 mg/kg,空白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60%。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地发展,各界人士对气相色谱法在农产品农残检测中的使用十分重视.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农产品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得到的植物产品,是人们提升生活需要的物品,为了保证农产品的合格性,相关部门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就是最基础的方法,能确定农产品的合格程度,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解决农产品因为一些外在因素产...  相似文献   

7.
食品不仅是人们生活的物质基础,还是国民经济提高和保持社会不乱的关键因素。目前,食物的是否具有有毒物质是全人类极度关注的热点。食物质量的环保绿色性会受到食品检测技术程度的不同的深度影响。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的重要技术之一——气相色谱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得到了切实运用。本文主要概述了食品质量检测、气相色谱法技术、气相色谱法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在经济社会持续进步及不断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实现了创新与改革,食品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全面发展。食品质量安全也因此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与关注,在食品安全管理中,质量检测是关键环节,对人们健康产生了直接影响,也是社会稳定及国民经济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想要促进食品可靠性与安全性的提升,就需要应用气相色谱法,通过物质解吸附以及吸附作用分解组分食品。文章主要研究在食品质量检验中,气相色谱法技术的具体应用以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经历了35年的研究,气相色谱法在我国白酒检测中的应用逐渐成熟。本文主要探讨气相色谱法在白酒检测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新形势下,科学技术得到了显著发展,促进了食品行业良好发展。作为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关键一环,质量检测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和人们的健康绿色生活息息相关,确保了国民经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要想促进食品质量检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就必须积极运用先进的气相色谱法技术,其可以有效借助物质吸附和解吸附作用,有效实验样品组分的有效分离。对此,本文主要对气相色谱法在食品质量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最早有关于气相色谱法的研究是在1906年,俄国著名学者茨威特将植物叶中的石油醚进行提炼,盛入到有碳酸钙的玻璃管中,发挥了淋洗的作用。最终将叶绿素的各组分离出不同颜色的谱带,称为色谱。气相色谱分析是利用氩或者氦作为载体将混合物样品注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中,进行分离的一种方式。根据采用的固定相状态不同所  相似文献   

12.
气相色谱法快速检测白酒中醇和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会锋  李瑾  林秋萍 《食品科学》2007,28(7):456-458
气相色谱法快速检测白酒中的六种醇和两种酯。在0.06~3.3g/L之间有很好的线性范围,R=0.999以上;回收率为90%~99%;检出限为0.2~1.5μg/ml。此方法在生产监控过程中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13.
气相色谱法检测市售沙拉酱中反式脂肪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8种反式脂肪酸的气相色谱仪分析方法,称取2g样品用二氯甲烷充分提取脂肪并浓缩。采用三氟化硼乙醚甲醇法对样品进行甲酯化,将样品过0.45μm有机膜,通过气相色谱仪(配有氢火焰检测器)采用HP-88脂肪酸专用分析柱进行分离并检测。最终得到8种反式脂肪酸的最小检出限为1.24~1.26mg/kg,方法回收率在70%~110%之间,且相对方法偏差在3%~15%之间,该方法准确,且回收率良好,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14.
气相色谱法检测茶叶中痕量双甲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容 《食品科技》2006,31(2):94-95
研究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痕量双甲脒残留物的分析方法。对样品预处理的方法进行探索,最终选择出较为理想的提取试剂,并对定量检测条件作了较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甜蜜素化学名称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是国际上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在食品生产中。在对甜蜜素的检测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气相色谱检测法。本文检测饮料中甜蜜素的含量,希望能够促进甜蜜素检测的水平,更好的确保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检测高蛋白食品中甜蜜素的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方法。选择HP-INNOWAX型毛细管色谱柱作为分离柱,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试样经超声提取、沉淀剂去蛋白质和脂肪,离心定容后过滤,取其滤液进行衍生化反应,根据甜蜜素衍生反应机理,控制反应条件,在正己烷萃取衍生产物后的20 h内以毛细管气相色谱检测甜蜜素的含量。结果表明,甜蜜素的质量浓度在0.05~0.83mg/m 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5。当液体取样量25g时,方法的检出限为0.001g/kg;当固体取样量5g时,方法的检出限为0.005g/kg。回收率在94.2%~102.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8%~6.1%之间。该方法解决了高蛋白样品在实验过程中易乳化和杂质干扰等问题,检出限低,检测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适合于高蛋白食品中甜蜜素质量浓度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该实验建立GC-ECD测定油炸淀粉类食品中丙烯酰胺方法,样品前处理经水提取,离心,石墨化碳黑固相萃取柱净化,溴化衍生;该方法检测下限(S/N=3)为12.5μg/kg,回收率为 84.74%~93.53%,相对标准偏差为3.5%;利用该法对市售一些方便面进行检测,发现其中丙烯酰胺含量为63~192 μg/kg。  相似文献   

18.
参照农业行业标准NY/T 761—2008,建立了气相色谱检测生姜中7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可在28 min内实现7种农药的良好分离,并在0.04~1.0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为0.001~0.005 mg·kg-1,在0.04 mg·kg-1、0.10 mg·kg-1、0.20 mg·kg-1加标量下,回收率为87.1%~101.0%,RSD为1.0%~9.3%(n=5),满足农药残留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为了检测液态奶产品中单硬脂酸甘油酯的质量分数,研究了牛奶生产企业在液体奶产品中单硬脂酸甘油酯的添加量。通过加标回收率、精密度等试验确定了气相色谱法检测液态奶产品中单硬脂酸质量分数的方法。该方法使用VF-5毛细管色谱柱,配有FID检测器的Varian气相色谱仪检测了8个国产品牌的UHT纯牛奶,发现有3个品牌的纯牛奶中单硬脂酸甘油酯含量要比未经加工处理的鲜牛奶质量分数高。  相似文献   

20.
过量的溶剂残留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需要有效检测技术检测其含量。气相色谱技术具有简单准确、高效快速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溶剂残留检测领域。本文概述了气相色谱法和食品药品中主要残留溶剂以及气相色谱法在食品药品残留溶剂中的应用,展望了气相色谱法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