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基于《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GB 19298-2003)及《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GB 17324-2003)基础而制定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GB 19298-2014)于2015年5月24日起正式实施。以后除天然矿泉水另有国标外,市场上的包装水只分为饮用纯净水和其他饮用水两类,消费者选择饮用水将更加简单。新国标适用于除矿泉水之外的可直接饮用的包装饮用水,并规定包装饮用水名称应当真实、科学,不能用水以外的一种或若干种成分命名,从  相似文献   

2.
正基于《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GB19298-2003)及《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GB17324-2003)基础而制定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GB19298-2014)于2015年5月24日起正式实施。以后除天然矿泉水另有国标外,市场上的包装水只分为饮用纯净水和其他饮用水两类,消费者选择饮用水将更加简单。新国标适用于除矿泉水之外的可直接饮用的包装饮用水,并规定包装饮用水名称应当真实、科学,不能用水以外的一种或若干种成分命名,从而将目前市  相似文献   

3.
正GB 19298—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下称"新国标")于2016年1月1日起实施。新国标是根据原卫生部《关于印发2010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清理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卫办监督发〔2010〕106号),在GB 19298—2003《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及GB 17324—2003《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的基础上整合修订而成。该标准由国家卫生计生  相似文献   

4.
<正>一、制定情况根据原卫生部《关于印发2010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清理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卫办监督发[2010]106号),浙江省卫生监督所、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国家饮用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舟山市卫生监督所等承担《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起草组工作。起草组分析了国内外包装饮用水相关标准及安全指标要求,在《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GB 19298-2003)及《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GB 17324-2003)的基础上,整合修订形成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GB 19298-2014)。该标准由国家卫生计  相似文献   

5.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GB19298-2014)进行了问答解读。
  关于该标准的制定情况,是根据原卫生部《关于印发2010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清理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卫办监督发〔2010〕106号),浙江省卫生监督所、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国家饮用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舟山市卫生监督所等承担《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起草组工作。起草组分析了国内外包装饮用水相关标准及安全指标要求,在《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GB 19298-2003)及《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GB 17324-2003)的基础上,整合修订形成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GB 19298-2014)。该标准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14年12月24日批准发布,自2015年5月24日起实施,标准中对包装饮用水的标签标识要求(4.1和4.2)自2016年1月1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国家卫计委办公厅发布了包括《包装饮用水》等14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的函,向各有关单位及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所有意见需于4月20日前反馈至国家卫计委。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2010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清理完善工作安排,由浙江省卫生监督所牵头,中国饮料工业协会、舟山市卫生监督所等参加组成的起草组对GB19298-2003《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及GB17324-2003《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进行修订。此前,关于各类水的标准名目繁多,造成乱象。据介绍,本次标准实现了"大一统",范围包  相似文献   

7.
《中国食品》2015,(2):128-129
前言本标准代替GB19298—2003《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GB17323—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涉及本标准指标的以本标准为准。本标准与GB19298—2003、GB17324—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修改了范围;——修改了定义;——修改了原料要求;——修改了感官要求;——修改了理化指标;——修改了微生物限量;——修改了检验方法;——增加了标签标识的规定。本标准4.1—4.2于2016年1月1日起实施。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直接饮用的包装饮用水。本标准不适用于饮用天然矿泉水。2.术语和定义2.1包装饮用水密封于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和相关规定的包装容器中,可供直接饮用的水。  相似文献   

8.
《饮料工业》2015,(1):80
一、制定情况根据原卫生部《关于印发2010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清理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卫办监督发〔2010〕106号),浙江省卫生监督所、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国家饮用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舟山市卫生监督所等承担《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起草组工作。起草组分析了国内外包装饮用水相关标准及安全指标要求,在《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GB 19298—2003)及《瓶(桶)装饮用  相似文献   

9.
《食品界》2015,(7)
<正>矿泉水、矿物质水、纯净水、天然水、蒸馏水、苏打水等水品种经常让消费者有点不清楚,不过,5月24日正式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GB 19298-2014)(以下简称包装饮用水新国标)会让此等混乱局面变得简单不少。新国标规范统一包装饮用水分类近日,记者走访北京多家超市发现,货架上包装饮用水琳琅满目,包括饮用天然水、饮用纯净水、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矿物质水等,此外还包括部分企业主打的蒸馏水、富氧水、苏打水、太空水、弱碱性水等等,价格则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北京市西北部城区近3年瓶(桶)装饮用纯净水、饮用天然矿泉水等4类饮用水的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该地区饮用水的安全问题,以便及时消除隐患。方法于2009—2011年对北京市西北部城区的20家单位生产、销售或饮用的瓶(桶)装饮用纯净水、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净水及生活饮用水,依据相应的卫生或质量标准进行监测检验。结果共检验50件饮用水样品,总体合格率为50.00%,其中饮用天然矿泉水及生活饮用水样品均为合格,瓶(桶)装饮用纯净水样品合格率为36.67%,饮用净水样品均不合格。瓶(桶)装饮用纯净水不合格指标为pH值、电导率、高锰酸钾消耗量、氯化物、菌落总数及霉菌和酵母菌,饮用净水不合格指标为色度、pH值、总硬度、铁、硫酸盐、耗氧量、铅及细菌总数。瓶(桶)装饮用纯净水的pH值超标率为66.67%,且pH测定值最高达到8.48,为国家标准上限值的1.2倍。结论北京市西北部城区近3年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及饮用净水检验合格率很低,二者共同的问题为pH值、耗氧量及菌落总数超标。瓶(桶)装饮用纯净水普遍存在pH值超标情况,亟待引起重视。建议加强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及饮用净水的主动监测与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1.
《福建轻纺》2016,(1):15-16
正2015年已过去,这一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年。在这承上启下的关键时刻,食品行业又有哪些国家层面的政策出台,影响着整个市场的发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在《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及《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的基础上,整合修订形成,由卫生计生委于2014年12月24日批准发布,自2015年5月24日起实施,标  相似文献   

12.
今年4月10日,《京华时报》上一则报道《农夫山泉被指标准不如自来水》使得农夫山泉随即陷入"标准门",该事件立刻在行业内掀起轩然大波,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事件的起因是农夫山泉在北京、广东等地生产的桶装水依据的标准是浙江省地方标准《瓶装饮用天然水》(DB33/383-2005),而非国家标准《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GB19298-2003).而DB33/383-2005在总砷、镉等指标的限值上远宽松于GB19298-2003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即自来水标准).但是农夫山泉坚称,其产品品质远高于现在任何相关的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由此开始,农夫山泉和《京华时报》之间展开了一场持续近一个月"口水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011—2015年河北省瓶(桶)装饮用水产品的检验报告进行分析,了解产品质量状况。方法 分析2011—2015年河北省矿泉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瓶(桶)装饮用水产品检验报告共计317份,统计各产品合格率和主要不合格项。结果 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纯净水和其他饮用水产品合格率分别为87.50%(35/40)、94.03%(63/67)和80.48%(169/210),总合格率为84.23%(267/317)。主要不合格项为标签、溴酸盐和菌落总数。结论 瓶(桶)装饮用水产品不合格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正>据称某品牌的"富氧水",已经更名为"活性含氧饮用水"。这样的更名能否为"新国标"所允许尚不得而知,但其"忽悠"的本质却没有变化——任何一滴水都充满"活性",世界上也找不到任何一滴不"含氧"的水。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GB19298-2014)》(以下简称"新国标")于今年5月24日起开始实施,再经半年缓冲,自明年1月1日起,消费者似乎非常熟悉、却又十分茫然的富氧水、弱碱性水等各种"功能水",将从市场上消失,市场上除天然矿泉水之外,将只剩下"饮用纯净水"和"其他饮用水"两大类。  相似文献   

15.
正谣言1喝纯净水有害健康"纯净水是酸性的,会带走身体里有用的矿物质,长期喝纯净水会形成亚健康的‘酸性体质’,容易引发各种疾病。现在发达国家都不喝纯净水了。要大量喝碱性水可形成碱性体质,有利身体健康。"真相:旧的国家标准《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中规定,纯净水的p H值为5.0~7.0。2015年5月24日开始实施的新标准《包装饮用水食品安  相似文献   

16.
中国饮料工业协会日前发表声明,按照国家标准生产的纯净水,消费者可以放心饮用。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在声明中说,根据国家标准GB10789—1996《软饮料的分类》,在我国十大类饮料产品中,瓶装饮用水包括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纯净水和其他饮用水三类,其中的前两类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瓶装饮用纯净水》和《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该协会在声明中强调,瓶装饮用纯净水的国家标准是经过有关专家充分论证后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国家卫生部发布的,因此,该类产品是受国家法律保护、得到专家认可的。近十年来,我国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掌握GB 19298-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包装饮用水》实施以来成都市内生产和销售的包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污染情况。方法 统计2015~2018年成都市包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检测情况, 按照瓶装饮用水和桶装饮用水、饮用水的类型(纯净水、矿泉水、其他饮用水)、生产季节及厂址地域进行分析。结果 共计994批次, 检出率为8.8%; 瓶装饮用水检出率0.6%, 桶装饮用水检出率达12.9%; 各类型桶装水均有检出, 纯净水、矿泉水及其他饮用水的检出率分别为2.0%、5.4%、15.5%; 分季节统计, 第三季度的检出率最高, 高达22.1%; 检出铜绿假单胞菌的包装饮用水厂址地域主要分布在成都市西北(属于邛崃山脉)。结论 桶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污染非常严重(尤其是桶装其他饮用水); 三季度污染情况最严重; 地域主要集中在邛崃山脉一带。  相似文献   

18.
《食品界》2015,(4)
<正>继去年底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了近800批次饮用水抽检不合格后,包装饮用水再次成为不合格产品"大户"。近日,记者从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的2015年第二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了解到,90个批次的饮料产品不合格,其中涉及纯净水和矿泉水的就达86个批次。检测包括53个指标本次抽检的饮料主要包括饮用纯净水、天然矿泉水、其他瓶(桶)装饮用水、果蔬汁饮料、碳酸饮料(汽水)、含乳饮料、其他蛋白饮料(植  相似文献   

19.
正包装饮用水新国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GB19298-2014)(包装饮用水新国标)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14年12月24日批准发布并实施,标准中对包装饮用水的标签标识要求自2016年1月1日起实施。2016年1月1日以后生产的包装饮用水的标签标识应当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  相似文献   

20.
<正>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2015年第二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90个批次的饮料产品不合格,其中涉及纯净水和矿泉水的就达86个批次。本次抽检的饮料主要包括饮用纯净水、天然矿泉水、其他瓶(桶)装饮用水、果蔬汁饮料、碳酸饮料(汽水)、含乳饮料、其他蛋白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复合蛋白饮料)、茶饮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