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远程教育的发展,学生的数量在急剧增多,为了将教师从繁重的作业批改中解脱出来,希望对于绘图作业可以实现自动批改的功能.文中讨论了在自行开发的网络绘图工具中,通过将三视图的二维投影利用坐标转化,建立三维的空间模型,使其在三个方向上生成尺寸树,利用这种尺寸树结构的遍历,来实现<机械制图>作业中的尺寸标注部分的自动批改.该软件基本实现了自动批改的功能,部分解决了尺寸标注批改的问题.以上功能是在基于VG6.0的MFC开发的绘图工具组件上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主要讨论在《机械制图》远程教学中,学生在计算机上完成作业后,系统可以自动进行批改,并且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评价。所有功能通过利用ActiveX技术自行开发的绘图程序得以实现。该工具实现了网络绘图主观题的大部分批改功能,将教师从繁重的作业批改中解脱出来。  相似文献   

3.
结合机械制图课网络教学特点,利用ActiveX网络功能开发了两套机制作业网上绘图教学软件.该软件实用性强,自带智能化作业批改功能,为机械制图课远程教学中网络绘图工具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张居敏  刘新 《微机发展》2003,13(8):64-66,116
结合机械制图课网络教学特点,利用ActiveX网络功能开发了两套机制作业网上绘图教学软件。该软件实用性强,自带智能化作业批改功能,为机械制图课远程教学中网络绘图工具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AutoCAD的智能感知自适应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多使用AutoCAD的用户都有这样的感受,在绘图环境下标注角度时,如果光标位置在两线夹角的锐角时,则尺寸线自动标注在锐角,所注角度也为锐角,如果光标位置转到钝角时,尺寸线也自动调整标注在钝角的位置上,这种技术也就是所谓的智能感知自适应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如果能广泛利用智能感知自适应技术,将会大大加快绘图的速度,提高绘图的效率,增强系统的智能性,减少人机交互过程,改善绘图环境。下面就笔者在自适应技术方面的开发应用举例说明,抛砖引玉,以帮助广大CAD用户实时进行二次开发,更好地利用自适应技术,促进CAD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给AutoCAD绘图软件增加尺寸标注功能的方法。用Autolisp语言开发的尺寸标注函数,使某些尺寸在标注上更加方便,更符合我国尺寸标注的习惯。  相似文献   

7.
该文讨论了在AutoCAD中表面粗糙度符号标注工具的改进方法,在直线、圆对象基础上增加了正多边形、多段线、尺寸标注的尺寸界线对象标注表面粗糙度符号,完善了该工具的功能,提高了机械制图的绘图效率,具有较好的实际使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 AutoCAD2000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二维CAD软件,使用该软件进行机械产品设计时,将频繁地使用尺寸公差标注。与先前版本相比,虽然AutoCAD2000在此方面已有较大的改进(使用设置标注样式来实现各种形式的尺寸公差标注),但其设置过程过于繁琐。如果能利用AutoCAD2000提供的二次开发工具,通过编程开发出一个尺寸公差编辑模块。这样在绘图过程中,用户可以先直接使用AutoCAD2000提供的各种标注命令标注出无公差的尺寸,然后再逐个点选需要增加公差的尺寸实体,按规定给其增加公差,也可以对标有公差的尺寸的公差值和公差显示方式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9.
针对工程制图课程与计算机绘图的有机结合,以AutoCAD软件为平台,运用ObjectARX的反应器机制,研究开发了CAD制图作业批改CAI系统。该系统包括选题、初始化、监视和作业批改四大模块。学生在AutoCAD环境中练习时,系统对其解题作图过程进行实时监视,并在自动批改后给予反馈信息与相应提示。由于整合了作业练习中做作业、改作业、订正错误的三个过程,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与练习的效果和效率。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讨论了一个新的参数化尺寸标注系统的实现原理、关键技术和设计方法。该系统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其一,基于AutoCAD的尺寸标注功能及存储格式,设计了新的通用、完整、可靠的尺寸标注系统,为AutoCAD增添了新的标注功能,使其能够准确地标注国家机械制图标准所规定的尺寸标注模式。其二,归纳了AutoCAD和国家标准的各种尺寸标注模式,借助于模式匹配及其推理,自动标注不同类型的尺寸标注,实现了智能化尺寸标注功能。其三,尺寸标注变量及其约束表达式功能,在参数化模型图的参数编辑、尺寸驱动和尺寸标注图素自动生成方面显示出极大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SP技术的学生管理系统,利用ASP+Access+Excel技术,可以实现教师异地实时的管理学生信息,分析有关数据并自动生成各种图表.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灵活性.解决了原来以手工的方式管理学生档案存在的效率低、保密性差,时问一长.会产生大量的冗余文件和数据,不便于查找、更新和维护等种种问题。教师、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棱的学习情况。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毕业设计的最后一个阶段,在毕业设计管理系统[1][2]中进行教师和学生的分组,通过学生将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与评阅教师建立关联,使他们在系统中直接对学生的论文进行传阅并评定成绩,然后结合答辩现场成绩由系统按照一定比例统计出学生最终毕业设计成绩.  相似文献   

13.
Internet应用的普及使得异步移动信息管理成为可能。利用ASP Access Excel技术设计开放式学生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教师异地管理学生信息,分析有关数据并自动生成各种图表,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灵活性。家长和学生可以通过系统查询学生情况和学校信息,对学校工作提出建议,从而形成现代教育理论要求的学校、家庭及时互通信息、两位一体的学生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采用统一建模语言UML,对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关系建模,阐述了UML在系统的可视化建模机制,从不同层面给出了系统的需求分析及系统设计的整个过程。利用ASP技术实现开放式研究生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教师异地管理学生信息,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5.
多媒体网络教学技术作为一种前沿现代教育技术受到广泛的重视。系统结合多媒体网络教学应用的教学需求与特点,采用MPEG-4压缩标准建立了一个基于校园网的虚拟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以实现教师备课、现场实时授课、学生自主点播课件、师生课后交流、答疑、批改作业以及考试等教学环节。重点介绍了基于MPEG-4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体系结构及采用的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学生的动画作品存在的问题,体现出Flash教学中技艺结合的必要性.而且技艺结合有利于优化学生的智能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习评价等方面实现技术性和艺术性的结合.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Owing to the lack of face-to-face interactions, students using a web-based learning system are likely to study alone and with relatively little classmate support and pressure. Teachers in a web-based learning system may apply a group-learning model to overcome this problem. Teachers first need to organise, manage and monitor the group learning and they must take appropriate actions based on teaching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learning achievements of the students. To perform these tasks effectively, teachers must obtain relevant information by analysing the huge volume of web-access logs or by monitoring web interactions. This paper presents novel methodologies for developing instruments to assist teachers in performing intervention and strategy analysis. The proposed methodologies apply data mining tools provided by existing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Database techniques, including the multi-dimensional cube, are then applied to make student web logs meaningful and helpful to teachers in managing group learning. The associate rule mining tool is finally employed to assist teachers in analysing their pedagogical strategies. These tools relieve teachers of tedious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allowing them to focus on managing the groups to promote students' learning achievement.  相似文献   

18.
顶岗实习对毕业生的锻炼与经验的积累有着重要作用。然而,教师与在外实习的学生交流不够顺畅,对学生的实习情况也缺乏了解。为此,在发展数字化校园的前提下,针对目前高等教育顶岗实习进行信息化管理非常有必要性。本文基于WEB对顶岗实习管理系统的设计以及实现进行了研究,本系统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对学生的实习安排进行了系统的管理。  相似文献   

19.
基于开放E-Learning平台的学生行为分析中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毅  申瑞民  杨帆  韩鹏 《计算机工程》2004,30(15):86-88
基于开放的E-Learning平台,构建了一个学习行为分析和监控系统。通过对学习历史数据的处理,对学生学习状态进行分析,对学习模式进行挖掘,并且提供友好的可视化界面,以帮助教师分析学生学习模式和有效调整教学计划。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Internet technology has offered opportunities to develop ongoing assessment systems for classroom-based evaluation – on a daily basis. In this study, the researcher developed a web-based, curriculum-based measurement system with dynamic features which could generate different types of mathematics probes, track students' progress and provide diagnosed information as well as instructional suggestions for teacher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ffects of the system on students' mathematical achievements. A total of 134 third-grade students (9- to 10-year-olds) in four classes participated. The teachers in all groups used the web-based curriculum-based measurement system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curriculum-based measurement probes and growth modeling.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use of class-wide dynamic-growth modeling combined with mixed-type probes enabled the students to perform better than those using single-type probes. This outcome was not seen with the linear-growth modeling groups. The positive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applying class-wide dynamic-growth modeling as well as the assessment of integrated mathematics competency in the instructional processes facilitated students' mathematics learning. Therefore, the web-based, curriculum-based measurement system was not only an assessment system, but also a tool for teachers to integrate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based on curriculum-based measur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