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梓 《煤炭工程》2007,(2):90-91
从嵌岩桩设计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指出了现行设计规范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修改建议。对设计标准、设计参数的取值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按桩的承载方式进行嵌岩段的设计。嵌岩桩的理论研究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一些模糊的认识需要纠正。由于基桩与基岩的相互作用比较复杂,嵌岩桩的嵌岩深度的计算还需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地基规范法、桩基规范法、高层勘察规程法、铁路规范法、公路规范法、南京规范法中嵌岩桩承载力计算方法,对比了不同行业、不同地区规程规范的有关规定,分析了覆土厚度,持力岩层强度与完整性,成桩工艺影响嵌岩桩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指出各类规范计算方法的异同点和现行规范的不足,并提出对嵌岩桩承载力计算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不同规范中嵌岩桩承载力计算取值的对比和对长沙红层嵌岩桩承载力的原位测试分析,指出了比较合乎实际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不同规范中嵌岩桩承载力计算取值的对比和对长沙红层嵌岩桩承载力的原位测试分析 ,指出了比较合乎实际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结合工程实践,探讨了嵌岩桩桩端阴力的计算方法、一类嵌岩长计的破坏机制和钻 粗糙度对嵌岩桩承载力的影响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软质岩地区嵌岩桩竖向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软质岩地区嵌岩桩竖向承载力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针对不同地质条件下计算结果的分析,指出研究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共同发挥作用的重要工程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求出嵌岩桩嵌岩段侧摩阻力的表达式,假定嵌岩桩桩侧破坏由桩岩接触面上的滑动引起,桩岩接触面的压力由加载前岩土层自重产生的侧压力和由剪切膨胀产生的应力增量组成.用弹性力学的方法求解出桩侧正应力,引入了岩石破坏的Hoek-Brown强度准则,由此求出了嵌岩段桩侧阻力的表达式,并指出了此公式的适用范围.最后结合工程实际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本文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嵌岩桩的特性,在系统分析嵌岩桩承载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目前确定嵌岩桩承载力的三种方法进行评述,最后对其承载力的确定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某特大桥大直径人工挖孔嵌岩桩的现场施工观测,研究分析了软岩地基中大直径人工挖孔嵌岩桩工作状态下的承载性状和荷载传递机理。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某特大桥大直径人工挖孔嵌岩桩的现场施工观测,研究分析了软岩地基中大直径人工挖孔嵌岩桩工作状态下的承载性状和荷载传递机理。  相似文献   

11.
嵌岩桩极限承载力的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根据桩土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邓肯-张模型对土、基岩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计算出桩、土的内力、变形以及承载力、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情况比较接近。同时据实测结果,对照规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端阻力在嵌岩5倍桩径时为零提出了疑问,认为岩石因岩性的不同和岩石强度的不同,节理发育与风化程度的差异,并非所有的岩石都适用于这一规定,尤其是强度较低的泥岩等软岩,当嵌岩5倍桩径时端阻力并不为零,有可能还较大。因此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指导软岩中嵌岩桩的设计将会过分保守。另外,对于支承在软岩上的扩底桩没有具体的规范条文用于计算。若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计算,则存在着随嵌岩深度的增加,承载力减小的趋势,承载力无法满足。  相似文献   

13.
桩的静载荷试验是了解基桩承载性状和确定桩承载力最直接的方法。文章基于嵌岩桩的原位载荷试验及其曲线特征,对载荷试验确定承载力的各种方法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工程实例,最后提出了用载荷试验确定嵌岩桩承载力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基于相似理论设计并完成了下伏溶洞嵌岩桩承载力破坏模型试验, 研究了顶板厚度对下伏溶洞嵌岩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下伏溶洞嵌岩桩在加载过程中呈脆性破坏, 荷载位移曲线有明显陡降点;下伏溶洞的存在会明显降低嵌岩桩极限承载力, 且主要发生冲切破坏, 冲切破坏体近似圆锥台;桩端荷载分担比随溶洞顶板厚度增大而增大;采用S型生长曲线能较好地拟合不同溶洞顶板厚度时桩端极限承载力变化规律。顶板厚度为1~4倍桩径时, 桩端承载力随溶洞顶板厚度增加呈线性增长, 顶板厚度为5倍桩径时桩端承载力基本趋于稳定值。最后结合规范给出了不同溶洞顶板厚度时的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5.
根据某高层建筑嵌岩钻孔灌注桩的设计和桩基检测结果,对现行几种嵌岩桩单桩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分析,并通过工程实例说明,正确选择单桩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嵌岩桩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理论上应由摩阻力、嵌固力、端承力组成。但由于地层的力学性能、成桩工艺水平、嵌固情况、沉渣厚度及桩身混凝土强度的不同,其主要决定因素可通过小应变法加以估计,然后再决定其承载力的测试方法及取值方法。  相似文献   

17.
资料显示,工程桩设计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偏低,由于这种过于保守的设计而导致的浪费是非常巨大且不必要的。为了正确设计打入桩,做到既安全适用,又经济合理,就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不同规范中嵌岩桩承载力计算取值的对比和对长沙红层嵌岩桩承载力的原位测试分析,指出了比较合乎实际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根据有关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分析了嵌岩桩的承载特性、后压浆技术的作用机理,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后压浆技术对嵌岩桩承载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嵌岩桩承载性状的探讨刘利民张洪文张建新(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上海200092)感谢陈新民先生对《嵌岩桩承载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以下简称《嵌》)一文的关注和在《对〈嵌岩桩承载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一文的讨论》(以下简称《讨论》)中对拙作所提出的宝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