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工湿地处理污染河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不同类型人工湿地系统在处理污染河水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分析比较了各类型湿地去除污染物的效果,并探讨了人工湿地处理污染河水的发展趋势.人工湿地以其高效率、低投资、低运行费用等优点而适宜于污染河水的处理,水平潜流湿地、复合垂直流湿地以及组合湿地系统在处理污染河水方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组合湿地系统对TSS、BOD5、COD和TP的去除率要高于复合垂直流湿地和水平潜流湿地.但人工湿地在处理污染河水时对总氮的去除效果相对较差,冬季尤为显著,因此提高人工湿地对总氮的去除率是今后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此外,在人工湿地中基质、植物、微生物对污染河水中低浓度污染物的去除机制及长期去除效果方面,需要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以A自然村为例,采用含硫铁矿/颗粒碳作为填料,对A/O型人工湿地进行了研究。经过调试运行,污水中COD、NH3-N、TN、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3%、83%、83%、85%。经济分析,项目总投资333 700元,运行成本0.83元/m3,综合成本较低。该工艺抗冲击负荷大,运行平稳,运行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水体富营养化呈现加剧态势,不仅引起藻类爆发,还严重影响水质安全。其中,氮、磷和有机物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物。人工湿地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生态治理技术,适用于修复富营养化水体。影响人工湿地去污的主要因素包括:湿地类型及构建方式、水力运行条件和碳氧水平。探讨了人工湿地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主要机制,总结了影响人工湿地去污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最后,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闫龙  王蓉 《净水技术》2021,40(5):81-86
针对乐平市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特点和项目周边环境,详细介绍了组合人工湿地的处理工艺及相关参数,该工艺依托"生物处理和生态重建的组合工艺",由组合生化池、植物碎石过滤床、多功能接触氧化塘、沉水涵养塘4部分组成.工程实践结果表明,其对COD、BOD5、NH3-N、TP及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1.45%、91.77%、94...  相似文献   

5.
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国内外现状,构造,分类,工艺流程,及其在云南省的应用实例,阐述了其净化机理,提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作为一种高效、节能、低投资、低运行费用、操作简单的污水处理技术在我国尤其是中小城镇及广大农村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人工湿地生物修复在公园景观水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亮 《上海化工》2013,38(6):1-6
通过对梦清园内景观水体进行改造,将人工湿地的生物修复技术应用于处理受污染的公园景观水体。经处理后景观水质的氨氮去除率、COD和VSS分别达到30%、25%和60%。为了更好地说明其中微生物在污染物降解中发挥的作用,分别用传统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湿地中的异养细菌、亚硝酸细菌、硝酸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等的分布和数量进行了研究。实验证明,人工湿地生物修复法用于公园景观水体处理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也证明适当添加功能微生物有助于湿地水处理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人工浮床及其在污染水体治理中应用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人工浮床的分类、构造及其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并对人工浮床在我国污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8.
水平潜流和组合人工湿地水处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广泛的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对有机物和悬浮物有较高的去除率,但是对营养盐的去除率是较低的,因此各种类型的湿地被组合起来以提高去除效果。文章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水平潜流湿地及组合人工湿地系统的研究现状和问题,探讨了污水在人工湿地系统中的净化机理及影响因素,并预测其研究与应用发展的趋势,为人工湿地污水净化技术的应用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人工湿地技术及其在富营养化湖泊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人工湿地技术是一种新型污水生态处理工程技术,是目前国内外水处理研究热点。从人工湿地技术控制富营养化湖泊外源污染的角度出发,介绍了人工湿地的概念、净化机理及发展现状等,重点阐述了人工湿地在富营养化湖泊外源污染控制中的技术与应用,同时指出了我国目前在富营养化外源控制中的不足和人工湿地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在人工湿地系统净化污水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介绍了人工湿地系统中微生物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人工湿地对病原微生物的去除及系统基质中微生物的种群和活性等内容。  相似文献   

11.
不同潜流人工湿地对河流污染物的去除功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缺水地区污染性城市河流的治理,采用河流附近材质,组建4组不同的人工湿地系统:芦苇碎石水平潜流湿地(H-1)、碎石水平潜流湿地(H-2)、芦苇碎石垂直潜流湿地(V-1)、芦苇炉渣垂直潜流湿地(V-2),对河流污染物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H-1与H-2系统来考察植物对污染物去除贡献的比较,植物有一定的强化作用;基质填料不同V-2与V-1系统的比较,炉渣比碎石更为适宜作为人工湿地基质填料;湿地类型不同的V-1与H-1的比较,垂直潜流湿地更适宜作为处理污染性城市河流的湿地类型。综合分析得选用种植植物,以炉渣为基质的垂直潜流湿地作为处理污染性河流污水的最优人工湿地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2.
用电絮凝法制备给水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文研究了用电絮凝法处理受污染源水处理中,电流密度、pH、停留时间对水中COD、细菌和浊度的去除效果的影响,发现电絮凝法对COD、细菌和浊度的去除效果显著;增大电流密度可以加快COD和细菌的去除速度,但使单位能耗增大;pH小于7和大于8有利于COD的去除。  相似文献   

13.
组合人工湿地对渗滤液中重金属的去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芦苇 凤眼莲和灯心草 凤眼莲 菹草两种人工湿地植物组合构筑了两种小试人工湿地,取内江市高桥镇垃圾填埋场的垃圾渗滤液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人工湿地对渗滤液中的重金属均有良好的去除效率,特别是灯心草 凤眼莲 菹草的组合,对重金属铅、镉、铜、锌的去除效率均在95%以上.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了满足出厂水浊度在95%时间≤0.10 NTU的浙江省现代化水厂对浊度的要求,新昌中法供水有限公司在原来PAC混凝剂投加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了活化硅酸在沉淀后的二次投加,使沉后水中胶体颗粒表面性质发生改变,相互间继续混凝,并与滤料间的相互吸附能力加强,从而达到提高过滤效果,降低滤后水浊度的目的。本文在实验室、生产性试验及生产性应用方面作了研究,表明微絮凝工艺能很好地降低滤后水浊度和颗粒数,降低开泵和反冲洗时引起的初滤水浊度上升,从而增强滤池抗冲击能力,保证了出厂水水质达到浙江省现代化水厂0.10 NTU的水质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5.
我国动态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动态膜的形成机理及性能、动态膜的结构和制备、动态膜的数学模型,动态膜的水力学,动态膜的曝气方式、动态膜的水头差、动态膜清洗和再生等方面阐述了动态膜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生活废水、城市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介绍采用A/O与BAF组合工艺对石化混合废水进行处理的情况。在污水厂A/O工艺基础上,加一级低负荷曝气生物滤池(BAF),并进行现场应用,考察A/O+BAF组合工艺对该类混合石化废水的处理效果。运行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运行成本低,出水满足GB 13457—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7.
GAC-NF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饮用水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GAC-NF组合工艺对以太湖水为水源的某水厂出厂水进行深度处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工艺对TOC的去除率大于90%,其中NF的去除率占49%。NF对阳离子的去除率与离子浓度大小成正比;对阴离子SOl^2的去除率高于一价阴离子(Cl^-、F^-、NO3^-)的去除率。GAC吸附对移码型的致突变物的去除率为49、6%,对碱基置换型致突变物的去除率为20.2%。NF对两种致突变物的去除率分别为94.6%和37.2%,可保证出水Ames试验结果呈阴性。  相似文献   

18.
复合人工湿地处理受污染河水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建设5个系列不同组合复合人工湿地中试工程,考察复合人工湿地对受污染河水的净化效果及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最佳组合形式,为渭河大型人工湿地群建设提供技术支持。研究结果表明,成熟复合人工湿地各系列对COD、BOD5的平均去除率一般可达80%、85%,NH4+-N、TN、TP的平均去除率除系列1、2外,其它各系列一般可达80%。在皂河入渭口建设人工湿地能有效改善渭河水体水质,可以在渭河湿地群建设中采用。  相似文献   

19.
安磊 《大氮肥》2022,45(2):123-124,132
介绍电化学水处理方式代替传统的加药方式来保持循环水水质稳定的改造事例,改造后提高了循环冷却水的浓缩倍数,降低了企业运行费用,既解决环保问题又产生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