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选择不同pH次氯酸钠(NaClO)溶液对PVDF/PVC/PMMA中空纤维膜进行后处理。研究表明,NaClO溶液可以明显提高膜的水通量但对膜的截留率的影响不大。PVDF/PVC/PMMA/PVP共混膜经酸碱浸泡处理后,对膜的机械强度影响不大,说明它可以在较宽的pH范围内应用,具有较好的耐酸碱及氧化性能力。在超滤装置中,组件对牛血清白蛋白溶液运行后的膜用清水冲洗,污染恢复率明显高于未添加PVP的PVDF/PVC/PMMA共混膜,说明添加亲水性物质PVP后可以提高膜的抗污染能力。  相似文献   

2.
主要讨论了聚偏氟乙烯(PVDF)膜以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VDF/PMMA)、PVDF/PMMA/PS(聚砜)共混膜的制备及性能,并研究了不同添加剂对PVDF/PMMA/PS共混膜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实验数据表明:PVDF/PMMA/PS共混膜的通量最大;PVPK 40成膜通量最大;T iO 2成膜截留率最大。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聚乙二醇(PEG)分子量(400、600、1000、1500、2000、4000和6000)对氯化聚乙烯/聚乙烯醇缩丁醛(CPVC/PVB)超滤膜微观结构及其性能(纯水通量、截留率、机械强度和耐污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G分子量小于6000时,CPVC/PVB共混膜断面的指状大孔被疏松的多孔结构取代,PEG达到6000时,膜断面出现指状大孔结构,其微观结构与未加添加剂时的微观结构基本一致;PEG分子量为400和600时,CPVC/PVB共混膜表面为多孔结构,随着PEG分子量的增大,膜表面趋于致密。添加不同分子量PEG,均能使CPVC/PVB共混膜的水通量和耐污染性能大幅提升,其中PEG4000和PEG6000提高最多,但膜的截留率和机械性能略有下降。经过比较PEG6000作为添加剂,CPVC/PVB共混膜的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4.
纺丝条件对PVDF/PVC中空纤维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干-湿法纺丝工艺制备PVDF/PVC共混中空纤维膜,通过对水通量、孔径、截留率等的测试,研究了挤出速率、芯液流量、干纺程对PVDF/PVC中空纤维膜性能及结构的影响,并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挤出速率与膜通量存在最大值,芯液流量与膜通量及截留率呈线性关系,干纺程的影响效果跟挤出速率类似。可以通过改变纺丝条件来制备性能不同的中空纤维膜。  相似文献   

5.
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膜材料,测定了不同温度下PVDF/DMAc、PVDF/DMF和PVDF/NMP溶液的混合参数,得出非溶剂沉淀能力大小为:甘油>DEG>PEG200>PEG400,并与Hansen溶解度的理论计算值进行了比较。此外,讨论了不同PEG400在混合溶剂中的比例以及不同添加剂对膜性能的影响;PEG400的加入,使膜的纯水通量、机械性能均有所提高,截留率保持不变;VAH、Tween80、PEG20000和成核剂使膜的纯水通量提高到100 L/(m2.h)以上,LiCl的加入对通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采用非溶剂致相分离法制备了PVC/PVDF共混滤膜,对不同配方的PVC/PVDF共混滤膜的性能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PVC/PVDF共混滤膜在含藻废水处理中的效能。结果表明:通过不同配方的PVC/PVDF共混滤膜的黏度、机械性能、亲水性能、孔隙率、孔径和水通量性能测试,PVC/PVDF共混滤膜以PVDF质量分数为6%时较佳,研究其对含藻废水的处理效能,PVC/PVDF共混滤膜对固体悬浮物(SS)的截留效率较高,对藻具有很好的截留作用。该方法对海藻废水的处理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用于处理染料废水的PVDF/TPU共混中空纤维膜的制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媛  奚旦立 《塑料工业》2007,35(1):66-68
采用相转化法制备PVDF/TPU共混中空纤维膜,以PVP为添加剂可以改善成膜性能。通过水通量超滤实验、牛血清白蛋白截留实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膜的表面与截面结构分析得出铸膜液中纤维膜的质量分数为16%,m(PVDF):m(11Pu)为80:20,添加5%PVP时制备的膜的综合性能最佳。对不同的溶液包括BSA、PVPK30、PEG10000、染料活性艳蓝KN-R进行截留实验分析膜过滤性能。在pH范围为1—14时,膜的水通量及截留率均无明显变化,说明PVDF/TPU共混中空纤维膜具有良好的抗酸、碱性。用清水冲洗10min后,膜污染的恢复率即可达到86.5%,膜的抗污染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8.
将聚氧化乙烯(PEO)添加到聚偏氟乙烯/苯乙烯马来酸酐树脂(PVDF/SMA)膜体系中,通过非溶剂致相分离法(NIPS)制备了添加不同PEO含量的PVDF/SMA共混膜。其中PEO质量分数为2%的共混超滤膜性能最好,水通量为531.1L/(m2·h),牛血清蛋白(BSA)截留率为65.8%,水接触角为63.6°,膜剥离强度为0.2756kN/m。接着以PVDF/SMA膜为主要研究对象测试了凝固浴温度对共混超滤膜的纯水通量以及BSA截留率的影响,该实验的结果表明凝固浴温度的改变对膜性能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因此,选择在常温凝固浴温度下测试不同凝固浴成分对共混膜性能的影响。探究了膜在凝固浴成分分别为N,N-二甲基乙酰胺(DMAc)(质量分数为3%、6%、9%)、氯化钠(NaCl)(0.05mol/L、0.1mol/L、0.2mol/L)和乙醇(质量分数为3%、6%、9%)时的膜性能变化,以及对各个组分得到的膜样本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结果表明,随着DMAc含量增加,膜表面的孔在减少,且膜皮层的厚度增加,使得膜的水通量减少而BSA截留率提高。而随着NaCl浓度...  相似文献   

9.
PVC膜对糖类化合物有较强的排斥力,但其亲水性差,而聚氨酯有较强的亲水性,本课题研究聚氯乙烯(PVC)与聚氨酯(PU)的共混膜,探讨相转化法制备PVC/PU共混超滤膜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聚合物浓度为16%,PVC/PU以8/2(质量分数)共混时,可制的水通量、截留率较好的多孔膜。  相似文献   

10.
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原料,无机层状材料蒙皂石(MMT)为添加剂,通过溶胶-凝胶相转化法研制成PVDF/MMT超滤膜.考察了MMT质量分数在0%~9%范围内对铸膜液黏度、膜孔隙率、孔径、水通量、PEG20000截留率等性能的影响,以及相图和DSC曲线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MMT的加入使铸膜液的黏度增加,铸膜液呈现非牛顿流体中的假塑性流体的特性;当MMT加入质量分数为7%时,PVDF/MMT超滤膜水通量可达94.32 L·m-2·h-1,对PEG20000的截留率达95.2%.MMT的添加对成膜过程也有影响,从相图分析,加入MMT改变了液–固双节点的位置,铸膜液对非溶剂的容纳能力降低;而从DSC测试曲线得知PVDF/MMT膜的结晶度低于PVDF膜.  相似文献   

11.
PP/RPS反应性共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IR及DSC研究了(侧基含有过氧键的聚苯乙烯)与PP之间的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苯乙烯单体等对共混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RPS/PP共混体系中,PP降解严重,而PP/RPS/Rt(苯乙烯)共混体系可有效地抑制降解,反应生成的PP-g-PS对PP/PS合金具有增容作用,提高了合金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2.
LLDPE-g-GMA对PET/LLDPE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自制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物(LLDPE-g-GMA),研究了LLDPE-g-GMA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PET/LLDPE)合金体系力学性能、结晶行为及玻璃化转变活化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LDPE-g-GMA有效地改善了PET/LLDPE的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及冲击性能;同时LLDPE-g-GMA的加入提高了PET的结晶速率,两者有较好的相容性;动态力学试验结果也证明了LLDPE-g-GMA与PET有较好的相容性。LLDPE-g-GMA可以作为PET/LLDPE体系的反应性增容剂。  相似文献   

13.
相容剂对HDPE/PC共混合金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熔融接枝方法制备马来酸酐接枝高密度聚乙烯(HDPE-g-MAH)和丙烯酸接枝高密度聚乙烯(HDPE-g-AA),比较了这2种相容剂对HDPE/聚碳酸酯(Pc)共混合金体系的增容效果,着重研究了接枝单体、引发剂对HDPE接枝物的接枝率和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及HDPE接枝物用量对HDPE/PC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DPE-g-MAH相容剂的增容效果较好。用量为15份时使HDPE/PC合金缺口冲击强度提高了30%。  相似文献   

14.
相容剂对PP/MBS体系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马来酸酐(MAH)-聚丙烯(PP)接枝共聚物(PP-g-MAH)对聚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共混物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接枝共聚物改善了PP/MBS的相容性,使MBS在PP中形成了对韧性有利的较小且均匀的颗粒,并提高了两相界面间的粘结力。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SBS)材料成型了圆环状试样,使用自行设计的试验装置对环状试样进行疲劳试验,分析比较在环状下的断口形态学,测试出不同含量SBS对ABS环状试样在不同应力和频率下的裂纹扩展速度及断口形貌.从而获得了比标准试样更准确的填料特性对材料不同加工条件疲劳性能的影响情况.最后提出在不同条件下提高材料疲劳强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载铂二氧化钛对3B艳红染料溶液光催化降解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以载铂TiO2为催化剂,光催化降解可溶性染料;对引起染料3B艳 红脱色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铂的担载量、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染料水溶液的pH值、光源波长、H2O2的添加等因素对催化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表面担载适宜量的金属铂后,对染料降解的催化活性有了明显提高;酸性溶液和添加适量的H2O2均有利于催化降解。  相似文献   

17.
不同制备条件对TiO2/beads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空心玻璃微球为载体,采用浸涂法制备TiO2/beads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热分析对TiO2/bedas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制备条件对TIo2/beads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复合材料的成型条件如成型时间、成型压力、成型温度等影响基体的浸渍程度。以Darcy定律为基础,分析基体完全浸渍所需时间的浸渍模型。研究了不同的成型温度、成型压力及聚丙烯(PP)基体对不同芳纶体积分数的PP/芳纶复合材料浸渍程度的影响。试验表明,随成型温度和成型压力的增加,完全浸渍时间tmax不断减小;随着芳纶体积含量的增加,PP基体完全浸渍所用的时间也延长。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PP/EPDM/云母体系,比较了云母和EPDM对聚丙烯性能的不同影响,确定了云母和EPDM的最佳用量。同时比较了PP-g-MAH和(PP/EPDM)-g-MAH改性效果的差别。  相似文献   

20.
外延AgCl/AgBr乳剂感光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制备系列AgCl/AgBr八面体外延乳剂,利用EDS-STEM技术对主体乳剂AgBr八面体上氯的分布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AgCl/AgBr外延乳剂中AgCl含量的增大,而其分布优势始终在AgBr八面体的顶角位置,其次在边。77K时,用375nm的激发光源对外延乳剂AgCl/AgBr样品进行激发,随外延乳剂中AgCl含量的提高,AgCl的发光谱带有增大的趋势,但其峰位置基本保持在510mm左右,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