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建筑》2016,(2)
正因园1请谈谈"因园工坊"的含义及设计理念?因园而不拘园,学园而不泥园,临园而不摹园,化园而不托园;因园而兴,因园而发,因园而营,因园而修,兴发得体,营修合宜。是为因园意。既非幻,亦非乌有,而是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地去做,秉承匠作精神,是为工坊意。2你开始园林研究的角度是什么?古典文本,无论文学、书画、建筑还是园林等,都具备一个共同的特点:丰满、厚实。目前国内关于园林的研究,角度多种多样,太棒了。对于我这样一名年轻的学习者而言,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财富。然我时常也在  相似文献   

2.
如园简记:如园试图揭示一种园林的方法和自然的态度,并阐述了设计中对水平的园林、园与房、物与景的思考。如皋市规划建筑设计院的王玉华院长把任务委托给我时,基于共同的兴趣和其他一些原因,我们很快达成一个共识,希望做一个有院子的、在当地很特别的办公楼。  相似文献   

3.
李渔(字笠翁)自造宅园3处。通过文学分析、文献考索、案例比较等研究途径,对李渔3次造园本因、选址特色、构园意象等方面进行审美意趣研究后得出其共同特点和造园初心。3处宅园建于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却有三方面共同特点:其一,造园本因"首丘"之念;其二,选址皆僻处山水间;其三,构园有舟舸、楼船意象。笠翁造园如其诗文、戏曲,不落窠臼,创新求真,且未离初心:仆本浙人的"乡愁"之心;归隐体察天然"山水"之心;实践"笠翁其名"的"归真"之心。  相似文献   

4.
"如画"是18世纪后期随浪漫主义而出现的一个美学概念.它强调粗糙、复杂、原真、非规则等审美价值.这种非对称、非工整的"如画"美学观,对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诞生产生了影响.相似的是,中国传统园林中"如画"般的造园理念也力求突破规整对称.中国传统园林的"如画"与西方现代建筑中的"如画"是否存在共通性?文章试图通过梳理中西方"如画"观的发展,探索中国园林与现代建筑的相似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思考中国建筑走向现代性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董豫赣 《建筑学报》2021,(11):41-47
以疏密或错落这类术语讨论镜清斋于山水间的建筑布局,尚属建筑与园筑通用的"体宜"部分,而无法触及到园筑因借山水而应变的"因借"核心.将乾隆帝为镜清斋所写的诗歌意象,当成乾隆帝对镜清斋园林的理想愿景,以评估实际建成的园林场景能否达成所愿,并以此评价这座园林在后世翻建中的意象得失.  相似文献   

6.
随园是清代金陵的著名园林,本文从园主——袁枚出发,着眼于随园的相地,对相关的园记、园诗、图画等进行解读,同时参考其他相关文献和古地图,并结合园址周边环境的古今对比,着重分析了袁枚"好书,好游,好友,好葺屋,好花竹泉石"的人物个性,研究了袁枚"性灵"说中的园林美学思想,包括:1)随顺自然、随中有借;2)不囿传统、随性创新;3)宜居宜游、宜物宜性。以及受其影响下的随园的选址和布局,总结了随园的相地选址、空间布局特征:1)因地制宜,随形就势;2)因水之宜,随曲合方;3)可居可游,随性栖居。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环翠堂园景图》的图景还原,并应用图文互证、案例类比等方法,探寻明末园林徽州坐隐园的历史面貌。推测坐隐园位于今休宁县海阳镇汪村,是一个包含田野景、村庄景和庭园景3个层次的乡村园林。进而结合图景、诗文和相似案例,解析坐隐园主要园景,追寻历史原貌。并进一步讨论乡村园林将诗情画意和人生哲学贯穿住宅、村庄和山水,构成物、情、境三者统一的"乡境",乡村园林和城市园林因乡贤的活动而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8.
《园冶》中的水景理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曦  孙晓春 《中国园林》2009,25(11):20-23
<园冶>是我国造园史上的巨著,全书共三卷11篇专论,书中多篇虽涉及"理水"的内容,但是较为分散,没有形成"理水"专篇.主要对<园冶>各篇中与"理水"有关的论述进行系统的整理,从与水关联的日常生活和情感寄托、意境的追求、水体形态与结构布局和水与其他造园要素的因借关系4个层面进行了总结和论述,并结合江南古典园林中的部分实例进行说明,力求<园冶>水景理法能有相对完整、清晰的呈现.  相似文献   

9.
<正>圆明园遗址公园复建长春园宫门,对圆明三园遗址的保护,对扩大公园遗址的游览,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均能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长春园全盛时,在宫门左边修建一座园中之园,名曰"如园"。在如园南侧修建了  相似文献   

10.
<正>1.何谓"因势赋形"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在结合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善于发现蕴藏于大地形势中的独特秩序,藉以确立自身的形态布局逻辑,进而塑造人工与自然相辅相成的空间格局。"因势赋形"便是中国古代城市空间格局塑造的一种重要方式。"因势"即依循形势、顺应趋势,如《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因其势而利导之"等记载;"赋形"则为赋予人或物以某种形态,如《文心雕龙·丽辞》中"造化赋形"等记述。从现存的历史文献可知,"因势赋形"一词在中国古代城  相似文献   

11.
澳门近代卢氏娱园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宏  费迎庆  孙晶 《中国园林》2012,28(9):102-107
卢氏娱园是澳门近代殖民时期中西合璧的私家园林,被誉为澳门近代"三大名园"之一,1974年经修缮改造为现"卢廉若公园"。与布局紧凑的岭南传统私园不同,娱园以大面积的水体、山石及植物进行造景,并融合了葡萄牙巴洛克建筑风格。通过史料考证和现场调研,从历史沿革、选址布局、景观系列以及造园特色等方面对娱园进行研究,并分析岭南画师对近代澳门私家园林的影响。当前澳门对近代园林与其承载的历史记忆的整理保护是值得借鉴的。  相似文献   

12.
滨河园小区通过对环境的有效因借以及多样化的物质空间形态组合,形成了住区、建筑、绿地、水的有机"共生",并取得了经济性与人性化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6,(26)
<正>小创:严格来说,中国古代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身份证,或者说不是所有人都有身份证。在中国古代,普通人是没有身份和地位的,可以说,那时候有身份证的人确实是"有身份的人"。古代身份证的制作很简单,很容易造假作伪,甚至出现用假身份证欺骗皇帝的情况。为了防止这种事情发生,一些身份证上会特别注明伪造、出借或冒用该证件的严重后果。如明代就规定,"借者与借与者同罪"。没有相应的身份证而去了不该去的地方(如混进后宫)、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如谎称当大官),则要"依律论罪"。鱼袋——古代身份证的"防伪标记"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1)
随着农村学前教育不断受到重视,学校办园已经逐渐成为农村发展学前教育的主流。农村校办园在拓宽办园渠道的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促进幼儿园与小学的良好过渡。但是,农村校办园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管理不科学、教师"老龄化"、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等问题。对此,需要通过加大对农村校办园的科学规划与管理、优化农村校办园教师的年龄结构、规范农村校办园教师的保教行为等途径优化农村校办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两种如画美学观念与园林》一文对于中国园林中"如画"的论述过于简单而笼统,认为"如画"观念不重具体视觉形式的认识则与造园史实相悖,也影响到以此为基础的中英"如画"造园比较结论的有效。对此,在中国园林历史语境中分别对"如画"在园林欣赏与园林营造中的发展进行梳理,并就"如画"造园的形式关注问题进行专论,从而丰富对中国园林文化中的"如画"论题的认识,也为中英两种"如画"园林的比较提供新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5,(5)
文章以所在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观察、问卷和访谈等调查方法,了解家长的教养方式及幼儿入园适应情况,深入分析家庭背景、教养方式、依恋关系和入园前教育等因素对小班幼儿入园适应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如建立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与孩子形成信任感和安全依恋关系,开展正面教育和做好入园前的准备。  相似文献   

17.
<正>前不久,来自宁波的设计团队一行二十余人到访位于华侨城创意园的"于强设计师事务所",受到热情接待。双方针对设计公司的经营管理、品牌打造、团队建设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并参观了事务所所属的"泡泡艺廊",共同探讨原创产品设计与跨界经营等。  相似文献   

18.
大有恬园的“四化”理念大有恬园建设之初设定了一个标识,这个标识是整个大有恬园的理念,即大有之道就是人与自然相和谐,人与人相和谐,人之身心相和谐,和谐之道是世界发展的根本之道,也是我们做企  相似文献   

19.
<正>广西四大名园有桂林雁山园、武鸣明秀园、南宁西园、陆川谢鲁山庄。明秀园之所以会让人铭记,除了本身的园林景观幽深清静之外,还有其悠久的历史和因传奇人物染上的传奇色彩。明秀园的历史可追溯到清朝嘉庆年间,梁生杞抱病返乡,在此造园养老,当时取名为"富春园"。1919年,陆荣廷买下此园,改名为"明秀园"。明秀园三面环水,风水极好,武鸣本就因灵水而闻名于世,明秀园也因灵水的滋养而草木繁茂。武鸣是南宁身后的小城,它有独特的韵味,身入其中便感受到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小城的安适、充实可  相似文献   

20.
隐逸作为传统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其观念与实践经过不断地扩展与传承,植根于文人园林中,成为其中不可忽视的精神诉求和必不可少的取景意向。在晚明社会思潮的影响下,隐逸内涵渐趋宽泛,心隐、吏隐、时隐、身隐等不同的隐逸状态衍生出不同的"园隐"观念,并产生了大量以"隐"为主题的文人园林,这些园林在选址、景题、空间营造、要素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园隐"特色,极大地丰富了晚明文人园林的内涵与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