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秋栗子香     
栗子,又称栗、板栗、栗果。鲜栗每年面世于金秋时令,干栗四季皆可购得。因果容玲珑,壳褐肉黄,味香质糯,久贮耐藏,享有“干果之王”的雅誉。中国是栗子的故乡。从陕西半坡村新石器遗址出土文物中发现有栗,足见我国先民栽食栗子至少有5000年之久。中医首部典籍《黄帝内经》把栗、枣、李、杏、桃列称为“五果”,说“五果为助”,食之能助人健康。据《史记》载,苏秦游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22)
<正>板栗又名栗,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与桃、杏、李、枣并称"五果",且营养非常丰富,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对心脑血管疾病的疗效也非常好,属于健脾补肾、延年益寿的上等果品。栗实象(Curculio davidi Fairmaire),学名栗实象鼻虫,又叫栗实象甲,属鳞翅目,象虫科。该虫是当前我国秦岭板栗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成虫咬食嫩叶、新芽和幼果,幼虫蛀食果实,一般果实危害率为25—40%,受灾年份高达70%以上,严重威胁板栗  相似文献   

3.
吴建平 《城镇供水》2014,(2):8-11,19
正北京出现自来水是在20世纪初叶。在1910年之前,北京城内没有自来水,主要靠土井供水。据清代朱一新所著《京师坊巷志稿》中的记载,清朝时大约有街巷胡同2070多条;清末城区水井数为1258眼。这就是说,一半以上的胡同街巷里都有水井。这也就是北京城里有着那麽多带"井"字的地名的原因。井虽然不少,但是多数水质咸苦,很不适于饮用。明末《酌中志》就记载:"茗具三日不拭,则积满水碱。"清嘉庆后成书的《燕京杂记》中也说"京师之水,最不适口。水有甜苦之分,苦者固不可食,  相似文献   

4.
读书     
<正>书名:班门·砼之色编者:《班门》编委会出版:北京联合出版社出版日期:2016年09月开本:787 mm×1092 mm 1/16文字:150千字页码:229页定价:$42.00元设计的灵魂读《班门·砼之色》《班门》是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和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共同打造的一本有关"设计"的系列图书。"设计"是个舶来词,中国传统的说法是"营造",营造的宗师是鲁班。鲁班是工匠,鲁班也是发明家,"工匠精神"和"创客精神"是这个时代呼唤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3)
<正>贾谊在《过秦论》中感慨:"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苏洵在《六国论》中唏嘘:"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相信很多同学都会好奇,这"天下之士"和"天下之奇才"到底有多厉害,能够让两位大家都建议重金招揽。今天,我们就走近这些乱世奇才,看看他们凭啥这么牛。大家都知道有个成语叫作"秦晋之好","秦  相似文献   

6.
<正>风,是古人早期最重视观察的气象之一,在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已设"风后"专门测风。晋王嘉《拾遗记》中便有"帝使风后负书"的说法,"风后"就是原始的负责测风的"气象工作者"。古人最早使用的测风工具是一种候风旗,称为"旒",其实就是有飘带的旗子。为了增加测风的精确度,古人又发明了一种叫"綜"或"倪"的测风工具。烷[huán],楚人称为"五两",西汉刘安《淮南子》记载:"辟若綄(俔)之候风也,无须臾之间定矣。"东汉学者高诱注称:"俔,候风者也,世所谓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4):518-520
关于《黄帝内经》中脏时的配属关系主要有2种说法:1五脏四时论,即脾不主时或脾主四时,其他四脏肝、心、肺、肾分别对应春、夏、秋、冬四时;2五脏五时论:即1年分为5季(春、夏、长夏、秋、冬),令脾主长夏。在以上2种不同的脏时相配关系中,脾不主时或脾主四时与脾主长夏的说法明显存在矛盾。之所以会有这2种不一致的理论,是因为其采取了2种不同的五行模式,即河图五行模式与五行生克模式。河图五行模式对应的是脾主四时说,强调"土居中"的观念;五行生克模式对应脾主长夏说,《淮南子·时则训》令季夏属土,从而最终产生了脾属土主长夏的说法。由此可见,《黄帝内经》中脏时相配的矛盾源于古代哲学五行与四时相配的不周延,《黄帝内经》成书时间当与《淮南子》相近。然而,《淮南子》虽解决了五行与四时的相配问题,但五行配脏关系则是脾木、肺火、心土、肝金、肾水,与《黄帝内经》不一致。因此,从理论体系构建的角度而言,《黄帝内经》的成书时间应晚于《淮南子》。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3)
据张廷玉《明史》卷312《四川土司二·播州宣慰司传》载,廵按贵州监察御史陈效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上疏明廷弹劾末代播州宣慰使杨应龙,"历数应龙二十四大罪"。这里"二十四大罪"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当纠正为"巡按陈效历数应龙十二大罪"。明朝官员认为杨应龙之罪恶主要体现在草菅人命、劫掠民财、暴征横敛和僣分妄为等方面,但其中的杀人之罪才是最难以姑息者。《万历疏钞》《明神宗实录》《国榷》及《拟山园选集》等早出史料皆未在涉及此项记载时出错,王鸿绪的《明史稿》应该就是出现"二十四大罪"说法的最早史籍,并影响到了张廷玉的定本《明史》等后出之书,使得该讹误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1)
<正>海带又名昆布,为昆布科植物海带,是一种药食兼用的海藻类蔬菜,有"长寿菜""海上之蔬""健康或健美食品"之誉。海带味咸、性寒,入肝、胃、肾三经,具有消痰软坚,利水之功效。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载,海带"治水病瘿瘤,功同海藻。"现代研究表明,海带含碘、氨基酸、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以及钙、铁、钠、钾、硒等人体必需的营  相似文献   

10.
潘胜利 《园林》2006,(6):50-51
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茜草科、栀子属。栀子性寒、味苦,有清热解毒、泻火凉血之功效;主治心烦、郁闷,躁扰不眠和湿热黄疸。栀子花入馔在中国也早有记载。如" 薝蔔煎"收载于宋代林洪的《山家清供》。又据《野蔌品》记载:(栀子)采花洗净,水漂去腥。用面入糖盐,作糊,花拖油煠食。采半开花矾水焯过,入盐葱丝、大小茴香、花椒、红曲、黄米饭,研烂,同盐拌匀,醃压半日食之。用矾焯过,用蜜煎之,其味亦美。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诸花少六出者,唯栀子花六出。陶真白言:栀子剪花六出,刻房七道,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20,(33)
<正>文题当今社会,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即"时间就是金钱"。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中外食品"快餐"频频亮相。与之相伴相生的各种"文学快餐"也应运而生:一幕幕《红楼梦》《三国演义》等电视连续剧取代了原汁原味的经典原著;大部分的中外名著,被"缩写"得面目全非;为了附庸风雅,彰显才气,人们不诵读名篇,却又不得不撷取古诗词名句……如此等等,很难看到真实的过去。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5,(5)
<正>更年期综合症多数以女性最为多见,一般年龄均在40~50岁之间,多数是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而引起的一系列的症状表现,患者要根据自身的更年期综合征症状,选择合适的疗法。更年期综合征者忌食下列食品。烛米:又称爆米花。为香燥伤阴食物,阴虚火旺的更年期综合症者忌食之。清代食医王孟英曾指出:"炒米虽香,性燥助火,非中寒便泻者忌之。"另外,爆玉米花性同爆米花,也当忌食。辣椒:性大热,味辛辣,是著名的大辛大热的刺激性食品,极易伤阴动火。故《随患居饮食谱》中说:"阴虚内热,尤宜禁食。"女性更年期,多属肝肾阴虚,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5)
<正>野菜,汇天地之灵气,感四时而发,贫饥年代常被人拿来充饥。从古典诗歌的源头《诗经》开始,诗人们就创作了大量采摘食用野菜的诗词。据粗略统计,《诗经》中提到的可吃的野菜计25种之多,如首篇《关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荇菜"为多年生的水草,食之嫩滑。  相似文献   

14.
潘胜利 《园林》2006,(2):54-54
桃Prunus persica蔷薇科,李属。花有单瓣、重瓣,白色和粉红色之分。入馔多用粉红色者。桃花粉红之花色历来为人们所羡,故《诗经》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记载及唐代诗人崔护有"人面桃花相映红"之名句的流传。其色或朱或粉,互映竞辉。邵雍有十分生动的描述:"施朱施粉色俱好,倾国倾城艳不同,疑是蕊宫双姊妹,一时携手嫁东风。"自古以来,国人就有服食桃花的习惯,《金门岁节录》记载:"洛阳人家,寒食食桃花粥"。并认为服桃花具护肤美容作用。《神农本草经》曰:"服桃花三树尽,则面如桃花"。《太清方》记载:"三月三日采桃花,酒浸服之,除百病,好颜色"。又云:"桃李花服之可却老"。《家塾事亲》载日:"三月三日取桃花阴干为末,收至七月七日,取乌鸡血和涂面,光白润色如玉"。据云桃花还有治癫狂作用,《鸡肋编》载:范纯仁女孙病狂,尝闭于室中。窗外有大桃树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6,(10)
速写的概念有多种说法。谢春彦在《叶浅予谈速写》中说:"速写,简而言之则为简笔写生画也。"张丽华在《速写要述》中说:"在较短时间内用简略单纯的手法准确表现物象特征的素描就是速写。"也有人认为速写是中国自创的名词,解释为快速写生。"速写"一词的英文是sketch,这个词在英文中也指草图、概要、随笔。在国外,速写和素描并没有截然分开。  相似文献   

16.
正园林篇·园分南北中国版图广阔,各地的风土人情千差万别,从大角度看,地和人都有南北之分。早在先秦时期,《诗经·小雅》中就有"滔滔江汉,南国之纪"的说法,《诗经·大雅》又云:"奄受北国,因以其伯",这里的"南国"和"北国"含有"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意思,可见当时人对地理概念已经有明确的划分。林语堂先生在《南方与北方》文中说:"中国人在我们心目中仅仅是一种抽象物。南方与北方的中国人被文化纽带连在一起,成为一个民族。但他们在性格、体魄、习俗的区别之大,不亚于地中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8,(3):405-410
仰韶文化人面鱼纹之"人面鱼身"寓意与《黄帝内经》对足太阳经功能的相关论述存在着渊源。如彩陶鱼纹中直线三角形是"力量"的寓意,而彩陶盆人面头顶的发髻也呈三角形,这与肾主发、"肾为作强之官"理论相符;彩陶盆"人面鱼身"恰好沿足太阳循行路线下潜,而"人面鱼身"象征的"后稷"图腾崇拜到周代演变为了农历寅月祭祀"后稷"的神道设教形式,这正符合《素问·脉解》的"正月太阳寅"及《素问·阴阳类论》之"三阳为父"等有关足太阳经功能的论述;古代船舵的发明源于对鱼尾鳍功能的模仿,而膀胱之"膀"字同"方",有船桨之意,船桨可正"四方",故"方"又引申为与中央政权相对应的藩镇"方国",这与《黄帝内经》所述"膀胱为州都之官"及"三阳为表"理论内涵相吻合。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3,(3)
《菀柳》是一首放臣之诗。从自我遭遇流放的角度,描写幽王朝廷覆灭、戎狄入侵的社会现状,表现出对奸人专政的极大不忿,寄寓骨鲠之臣期望周王以以往善政为鉴的政治抱负。"讥刺怨伤"与"感慨后世"并行,是放臣之苦与朝廷之痛的结合。伟大诗人屈原以《离骚》述自我身世,写抑郁报复,与《诗经》之"怨"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放臣",抒发之感情如出一辙,君臣之间的定律在春秋时候就开始。后代也只是对前人的模仿。于无形中同"感慨后世"的说法相通,是历史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3)
<正>朱光潜先生的名作《咬文嚼字》有这么一段话: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例如《史记》李广射虎一段:"李广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更复射,终不能入石矣。"这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它"凡多三石字",当改为"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或改为"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见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改为"既知其为石"便失去这意味。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改为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6):5-7
《周易·损》卦卦辞"曷之用"言限其用度,"曷"通"遏","之"犹"其"。《否》《泰》两卦初爻爻辞"拔茅茹以其汇",意即拔茅而食以凝聚人心,"茹"训"食","汇"训"聚"。《蹇》卦上六爻辞"往蹇来硕"意谓往则蹇难,来心(从阳之志)坚决,"硕"通"石",喻其坚。《鼎》卦九三爻辞"鼎耳革"言鼎新之时却务革故,"耳"通"而"。《既济》六二爻辞"妇丧其茀",谓妇人失去了保护,"茀",喻护卫。《否》卦象辞"俭德辟难"言敛抑仕进之心以避祸难,"德"训"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