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lanning》2013,(19)
目的:观察分析肱骨近端骨折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进行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了手术,随访半年,对患者的骨折恢复情况进行Neer评分,优良率为83.3%,其中2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不良反应。结论:股骨近端骨折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时间短,不良反应发生少,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18):77-78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外侧解剖型钢板(PLHP)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治疗肱骨近端NeerII-IV型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应用PLHP治疗NeerII-IV型肱骨近端骨折32例,为PLHP组;LPHP治疗肱骨近端Neer III-Ⅳ型骨折15例,为LPHP组。分别统计、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47例经6月至2年随访,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根据术后肩关节Neer评分法,PLHP组优良率达90%;LPHP组优良率达93%,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HP、LPHP对肱骨近端骨折固定均为可靠,能够达到解剖复位,有利于早期活动及功能锻炼,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3)
目的:观察锁定钢板治疗成人NeerⅡ型、Ⅲ型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锁定钢板治疗的成人Neer Ⅱ型、Ⅲ型骨折21例,其中男17例,女4例,左肱骨12例,右肱骨9例,年龄19~64岁(平均43.1岁),Neer Ⅱ型12例,NeerⅢ型9例,均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部分病例结合人工植骨。肩关节术前术后功能采用Neer评分。结果:21例患者均手术顺利,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2.3个月),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感染或血管神经损伤。骨折临床愈合时间31~63d,平均49.7d。最后1次随访Neer评分平均为(90.1±3.7)分,其中优18例,良3例,优良率100%。结论:锁定钢板治疗成人Neer Ⅱ型、Ⅲ型骨折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22):60-61
目的:探讨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实施锁定加压钢板联合打压植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82例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治疗,干预组接受锁定加压钢板联合打压植骨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操作相关指标、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功能Neer量表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手术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干预组Neer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手术方案相比,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实施锁定加压钢板联合打压植骨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22)
目的:研究PHILOS钢板在临床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并分析其应用。方法:选取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20例,对其用PHILOS钢板进行治疗,术后观察患者的骨折愈合状况,并应用评分标准对患者术后1年的功能进行评估。结果:20例患者无术后感染发生,无患者发生神经血管损伤和内固定物失败,发生骨折的患者均在骨折后的36个月内骨性愈合。在术后1年按照Neer的评分标准对20例患者进行评分:其中有1例差,2例中,12例良和5例优,其优良率高达85.00%。治疗一年后患者的Neer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HILOS钢板对肱骨近端骨折治疗的安全性高,临床疗效好,尤其适用于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8):42-43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钢板经肩峰前外侧和胸三角肌两种不同手术入路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59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经肩峰前外侧入路组27例和经胸三角肌入路组32例,两组均运用锁定钢板对肱骨近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比较两组术中、术后的多项相关指标及术后12~15个月的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情况。结果:59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4.8个月;经肩峰前外侧入路组相对于经胸三角肌入路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均未发生明显并发症;术后12~15个月的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经肩峰前外侧入路组优良率为84.6%,经胸三角肌入路组优良率为82.4%,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锁定钢板经肩峰前外侧和胸三角肌两种不同手术入路均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式。与传统的经胸三角肌入路相比,经肩峰前外侧入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快、肩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可作为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24):136-140
目的:评价应用微创钢板接骨(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MIPO)技术肱骨近端内锁定系统(Proximal Humeral Internal Locking System,PHILOS)钢板经肩峰前外侧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3月应用MIPO技术PHILOS钢板经肩峰前外侧入路治疗的38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27~82岁,平均62.2岁;伤后手术时间2~17 d,平均4.7 d;Neer二部分骨折12例,三部分骨折19例,四部分骨折7例。自肩峰前0.5 cm处向下切开皮肤,长约6 cm,沿肌纤维方向劈开三角肌,显露骨折,直视下间接复位骨折,用克氏针临时固定,在肌层深面向远端插入PHILOS钢板,近端软组织手术窗用5~6枚锁定螺钉固定肱骨头,下方软组织手术窗植入3~4枚螺钉固定肱骨干。结果:本组病例手术时间45~110 min,平均75 min;术中出血60~155 m L,平均95 m L;切口均一期愈合。38例得到平均9.3个月(6~18个月)的随访,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5.2周(11~29周)。术后一年内,肩关节Neer评分优(>90分)19例,良(80~89分)15例,可(71~79分)3例,差(≤70分)1例,优良率为89.5%。结论:应用MIPO技术PHILOS钢板经肩峰前外侧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快、肩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手术过程中必须对腋神经加以保护。该术式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一种较好的方法,但与常规的经胸大肌三角肌间隙入路相比,如要明确哪种入路更为优良,则需要进一步增加患者数量来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18)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板与三叶草型钢板两种技术对患有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的老年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老年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三叶草型钢板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肱骨近端锁定板技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肱骨近端锁定板技术对患有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的老年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3)
目的探讨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MIPO技术)经前方微创入路治疗肱骨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9月2012年3月我科室运用MIPO技术治疗17例粉碎肱骨骨折(AO分型:B型10例C型7例),所有病例均采取闭合牵引复位,经肱骨前方肌肉隧道置入LCP板,C臂机透视力线满意后固定,术后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结果本组17例患者术后随访182012年3月我科室运用MIPO技术治疗17例粉碎肱骨骨折(AO分型:B型10例C型7例),所有病例均采取闭合牵引复位,经肱骨前方肌肉隧道置入LCP板,C臂机透视力线满意后固定,术后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结果本组17例患者术后随访1824月,平均21月,骨折424月,平均21月,骨折46月均一期愈合,平均5个月愈合。1例术后出现桡神经麻痹症状,术后10周完全恢复,1例患者因合并肱骨近端骨折,钢板位置较高,发生肩峰撞击综合症,物理治疗后好转。按Neer评分,肩关节活动优9例,良7例,差1例,优良率(94.1%)。结论运用MIPO技术经前方入路治疗肱骨粉碎骨供破坏少,固定牢靠,骨折愈合率高,无需暴露桡神经,这是非常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27):135-138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内固定系统-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多节段骨折的可行性及早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科2010年4月-2013年1月采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13例肱骨多节段骨折患者,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Neer评分及肘关节HS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本组13例患者,手术时间55180 min,平均90 min;术中出血量80180 min,平均90 min;术中出血量80500 mL,平均200 mL。13例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500 mL,平均200 mL。13例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6周,平均12.5周。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桡神经损伤,骨折端无移位,内固定无松动、拔钉及断钉。术后3个月肢体功能评价:肩关节功能评定参照肩关节Neer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优12例,良1例,优良率为100%。肘关节功能评定参照肘关节HSS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优11例,良1例,中1例,优良率92.3%。结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应用于肱骨多节段骨折操作灵活、固定效果可靠、并发症少,理论上较LCP更具优势,其远期疗效、并发症及理论上的优势,尚需大量临床病例观察和对比性实验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