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Planning》2014,(2)
目的观察藻蓝素(CPC)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SD大鼠根据不同实验目的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CPC干预组。其中模型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刺建立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CPC干预组在模型组基础上分别给予浓度为20、40、60 mg/kg CPC腹腔注射。术后72 h后获肺组织标本,观察CPC处理前后HO-1蛋白的表达,比色法检测HO-1酶活性改变情况。提取组织总蛋白和核蛋白,Western blot检测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以及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核转位情况。化学发光法检测超氧化物的含量。结果 CPC处理可明显促进ALI的肺组织中HO-1的表达,并能增强其酶活性。同时,CPC也可促进Akt磷酸化,并能诱导转录因子Nrf2核转位。同时,CPC也可显著减少大鼠肺组织中过氧化物产生,而HO-1抑制剂锡原卟啉Ⅸ(SnPP)能明显降低CPC对超氧化物的抑制作用。结论 CPC诱导HO-1表达可能与Akt磷酸化以及Nrf2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脓毒血症致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3组:对照组(NS组)、模型组(LPS组)及依达拉奉治疗组(ED组),每组20只。LPS和ED组采用尾静脉注射LPS(10mg·kg-1)建立ALI模型,ED组随后立即尾静脉注射依达拉奉(5mg·kg-1)。LPS注射6h后抽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测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提取肺组织测定干/湿重比值(D/W),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测定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结果与NS组比较,LPS组肺组织D/W、动脉血气测得PaO2、PaCO2、PaO2/FiO2显著下降,肺损伤病理评分及血浆TNF-α、IL-6升高(P<0.05)。与LPS比较,ED组肺组织D/W、动脉血气测得PaO2、PaCO2、PaO2/FiO2升高,肺损伤病理评分及血浆TNF-α、IL-6明显下降(P<0.05),但仍高于NS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对急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清除肺内氧自由基,减少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产生。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25):16-18
目的:探讨甘草酸对脓毒症小鼠模型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选取1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手术+安慰剂组,手术+高剂量药物组,手术+中剂量药物组,手术+低剂量药物组,假手术+安慰剂组,每组各30只。干预4h后使用半定量方式比较各组小鼠肾脏组织病理切片中肾小管损伤情况。结果:各组评分手术+安慰剂组>手术+低剂量药物组>手术+中剂量药物组>手术+高剂量药物组>假手术+安慰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草酸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脓毒症小鼠的肾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乌司他丁(UTI)对大鼠百草枯(PQ)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NC组),阳性对照组(PC组),UTI治疗小剂量组(SD组)、中剂量组(MD组)、大剂量组(LD组),每组10只。阳性对照组与UTI治疗组大鼠采用百草枯一次性灌胃染毒法(80mg·kg^-1)制作PQ中毒肺损伤模型,阴性对照组采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灌胃30min后,SD组、MD组、LD组分别腹腔注射UTI 100、300、600U·kg^-1,NC组、PC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24h后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蛋白含量;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肺损伤病理评分。结果 PC组BALF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蛋白含量及肺损伤病理评分均明显高于NC组(P〈0.05);SD、MD、LD组BALF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蛋白含量及肺损伤病理评分较PC组均明显减少(P〈0.05),且随着UTI用量增加,逐渐降低(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大鼠百草枯急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随着剂量增加保护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5)
酸性鞘磷脂酶与多种肺部疾病的发病机制相关。急性肺损伤是一种与血氧不足、弥漫性肺泡损伤、炎症以及肺功能缺失有关的危及生命的疾病。炎症性肺部疾病的特征是酸性鞘磷脂酶活性增强导致神经酰胺产量增加,进而使血管渗透性增强,细胞凋亡增多以及肺表面活性剂改变。酸性鞘磷脂酶能够通过增加内皮通透性进而加速急性肺损伤的发病过程。本文对酸性鞘磷脂酶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其靶向治疗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30只4周龄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脓毒症模型组(CLP组)和辛伐他汀干预组(Sim组)。Sham组仅开腹翻动盲肠;CLP组及Sim组行盲肠结扎穿刺术;Sim组于术后尾静脉注射辛伐他汀20 mg·kg-1+10%二甲基亚砜(DMSO)1 mL·kg-1和生理盐水2 mL·kg-1,其他各组均注射生理盐水3 mL·kg-1。Sham组于术后5 h、CLP组及Sim组分别于术后52、0 h处死6只大鼠,留血液和心肌组织标本。分别测定血清心肌酶CKMB、心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心肌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测定TOLL样受体4(TLR-4)蛋白表达。结果 CLP组心肌组织损伤明显,TLR-4表达明显,CKMB、TNF-α、NO水平较Sham组均显著升高(均P〈0.01),其中CKMB、TNF-α水平和TLR-4表达于5 h较高,而NO水平于20 h较高。Sim组心肌病理损伤减轻,且各指标表达较CLP组均显著下降(均P〈0.01)。结论辛伐他汀能减轻脓毒症大鼠心肌损害,可能与通过抑制TLR-4信号转导通路、减少TNF-α及NO炎症因子的过量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3):149-153
目的:探讨不同病原菌对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本院综合ICU自2016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61例符合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记录患者脓毒症的原发感染部位及病原菌种类和患者入住ICU天数、死亡率差异及肾功能恢复率,分析感染部位和病原菌种类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呼吸道感染(60.66%)是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的常见感染,其次是泌尿系感染(18.03%)和腹腔感染(14.75%)。在呼吸道感染致病菌排序: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真菌;在泌尿系感染中,大肠埃希菌>真菌>肺炎克雷伯菌;在腹腔感染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原发感染部位为呼吸道感染的死亡率最高为49.95%;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死亡率最高为45.00%;超过30 d肾功能未恢复至正常者以大肠埃希菌感染(7.32%)居多。结论:呼吸道和泌尿系是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的常见感染部位,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不仅是导致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常见致病菌,并且由此感染的患者病死率高,肾功能损伤重且恢复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丙泊酚的肺保护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内毒素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丙泊酚和锌原卟啉同样经过尾静脉给药。将 Wistar 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对照组(C 组)、脂多糖组(L组)、脂多糖+丙泊酚组(LP 组)。C 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L 组尾静脉注射 LPS 7.5 mg·kg-1;LP 组尾静脉注射 LPS 7.5 mg·kg-1,同时静脉注射丙泊酚30 mg· kg-1。给药前及开始后第3、6和12 h 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实验结束后观察肺湿/干重(W/D)比值、肺组织病理学检查并进行肺损伤轻重程度评分,同时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含量。结果实验前各组 PaO2无明显差异,注射 LPS 后 L 组 PaO2持续下降,和 C 组相比其 PaO2显著降低(P <0.05)。实验结束后 L 组和 C 组相比其 W/D 比值、肺组织病理学检查评分、HO-1及 HMGB-1含量显著增加(P <0.05)。而 LP 组和 L 组相比其 PaO2显著改善,而 W/D 比值、肺组织病理学检查评分及 HMGB-1含量显著降低(P <0.05)。结论丙泊酚具有肺保护作用,且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 HMGB-1过度表达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参附对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参附对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内毒素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将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内毒素注射组(ET组)、参附治疗组(SF组),每组10只。参附采用腹腔注射给药,分别于尾静脉注射内毒素或生理盐水后2h处死实验动物。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检查及评分、肺系数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印迹方法检测肺组织中HSP70的表达。结果ET组较NS组肺组织病理学检查评分、肺系数和HSP70表达显著升高(P〈0.05),而PaO2显著下降(P〈0.05);SF组和ET组相比,其肺组织病理学检查评分和肺系数显著降低(P〈0.05),PaO2和肺组织HSP70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参附可显著减轻内毒素所致急性肺损伤,同时显著增加肺组织HSP70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26):137-140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通过干扰与肺泡毛细血管屏障有关的临床急危重症。过去由于对ALI和ARDS机制研究不清、临床上没有针对性治疗方法,导致疾病的死亡率很高。近年来,随着利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创建ALI动物模型实验的研究的不断深入,在ALI模型的建立及其机制方面有了较新的进展,新的研究指导临床有望降低ALI和ARDS的死亡率。本文对LPS诱导鼠急性肺损伤不同模型进行评价分析,以便广大研究者对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建立和研究提供进一步认识,为前临床研究提供动物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早期静脉注射特布他林注射液对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ALI组(B组)、ALI+特布他林治疗组(C组)、ALI+特布他林+哇巴因干预组(D组),每组10只。各组大鼠分别以10%水合氯醛3.5uL·g-1腹腔麻醉。麻醉成功后,A组大鼠采用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g·kg-1,1h内注完;B组大鼠采用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PS)5mg·kg-1(融于1mL生理盐水中),分4次给药,1h内注完;C、D2组大鼠采用尾静脉注射LPS5mg·kg-1(融于1mL生理盐水中),分4次给药,1h内注射完后,再注射硫酸特布他林注射液5.0uL·g-1体质量,1h内注射完后。然后将大鼠头部抬高45°,光源照射颈部直视下行气管插管,插管成功后,A、B、C3组气管内滴注林格氏液1mL·kg-1,D组气管内滴注含哇巴因10-3mol·L-1的林格氏液1mL·kg-1通过建立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对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评分,观察各组大鼠的肺湿干重比(W/D)、肺组织Na+-K+-ATP酶的活性,并测定各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的细胞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蛋白含量。结果A组肺组织病理学评分值、W/D值、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蛋白含量均明显低于B、C、D3组(均P〈0.05),B、D2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C组(均P〈0.05),B组上述指标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肺组织Na+-K+-ATP酶的活性明显高于B、C、D3组(P〈0.05),B、D2组均明显低于C组(均P〈0.05),B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静脉注射特布他林可通过上调肺组织Na+K+-ATP酶的活性来促进肺泡上皮细胞对液体重吸收,从而控制大鼠急性肺损伤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50只成年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再灌注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建立大鼠急性缺血再灌注模型,描记术中心电图变化.假手术组:开胸,分离左冠状动脉并穿线,不结扎,旷置225 min;再灌注组:缺血45 min,再灌注3 h,灌注前1 min将生理盐水按0.2 mL·kg-1经右股静脉注入;低剂量组:再灌注前1 min,将依达拉奉按3 mg·kg-1经右股静脉注入;中剂量组:灌注前1 min将依达拉奉按6 mg·kg-1经右股静脉注入;高剂量组:灌注前1 min将依达拉奉按9 mg·kg-1经右股静脉注入.于再灌注末测定血清肌钙蛋白、心肌组织Ca2+、SOD、MDA及Na+-K+-ATPase 、Ca2+-ATPase的含量或活性.结果 再灌注组与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相比,再灌注后ST段回落程度较低、室性心律失常发作例数稍高,但4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血清肌钙蛋白明显低于再灌注组(均P<0.05);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及再灌注组血清肌钙蛋白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或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再灌注组心肌组织MDA活性、Ca2+含量明显增高,SOD活力及Na+-K+-ATP酶、Ca2+-ATP酶活性明显降低(均P<0.05);与再灌注组比较,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MDA活力及Ca2+含量降低,SOD活力及Na+-K+-ATP酶、Ca2+-ATP酶活性明显增加(均P<0.05).结论 在再灌注前注射依达拉奉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作用机制是有效地清除氧自由基、提高机体抗氧化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7):15-16
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150只,雌雄不拘,采用Pulsinelli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分别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即对照组和血塞通组,分别于再灌注后3、6、12、24和48 h 5个时间点处死大鼠取出脑组织,每组10只。血塞通组于再灌注时给予血塞通注射液(5 mg/100 g)腹腔内注射后,其他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0.5 mL/kg)腹腔内注射后,均每间隔6 h等量注射;检测用于脑组织匀浆液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期间,体内SOD减少,MDA增多,对照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在脑缺血再灌注期间氧自由基大量生成而清除减少。而血塞通组与对照组相比较,SOD增多,MDA减少,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对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7,(21):29-32
目的:观察龙灯胶囊(LDJN)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灯盏花素提取物、地龙提取物和LDJN三种药物的低(170mg/kg·d)、高(680mg/kg·d)剂量组,每组10只,其中灯盏花素提取物为阳性对照组。结扎各组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40min,松扎再灌注120min,以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采用红四氮唑(TTC)染色测量大鼠心肌梗死面积,以图像处理软件(IPP)测定大鼠心肌缺血面积的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灯盏花素提取物(170、680mg/kg)和地龙提取物(170、680mg/kg)的缺血面积百分比明显缩小(P<0.01);地龙提取物(170mg/kg)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缩小(P<0.01),LDJN(680mg/kg)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DJN可以通过减小心肌梗死面积,发挥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护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