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B_(107)型中温变换催化剂于1981年底,首次用于以焦炉气为原料,年产5.19万吨合成氨的山西洪洞焦化厂。合成氨系统的流程为:焦炉气经A.D.A湿法脱硫、4M16低压机压缩、干法脱硫、甲烷加压部分氧化、中温变换、氧化锌脱硫、低温变换,氨基乙酸脱碳、甲烷化、氨合成。 B_(107)型催化剂,本体含硫是在制造过程中硫酸根带入的。只有在催化剂升温还原过程中,才能将此硫脱除。因此,加速放硫,缩短B_(107)催化剂升温还原时间,对保护催化剂,提高氨产量,有很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杨连保 《中氮肥》1991,(6):49-50
我厂第二生产线以褐煤为原料,经鲁齐炉加压气化制取粗煤气,油洗除去粗煤气中的煤焦油,水洗脱硫脱碳(粗脱),锰矿脱硫,甲烷部分氧化,中温变换,SCC-A法脱除二氧化碳,铜、碱洗清除微量CO和CO_2后制取合成氨原料气。该生产线1974年化工联动试车成功投入生产。该生产线核心部分之一的甲烷部分氧化装置在生产过程中曾发生过一起断煤气,比例失控,造成转化催化剂超温烧结的异常事  相似文献   

3.
为了独立自主的发展我国化肥工业,适应30万吨大型合成氨厂的需要,1975年5月,由南化公司催化剂厂和研究院扩大生产了一批中变、低变、甲烷化三种新型催化剂,在我厂进行中间试验,除中变催化剂中途卸下过筛后装入,低变、甲烷化到目前为止已运转两年。我厂是以天然气为原料的5000吨/年的小型合成氨厂,采用8~10公斤/厘米~2两段蒸汽连续转化,6~8公斤/厘米~2中、低温变换和加压脱除 CO_2,经压缩机压至25~30公斤/厘米~2进行甲烷化,320公斤/厘米~2的合成氨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4.
由山东渤海化肥厂、上海化工设计院和化工部上海化工研究院联合开发的合成氨厂以煤为原料中变—耐硫低变—甲烷化新工艺流程,将钴钼系(B301型)耐硫低变催化剂应用于甲烷化流程,实现了一次脱除原料气中的CO_2。该流程在山东渤海化肥厂投运一年半以来,运行稳定,各项主要生产指标均达到了预订的目标,于1991年5月底在山东通过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5.
合成氨通常是由含碳原料生产的,而碳的氧化物会使氨合成催化剂的活性衰减,因而在氨合成以前必须将其脱除。大多数现代化的合成氨工厂是用蒸汽转化烃类造气,经两级变换将CO转化为CO_2,在洗涤塔中将CO_2吸收,残余的CO和CO_2最后采用甲烷化的方法除去,以降低合成氨中CO和CO_2至痕量级。  相似文献   

6.
甲烷化是最终从氨合成气中除去微量的CO和CO_2的过程,在工业上应用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 任何氧或含氧化合物进入氨合成系统会使氨合成催化剂中毒。所以在氨合成以前,合成气中的CO和CO_2必须从系统中脱除或转化成惰性物质。在现代的合成氨工厂中,合成气是以蒸汽转化为基础,后接高温和低温水煤气变换的组合装置,并带有CO_2的吸收设备,然后用甲烷化以除去残余的CO和CO_2,使甲烷化反应器出口的CO和CO_2总浓度小于10ppm。 甲烷化具有过程简单、设备小和催化剂费用较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气态烃部分氧化系统的催化剂,在投入运行之前,均需进行升温还原处理。山西洪洞焦化厂的焦炉气部分氧化制取合成氨原料气系统包括铁钼转化、氧化锰脱硫、甲烷转化、CO中温变换、氧化锌脱硫和CO低温变换六个工序,涉及六种催化剂,而升温还原条件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合成氨的成本、产量、质量和生产的安全等。本文拟就设计  相似文献   

8.
钾在耐硫变换催化剂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俊石  张鎏 《无机盐工业》2001,33(2):9-10,16
利用微反催化剂活性评价、TPB、XRD和程序升温还原磁天平等手段,考察了钾对耐硫变换催化剂的活性、钴钼分散度、还原气氛下磁化率等性能的影响。认为引入钾可以显著提高耐硫硫变换催化剂的活性,降低耐硫变换催化剂的还原温度提高钴钼在载体γ-Al2O3上的分散度。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RSV流程CO_2冻堵机理和控制手段,RSV流程可以通过控制合理的工艺参数和设置预分离器的方式控制冻堵;分析了RSV流程和脱甲烷塔中CO_2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控制凝液产品中CO_2含量需要将脱甲烷塔下部的CO_2气化并使得之进入上部;在RSV流程基础上,改进双塔RSVC流程,双塔设置可以实现脱甲烷塔顶气相对吸收塔底部液相中CO_2进行汽提,提高吸收塔中的CO_2浓度,设置预分离器可以在吸收塔气相中CO_2含量升高后控制CO_2冻堵。RSV和RSVC流程对比结果表明,RSVC流程在几乎不影响乙烷收率情况下,使凝液产品中的CO_2含量能降低约2.4%。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煤制甲醇项目合成气深度净化脱硫催化剂和CO_2原料气脱硫催化剂的应用情况,以神华宁煤100万t/a煤制甲醇装置为例,研究将合成气和CO_2原料气中硫脱除的工艺设计和催化剂选型。结果表明,CO_2原料气设置COS水解反应器,选用K、Na金属负载催化剂将CO_2中的COS转化为H_2S,合成气和CO_2原料气混合后再设置深度净化精脱硫反应器,选用ZnO型催化剂将硫脱除至5μg/m~3以下,满足甲醇合成催化剂要求的入口总硫控制在30μg/m~3以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我厂是个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小厂,规模为5000~7500吨/年合成氨,采用8~10kg/cm~2两段转化,中、低温变换,6kg/cm~2加压碳化脱除CO_2,经压缩机压缩到25~30kg/cm~2进行甲烷化,320kg/cm~2,合成。采用改型的L3.3-13/322压缩机压缩工艺空气和氢氮气。  相似文献   

12.
王喜晶 《中氮肥》1989,(2):88-90
近年来,本溪和我厂等广家,在升温还原新J101型甲烷化催化剂之后,都感到催化剂活性差,不稳定。为了保出口微量合格,使用温度提得较高,使催化剂很快进入后期而失活。本文通过我厂二年二炉J101催化剂升温还原的实际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还原温度控制低,催化剂还原不彻底。  相似文献   

13.
《中氮肥》2020,(1)
新乡中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系统(200kt/a甲醇装置及200kt/a乙二醇装置)自2011年投产以来,一直采用青岛联信催化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QDB型耐硫变换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转化率高、稳定性强、起活温度低、甲烷化抑制性好等优点。考虑到当前环保压力和开车进度要求,2018年5月变换催化剂更换为QDB系列预硫化变换催化剂,系统重启过程中,由于循环风机故障没能进行加氢还原,经可行性论证后,采取了直接导入粗煤气进行变换催化剂升温还原并逐步转入轻负荷生产的操作,节省了开车时间和开车费用,实现了变换系统的安全开车和稳定运行,开创了预硫化变换催化剂不用氢气还原直接投用且系统实现稳定、长周期运行的先河。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甲烷转化催化剂的装填、升温还原应具备的条件及升温还原步骤方法。  相似文献   

15.
我厂自采用甲烷化工艺以来,由于氧化铁、氧化锌脱除有机硫效果不佳,致使甲烷化催化剂使用寿命只有1年左右.后采用SH-T514-B型脱硫剂,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邓永斌  郑海波 《广州化工》2014,(10):198-200,221
在煤制天然气工业中,甲烷化是最终产品合成工序,其中甲烷化反应所使用的镍基催化剂需要在装填后通过还原活化才具有催化作用。本文从催化剂升温还原的流程解析、关键设备配置、还原实际过程、经济性和使用效果等多方面,对国内第一套煤制天然气甲烷化装置的升温还原过程进行了总结和评价。  相似文献   

17.
NHD气体净化技术在甲醇生产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述了甲醇生产中NHD溶剂脱除无机硫时针对不同H2S含量采用不同工艺流程的特点,脱除有机硫时变换工序各段进出口COS含量的测定数据;介绍了节能型NHD脱碳工艺的流程安排、设备改进和气提方式,结合该工艺的生产运行数据,论述了节能型NHD脱碳工艺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将过渡金属Cu负载到ZSM-5分子筛上,并与其他金属(Fe、Co、Ag、Pd、Ce)共浸渍得到负载型催化剂,将其用于全组分丙烯腈废气的催化脱除过程。催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丙烯腈在Cu/ZSM-5催化剂上320℃可以实现完全转化;掺杂质量分数2%Ce后,丙烯腈的完全转化温度降低到300℃,高选择生成N2的温度窗口也变宽,催化剂稳定性高。通过X射线衍射、氮气吸附-脱附、氢气-程序升温还原、氨气-程序升温脱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催化氧化丙烯腈尾气的性能依赖于Cu^2+的还原能力、催化剂表面弱酸与中强酸含量以及表面Cu^2+丰度。  相似文献   

19.
我厂是以煤为原料,年产1.5万吨合成氨的小型氮肥厂。1988年4月15日采用了湖北省化学研究所生产的EB—1型球形耐硫低温变换催化剂,与中变流程串联,经半年多时间的运行,证明该催化剂具有高活性、高强度、高耐硫,升温硫化时间短等特点,起活温度160—180℃,特别适用于铜洗净化流程的小氮肥厂,有利于提高产量,降低能耗,减少铜液循环量,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一、中变串低变的工艺流程及有关设备 1.我厂变换工段中变炉采用二段变换、  相似文献   

20.
<正> 采用完全液相法直接用金属盐溶液制备CuznAl浆态催化剂,主要研究了催化剂上合成气一步合成二甲醚时热处理气氛中CO_2含量对其影响,并通过X射线衍射、H_2程序升温还原、NH_3程序升温脱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热重质谱等测试手段对自制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热处理气氛中引入CO_2可提高催化剂的还原性,也调节了催化剂表面Cu~0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