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设置沥青加铺层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补强改建最常用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探讨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的板缝弯沉差与接缝处剪应力的实用计算方法.根据路面破坏现象,提出了以板底弯拉应力、板缝弯沉差及接缝处沥青层剪应力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结构设计指标,给出了设置半刚性补强层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的设计方法和设置级配碎石裂缝缓解层沥青加铺层的结构形式.并给出了适用条件、设计参数的确定与厚度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设置沥青加铺层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补强改建最常用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探讨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的板缝弯沉差与接缝处剪应力的实用计算方法.根据路面破坏现象,提出了以板底弯拉应力、板缝弯沉差及接缝处沥青层剪应力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结构设计指标,给出了设置半刚性补强层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的设计方法和设置级配碎石裂缝缓解层沥青加铺层的结构形式.并给出了适用条件、设计参数的确定与厚度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加铺沥青面层是旧路改造的主要形式之一,但是在温度应力和荷载应力周期性重复作用下,沥青加铺层的相应位置就容易产生反射裂缝,因而会降低路面的平整度和使用性能。从材料试验的角度把Superpave理论中的体积设计法与马歇尔设计法相结合,进行应力吸收层材料配合比设计的研究,通过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检验,体现出应力吸收层在延缓或抑制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反射裂缝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由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点存在应力集中,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的加铺层极易产生反射裂缝;而设置了应力吸收层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层却得到良好的改善,为了验证水泥混凝土路面中应力吸收层的功效并探究功效大小,利用有限元原理,对设置应力吸收层和未设置应力吸收层的加铺层路面结构进行分析;通过建模分析,结论数据表明,设置应力吸收层后,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点的加铺层结构受到的应力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从而有效控制反射裂缝的发生和延伸恶化,延长了公路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设置应力吸收层后旧水泥混凝土沥青加铺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水泥混凝土加铺路面接缝在最不利温度时的温度-荷载耦合模型,对不同沥青加铺层厚度、模量和不同应力吸收层厚度、模量工况下的温度应力与温度-荷载耦合应力进行研究.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沥青加铺层、应力吸收层的合理厚度范围,并对加铺层与吸收层的模量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6.
采用三维有限元静力分析方法,计算分析了具有接缝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沥青加铺层在行车荷载作用下应力随基层模量的变化情况,从理论上深入研究了不同基层厚度对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的影响,提出了在加铺层厚度一定的情况下,基层最佳厚度的取值.  相似文献   

7.
采用三维有限元静力分析方法.计算分析了具有接缝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沥青加铺层在行车荷载作用下应力随基层模量的变化情况.从理论上深入研究了不同基层厚度对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的影响.提出了在加铺层厚度一定的情况下,基层最佳厚度的取值.  相似文献   

8.
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温度应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温度应力是引起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的主要因素之一,当温度降低沥青加铺层变形受阻时,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或裂缝处沥青加铺层会因温度应力集中而产生反射裂缝.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沥青加铺层的温度应力与降温幅度、加铺层厚度、土工合成材料模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温度较低及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抵抗温度应力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温度应力是引起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的主要因素之一,当温度降低沥青加铺层变形受阻时,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或裂缝处沥青加铺层会因温度应力集中而产生反射裂缝.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沥青加铺层的温度应力与降温幅度、加铺层厚度、土工合成材料模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温度较低及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抵抗温度应力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疲劳荷载下沥青加铺层抗反射裂缝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MTS材料试验系统,进行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弯拉型和剪切型反射裂缝的疲劳试验,评价了5种沥青加铺层结构抵抗反射裂缝的能力。结果表明,对于弯拉型疲劳试验和剪切型疲劳试验,普通沥青混凝土下面铺设STRATA应力吸收层、玻璃纤维格栅2种结构都具有良好的抗反射裂缝的能力,而在水泥混凝土面板上直接加铺沥青混凝土类结构的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1.
详细分析了混凝土开裂的成因,简要叙述了工程中裂缝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特别是对灌浆时段及非重要部位的微小裂缝的处理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2.
为评估北部湾某在役混凝土码头的耐久性状态,预测其剩余使用寿命.本文基于现场检测结果,通过确定性预测模型和随机性预测模型,对比分析了该混凝土码头的保护层锈胀开裂时长.结果表明,在确定性预测模型中,根据列举的8种模型计算得到保护层锈胀开裂时长为2.09~22.77 a.对于较为恶劣的氯离子侵蚀环境,学者和工程师给出的经验值2~5 a是合理的.在随机性预测模型中,本文考虑了裂缝宽度限值的随机性以及腐蚀速率时变特性,计算得到保护层锈胀开裂时长约为12.7 a,该值与确定性模型的计算结果相吻合.裂缝宽度限值和腐蚀速率对保护层锈胀开裂时长的预测有着显著影响.当腐蚀速率从0.5μA/cm2上升到1.0μA/cm2时,保护层锈胀开裂时长减少了14.75%;而当裂缝宽度限值从0.15 mm增加到0.5 mm时,保护层锈胀开裂时长则增加了39.13%.研究显示被检测混凝土码头能很好地满足设计使用年限要求.  相似文献   

13.
再生骨料混凝土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搅拌工艺,净水胶比、粗骨料种类对天然和再生骨料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硬化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粗骨料种类对混凝土性能有很大影响,其程度不亚于水胶比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提出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其强度公式中应考虑到粗骨料种类的影响,同时,若采用再生粗骨料配制混凝土,应采用较高的砂率和较低的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搅拌工艺因素中,水泥裹石工艺有助于改善拌合物和易性,硅灰裹石工艺有助于提高混凝土后期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4.
总结归纳了目前混凝土养护的技术和方法,阐述了混凝土养护的原理、工艺、方法及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改性再生骨料对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再生骨料的性能,使之适用于自密实混凝土,使用4种强化手段对简单破碎后的两种来源再生骨料进行改性处理,研究其对新配RA-SCC工作性能和硬化后物理力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骨料来源和原生混凝土强度对再生骨料的品质有较大影响,而经过改性处理以后,不同来源的再生骨料品质都有所提升,所制成的RA-SCC性能差异变小;裹浆法以及水玻璃浸泡的方法能够较大程度地改善新拌RA-SCC的自密实性能;高温煅烧法、酸性溶液浸泡法、水玻璃分散技术可使硬化后的RA-SCC内部结构更加致密,从而明显改善了RA-SCC的抗拉强度、抗干燥收缩性能和抗冻性能,但大部分骨料增强技术对RA-SCC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详细介绍了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如何成为清水混凝土和镜面混凝土,解决了混凝土的质量通病。  相似文献   

17.
智能水泥混凝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实验方法研究了智能水泥混凝土在外界荷载作用下,电阻率ρ随应力α变化关系,并进一步从导电机理上给预阐明,指出智能水泥混凝土的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WHDF混凝土增强密实(抗裂)剂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经实验室掺WHDF混凝土性能测试结果表明,WHDF不仅能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抗裂性能、抗渗性能及耐久性能,提高混凝土的质量,还能较大幅度地节省胶材用量。为了克服碾压混凝土强度较低,抗渗性能差的缺点,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由武汉化工学院主持,在高坝洲二期下游碾压浊凝土围堰施工现场进行了WHDF生产性能试验。机口取样试验结果与实验室试验结  相似文献   

19.
WHDF混凝土增强密实(抗裂)剂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经实验室掺WHDF混凝土性能测试结果表明,WHDF不仅能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抗裂性能、抗渗性能及耐久性能,提高混凝土的质量,还能较大幅度地节省胶材用量.为了克服碾压混凝土强度较低,抗渗性能差的缺点,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由武汉化工学院主持,在高坝洲二期下游碾压混凝土围堰施工现场进行WHDF生产性能试验.机口取样试验结果与实验室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同时,现场施工表明,仅掺WHDF一种外加剂,操作工艺得到简化,无须增加辅助设备,便于施工.  相似文献   

20.
干硬性夯实混凝土与普通浇注混凝土材料特性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干硬性夯实混凝土的材料特性,首先通过室内击实试验获得了干硬性夯实混凝土材料在不同水泥掺入比下的最佳配合比参数,然后采用最佳配合比参数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建立了干硬性夯实混凝土的水泥掺入比与抗压强度关系曲线,进而分析了干硬性夯实混凝土与普通浇筑混凝土的工程特性对比关系.试验研究表明:通过夯实成型的干硬性混凝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