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光伏并网逆变器非线性控制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改善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动态性能,在利用其d-q模型体现并网逆变器非线性特征基础上,应用状态反馈线性化方法设计了一种非线性控制器,以低消其d-q模型的非线性。这种方法解耦了电流中的有功和无功分量,从而实现了并网逆变器有功、无功分量的独立控制。基于Matlab语言的仿真表明:该方法比常规的线性控制策略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2.
基于正反馈频率漂移的光伏并网逆变器反孤岛控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结合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并网控制过程提出了一种正反馈频率漂移反孤岛检测方法,并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和实现过程,然后按照IEEE Std.20130-929标准中规定的测试电路对并网逆变器的反孤岛控制能力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并且达到了IEEE Std.2000-929标准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光伏发电并网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仁贤 《新能源》1997,19(12):3-6
提出了并网发电所需的光伏逆变器的设计要求,设计时采用电压源型逆变器实现光伏发电的并网运行,并采用16位微处理器和IGBT功率器件改善逆变器的输出波形。  相似文献   

4.
姚俊 《太阳能》2013,(2):19-21
随着上网电价政策的出台,我国光伏并网逆变器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本文对未来的光伏并网逆变器如何发展作了初步分析,并认为,我国的光伏并网逆变器产品未来将会呈国产化、模块化、标准化、智能化、小型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基于电网电压前馈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的仿真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基本原理和拓扑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网电压前馈和电流跟踪控制技术的并网控制方法;建立了仿真模型;给出了系统控制的软件和硬件设计.在一台10kHz,3kW的实验样机上对该方案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鉴于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的建模对于光伏大规模接入、保障系统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系统仿真方案,利用Hammerstein-Wiener(HW)非线性模型对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运行进行仿真。通过试验获得直流逆变器电压电流波形、交流逆变器电压电流波形、电压公共耦合点、电网和负荷电流;利用编程确定各种模拟波形并搜索与实际波形相比最准确的模型,同时将该方法运用到电能质量分析中,进而完成对系统的分析和建模。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效果较好,可以为系统规划、防止系统故障和改善电能质量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陈峰 《中国能源》2011,(3):37-37,47
<正>受全球能源危机和气候变暖的影响,开发使用新能源已是当务之急。太阳能光伏产业是目前全球发展最迅猛的新兴产业之一,而中国光伏产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多支路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基本原理和研制的关键技术.通过对光伏并网逆变器最大功率点跟踪、并网控制技术和孤岛效应等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采取最大功率跟踪方法,系统能在光强变化时,迅速、准确地跟踪太阳能电池阵列的最大功率点;以多输入支路的独立最大功率跟踪策略,解决了由于太阳能电池阵列参数不一致造成的输出功率降低的问题;在并网逆变技术上采用电流超前跟踪,简单实现了输出功率因数为1,有效地提高了输出电能质量.  相似文献   

9.
针对光伏并网逆变器模型参数未知和外界干扰问题,文章运用自适应Backstepping与耗散性理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非线性控制器设计,文章设计的每个环节都符合耗散性要求,所得控制器既能保证闭环系统稳定,又具有一定的扰动抑制能力,同时自适应环节对未知参数进行实时估计。通过自控理论可知,文章的控制方法能保证系统内所有状态变量一致有界且渐近稳定;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够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提高系统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DSP控制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最大功率的跟踪问题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在对太阳电池的等效电路及特性曲线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最大功率点的跟踪(MPPT)方法,设计了一套基于DSP(TMS320F240)控制能实现最大功率跟踪的光伏并网逆变器,通过实际测试发现原有逆变器设计在跟踪最大功率点时存在运行不稳定的问题,经过分析提出了改进方案,实验证明改进后的逆变器运行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1.
黄志玮 《能源与节能》2021,(7):39-40,168
随着社会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大增,光伏并网引领了新型循环能源的盛行.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技术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基于此,从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太阳能光伏控制器、并网逆变器和太阳能储能装置方面对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重要结构进行剖析,然后从国内、国外两个角度对光伏发电并网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最后对其进行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2.
光伏并网逆变器无差拍控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进 《水电能源科学》2008,26(2):198-200
在分析无差拍电流控制方法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无差拍控制的并网逆变器的脉宽调制(PwM)算法和占空比的推导过程,将该控制策略应用于两级式单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逆变器的控制中,使光伏并网系统具有快速利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能源、改善电能质量的功能,增强了先伏并网系统的实用性.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一台实验样机.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控制方案的逆变器具有良好稳态特性和动态性能,计算简单,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3.
单级式并网光伏逆变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按照功能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进行了分类。叙述了单级式并网光伏逆变器的构成和实现;对单级式并网光伏逆变器进行了理论分析。试验表明:单级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结构简单,实现容易,适于大规模推广。  相似文献   

14.
并网逆变器作为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装置,对系统的运行效率有重要影响。群控技术是一种有效提高系统运行效率的手段。文章首先对群控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随后对采用具有群控功能的逆变器构成的发电系统与采用常规逆变器构成的发电系统的实际发电量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实际运行结果表明,群控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系统发电量。  相似文献   

15.
光伏并网系统中逆变器的死区及开关延时等非线性环节将会影响并网系统的稳定性及并网电能质量。为分析逆变器死区对并网系统的影响,该文首先根据逆变器的工作机理,建立包含死区效应的逆变系统开关平均模型;然后在大型光伏并网系统多逆变器并联结构的基础上推导出并网系统的等效模型,并据此探讨死区及光伏电站容量变化对并网电能质量和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死区效应对光伏系统相位裕度的影响随光伏系统容量的增加而降低,但光伏系统容量变化可能使系统在死区引入的谐波频率处发生不完全谐振,从而降低系统的并网电能质量。最后仿真和实验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500 kW光伏发电系统并网逆变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500 kW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采用了IGBT功率模块并联技术来提高系统容量,并对主回路参数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一台500 kW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样机,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证明该样机运行稳定,性能可靠,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消除三相不平衡LCL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在同步旋转坐标下耦合项对电流控制性能的影响,该文提出适用于逆变侧电流反馈的双序前馈解耦的方法.通过双旋转剔除耦合项中负序直流量,使用正序直流量进行前馈解耦,实现电网电压和变换耦合项对控制环路的零干扰.在PI控制的基础上加入重复控制,抑制死区效应,降低并网电流谐波含量.通过仿真和实...  相似文献   

18.
30KVA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设计及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该文介绍了30kW光伏并网用三相逆变器主电路设计和并网系统的控制方案.系统采用恒电压跟踪技术,使太阳电池输出功率达到最大,采用软件锁相使输出电流同步跟踪电网电压相位,并具有电网掉电识别、过流、欠压和监控等功能,保证了光伏并网发电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和检验并网光伏逆变器AC/DC转换效率模型,基于瞬时转换效率,采用华中科技大学18 kW并网光伏电站2010年1~12月电量资料,从时次和能量角度统计了逆变器转换效率的基本特征,并应用指数曲线分月模型模拟AC/DC转换效率,评估了拟合精度与应用价值.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作为并网光伏电站发电功率或发电量预测的修正项,早晚、阴雨天的发电功率预测精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太阳能》2009,(10):50-50
近日从北京传来喜讯,合肥阳光电源有限公司的光伏并网系列逆变器顺利通过权威部门的检测,率先通过"金太阳"认证.这也是阳光电源继光伏控制器、离网逆变器取得"金太阳"认证之后,再获此项殊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