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士亮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4,21(2):44-45
本文针对蒋庄煤矿南翼皮带机头硐室群的生产地质条件,提出了采动影响下硐室底鼓控制的底部卸压新技术,通过数值计算研究确定了硐室群卸压方案的具体技术参数。现场实践证明,设计的方案和参数合理可行,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3.
4.
针对煤矿深水平高应力软岩机电硐室的严重底鼓情况,以淮北矿区邹庄煤矿-800m水平机电硐室为研究背景,依据弹性力学与塑性力学理论分析了底鼓的力学机理,同时基于围岩整体稳定性原理,制定了抑制底鼓的技术方案。现场实测数据表明该技术方案简便易行、效果显著,充分论证了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正确性。该成果不仅可以用于高应力软岩机电硐室底鼓控制机理与技术的研究,而且可以用于井下水仓、大断面高应力软岩巷道底鼓控制机理与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解决某矿瓦斯抽放硐室底鼓问题,提高瓦斯抽放硐室的使用年限,针对硐室周围的围岩力学环境及地质条件对产生底鼓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受采动影响应力集中明显,发生了较为明显的翘曲和挤压流动,最大底鼓量可达600 mm。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订二次支护加注浆锚杆的控制和施工流程。该方案工程实践表明,瓦斯抽放硐室应力分布状况明显改善,有效控制了该区域的底鼓问题,最大底鼓量下降到30 mm以下。 相似文献
6.
7.
为解决深部开采全煤硐室支护困难的问题,根据胡家河煤矿特厚煤层物理力学特征,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观测方法研究了深部全煤硐室围岩力学特征及变形破坏机理,提出了锚网喷砌碹、底部超挖反拱钢筋网梁、底锚杆综合支护技术.现场观测结果表明:井底车场水仓硐室所测各断面顶底板累计移近量最大值为20 mm,移近速度为1.2 ~2.0 mm/d,两帮累计移近量最大值为36mm,移近速度为2.0mm/d.通过增强顶板、两帮支护强度和反拱控底可以提高底板承载能力和支护结构的整体性,有效控制了深部矿井软弱底板全煤硐室剧烈底鼓. 相似文献
8.
9.
通过对古城煤矿-1030m水平巷道布置层位围岩的物理力学测试和数值模拟分析,掌握了巷道围岩塑性范围和应力分布,分析了底鼓产生的各个主要因素,提出以加强支护、改变围岩物理性质、控制水对围岩影响为主要方向的治理方案,并通过现场实施对方案进行了优化,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
11.
地下硐室群的特点是硐室之间相互交叉、相互影响、地质情况十分复杂。影响地下各稳定性的因素甚多,每一各因素又有各自的不确定性,所以地下硐室的稳定性问题变得十分棘手。本文通过数值计算方法,得到断层、应力水平、施工开挖步骤、支护措施影响大尺寸硐室群稳定性的一些特点,望对地下工程问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倾角胶带机头硐室纵向断面大于横断面,采用U形箍支护,不但制做和施工难度大,裱背材料消耗多,而且支架在大倾角顶板下支护,支架本身的稳定性难以保证。采用锚网索支护,较好地解决了施工中面临的技术问题,实践应用表明,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14.
高晓东 《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2011,(4):24-26
开滦唐山矿业公司地质条件非常复杂,施工的较重要的硐室因各种原因,布置在高应力区域。由于地应力的作用,峒室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底鼓等破坏现象,为保证其正常使用,采取了一系列的加固等治理措施,控制巷道的底鼓,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5.
16.
以容光煤矿主暗斜井大断面胶带机头硐室为例,介绍了通过采用顶部导硐施工、矿用工字钢扶棚喷浆临时支护、钢筋混凝土二次支护等施工工艺,确保井巷安全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7.
18.
介绍了官地煤矿利用注浆和充填的方法在保证煤仓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处理下部老巷局部垮塌引起胶带输送机机头地基下沉问题,不仅施工工艺简单、高效快捷,而且投入低,效果好,可以在类似条件下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济宁三号煤矿由于煤巷胶带输送机机头硐室断面较大,最大跨度达6.3m,给支护施工造成较大困难。根据现场条件,在断面尺寸、形状、支护参数等方面进行了多次优化设计,本文介绍了优化设计的依据及效果,将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设计数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现代力学理论,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针对巷道围岩卸压机理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煤矿开采中卸压保护硐室群效果、硐室群的围岩应力与变形.研究表明,应力集中系数高达5~6时,硐室维护十分困难.通过在煤层中开辅助巷道,形成让压空间,使应力峰向围岩深部转移的方法,发挥深部围岩的承载能力,达到降低巷道围岩应力峰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